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01)
2023(15832)
2022(13605)
2021(12489)
2020(10189)
2019(23280)
2018(23305)
2017(44432)
2016(24204)
2015(27038)
2014(27426)
2013(27343)
2012(25459)
2011(23383)
2010(23539)
2009(21474)
2008(20778)
2007(18312)
2006(16442)
2005(14917)
作者
(72271)
(59874)
(59557)
(56595)
(38177)
(28807)
(27082)
(23676)
(22956)
(21521)
(20463)
(20419)
(19243)
(19170)
(18525)
(18456)
(17762)
(17535)
(17097)
(17091)
(15172)
(14907)
(14444)
(13792)
(13568)
(13335)
(13327)
(13243)
(12272)
(11828)
学科
(118194)
经济(118089)
管理(67808)
(61768)
(50026)
企业(50026)
方法(44044)
数学(37822)
数学方法(37405)
中国(31190)
地方(30498)
(27489)
(25739)
业经(24778)
(22013)
环境(20546)
农业(19042)
(17957)
地方经济(17692)
(17614)
(17373)
贸易(17360)
理论(16833)
(16747)
金融(16745)
(16665)
(16447)
银行(16403)
(15830)
(15755)
机构
大学(351512)
学院(349762)
(145869)
经济(142715)
管理(135923)
研究(126898)
理学(116434)
理学院(115049)
管理学(113149)
管理学院(112533)
中国(93711)
科学(78583)
(76845)
(65080)
(63941)
研究所(59106)
(56172)
中心(55804)
(52182)
业大(51045)
财经(50613)
北京(49512)
(48763)
师范(48315)
(46293)
(45803)
经济学(43556)
农业(43549)
(42395)
师范大学(39232)
基金
项目(234814)
科学(183990)
研究(172544)
基金(167991)
(146467)
国家(145242)
科学基金(123769)
社会(108260)
社会科(102553)
社会科学(102525)
(92604)
基金项目(89189)
自然(79475)
教育(78264)
(77984)
自然科(77508)
自然科学(77492)
自然科学基金(76046)
编号(70261)
资助(69159)
成果(57159)
(54628)
重点(53132)
(51159)
课题(49510)
(48069)
创新(44904)
科研(44337)
国家社会(43991)
发展(43670)
期刊
(170993)
经济(170993)
研究(109516)
中国(71036)
学报(54077)
管理(51580)
科学(51332)
(50904)
(46158)
教育(41379)
大学(40502)
学学(37881)
农业(35736)
技术(32185)
(31384)
金融(31384)
经济研究(27305)
业经(26957)
财经(24531)
问题(21451)
(21059)
图书(19222)
技术经济(18755)
(18327)
资源(17213)
科技(17149)
理论(16844)
现代(16106)
商业(15880)
统计(15553)
共检索到533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跃  王文涛  范英  
目前,围绕低碳经济及其区域评价的研究很多,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梳理。本文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关于低碳经济概念的研究成果,将其划分为广义上的"目标性定义"和狭义上的"手段性定义",对这两类概念进行了深入辨析,发现较之于广义"目标性定义",狭义视角下的低碳经济概念对目前开展的区域低碳发展评价指导意义更强。进一步地,全面梳理并剖析了区域低碳经济评价的研究现状,发现目前的研究存在三方面局限:①区域节能减排效率、潜力评估不足以覆盖低碳发展的全部内容;②现有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一定片面性;③现行常权模式下的综合评价模型不能有效考察低碳发展要素间的均衡协调性,致使评价结果存在不可靠之处。据此,提出将区域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立江  鲁光迪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是推动区域间碳交易及碳补偿的基础。依据低碳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节能减排、碳吸收与存储以及经济效益4个维度,遵循系统性、可操作性、目标性原则,建立了反映低碳经济发展优劣的多层次递阶指标体系,在非合意产出DEA的基础上,建立了低碳经济发展的非合意产出DEA综合评价模型。从应用分析的结果来看,所建指标体系与模型对于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苗军  王茹  
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发展模式和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同时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多重目标的最佳选择。作为一种新兴起的经济形态,低碳经济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形成了一批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仕华  
在吸收和借鉴有关低碳经济社会和低碳评价指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构建评价体系的要求,从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动态发展等几方面建立了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将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低碳区、次低碳区、相对高碳区和高碳区等四个层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米国芳  
结合中国火电企业发展的特点,采用理论分析、专家咨询和经验选取相结合的方法,从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社会、低碳环境和低碳资源五个方面构建了火电企业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设置了火电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基准情景、受挫情景和低碳情景;构建了三种情景下火电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的IAHP-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托电企业为实例,运用此评价模型对该企业三种情景下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预测评价,得出托电企业的三种情景在模拟期间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得分都是一直上升的。最后,对于各模拟期内如何实现低碳情景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裴雪姣  谈尧  
