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77)
2023(18932)
2022(16369)
2021(15012)
2020(12907)
2019(29495)
2018(29083)
2017(56274)
2016(30539)
2015(34702)
2014(34793)
2013(34352)
2012(31923)
2011(28941)
2010(28978)
2009(26800)
2008(26209)
2007(23351)
2006(20310)
2005(17940)
作者
(90026)
(75325)
(74692)
(71232)
(47889)
(36099)
(34145)
(29463)
(28520)
(26716)
(25508)
(25311)
(23865)
(23683)
(23405)
(23063)
(22614)
(22299)
(21510)
(21500)
(18632)
(18543)
(18262)
(17099)
(16894)
(16665)
(16596)
(16409)
(15293)
(14855)
学科
(141972)
经济(141830)
管理(87041)
(82358)
(67785)
企业(67785)
方法(61505)
数学(53850)
数学方法(53202)
(34775)
中国(32619)
(31924)
地方(31394)
(30930)
业经(29330)
农业(23369)
(22617)
(22476)
贸易(22466)
(21668)
理论(20963)
环境(20162)
(20125)
(20098)
财务(20043)
财务管理(19995)
技术(19085)
企业财务(18963)
(18491)
金融(18487)
机构
大学(446177)
学院(444865)
(184507)
经济(180601)
管理(174255)
理学(151130)
研究(150136)
理学院(149414)
管理学(146741)
管理学院(145923)
中国(109635)
(93887)
科学(93779)
(81682)
(76026)
(72526)
研究所(69362)
中心(68213)
业大(66575)
财经(66276)
(65442)
(60117)
(58887)
北京(58877)
师范(58321)
农业(56919)
经济学(56498)
(54281)
(52787)
经济学院(50844)
基金
项目(303061)
科学(237843)
研究(219588)
基金(219350)
(191018)
国家(189473)
科学基金(162660)
社会(138461)
社会科(131243)
社会科学(131208)
(119385)
基金项目(116160)
自然(106236)
自然科(103702)
自然科学(103674)
自然科学基金(101804)
教育(101203)
(99758)
资助(91279)
编号(89237)
成果(72025)
重点(68041)
(66872)
(65256)
(62230)
课题(61550)
创新(58173)
科研(57969)
教育部(57210)
国家社会(56647)
期刊
(202456)
经济(202456)
研究(128751)
中国(79340)
学报(71389)
(65138)
科学(64813)
(62662)
管理(62223)
大学(53585)
学学(50587)
教育(45534)
农业(44796)
技术(39796)
(35744)
金融(35744)
财经(32824)
经济研究(32802)
业经(32302)
(28178)
问题(26279)
技术经济(23158)
(22708)
统计(22416)
图书(22404)
理论(20973)
(20691)
科技(20355)
(20048)
商业(20026)
共检索到645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再高  覃剑  
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文章对区域产业集聚进行了重新界定。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包含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大子系统在内的PD TC模型,用以分析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并以广东省为案例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彤娟  郭小静  刘宇飞  
本文在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下对地区产业集聚进行界定,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维度构建PDTC模型,并以北京市为例对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6年北京市的产业集聚程度基本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劳动力成本、资本、区域交换网络、对外经济联系程度、市场规模以及区域外部市场对内部市场的替代或挤压度是影响北京地区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其中劳动力成本对北京地区产业集聚的影响为负,其余五个因素的影响为正。总的来看,基于政治经济学框架的分析模式能够较好地解释地区产业集聚现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勤  
从宏观角度介绍了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从政府、政策和政治三个角度阐述了宏观新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分析框架。在政府部分,讨论了政府的三个特征:善良的还是邪恶的、抽象的还是具体的、机会主义的还是党派型的;在政策部分,介绍了新政治经济学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般框架;在政治部分,对利益集团、改革和非民主政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河清  王蕾蕾  田晓辉  
首先对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然后以广东省的21个城市作为样本区域,采用区位商的方法对广东省的旅游产业集群集聚绩效进行测算,并根据所构建的模型对广东省的旅游产业集群竞争态势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基于比较结果提出了该区域有针对性的旅游产业发展策略,以期实现该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进  
作为新政治经济学在公司治理领域的应用,公司治理的新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议题就是研究"公司治理的政治性决定因素"。在新政治经济学视野里,公司作为一个政治约束的经济体,利益不一致性必不可少,当然解决利益冲突的机制就不可能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单纯的市场解决机制,而表现出更多的政治机制。这些政治性因素包括利益集团之间政治权力角逐及投票行为、共同代理人(政治家或政府官员)行为偏好与选举体制等都深刻地影响了公司治理的政治均衡,从而影响各种利益相关者(股东和雇员)权利保护程度、公司内部权力平衡及其治理模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爱平  
传统发展经济学包括早期发展经济学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后兴起的新古典主义思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但都存在缺陷。应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吸收新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开展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从利益关系、主体行为、制度安排、激励结构等方面建立发展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并针对发展中国家现实问题确立研究内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朝科  王宝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大背景下,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旨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研究乡村振兴的出发点,乡村振兴可以抽象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以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作为研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起点,以"使用价值空间"为核心范畴,将乡村振兴过程抽象为一个"完全使用价值空间"在数量上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由此构建一个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分析框架。以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既定的前提条件,从我国"三农"问题的现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中探索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政策选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金永军  陈柳钦  万志宏  
