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7)
2023(7206)
2022(5969)
2021(5550)
2020(4416)
2019(9466)
2018(9057)
2017(17163)
2016(9464)
2015(10052)
2014(9788)
2013(9637)
2012(9165)
2011(8195)
2010(8080)
2009(7212)
2008(7029)
2007(6154)
2006(5216)
2005(4846)
作者
(28801)
(24626)
(23948)
(23132)
(15457)
(11852)
(10969)
(9478)
(9171)
(8586)
(8348)
(8330)
(8122)
(7822)
(7668)
(7662)
(7351)
(7149)
(7095)
(6719)
(6210)
(5779)
(5729)
(5507)
(5493)
(5460)
(5251)
(5204)
(4912)
(4895)
学科
(41885)
经济(41851)
管理(22271)
(19354)
方法(14897)
(14476)
企业(14476)
数学(13203)
(13036)
数学方法(13036)
地方(11610)
中国(9751)
(9712)
土地(8329)
(8327)
地方经济(7440)
业经(7025)
农业(6651)
环境(6413)
(6365)
金融(6364)
(6249)
(5910)
银行(5892)
(5649)
经济学(5545)
(5486)
贸易(5484)
(5285)
(5261)
机构
学院(131540)
大学(131077)
研究(51354)
(50077)
经济(48958)
管理(44369)
理学(38499)
理学院(37823)
中国(37612)
管理学(36918)
管理学院(36672)
科学(35570)
(28963)
(28623)
(27455)
研究所(25498)
业大(23378)
中心(23375)
农业(23331)
(22711)
(19819)
(19221)
(19193)
师范(18938)
财经(18505)
北京(17289)
(16938)
科学院(16685)
(16288)
经济学(15887)
基金
项目(96333)
科学(76349)
基金(71059)
(65335)
国家(64865)
研究(64699)
科学基金(54317)
社会(41391)
社会科(39272)
社会科学(39260)
(38020)
基金项目(37813)
自然(37248)
自然科(36359)
自然科学(36346)
自然科学基金(35652)
(33241)
教育(29072)
资助(27716)
编号(24393)
重点(23043)
(21865)
(20465)
计划(20021)
(19797)
科研(19043)
成果(18815)
创新(18752)
国家社会(17957)
课题(17920)
期刊
(54123)
经济(54123)
研究(35377)
中国(28252)
学报(28034)
(26387)
科学(25188)
大学(19466)
学学(18758)
农业(18157)
(16756)
管理(14845)
教育(12249)
(11408)
金融(11408)
经济研究(9501)
(9360)
资源(9031)
财经(8924)
业经(8788)
技术(8631)
(7738)
业大(7695)
(7622)
问题(6991)
科技(6885)
农业大学(6328)
统计(6125)
(5672)
理论(5527)
共检索到191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齐伟  曲衍波  刘洪义  李乐  
研究目的:筛选一组代表性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区域土地利用特征描述和土地利用分区。研究方法: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结论:仙侬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分离指数、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周长/面积分维数这一组景观格局指数可以很好地表征德州市土地利用特征;基于选定的景观格局指数可以将德州市分为4种类型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丽英  王道龙  邱建军  
利用环渤海区域1985年、1995年和2000年3期TM卫星遥感解译数据,在GIS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支持下,对该区域1985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是区域主导的景观类型,1985年、1995年和2000年耕地分别占景观类型总面积的55.96%、53.70%和55.64%;林地、建设用地是区域优势景观类型,林地分别占景观类型总面积的21.12%、22.13%和20.95%,建设用地分别占景观类型总面积的10.48%、11.83%和11.70%;1985年~1995年、1995年~2000年两个时期,林地和建设用地景观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与耕地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耀彬  戴璐  董玥莹  
依据水环境约束力的大小,将环鄱阳湖区划分为核心、边缘和外围3个影响区。以该地区2005~2010年间土地利用情况为基准,通过构建CA-Markov-Logistic模型模拟2015年该地区土地利用格局情景,并采用景观格局指数进一步分析3个影响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来看,覆盖环鄱阳湖区约82%土地面积的耕地和林地将有较大幅度的减少,而城建用地所占比重将大幅上升,对环鄱阳湖区的开发在逐渐加快;(2)从土地利用影响力来看,地类分布概率与人口城市化率、生活城市化率以及经济城市化率的空间分布有着一定的相关关系;(3)从模拟结果来看,环鄱阳湖区核心区耕地范围将缩小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京  常庆瑞  陈涛  
【目的】查清延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为该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改善水土保持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ENVI 4.0软件对2006年延河流域遥感图像进行处理,结合野外考察,在ArcGis 9.0平台下获得延河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分布图;从景观格局的角度,根据国标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二级分类体系,将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划分为住宅用地(城镇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耕地(水浇地、旱地)、园地(果园)、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草地(天然牧草地、其他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内陆滩地、湖泊水面、水库水面、河流水面)和其他土地(裸地、沙地、沼泽地、设施农用地)共7个大类17个二级类,分析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邱海军  曹明明  
