- 年份
- 2024(8957)
- 2023(12658)
- 2022(11174)
- 2021(10394)
- 2020(8638)
- 2019(19776)
- 2018(19684)
- 2017(38248)
- 2016(20924)
- 2015(23450)
- 2014(23568)
- 2013(23207)
- 2012(21155)
- 2011(19071)
- 2010(19052)
- 2009(17621)
- 2008(17170)
- 2007(15031)
- 2006(13232)
- 2005(11838)
- 学科
- 济(83632)
- 经济(83511)
- 管理(65051)
- 业(58809)
- 企(50520)
- 企业(50520)
- 方法(37125)
- 数学(31889)
- 数学方法(31537)
- 财(23005)
- 农(21000)
- 中国(20945)
- 制(19308)
- 地方(19181)
- 业经(19121)
- 学(17683)
- 务(14472)
- 财务(14404)
- 财务管理(14375)
- 环境(14001)
- 理论(13912)
- 和(13867)
- 农业(13840)
- 贸(13828)
- 贸易(13820)
- 企业财务(13641)
- 银(13565)
- 银行(13527)
- 易(13356)
- 体(13070)
- 机构
- 大学(297858)
- 学院(295488)
- 管理(119484)
- 济(116131)
- 经济(113472)
- 理学(103803)
- 理学院(102628)
- 管理学(100978)
- 管理学院(100428)
- 研究(97364)
- 中国(72592)
- 京(63322)
- 科学(60331)
- 财(55437)
- 所(48185)
- 中心(44120)
- 财经(44109)
- 农(44053)
- 研究所(43840)
- 江(43017)
- 业大(42933)
- 经(39947)
- 北京(39907)
- 范(39287)
- 师范(38953)
- 院(35733)
- 州(34970)
- 经济学(34485)
- 农业(34125)
- 财经大学(32847)
- 基金
- 项目(205420)
- 科学(162308)
- 研究(152024)
- 基金(149387)
- 家(129279)
- 国家(128219)
- 科学基金(110760)
- 社会(95802)
- 社会科(90724)
- 社会科学(90703)
- 省(80069)
- 基金项目(79883)
- 自然(71749)
- 自然科(70001)
- 自然科学(69988)
- 教育(69433)
- 自然科学基金(68711)
- 划(67378)
- 编号(62335)
- 资助(60740)
- 成果(50765)
- 重点(45814)
- 部(45476)
- 发(43540)
- 创(42810)
- 课题(42700)
- 制(40521)
- 创新(39961)
- 教育部(39154)
- 国家社会(39041)
- 期刊
- 济(127477)
- 经济(127477)
- 研究(88158)
- 中国(54958)
- 学报(45145)
- 管理(43913)
- 科学(42268)
- 财(42116)
- 农(39780)
- 大学(34481)
- 教育(33467)
- 学学(32370)
- 农业(27403)
- 融(26230)
- 金融(26230)
- 技术(24999)
- 财经(21396)
- 业经(20551)
- 经济研究(19374)
- 经(18052)
- 问题(16428)
- 理论(15514)
- 图书(15176)
- 科技(14672)
- 实践(14314)
- 践(14314)
- 技术经济(13703)
- 现代(13450)
- 业(13272)
- 版(13234)
共检索到428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阮德信
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导致信用与信用制度建设呈现差异化的区域信用。信用成长在区域上的反映即区域信用成长,是"量"方面的信用增长和"质"方面的信用发展的有机统一。区域信用成长机制包括内生机制和外生机制。区域信用成长阶段,从生产力发展水平可分为4个阶段,从信息经济学视角可分为3个阶段。欧美信用成长是内生机制作用的结果;中国台湾地区是以微观信用主体的内生机制启动下形成的信用成长机制;我国大陆地区信用成长是由外生机制作用形成的。对区域信用成长的实证分析有助于丰富大陆地区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信用经济 区域信用 信用成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建军
本文研究了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现象。在界定了产业区域转移内涵意义之后 ,论述了国内外对产业区域转移问题的研究状况 ,区分了产业区域转移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并从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上揭示了近年开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区域转移状况。最后探讨了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
中国经济 产业转移 区域经济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朱斌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在理论上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建构了推动中等收入群体成长的机制框架,接着使用CGSS2010—2021年调查数据,对不同地区中等收入群体的成长过程与成长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同地区,中等收入群体的整体成长以及中等收入群体内部结构变化都不一样;经济发展未必一定推动中等收入群体的成长,收入再分配政策与经济结构升级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强调,要想有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必须加强有关具体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之光 白阳瑞 胡海青
探索信息技术投资对不同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对于实现信息技术的经济价值和提升区域创新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将区域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阶段和市场转化阶段,基于面板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中国2012-2020年两阶段区域创新效率,实证检验空间效应视角下信息技术投资对区域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以及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技术研发阶段区域创新效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在市场转化阶段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态势;两阶段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信息技术投资与技术研发阶段的创新效率呈正U型关系,与市场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呈倒U型关系;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分别负向和正向调节技术研发阶段、市场转化阶段信息技术投资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因此,应提高技术研发阶段的创新质量,重视基础研究并努力扩大信息技术产业规模,避免产业趋同与资源浪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秦天枝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企业家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无可替代。本文在现代企业家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徽商的发展,探讨了区域环境下影响企业家成长的内外部因素,构建了区域环境下企业家成长机制概念模型。区域内企业家队伍的成长与发展是其所具有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与其所处的区域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过程,各因素之间相辅相成,每一方面因素的有效发挥,都需要其他因素的配合和支持。