就地方债发行的法理基础、制度约束以及地方债属性而言,地方债趋同于公司债而非国债。我国在地方债发行的法理基础和相关配套约束制度缺位的前提下,2009年发行的地方债实质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有银行等多方博弈的短期制度均衡,其发行制度和市场表现必然趋同于国债。完善我国地方债发行制度的现实路径应分两步走,即先完善地方债发行配套制度支持,后确立地方政府相对独立的财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国胜  陈瑛  
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满足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权益保护等需求会产生相应的社会成本。这种成本根源于农民工劳动的制度性贬值与基本权利缺失,并具有动态累积的特征。面对社会成本的巨大挑战,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需要构建一个成本分摊机制。这就需要以培育农民工具有城市经济适应能力分摊私人成本、矫正经济主体的行为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公共财政分摊不可内部化的外部成本为思路,"循序渐进"地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创新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公共服务制度与户籍制度等,以及"平行推进"制度创新的相互协调与政策衔接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晓茵  
任何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是初创期的构建还是成熟期的改造,都至少涉及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因素。近三十年来,随着新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兴起,社会保障研究也不断进步:一方面侧重解释实际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盛斌  
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将公共选择的分析范式引入传统贸易理论,从收入分配而非经济效率的角度出发,从政策决策过程的视角来探究贸易干预的水平和结构。本文将这一贸易保护的"内生化"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实证分析,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适用于中国"国家战略主义"体制下的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模型,并通过计量回归的实证研究来验证若干理论假说的真实性和显著性,从而说明中国工业不同时期跨部门的贸易保护结构的政治经济决定因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真  张梦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各区域低碳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政府力量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对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马克思价值理论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区域低碳竞争力模型,以此探讨导致中国区域低碳竞争力差异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0-2012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其进行检验,重点考察了两种不同的政府环境治理模式影响区域低碳竞争力的绩效差异。研究表明:(1)区域低碳竞争力可分解为传统要素禀赋效应、政府治理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产业内部结构效应,其中,政府治理和技术进步对区域低碳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产业内部结构对区域低碳竞争力具有负向影响,而传统要素禀赋效应的影响方向并不确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顾颖  岳永  房路生  
本文从理论角度讨论了以往对中小企业发展认识及其出现分歧的基本原因。模型分析表明,即使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只要准入政策不存在障碍,当企业个数增加时,垄断市场的效率也会趋近于一般均衡。以往的企业政策加剧了行业收入差距,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使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激励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小浩  翁秋怡  
职业权力反映了各类职业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及对资源的获取能力和影响力。把职业权力纳入以往纯粹的经济分析框架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影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状况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对优质教育资源权力寻租的情况下,高职业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家庭的教育支出,带来物美价廉的教育机会。职业权力的经济价值在初级教育阶段比高级教育阶段更加显著,在行政层级较低的区域比层级较高的区域更加显著。以职业权力代表的政治资源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本已严重的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等,具有更高职业权力家庭的子女通过不公平的分配机制以更低的经济成本获取了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在公共教育资源和市场教育资源的双重配置机制下,我国教育资源分配...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唐永  张衔  
本文利用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考察了中国制造业的就业结构演变趋势,发现中国制造业也出现了就业极化现象。技术进步被认为是导致就业极化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模型的基础上,将生产资料生产部类细分为一般生产资料生产分部类和机器人生产分部类,构建了一个扩展的两大部类模型,分析技术进步的就业极化机制。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既可以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导致就业极化,也可以通过压低工资率促使就业极化。来自中国制造业的数据为就业极化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进而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正确性。但是,在就业极化过程中,部门之间的技能障碍使低技能劳动者无法进入高技能部门就业,影响了劳动者就业升级和产业升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