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47)
2023(12708)
2022(10750)
2021(9404)
2020(8167)
2019(18283)
2018(17686)
2017(34495)
2016(19031)
2015(21187)
2014(21031)
2013(21013)
2012(19712)
2011(17904)
2010(17675)
2009(16443)
2008(16387)
2007(14839)
2006(12701)
2005(11076)
作者
(58918)
(49647)
(49647)
(46736)
(31052)
(23941)
(22490)
(19514)
(18463)
(17441)
(16782)
(16546)
(15643)
(15573)
(15461)
(15426)
(15421)
(14796)
(14280)
(14190)
(12575)
(12152)
(11978)
(11307)
(11085)
(10933)
(10931)
(10867)
(10009)
(9944)
学科
(89295)
经济(89211)
(53983)
管理(53585)
方法(43010)
(42289)
企业(42289)
数学(38756)
数学方法(38493)
(23455)
(21328)
地方(20268)
中国(19938)
业经(18509)
(17582)
(16683)
贸易(16683)
农业(16266)
(16163)
(13792)
(13321)
财务(13307)
技术(13279)
财务管理(13274)
产业(13267)
环境(12848)
企业财务(12652)
地方经济(12309)
(11811)
金融(11807)
机构
大学(284905)
学院(284265)
(120157)
经济(117978)
管理(109129)
研究(96379)
理学(96094)
理学院(94971)
管理学(93456)
管理学院(92938)
中国(69418)
科学(62061)
(58193)
(56923)
(51577)
(50058)
业大(48168)
研究所(46141)
农业(45681)
中心(44410)
财经(42699)
(41391)
(38943)
经济学(38085)
(35513)
北京(35507)
经济学院(35019)
师范(35009)
(34075)
(32710)
基金
项目(199932)
科学(157496)
基金(146728)
研究(138073)
(130819)
国家(129779)
科学基金(110283)
社会(90121)
社会科(85770)
社会科学(85742)
(79102)
基金项目(78692)
自然(73015)
自然科(71356)
自然科学(71331)
自然科学基金(70122)
(67060)
教育(63057)
资助(59228)
编号(53359)
重点(45822)
(44349)
(44220)
(42146)
成果(41598)
创新(39508)
科研(39212)
计划(38833)
国家社会(38075)
教育部(37348)
期刊
(122218)
经济(122218)
研究(74423)
学报(52766)
(50149)
中国(47591)
科学(45901)
(39200)
大学(38333)
学学(36814)
管理(35853)
农业(33844)
(22553)
金融(22553)
技术(22050)
教育(22031)
财经(21579)
业经(20834)
经济研究(20731)
(18588)
(18244)
问题(17191)
技术经济(14896)
(14861)
商业(14302)
科技(14063)
统计(13981)
(13868)
业大(13443)
(13292)
共检索到393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成祖松  王先柱  冷娜娜  
通过在泛长三角地区实地调查所获得的微观数据,运用二元选择模型中的probit模型对产业转移粘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区位特征因素来看,当地是否拥有转移企业需要的原材料、土地可获得性及成本优势、劳动力数量等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从集聚效应因素来看,当地是否拥有成熟的产业链、是否拥有产业集群、是否有较大的市场等对企业做出转移决策有较大的影响;从区域政策因素来看,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增加了地区对企业的吸引力。我们发现所有显著因素中,集聚效应中对产业粘性的边际效应最大,集聚效应在产业粘性中起主导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丽  
中国区域经济二元结构特征,使不同区域形成了明显的发展差距。按照区域梯度理论应该发生的先发区域边际产业向后发区域的大规模转移,却没有按照预期的发生。文章通过对产业区域转移粘性的分析,寻找制约产业区域转移的原因,从而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志胜  
文章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工业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工业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且在东部核心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产业转移。针对东部核心地区的产业转移,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验证了本地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拥挤效应及工资差异等聚集力和排斥力对产业转移同时存在影响,影响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本地市场效应,而价格指数效应对产业转移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伟  
笔者通过对我国传统产业地区转移的影响因素以及条件进行了分析,建立产业地区转移条件的分析模型,在对模型实证的基础上,给出了我国当前传统产业大规模地区转移没有出现的原因,在于中西部劳动力的优势不足以弥补东部投资效率的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静达  
当前,在地区间产业转移和劳动力大潮回流的大背景下,我国各省市的就业具有β收敛的特征。本文基于各地区的异质性特点,中西部地区在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开放和投资环境等方面发展较快,积极影响了就业的发展和增长。但由于第三产业与就业具有密切的关系,东部和中西部拉动就业的方式相异。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选取相应指标,构建模型,分析了产业转移背景下区域的就业变化及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力  
