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02)
2023(8239)
2022(6922)
2021(6366)
2020(5345)
2019(11364)
2018(11189)
2017(20898)
2016(11120)
2015(12391)
2014(11878)
2013(11600)
2012(10983)
2011(9788)
2010(9977)
2009(9253)
2008(9273)
2007(8669)
2006(7664)
2005(6756)
作者
(31444)
(26280)
(26021)
(24588)
(16661)
(12567)
(11781)
(10141)
(9825)
(9338)
(8910)
(8770)
(8411)
(8311)
(8042)
(7914)
(7863)
(7623)
(7525)
(7458)
(6594)
(6354)
(6281)
(5971)
(5854)
(5820)
(5775)
(5734)
(5297)
(5227)
学科
(50606)
经济(50570)
(37589)
管理(37423)
(33617)
企业(33617)
方法(17349)
技术(17296)
地方(15805)
数学(13752)
数学方法(13516)
业经(13505)
中国(13481)
(12231)
技术管理(12086)
产业(10940)
地方经济(10222)
(9433)
(9323)
(9241)
理论(9130)
农业(8241)
(7719)
(7520)
(7465)
银行(7451)
(7134)
(7126)
金融(7124)
环境(6911)
机构
学院(158364)
大学(155859)
(65228)
经济(63860)
管理(62825)
理学(54152)
理学院(53524)
研究(52882)
管理学(52606)
管理学院(52297)
中国(39981)
(32759)
科学(32303)
(27902)
(25895)
(25612)
中心(24933)
研究所(23438)
(22101)
财经(22023)
(21802)
师范(21594)
业大(21052)
(20517)
北京(20453)
(19819)
(19489)
经济学(19396)
技术(18153)
经济学院(17339)
基金
项目(106985)
科学(86781)
研究(80967)
基金(76420)
(66078)
国家(65510)
科学基金(57532)
社会(52850)
社会科(50184)
社会科学(50172)
(44925)
基金项目(40805)
教育(36848)
(36474)
自然(35467)
自然科(34712)
自然科学(34705)
自然科学基金(34122)
编号(32085)
资助(29027)
(28688)
创新(25745)
成果(25482)
(25464)
重点(24465)
课题(23393)
(22572)
国家社会(21804)
发展(21123)
(20802)
期刊
(76750)
经济(76750)
研究(46488)
中国(36503)
管理(27251)
科学(22654)
教育(22174)
学报(21817)
(21190)
(20583)
大学(17186)
技术(16422)
学学(16037)
农业(14216)
(13676)
金融(13676)
业经(13553)
经济研究(11994)
科技(11064)
财经(11043)
(9853)
技术经济(9814)
问题(9389)
(8608)
(8392)
论坛(8392)
商业(8082)
(8062)
统计(7535)
现代(7423)
共检索到241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玉川  赵喜仓  
产业集群创新主体包括核心层和支撑层两部分,核心层通过产业价值链、竞争合作或其他内部连接方式交流互动实现创新,支撑层通过与核心层的交互作用实现创新。文章通过对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创新博弈进行证明,概括出三类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的最佳战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迪  
提升产业集群可持续竞争优势,区域创新能力可能是突破点。本文认为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产业集群之间实现互动,能为产业集群拥有竞争优势提供保障,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供所需的新知识、新信息;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能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等,并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本文通过进一步延伸探讨两者的互动关系发现,区域创新能力的加强,能够从开发新技术、引进人才、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集群竞争优势的提升还需要全区域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培育创新链条,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阳  顾春光  刘浩  
关键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力  王燕燕  
本文在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的基础上,首次建立起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健  焦兵  
区域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之间的互动,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发现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之间的传导途径就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选择油气资源产业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力,并根据油气资源生产的集聚性特点探索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途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夏晓军  
集群产业园区兼有集群的产业协同效应和工业园区的地理集中性优势,在形式上表现为两者特性的集合,有利于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在规划和建设园区中要强化"集群意识",夯实区域社会资本,构建以集群产业园区为核心的区域创新基地,形成区域创新网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晓治  曹鑫  
文章讨论的是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问题。基于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文章试图从结构、行为、绩效的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为此,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从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入手,分析不同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的创新行为,再进一步分析产业集群创新行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温晓明  