关键词:
企业家 成长机制 徽商 区域经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蓓 莫莉
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良好的人才成长性是决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人才的成长需要激励。文章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实证研究了北京、武汉、上海和顺德等地的产业集群,得出了促进产业集群人才成长的核心激励因素、重要激励因素、次重要激励因素和辅助激励因素,并得到了产业集群的人才成长激励因素模型。在此基础上,文章对产业集群的人才成长机制做了研究,提出了产业集群人才成长机制TD-LIE模型。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人才成长 激励因素 机制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黄志亮
区域创新是促进区域发展能力的提高和区域民众福祉增进的有机联系的各具特色的经济网络系统行为。区域创新不是一次性行为,而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主要经历初级要素主导、中级要素主导、高级要素主导等三个阶段。衡量区域创新不同阶段的标志值就是地区劳动生产率(区域内每个劳动者年创造的GDP)和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
关键词:
区域创新 依据 起点 终点 过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森林 陈德泉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演进机制及阶段特征杨森林,陈德泉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来,其影响已波及世界所有国家及经济的各个领域。从国际大背景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战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变化的结果,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波 张学军 郭军华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08年区域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剥离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效率值的影响后,区域生态效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研究发现,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例及人均受教育年限促进生态效率的增长,而环保财政支出并没有对生态效率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各省市按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来划分可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各省市应该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分别着重进行管理水平的提高或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改善生态效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翔 白洋 邓峰
从创新生产的角度,围绕价值创造,将创新分为研发创新和产品创新两阶段,以2005—2015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为样本,分析区域创新两阶段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机理和运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间的产业结构优化存在显著的空间互动关系,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高的地区对周边地区存在虹吸效应,致使我国区域间产业结构优化进程不同步;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两阶段对产业结构优化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不但发生在本地,还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研发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作用非常显著,而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银锋 李云植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是新时期形成内外双循环互动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抓手。本文定量评估了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并实证检验其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消费资源在核心城市的集聚以及城市网络带来的扩散效应,构成了消费中心城市的内生增长动力。在一体化水平较高、消费能力较强的城市中,这种集聚和扩散效应更为明显。因此需要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夯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基础。
关键词:
消费中心城市 区域一体化 集聚 扩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德忠,龚山
1 企业组织的成长机制 综合科斯(R.H.Coase)和詹森(M.C.Jensen)与麦克林(W.H.Meckling)对企业的定义可以得出,企业不仅是原料、产品、设备、资本、土地、技术及劳动者等要素之间契约关系的连接点,更是一个层级组织。钱德勒(A.D.Chandler,Jr.)定义现代企业组织为:规模较大、具有较为复杂的决策管理层级、在不同地区经营多系列产品、资本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多单位企业。从这两个定义可以得出,企业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添松 王燕 吴蒙
文章采用超效率DEA—环境变量回归—调整DEA的三阶段模型,对我国省级地区医药制造业的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和投入产出变量冗余进行了递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效率高的医药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和资源禀赋丰富的地区,并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和市场开放程度的正面影响。技术无效率的产生,投入方面主要来自于劳动和资本资源配置低效所导致的冗余,产出方面主要来自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所导致的冗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坤
当前我国农村和农业存在利益冲突加剧和粮食安全应该予以重视的问题。农业发展需要经济政策的支持,农业政策在制定过程中也要考虑很多影响因素,而区域发展差异和农业发展阶段则是两个重要的原因。为了促进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要依据我国农业区域差异化制定政策,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减少补贴扭曲。
关键词:
农业 区域差异 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