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3)
- 2023(8991)
- 2022(7756)
- 2021(7086)
- 2020(6268)
- 2019(14690)
- 2018(14215)
- 2017(27498)
- 2016(15075)
- 2015(17043)
- 2014(17315)
- 2013(17452)
- 2012(16425)
- 2011(15148)
- 2010(15515)
- 2009(14472)
- 2008(14721)
- 2007(13605)
- 2006(12025)
- 2005(10901)
- 学科
- 济(71160)
- 经济(71107)
- 管理(43753)
- 业(40933)
- 企(33167)
- 企业(33167)
- 方法(30153)
- 数学(26235)
- 数学方法(25944)
- 农(18522)
- 地方(18404)
- 中国(18133)
- 财(14966)
- 学(14435)
- 业经(13704)
- 农业(12476)
- 贸(12417)
- 贸易(12410)
- 易(11983)
- 制(11949)
- 和(11843)
- 地方经济(11022)
- 理论(10505)
- 环境(10424)
- 划(9690)
- 银(9548)
- 银行(9521)
- 融(9318)
- 金融(9316)
- 行(9097)
- 机构
- 大学(226338)
- 学院(225134)
- 济(93102)
- 经济(90998)
- 管理(86103)
- 研究(79463)
- 理学(73473)
- 理学院(72576)
- 管理学(71272)
- 管理学院(70816)
- 中国(59717)
- 科学(49508)
- 京(49113)
- 财(41641)
- 所(41533)
- 农(39060)
- 研究所(37755)
- 中心(36225)
- 江(35700)
- 财经(33060)
- 业大(32885)
- 范(31667)
- 师范(31417)
- 北京(31147)
- 农业(30688)
- 经(29724)
- 州(28440)
- 院(28432)
- 经济学(28137)
- 经济学院(25449)
- 基金
- 项目(146582)
- 科学(114816)
- 研究(107191)
- 基金(104931)
- 家(91755)
- 国家(91019)
- 科学基金(76823)
- 社会(66908)
- 社会科(63382)
- 社会科学(63356)
- 省(57551)
- 基金项目(55474)
- 教育(49436)
- 自然(49213)
- 划(48970)
- 自然科(47918)
- 自然科学(47899)
- 自然科学基金(47028)
- 编号(44985)
- 资助(43084)
- 成果(37022)
- 重点(33738)
- 发(33311)
- 部(32662)
- 课题(31034)
- 创(29708)
- 科研(28031)
- 创新(27761)
- 教育部(27480)
- 国家社会(27391)
- 期刊
- 济(104526)
- 经济(104526)
- 研究(64565)
- 中国(46404)
- 学报(35796)
- 农(34697)
- 科学(33294)
- 财(32487)
- 管理(30821)
- 大学(25994)
- 教育(25175)
- 学学(23926)
- 农业(23113)
- 技术(20103)
- 融(18846)
- 金融(18846)
- 业经(17120)
- 财经(16317)
- 经济研究(16293)
- 问题(14250)
- 经(14091)
- 图书(13944)
- 业(13383)
- 资源(13118)
- 技术经济(12047)
- 贸(11903)
- 统计(11190)
- 版(10826)
- 商业(10777)
- 理论(10668)
共检索到340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冉景亮 杨晓宇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背景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在区域战略体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文章融合人力资源价值链、制度经济学"结构—行为—绩效"等基本理论,提出了区域人力资源战略的分析框架,并从四个方面对框架的进行深入讨论。
关键词:
区域人力资源战略 价值链 分析框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邱立成 刘文军
近几年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诞生了一个新的研究分支,即战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SIHRM),它全面考察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来源于又作用于跨国公司国际关注的问题和战略活动,本文对这一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分支作一介绍,首先简单回顾了SIHRM的发展,给出 SIHRM的定义,然后重点阐述了SIHRM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战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分析框架 跨国公司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宁宁
战略人力资源实证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的实证结论,但相应的实证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只能解释某一个层面人力资源与企业绩效指标之间的关系。为此,提供一种思路,来整合实证中获得的已有结论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实证研究中的已有基本关系,文章从因果关系解释特征来分析不同实证理论模式的区别。认为不同研究在分析两者因果关系时隐藏的层次和范围不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因果关系的解释角度。文章将从因果关系解释的维度分为内部/外部维度,短期/长期维度,并据此提出了一个整合模型来分析不同实证研究
关键词:
战略人力资源 实证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福财 何炜
企业新的经营环境孕育了网络组织的产生。对于这一介于科层制与市场之间的新兴组织,其管理必然有独特之处。因而,对网络组织中关键资源—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在分析了网络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的基础上,分别从人力资本优势和人力过程优势两方面构建了一个关于网络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从而为有效管理网络组织的人力资源提供了思路。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朝晖 罗新星
基于战略管理的契合思想,根据AMO理论和社会情境理论提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契合的补充性模式和辅助性模式。通过对两种模式的整合分析发现,内部契合对组织绩效有多层影响,既有直接的组织层影响,也有间接的个体层影响,还包括跨层的影响;辅助性契合通过促进形成共享的价值观克服补充性契合造成的价值观冲突,因此两种契合模式对组织绩效有累加影响。在研究方法上,内部契合的分析层面应选择业务单元,补充性契合的分析方法是调节回归,辅助性契合的分析方法是验证性因子分析;补充性契合的参照群体应选择管理者,辅助性契合的参照群体应选择一线员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述忠
