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45)
2023(5342)
2022(4405)
2021(3909)
2020(3225)
2019(7124)
2018(6718)
2017(13065)
2016(7270)
2015(8014)
2014(7957)
2013(7804)
2012(7043)
2011(6468)
2010(6439)
2009(5703)
2008(5637)
2007(5024)
2006(4543)
2005(4098)
作者
(21672)
(18225)
(18092)
(17017)
(11382)
(8729)
(8254)
(6957)
(6869)
(6232)
(6192)
(6097)
(5772)
(5647)
(5621)
(5617)
(5445)
(5431)
(5139)
(5112)
(4456)
(4415)
(4374)
(4069)
(4005)
(3978)
(3871)
(3861)
(3624)
(3606)
学科
(36409)
经济(36394)
管理(19825)
(19598)
方法(16093)
数学(14994)
数学方法(14895)
(13316)
企业(13316)
中国(10513)
地方(10452)
(9881)
农业(7527)
地方经济(7085)
业经(6592)
(6369)
(6083)
环境(5330)
(4778)
金融(4777)
理论(4420)
(4388)
(4384)
(4319)
贸易(4318)
(4313)
财务(4308)
财务管理(4306)
企业财务(4189)
(4170)
机构
学院(107159)
大学(106990)
(47233)
经济(46385)
管理(41213)
研究(37270)
理学(36273)
理学院(35821)
管理学(35197)
管理学院(34996)
中国(27348)
科学(23413)
(22194)
(20463)
(18952)
(18947)
业大(17772)
研究所(17641)
中心(16814)
农业(16280)
财经(15946)
(15601)
经济学(15580)
(14620)
(14538)
师范(14386)
经济学院(14223)
北京(13362)
(13128)
经济管理(12144)
基金
项目(77744)
科学(62721)
基金(57972)
研究(54916)
(51622)
国家(51228)
科学基金(44008)
社会(37582)
社会科(35719)
社会科学(35711)
基金项目(30851)
(30513)
自然(27958)
自然科(27326)
自然科学(27319)
自然科学基金(26873)
(25885)
教育(25470)
资助(23301)
编号(21118)
重点(17970)
(17789)
(17400)
国家社会(16480)
(16199)
成果(16025)
创新(15113)
教育部(14828)
科研(14773)
课题(14739)
期刊
(47788)
经济(47788)
研究(28622)
中国(21017)
学报(18034)
(17581)
科学(17053)
大学(13819)
管理(13590)
学学(13187)
(13003)
农业(12466)
教育(10740)
技术(9335)
(8158)
金融(8158)
财经(8010)
经济研究(7928)
资源(7199)
业经(7198)
(7022)
(6741)
问题(6489)
技术经济(5962)
统计(5933)
(5454)
(5236)
科技(4932)
业大(4900)
决策(4863)
共检索到149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晔  喻家驹  
以中等人力资本为视角,测度了区域高等人力资本稀缺度,结合Mincer方程测度了人力资本就业错配度,并通过二者研究区域人力资本就业配置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高等人力资本稀缺度的上升会减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对国企影响更大;高等人力资本稀缺度对民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低劳动力密集行业中更大,而对国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高劳动力密集行业中更大;区域人力资本就业错配度的上升对民企全要素生产率不利,且对高劳动力密集行业中的民企影响更大;由于相对竞争优势的增加,区域人力资本就业错配度对低劳动力密集行业中国企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正面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纪雯雯  赖德胜  
考虑到人力资本的异质性,本文将劳动分为低技能劳动和人力资本,利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中国1997—2012年30个省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在引入要素价格的基础上,借助Kumbhakar模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进行分解后发现:(1)配置效率不高制约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2)配置效率表现出物质资本和劳动低配,人力资本高配;(3)报酬结构调整对配置效率改进模拟结果表明改善人力资本配置效率最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4)发挥人力资本配置效率优势,还需进一步扩大教育规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岳书敬  刘朝明  
本文采用Malmquist指数分析了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1996—2003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效率变化指数。为了减少计算偏差,我们在使用承认无效率项存在的生产前沿技术的同时,引入了人力资本要素。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增长迅速,30个省区的经济增长效率差距逐年扩大。同时我们发现在引入人力资本要素后,1996—2003年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得益于技术进步;如果不考虑人力资本存量,则低估了同期的效率提高程度,而高估了期间的技术进步指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智勇  胡永远  
文章选取要素投入及其使用效率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根据人力资本主要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结合技术进步对要素边际生产率、要素积累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构建了"人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要素边际生产率—要素积累—经济增长"综合分析框架。并运用1978~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贡献率远高于其他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翔  朱高峰  李德山  
论文基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法测算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的提高更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增速最大,中部地区的技术效率较高;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贸易开放水平越高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更明显的促进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谷成  
文章在考虑人力资本要素和技术非效率的前提下,使用非参数的DEA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方法,对1988-2006年中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估计和测算,通过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三部分,来寻找农业TFP增长的源泉。实证表明,1988-2006年中国农业TFP增长较为显著,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基本上是顺周期的,各个省区的TFP增长差异性则较为明显。从其内部构成来看,TFP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贡献,技术效率改善的作用则很有限。另外,是否考虑人力资本要素对农业增长的作用,会对TFP的估计产生较大影响。文章最终认为,应努力通过制度创新来消除农业技术扩散的各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翔  朱高峰  李德山  