在产业转移与劳动力回流背景下,我国各省就业有β收敛特征。固定资产投资对中西部的就业贡献大于东部。中西部的FDI占GDP比重上升较快,对外开放度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有效促进了就业增长。第三产业比重与就业的正相关关系仅在东部表现明显;说明东部第三产业较发达且能高效拉动就业,而中西部仍主要靠制造业扩大就业。与中西部的政府驱动特征相比,东部更加依赖私人投资拉动就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颖  
新常态发展阶段,产业转移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部地区是我国推进跨区域产业转移实践的重要平台,研究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对完善国家产业转移政策体系意义重大。即使两个地区间没有直接的产业迁移活动,但一个地区的需求增加导致另一个地区产业的增加也应当被视作产业转移的发生。以此定义来研究产业转移,即主要考察各区域之间产业规模的相对变化,以份额比重的形式呈现,并按系统性原则,全面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采用2009-2013年中部六省分地区分行业中观数据,从规模特征、行业特征、区域特征、人口特征等维度分析产业转移路径,并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成祖松  
加速推进区域产业转移已经成为我国基本的政策取向,但产业转移粘性导致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现象。根据现有文献,文章从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成本、制度环境、产业集群、区域能力结构、产业转移力等方面综述了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粘性的成因,并指出了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三个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卢艳秋  孙立宏  徐爽  
文章将成功的知识转移界定为最终实证模型的因变量,将价值网络知识转移的重点集中在电信运营企业接受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通过对知识转移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出影响价值网络内部知识成功转移的主导因素依次是知识转移环境、知识转移模式、网络环境以及知识转移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媛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球化,针对经济性常态出现的各种问题,政府部门越来越明确地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推动国家全面发展的核心地位,也越来越多地强调各地需要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文章一方面具体界定了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的定义内涵,找出区域产业转移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联性;另一方面论证了区域产业转移对自主创新溢出的影响因素,以期能够为区域产业发展创新提供新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弢  李松志  
产业区域转移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也是产业空间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产业的空间运动要受到众多的因素影响,而诸多因素构成了不同的合力。只有在推拉力(包括推力和拉力)大于障碍力(阻力、斥力)时,产业才能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转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存芳  杨保华  王世进  
基于产业转移的可耗竭资源型企业区位选择行为不仅是一个新兴的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理论前沿课题。本文运用组织行为学和系统工程学的理论,基于由2000-2009年我国可耗竭资源型企业实施跨区产业转移的112个项目中提炼出的9种企业区位选择行为,利用文献研究和访谈调查等方法,析取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的诸种影响因素,以"风险度感知"和"满意度感知"为中介变量,构建此类企业区位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决策偏好"、"法治环境"、"资源禀赋"、"区位成本"、"经济区位"、"政策引力"、"民众素质"7个因素都是间接地对"高风险度-高满意度区位选择行为"、"低风险度-高满意度区位选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涂立桥  
本文运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对我国省际财力差异按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等四个区域进行分解,实证分析中央转移支付对区域财力的均衡影响。结果表明,中央转移支付前区域间的财力差异明显大于区域内的财力差异,中央转移支付对区域财力的均衡影响表现为显著缩小了区域间的财力差异,略微改善了区域内的财力差异。最后,就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贺玉德  马祖军  
产业转移下区域物流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具有新的变化和特征,相互影响和适应。基于协同学自组织角度,视为统一系统,构建协同发展指标和模型,以四川为实证。结果表明:协同中具有阶段特点,协同度在融合冲突中上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曾辉祥  肖序  刘爱东  
生态反倾销已成为国外在环境议题上对中国设置贸易壁垒的新举措,提高企业应对低碳约束下反倾销的能力与水平成为新的挑战。运用负二次项计数模型,实证检验内嵌碳成本对中国遭遇反倾销指控的影响,发现内嵌碳成本加剧中国遭遇反倾销的风险,是诱发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这一结论拓展了应诉反倾销抗辩中会计信息的举证边界,也凸显出高能耗和高碳排放产品对出口贸易的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