随着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的生活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未来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来说,也将是一场彻底的革新。我国应适时抓住重组赶超的历史机遇,选择最佳的发展模式,去抢占“新文明”经济时代下生存和发展的国际空间。本文从静态的李嘉图方程组出发,采用均衡和非均衡动态分析的方法,研究生物经济背景下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最优格局及发展趋势。要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作为农业经营的主体———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发展是最为迫切,也是最为重要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楝子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全域乡村旅游尚无明确的概念,更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在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全域乡村旅游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根据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要求,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起全域乡村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并以重庆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特色镇作初步实证研究,以期反映乡村区域全域乡村旅游的综合发展水平,为全域乡村旅游的建设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全域乡村旅游 旅游指标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金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加深和FDI的大量进入,我国的劳动就业在总量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均和替代特征。这种区域就业差异与FDI的区域偏向和选择有很大的关联性。其作用机理在于FDI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带来了区域间就业机会特别是非农就业机会的转移。FDI→就业转移→区域就业差异是解释我国转型时期外资与区域就业关系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FDI) 区域 就业转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立民 聂新军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是多元利益主体形成的过程,利益主体多元化促使政府职能转型。本文以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为分析的出发点,阐述了我国转型社会政府审计三层次战略定位,从而构建了一个转型社会政府审计战略定位的理论框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潘成云
在西方学者关于战略营销管理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从战略营销管理理论逻辑体系框架和战略营销管理理论内容体系框架两个方面来构建战略营销管理理论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战略营销 构建 分析框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宇 樊坤 刘洪铎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构建一个两部门、三区域的新新经济地理模型,设定了联系资源地-加工地的联合生产成本,以及联系加工地-消费地的商品贸易成本,重点研究这两个成本对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影响。在理论模型中发现,降低联合生产成本,将抑制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降低商品贸易成本,将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同时,资源开采部门生产率下降将产生两方面的福利影响,一是直接导致本地工资下降,二是将导致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推动本地工资上升。使用现实数据进行了校验后发现,结构升级将给资源型地区带来正向收益,陕西取得的收益最大,山西次之,新疆最低;区域一体化对陕西的影响要大于山西,而新疆由于融入全国整体市场的相对滞后,对区域一体化基本不敏感。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宇 樊坤 刘洪铎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构建一个两部门、三区域的新新经济地理模型,设定了联系资源地-加工地的联合生产成本,以及联系加工地-消费地的商品贸易成本,重点研究这两个成本对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影响。在理论模型中发现,降低联合生产成本,将抑制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降低商品贸易成本,将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同时,资源开采部门生产率下降将产生两方面的福利影响,一是直接导致本地工资下降,二是将导致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推动本地工资上升。使用现实数据进行了校验后发现,结构升级将给资源型地区带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武 王学军
本文从理论上全面透彻分析了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运用组织智力资本理论将区域智力资本划分为三个要素(区域人力资本、区域关系资本和区域结构资本),并分别从三个方面逐一分析研究了它们各自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从而诠释了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依赖关系。通过研究认为,区域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区域关系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双向作用关系,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结构资本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互为因果、共同进化的"互动"因果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线实 陈振光
区域城市竞合是一种区域内城市在创造价值与共享收益上竞争与合作共存的现象。文章以产业中的"竞合(co-opetition)"概念为基础,将"竞合"的概念应用于城市层面,探讨了城市竞合的概念与内涵,提出区域内城市竞合的研究意义。随后,在对城市竞争力理论脉络进行了简明的梳理后,将全球化背景下单个城市的城市竞争力建设与区域内城市间竞合相关联,将城市尺度、区域尺度与全球尺度相联接,提出了一个理论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区域内城市竞合 城市竞争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铁立,姜怀宇
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二战以后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而广泛出现的一种区域合作现象,这种区域合作是边境区经济行为体的互动过程,受国家边界的影响强烈。从边界的经济属性上分析,边界对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可归纳为屏蔽效应和中介效应。总地看,国家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和经济行为体对外部市场拓展的愿望使各国边界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化,这是一种趋势,会不断促进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其转化的动力机制来自于参与合作各方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
关键词:
次区域经济合作 边界 边界效应 效应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