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65)
- 2023(21267)
- 2022(18331)
- 2021(17236)
- 2020(14649)
- 2019(33363)
- 2018(32531)
- 2017(62636)
- 2016(34642)
- 2015(38719)
- 2014(38749)
- 2013(37988)
- 2012(35294)
- 2011(31636)
- 2010(31717)
- 2009(29255)
- 2008(29087)
- 2007(25794)
- 2006(22291)
- 2005(19569)
- 学科
- 济(135493)
- 经济(135336)
- 管理(102399)
- 业(96422)
- 企(78771)
- 企业(78771)
- 方法(63315)
- 数学(55597)
- 数学方法(54881)
- 财(45469)
- 农(39208)
- 中国(36089)
- 学(30281)
- 地方(29983)
- 业经(29572)
- 制(26507)
- 农业(26306)
- 贸(25881)
- 贸易(25876)
- 务(25731)
- 财务(25644)
- 财务管理(25574)
- 易(25099)
- 企业财务(24293)
- 理论(21669)
- 银(21057)
- 银行(20972)
- 技术(20896)
- 环境(20834)
- 和(20502)
- 机构
- 学院(489474)
- 大学(489084)
- 济(193164)
- 经济(189010)
- 管理(188852)
- 研究(165218)
- 理学(164204)
- 理学院(162337)
- 管理学(159245)
- 管理学院(158376)
- 中国(122453)
- 科学(105935)
- 京(102899)
- 财(95351)
- 农(88980)
- 所(84888)
- 业大(77898)
- 研究所(77440)
- 中心(75853)
- 财经(73359)
- 江(72814)
- 农业(70304)
- 经(66691)
- 北京(64358)
- 范(63489)
- 师范(62739)
- 院(59964)
- 经济学(58333)
- 州(58176)
- 财经大学(54444)
- 基金
- 项目(337360)
- 科学(263032)
- 基金(243638)
- 研究(239415)
- 家(215241)
- 国家(213469)
- 科学基金(181572)
- 社会(149430)
- 社会科(141597)
- 社会科学(141559)
- 省(132909)
- 基金项目(128948)
- 自然(121024)
- 自然科(118183)
- 自然科学(118147)
- 自然科学基金(116014)
- 划(112386)
- 教育(110892)
- 资助(101375)
- 编号(96746)
- 成果(78434)
- 重点(76269)
- 部(73759)
- 发(71604)
- 创(69501)
- 课题(67343)
- 科研(65444)
- 创新(64979)
- 计划(63009)
- 教育部(62451)
- 期刊
- 济(206030)
- 经济(206030)
- 研究(139126)
- 中国(91606)
- 学报(85857)
- 农(79787)
- 财(76737)
- 科学(74490)
- 管理(65932)
- 大学(63535)
- 学学(60390)
- 农业(54232)
- 教育(50574)
- 融(42059)
- 金融(42059)
- 技术(41077)
- 财经(35578)
- 业经(34013)
- 经济研究(33618)
- 经(30422)
- 业(27986)
- 问题(27100)
- 版(25103)
- 科技(23669)
- 技术经济(23154)
- 统计(22951)
- 图书(22896)
- 理论(21947)
- 业大(21862)
- 贸(21580)
共检索到709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丹 梁子昕
以2012年国家级贫困县名单调整为契机,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设立国家级贫困县名单对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立国家级贫困县有利于提升县级政府人均一般预算收入、人均一般预算支出以及地方政府财政努力度,而且进入国家级贫困县名单的时间越长,对地方财政能力的推动效应越明显。传导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设立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通过财政扶贫政策、金融扶贫政策以及产业扶贫政策提升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水平。因此,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过渡期内以及在设立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方面,应进一步发挥特殊区域内各类帮扶政策的作用,不断提升县级政府的财政能力。
关键词:
国家级贫困县 财政能力 双重差分法
[期刊] 改革
[作者]
佟大建 应瑞瑶
扶贫政策的实施能否减贫及其减贫效应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利用2005~2016年县级面板数据,基于2012年贫困县名单调整的准自然试验,通过实证分析退出贫困县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率的影响,分析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及其可持续性,研究发现:退出贫困县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具有负向影响,使农民人均纯收入下降8.2%;随着退出贫困县时间的延长,退出贫困县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负向影响逐渐增大;政府支出降低和工业化进程减缓是退出贫困县对农民人均纯收入产生负向影响的重要原因;退出贫困县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下降1.6%。扶贫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减贫,但应注重其减贫效应的可持续性,在进入后脱贫攻坚时代扶贫政策的实施仍有其必要性。
关键词:
扶贫政策 减贫效应 可持续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尚元君 殷瑞锋
本文利用1993-200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财政、经济指标面板数据,估测了各地区的财政收入能力,并以此为因变量,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Effects Modern)实证分析了经济、社会及体制因素对各省财政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发展和城市经济水平与财政收入能力正相关;提高财政收入能力需适度控制公共部门规模;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和财政自给率与财政收入能力正相关。
关键词:
财政收入能力(RRC) RTS IWE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蒋文华 刘心怡
利用倍差法实证检验了省管县财政改革对中部六省县域政府财政自主能力、财政汲取能力和财政公共服务配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县域政府财政自主能力呈现下降趋势,财政汲取能力和财政公共服务配置能力呈现上升趋势。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域政府财政能力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总体上,省管县财政改革并未达到提高县域政府财政能力的预期目标。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域政府财政能力的影响还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省管县财政改革效果越明显。
关键词:
倍差法 省管县财政改革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蒋文华 刘心怡
利用倍差法实证检验了省管县财政改革对中部六省县域政府财政自主能力、财政汲取能力和财政公共服务配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县域政府财政自主能力呈现下降趋势,财政汲取能力和财政公共服务配置能力呈现上升趋势。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域政府财政能力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总体上,省管县财政改革并未达到提高县域政府财政能力的预期目标。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域政府财政能力的影响还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省管县财政改革效果越明显。
关键词:
倍差法 省管县财政改革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孔刘柳 谢乔昕