通过对黄龙县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矢量化,再转化为栅格Grid图,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栅格版),分别以25 m和100 m为步长在25~500 m和100~2 000 m的粒度上对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分析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对比2个不同范围粒度域上景观指数呈现的异样性,并尝试性地提出理论景观格局指数。结果表明,9种景观指数有4种不同的变化规律,2个不同步长不同粒度域的景观指数有2类变化规律,且理论景观指数的提出对一些指数可以很好地解决同一个地方用不同分辨率所计算出的不同的景观格局指数,把结果统一到同一个标准上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天山  郑寒  
应用RS、GIS技术和地理学及景观生态学的方法以1990年、2000年、2009年、2014年大理环洱海区域的遥感数据为基础,采用监督分类法制作了4期土地利用分类图,并计算了8种景观格局指数,对24年间的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区域内各用地类型间相互转化频繁,景观中斑块数量变少,平均面积增大,趋于规则几何形,建筑及交通用地更加聚集,使总体区域成为一个更加紧实的整体,并逐渐从周边自然环境中独立出来。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得到增强,景观内部的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服务价值下降,这是导致当地人地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之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晓莉  郑毅  赵然  沈金祥  田淑静  费丽娜  
【目的】探究云南省阳宗海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可促进湖泊流域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方法】文中利用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4期数据,基于ArcGIS、Fragstats4.2等软件,采用地学信息图谱、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景观质心量测等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湖泊质心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2005—2020年15年间,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增加809.31 hm~(2)、627.23 hm~(2),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816.45 hm~(2)、707.92 hm~(2),园地、草地等地类面积变化不大;从地学信息图谱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来看,新增建设用地除了道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外,主要分布于阳宗海北部和西南侧,增加来源地类主要为耕地、未利用地和林地等。林地增加来源地类主要为耕地和未利用地,整个研究区均有分布,主要受到“退耕还林”政策影响及开垦未利用地等;从景观格局指数来看,2005—2010年研究区受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等因素干扰,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2010年以后,随着当地实施一系列政策治理和保护阳宗海流域,景观格局逐步向着聚集方向发展,且研究区景观多样性和景观优势度虽有小幅变化,但相对稳定;阳宗海湖泊面积2005—2015年出现减少,但2010—2015年与2005—2010年相比,湖泊面积缩小趋势减缓,2015—2020年湖泊面积出现增加,增70.24 hm~(2)。阳宗海湖泊形状指数和分维数呈现越来越复杂趋势,说明当地“退耕还湖”、“河道治理”等举措成效显著,阳宗海湖泊质心2005—2010、2010—2015年向东北方向分别偏移3.51 m、15.92 m,2015—2020年向西南方向偏移22.74 m。【结论】通过研究摸清了阳宗海流域2005—2020年土地利用数量、转移矩阵及景观格局变化、阳宗海湖泊面积及质心偏移方向,以期为阳宗海湖泊及流域内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体系构建等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封建民  李晓华  文琦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脆弱性的影响,有助于了解区域生态环境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降低生态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榆林市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从景观适应度和敏感度2个维度构建景观格局脆弱度,获取了景观脆弱度的空间分布及变化,并探讨了土地利用程度、动态度及转移类型对景观脆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5年,榆林市未利用地、水体、耕地减少,建设用地、林地、草地增加。不同景观类型相互融合,景观优势度降低,破碎化、均匀化、多样化趋势明显。景观格局脆弱性空间差异较大,北部风沙草滩区脆弱度高且上升明显,中、西部脆弱度低且有下降趋势,东部和东南部以中等脆弱区为主,变化不大。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利用程度、变化速度、转化类型等与景观格局脆弱性密切相关,土地利用变化的结果使区域景观格局更为脆弱。加强耕地保护,控制建设用地过度扩张,防止林地碎片化是降低生态脆弱性的关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春红  
利用阳泉市2001~2005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GIS技术与景观生态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阳泉市土地利用的景观指数进行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再知  蔡满堂  许勇太  
依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粤西南华农场3个时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生产性用地中,斑块类型、斑块数目与面积变化较大。70年代,景观优势度较高,多样性和均匀性较低;80年代,随斑块类型和斑块数量的增加,景观多样性、均匀性显著增加,破碎化指数增大,景观格局发生较大变化;90年代,一些斑块类型逐渐消失,景观优势度、多样性和均匀性较80年代有所下降,斑块密度和破碎化指数已降至接近70年代水平。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时序特征看,市场及经济发展政策的倾向性是导致景观格局阶段性变化的根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本昀  申怀飞  郑敬刚  吴国玺  