论文基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法测算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的提高更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增速最大,中部地区的技术效率较高;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贸易开放水平越高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魏下海  张建武  
文章采用门槛模型方法构造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29个省份1990~2007年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明显的门槛特征,当变量跨越相应的高门槛水平时,人力资本的影响系数较大。那些跨越高门槛水平的省份大多位于东部发达地区,尚未跨越门槛水平的省份则主要位于中部和西部不发达地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巩崇一  柴时军  
笔者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然后对我国1996年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受平均人力资本影响,平均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也受人力资本不平等影响。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一般情况下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的影响,只有在平均人力资本很低的时候,人力资本不平等才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的影响,而这主要是因为高素质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杨  邓紫怡  
文章基于2005—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SBM-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FGLS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探究了自然资源禀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且技术进步贡献率较大;人力资本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相比低、中水平的人力资本,高水平人力资本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会弱化人力资本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光豹  
以2005-2012年物流行业数据为基础,根据投入-产出表将R&D溢出分为前向和后向溢出,然后通过数据包络方法计算物流行业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考查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两部分。通过建立模型,对行业技术特征等变量进行控制,分析人力资本、R&D、R&D前向和后向溢出对物流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影响,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路美弄  彭学君  
人力资本结构、技术外溢是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因素,人力资本积累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物质基础,技术外溢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要素提高的速度。本文利用1998-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在将人力资本分为四个类别前提下,考察不同维度人力资本投资、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衡量技术外溢的两个变量技术进步、技术效率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基础人力资本、知识人力资本两个维度人力资本的积累明显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技能人力资本积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负向作用,制度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最后笔者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彭国华  
考虑到人力资本组成部分的异质性,本文研究了全要素生产率(TFP)与人力资本构成的关系,并运用Dynamic Panel Data一阶差分GMM估计方法对1982—2004年我国28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只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部分对TFP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把人力资本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TFP和人力资本的理解,还可以使我们对现有文献中人力资本与产出的一些争议提供解释。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朝静  
采用中国1997—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在运用永续盘存法测算出农业科技存量,同时考虑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人力资本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业科研投入和农业人力资本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科研投入能够显著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农业人力资本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另外,城市化进程和农业贸易条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农业外商直接投资、农业结构调整和受灾率显著降低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路美弄  
人力资本结构是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因素,为了实证检验企业异质性条件下人力资本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制约与促进,文章以我国199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人力资本模型的构建,将人力资本分为四个类别,考查企业异质性、人力资本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类型企业中,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更高;四个维度的人力资本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促进效应的是知识人力资本、技能人力资本、基础人力资本的积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明显制约效应的是制度人力资本积累。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