本文以"利维坦假说"为起点,以我国财政分权对不同地区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差异为研究对象,论述了财政分权作用于不同地区地方政府的机理差异,分析不同的地方政府规模扩张动因的差异性。同时,利用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财政分权程度、资源禀赋、经济环境、政治制度、纵向财政平衡状况以及政府考核指标等因素对利维坦假说的作用途径均会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地方政府规模扩张的动因存在差别。实证上也验证上述结论。在此基础上,论文试图提出一些抑制不合理差异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规模 区域差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震 刘丽敏
本文通过对2000~2002年数十个省、市增值税转型经济影响的统计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增值税转型带来的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局部危机将长期存在,中央财政应当适时设立短期财政周转专项基金提供有效资助;为配合增值税转型而实行的配套政策,事关地方政府鼓励投资的积极性,应慎重考虑。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 地方财政收入 实证研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维壮
在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无论是在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运作上,我国地方政府实际上都不成其为一个独立的实体,随着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分权化的发展,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和利益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地方政府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利益,不再承当单一的中央政府在地区代表的角色,而是依照法律的规定,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代表当地公众和团体的利益。这一发展动态也正在引起学术界广泛的关注,时有著述面世。利益格局决定行为模式,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观点,利益选择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万莹
区域税收优惠政策是我国税收优惠政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为例,以实证分析的方法,详细阐述了税收优惠实施五年来的政策绩效,以及影响政策绩效的其他政策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实施之后,西部地区的税收负担较过去确实相对下降了,这与理论上对政策效果的预期完全吻合,但东、西部的经济增长率仍然存在较明显的差距,同时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还在继续扩大。此外,出口退税与涉外税收优惠等其他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我国区域税收优惠的政策绩效。
关键词:
区域税收优惠 政策绩效 实证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旭东 王秀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层面对地方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地方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匹配造成的财政风险和社会问题日趋严峻。本文通过对中央和地方、各地方之间以及与其他国家地方政府现实自给情况的比较,发现我国地方财政自给能力明显偏低且区域间不均衡;利用2003—2011年各省际数据,针对财政收支分权、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保有量等因素对地方财政自给系数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发现财政收支分权、政府事权划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财政自给基础对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社会和自然资源保有量对地方财政自给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对回归估计出的潜在自给能力的比较分析,发现现实自给能力的波动并未完全遵循潜在自...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刚
中国已经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事权以及财政支出责任划分不清、地方政府独立财权尚未实现、转移支付未能解决地区间财力均衡等问题,限制了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和满足辖区居民需求偏好方面主体优势的充分发挥。本文从地方政府视角出发,尝试梳理中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分税制 地方政府 财政支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渝琳 刘明
本文构建了一个政府优惠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模型,探寻政府优惠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1985-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政府优惠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非线性效应,即在经济发展初期,合理的政府优惠政策能显著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政府优惠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逐渐减弱,甚至会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负面效应。对此,本文提出政府应该调整与出台不同的优惠政策以促进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政府优惠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 双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宏
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转变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源之一。以中部地区为分析样本,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994年的财政分税制改革后,中部六省的地方政府投资有力的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但是这种效应并不明显,这与政府投资的投资价值取向和标准有关。针对这一分析提出了优化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强
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及途径,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效应,以及市场化和地方政府能力对创新政策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产业创新政策能够显著地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但这个作用依赖于市场化程度和地方政府能力。
关键词:
创新政策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地方政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强
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及途径,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效应,以及市场化和地方政府能力对创新政策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产业创新政策能够显著地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但这个作用依赖于市场化程度和地方政府能力。
关键词:
创新政策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地方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