利用河南省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对河南省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景观格局指标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河南省优势景观类型为耕地,其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5%左右,其次为建设用地和林地,其它面积较小的景观类型则呈补丁状散布在各个分区中;②由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双重作用,造成河南省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地丘陵地区,景观的多样性和均匀度相对较高,景观优势度则相对较低;在人类活动强烈的平原地区,农业景观类型具有明显的主体地位,景观则呈现较低的多样性性和均匀度,而在生态环境相对较为脆弱的山地平原过度地区,加上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对土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荣天  张小林  李传武  
以镇江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镇江市土地利用景观总体格局特征及空间分异规律进行了初步地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镇江市最大优势景观类型为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50%左右,其次为建设用地和水域用地,林地也是镇江市较为重要的景观类型;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存在显著的东西空间分异特征,在地形起伏较大的镇西丘陵区,景观的多样性和均匀度较高,而景观优势度及集聚度则相对较低;在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镇东平原区,景观呈现较低的多样性和均匀度,而景观优势度及集聚度却较高;景观破碎化程度在镇江中东部地区较高,表明人类开发活动与景观破碎化呈显著的正相关性规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叶涛  龚建雅  周启鸣  王迎迎  
我国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过程所带来的问题十分突出。针对城市扩张问题,涌现出大量关于城市扩张影响因素以及城市扩张建模的研究。目前对城市扩张行为进行研究选取的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两类:①空间可达性以及空间约束,包括水源、道路、城市中心等可达性,地形、保护用地等约束;②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增长、政策等。该研究突破传统城市扩张影响因素研究范围,选择从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来研究城市扩张,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按网格划分提取的多种景观格局指标与建设用地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了时间尺度对探测这种相关性的影响。从结果当中可以得到以下3个结论:城市景观格局特征对于非建设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在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嘉兴  李钢  渠俊峰  何林帮  
基于多时点TM/ETM影像解译数据,运用遥感、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洪泽湖地区近18a的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演变过程,揭示该地区内各种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并得出3个时期景观类型分布特征、景观格局变化的趋势及特征。结果表明:(1)区域内土地利用变化显著,整体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主要表现为耕地持续减少、建设用地迅速增加、林地先增后减及草地和水域略有增加;(2)研究区景观结构和景观异质性发生了较大变化,斑块数目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减少,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总体上升,在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的同时,各景观类型间差异缩小,景观结构趋于多样化、均匀化和破碎化。最后,指出人类活动,尤其是经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舒田  熊康宁  陈丽莎  
【目的】探讨石漠化综合治理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与规律,为生态修复和植被重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09、2015和2019年3期的影像数据和GIS与RS技术,利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和景观格局指数,系统分析2009—2019年撒拉溪喀斯特高原石漠化治理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景观格局。【结果】(1)研究期内示范区土地主要利用类型为耕地、有林地和灌木林地,耕地面积减少最大,达914.85 hm~2,裸岩石栎地和裸土地等未利用地面积减少,灌木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园地面积增加迅速且动态变化度最大,为184.77%;建设用地面积增长迅猛,从2009年的149.57 hm~2增加到2019年的381.89 hm~2。(2)撒拉溪示范区2009、2015和2019年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别为247.25、243.25和245.53,研究期内示范区土地利用程度呈下降趋势,但总体上变化不大;2009—2015年的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与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均大于2015—2019年。(3)2009—2015年示范区内土地利用斑块水平景观指数变化显著,2015—2019年间变化较缓。研究期内示范区景观多样性、均匀度上升,景观破碎化程度增高、蔓延度下降。【结论】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干扰程度加大,石漠化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建设工程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大于产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果还园工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