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71)
2023(15906)
2022(13788)
2021(12758)
2020(10553)
2019(23866)
2018(23878)
2017(45312)
2016(24361)
2015(27408)
2014(27574)
2013(27432)
2012(25437)
2011(23230)
2010(23544)
2009(21665)
2008(20949)
2007(18459)
2006(16620)
2005(15205)
作者
(72813)
(60379)
(60148)
(57021)
(38532)
(28980)
(27246)
(23751)
(23075)
(21691)
(20567)
(20499)
(19348)
(19348)
(18726)
(18557)
(17958)
(17475)
(17228)
(17209)
(15186)
(14986)
(14574)
(13943)
(13566)
(13516)
(13378)
(13233)
(12246)
(11852)
学科
(117613)
经济(117509)
管理(69903)
(63421)
(51196)
企业(51196)
方法(43727)
数学(37327)
数学方法(36942)
中国(32297)
地方(30558)
(27950)
(25242)
业经(24825)
(22216)
环境(20834)
农业(19323)
(18513)
(18039)
贸易(18025)
地方经济(17735)
(17367)
(17317)
(17007)
金融(17005)
理论(16929)
(16915)
银行(16874)
(16302)
技术(16074)
机构
大学(355772)
学院(354230)
(147609)
经济(144389)
管理(137367)
研究(127550)
理学(117721)
理学院(116334)
管理学(114386)
管理学院(113751)
中国(95217)
科学(78420)
(77852)
(65192)
(64820)
研究所(59153)
中心(56482)
(55605)
(52715)
财经(51476)
业大(51021)
北京(50202)
(48904)
师范(48432)
(46612)
(46337)
经济学(44343)
(43171)
农业(43125)
经济学院(39526)
基金
项目(237812)
科学(186656)
研究(174746)
基金(170939)
(148934)
国家(147693)
科学基金(126214)
社会(110272)
社会科(104429)
社会科学(104403)
(92993)
基金项目(90619)
自然(80967)
教育(79065)
自然科(78985)
自然科学(78970)
(78352)
自然科学基金(77517)
编号(70977)
资助(70301)
成果(57801)
(54969)
重点(53547)
(51600)
课题(49688)
(48759)
创新(45541)
国家社会(45128)
科研(44728)
发展(44081)
期刊
(172530)
经济(172530)
研究(110792)
中国(72474)
学报(54499)
管理(52859)
科学(51880)
(50743)
(46853)
大学(41059)
教育(40270)
学学(38449)
农业(35572)
技术(32668)
(32068)
金融(32068)
经济研究(27748)
业经(27292)
财经(25150)
问题(22006)
(21570)
图书(19928)
技术经济(18549)
(17914)
资源(17229)
科技(17205)
理论(17126)
现代(16376)
商业(16049)
(15797)
共检索到541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群,米红,席斌,王晓雪  
文章以区域资源环境人口的综合协调为目标,阐述了目前中国一些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福建省为例,将逆系统方法引入福建省资源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系统中,应用灰色预测模型建模,探索逆系统方法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预测中的应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原云霄   渠美  
开展山东省人口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性研究,是对其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全面摸底,更是实现人口规模质量与经济转型匹配的必然要求。文章构建人口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测度并剖析其空间演化特征。研究发现:山东省人口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对应技术适宜性自西向东降低;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显著;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偏低,人口素质亟待提高;人口红利丧失,老龄化问题严重。由此提出以青岛为中心城打造东部区域协同创新城市群、加速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人口与经济提质增效、加速推进“人才红利”转变并强化高层次人才吸引力、加速推进银色产业建设并树立积极向上老年观的改进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文炯,安祥生,王尚义  
不均衡性是人口与经济分布的最基本属性,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中化是区域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对山西省人口与经济分布在中、东、西三大地带及分市县层次上的相关关系及动态演进的多侧面分析,表明:山西省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均衡性明显,人口经济活力中部强,而东西部山区弱;动态演化总体上具有向中部地带集聚的趋势,符合区域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是,1990年以来又有分散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西部丘陵山区人口与经济动态呈逆向演化态势,是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21世纪初,应进一步实施人口与经济空间集中化战略,建立起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袁国强  郭红玲  
在分析我国山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三者相互联系制约的角度,提出了实现山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与途径:(1)实行非均衡式的协调发展战略;(2)制定协调发展的实施规划;(3)构筑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康  王茂春  
文章在剖析区域经济与物流的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经济与物流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利用Vensim PLE软件对贵州省2007—2016年面板数据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比较数据后,从物流自增长系数、产业结构政策、区域GDP政策三方面进行政策实验。研究表明:GDP、物流需求及物流供给能力与物流自增长系数存在正相关关系,且物流供需系统与经济环境共同构成一个动态耦合系统;当产业结构朝着理想的"三二一"格局发展时,物流供需比的降低将刺激区域内物流需求量的增长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当GDP增长量提高10%时,区域内物流需求量在未来几年将以同比增幅上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叶民强  张世英  
本文研究区域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问题,文中通过几何空间描述和弹性分析两角度的研究,分别提出区域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衡量的静态与动态评价模型,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和评价提供决策参考与定量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文章主要探讨了自然干扰、人类活动对县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程度,及在某一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下生态环境与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通过运用模糊物元模型、熵权法等,分别构建了县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及县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并以哈巴河县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2004—2014年哈巴河县生态系统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但健康水平呈不断趋好形势,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得到不断改善;2008年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拐点(由"中"上升到"良"),这主要是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双重叠加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海强  黄嘉睿  黄佳慧  甘楠  
文章通过收集2013—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宏微观数据,采用改进后的耦合协调模型构建区域经济-数字化转型-碳环境治理三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灰色预测类模型研究三系统的时空演进规律。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数字化转型-碳环境治理的综合评价指数与子系统指数大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变化趋势具有同向性;对于三系统的时空演化规律,从空间角度看,区域耦合协调度差异明显,总体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依次递减的格局;从时间角度看,全国耦合协调度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015—2016年的增幅较大,2019—2020年处于震荡状态;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空间集聚特性增强;全国耦合协调水平在未来5年呈平稳增长趋势,区域耦合协调水平同全国保持一致。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常巧素  
自工业革命伊始,生态环境相较于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让步地位,直到山清水秀的生活状态逐渐远离人类生活时,人们才逐渐意识到拥有良好区域生态环境的必要性。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每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为当地的经济奠定了重要基础,生态环境的差异造就各地区经济条件的分化,如平原地带和高原丘陵地带的经济状况具有明显区别。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所以本文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一书,对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以及可行性战略路径进行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基于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检验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存在较强的间接效应;(2)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效应最大,金融科技发展能有效推动欠发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警惕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如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等问题。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金融科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利用金融科技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费洪平  
以往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在很大程度只评价表现为潜在形态的资源优势,而忽视现实的生产力方面存在的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障碍和制约因素。特别是对其中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是发展区域经济可以直接依靠的现实优势有所忽视。实际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资源优势相比,大中型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更为重要,为此需要从企业地理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丽文  金浩  李晓珍  
改革开放前以强调“公平”为主的“均衡发展战略”及改革开放后以强调“效率”为主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都导致了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角度。提出要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应实行协调发展的战略,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目标及实施条件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爱儒  
文章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及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根据青海省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总体上对青海省各地区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运用多指标评价体系,对青海省的经济差异进行综合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安康  桂文林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我国一项长期重要国策,也是社会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空间计量模型与面板分析方法相结合,以我国省域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和所受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不同,对经济发展有持续显著正影响的因素有:人力资本、人口资本、市场化进程和财政支出等。据此本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