本文认为,区域产业专业化程度是一个地区能否形成自己特色创新体系的重要前提,产业集群是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模式,区域创新能力赋予了产业结构新的内涵,创造更加积极的企业驱动力和更加灵敏的经济基础,是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进的基本力量。作者就完善和发展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制度安排提出了建议:(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鼓励创新和竞争;(2)重视人才,把吸引人才作为比吸引资本更重要的政策选择;(3)建立新的、符合知识经济特点的区域创新网络。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邓宏兵  李俊杰  李彦军  
区域发展战略、投资环境创新、产业集群发展三者关系密切,揭示其内在联系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投资环境创新是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和举措,产业集群发展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实选择,投资环境创新可以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效应是投资环境创新和优化的表现形式。以区域发展战略为指导,实施投资环境创新,加大产业集群发展力度是必要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坚强   张宝建   李娜娜  
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呈现多样化特征,但其如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值得深入探讨。基于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未包含港澳台、西藏、宁夏、海南)的案例进行QCA组态分析,研究创新型产业集群的产业层面、节点层面以及联结层面网络特征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根据集群网络层次及驱动方式,总结出全网络特征促进型、产业整体主导型、主体特征主导型、联结关系主导型、替代型以及软化型驱动路径,并以组态内案例分析验证驱动路径地域特征与时间演进规律,进一步发现创新驱动方式与集群“全要素集聚”“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及“中间互补”发展模式相契合。基于此,政府部门应精准施策,为创新型产业集群提供便利条件;完善信用体系,调动集群内企业积极性与创造性;把握发展机遇,贯通产业体系与创新体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赫连志巍  王岚  
集群创新网络中的创新能力传递可以有效提升集群整体创新能力,认识并克服创新能力传递障碍可以加速传递进程,对于产业集群升级至关重要。由此,提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创新能力传递障碍的概念并构建概念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创新能力传递障碍与集群升级负相关,通过相关性权重分析,得到5个障碍维度对集群升级阻碍的强弱程度,并针对主要障碍提出改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俊杰  
笔者以2000—2014年29个省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及脉冲响应分析对创新能力、吸收能力的内部动力及其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区域内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创新投入与科技产出的互动形成了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人力资本及创新开放程度的互动形成了吸收能力的内在动力;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两个维度在长期中的互动演化是区域创新的动力根源。进一步分析区域创新动力空间差异,笔者认为要保持区域创新持续动力,需要实施差异化的创新路径,并在保持创新政策连续、增加创新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区域开放度、加大人才培养等方面注入新动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俊杰  
笔者以2000—2014年29个省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及脉冲响应分析对创新能力、吸收能力的内部动力及其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区域内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创新投入与科技产出的互动形成了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人力资本及创新开放程度的互动形成了吸收能力的内在动力;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两个维度在长期中的互动演化是区域创新的动力根源。进一步分析区域创新动力空间差异,笔者认为要保持区域创新持续动力,需要实施差异化的创新路径,并在保持创新政策连续、增加创新投入、提高科技成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武  王学军  
运用复杂科学管理理论(CSM),分析研究了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都是区域这一巨型社会复杂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提出了基于CSM的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静态互动关系模型和动态互动关系模型,旨在为深入探索二者的互动关系提出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明辉  贾晓辉  
我国目前在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方面不够深入,减弱了这一影响机理对实际经济活动的指导作用。以产业集群的识别为研究起点,对其生命周期阶段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并结合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分别构建了以门限自回归理论为基础的生命周期划分模型和以生产函数原理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模型。最后通过集群识别选取长三角通用设备制造业作为实证对象,并提出了促进长三角区域创新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