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经济体的低碳发展转变已成为国际共识,而城市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实现载体和碳排放的重要单位,是中国低碳发展的重点所在。科学合理的低碳经济评价可以综合反映城市低碳发展的进展程度和存在问题与差距,目前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了较多进展,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更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有待进行,以促进统一的较为完善和成熟的评价体系和机制的形成,从而为国家和省市的低碳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胜强  周兵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带有国际性的普遍现象,也是经济学重要研究的课题之一。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回顾,并作出简单的评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卫华  李小立  孟海燕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2005~2011年冀中南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冀中南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呈逐年提高的势头,其中邯郸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最佳。目前,冀中南地区整体水平由早期的超高碳经济已转变为中碳经济阶段,表明冀中南地区在向着低碳经济发展方向转变,而且预测该地区于2015年始正式步入低碳经济时代。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献士  李相佑  王殿茹  
低碳经济是一种符合建设生态文明和节约资源要求的经济类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构建基于DPSIR框架模型的河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河北省2005—2010年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响应因子指数大幅增加,说明河北省在发展低碳经济措施方面较有成效。但是,影响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增长表明了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依然存在,生态负荷在增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洪波  
为全面分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文章基于2014年我国省域能源消耗数据,探究各个省份碳排放现状和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报告了我国亟需实现产业转型、发展低碳经济的需求。在充分认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区域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法测度了我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效率。结果表明我国有7个省份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达到最优;20个省份处于规模递增阶段,具有较大发展潜力;4个省份处于规模递减阶段,需要重点关注。最后,文章通过投影分析、松弛变量及超额变量分析,对效率水平相对落后地区提出了重点改进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文章从严控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推进低碳技术进步、优化低碳资源的配置、建设低碳新型城市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洪波  
为全面分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文章基于2014年我国省域能源消耗数据,探究各个省份碳排放现状和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报告了我国亟需实现产业转型、发展低碳经济的需求。在充分认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区域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法测度了我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效率。结果表明我国有7个省份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达到最优;20个省份处于规模递增阶段,具有较大发展潜力;4个省份处于规模递减阶段,需要重点关注。最后,文章通过投影分析、松弛变量及超额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洪波  
为全面分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文章基于2014年我国省域能源消耗数据,探究各个省份碳排放现状和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报告了我国亟需实现产业转型、发展低碳经济的需求。在充分认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区域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法测度了我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效率。结果表明我国有7个省份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达到最优;20个省份处于规模递增阶段,具有较大发展潜力;4个省份处于规模递减阶段,需要重点关注。最后,文章通过投影分析、松弛变量及超额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华茂  
为了积极、快速推动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构建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其评价体系是首要任务。选择适合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系统地构建指标评价体系,是有效实现、检验并推进区域循环经济,进而全面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工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冯邦彦  李胜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丹辉  李伟  
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实践催生了低碳经济的理念和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将推动人类生产和消费方式的重大转变,促进相关领域国际协调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目前,低碳经济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从低碳经济的内涵、特征和发展动因入手,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现有文献为基础,着重分析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全球机制以及低碳发展模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探讨未来低碳经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