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27)
- 2023(19572)
- 2022(16808)
- 2021(15616)
- 2020(13198)
- 2019(29598)
- 2018(29212)
- 2017(56262)
- 2016(30608)
- 2015(33743)
- 2014(33069)
- 2013(32346)
- 2012(29482)
- 2011(26528)
- 2010(26139)
- 2009(23594)
- 2008(22886)
- 2007(19904)
- 2006(16936)
- 2005(14195)
- 学科
- 济(119707)
- 经济(119587)
- 管理(87197)
- 业(84703)
- 企(70128)
- 企业(70128)
- 方法(55128)
- 数学(47974)
- 数学方法(47353)
- 农(32578)
- 中国(30968)
- 财(30067)
- 业经(27596)
- 地方(26800)
- 学(26411)
- 技术(23105)
- 农业(22265)
- 制(21458)
- 贸(21040)
- 贸易(21029)
- 易(20415)
- 理论(19666)
- 务(19111)
- 财务(19039)
- 财务管理(19007)
- 银(18550)
- 环境(18478)
- 银行(18473)
- 和(18189)
- 企业财务(18031)
- 机构
- 学院(420635)
- 大学(420510)
- 管理(166178)
- 济(165555)
- 经济(162203)
- 理学(145663)
- 理学院(144030)
- 管理学(141284)
- 管理学院(140526)
- 研究(140124)
- 中国(101862)
- 科学(90522)
- 京(87905)
- 农(74449)
- 财(73266)
- 所(69978)
- 业大(68071)
- 研究所(64667)
- 中心(63769)
- 财经(59941)
- 江(59796)
- 农业(58868)
- 经(54827)
- 范(54548)
- 北京(54340)
- 师范(53885)
- 院(51412)
- 经济学(50262)
- 州(48646)
- 经济学院(45591)
- 基金
- 项目(302116)
- 科学(237376)
- 基金(219372)
- 研究(214283)
- 家(194312)
- 国家(192722)
- 科学基金(164938)
- 社会(135818)
- 社会科(128793)
- 社会科学(128763)
- 省(119328)
- 基金项目(116847)
- 自然(109595)
- 自然科(107095)
- 自然科学(107063)
- 自然科学基金(105130)
- 划(100855)
- 教育(98661)
- 资助(89484)
- 编号(85246)
- 重点(68154)
- 成果(67144)
- 部(65564)
- 创(65527)
- 发(64950)
- 创新(60806)
- 课题(58893)
- 科研(58416)
- 计划(56682)
- 国家社会(56345)
- 期刊
- 济(170178)
- 经济(170178)
- 研究(114677)
- 中国(76815)
- 学报(73917)
- 农(66517)
- 科学(66010)
- 管理(59557)
- 大学(55351)
- 财(55137)
- 学学(52717)
- 农业(45735)
- 教育(44664)
- 技术(35879)
- 融(32832)
- 金融(32832)
- 业经(29638)
- 财经(28498)
- 经济研究(28160)
- 经(24575)
- 业(24061)
- 科技(22712)
- 问题(22339)
- 版(21200)
- 技术经济(19893)
- 业大(19628)
- 图书(19192)
- 商业(19020)
- 资源(18494)
- 统计(18399)
共检索到589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营营 高煜
在累积创新框架下分析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创新投入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作用总效应由负向的竞争效应与正向的技术效应共同决定。运用1999-2015年中国省级制造业二位数行业数据,测算西部11个省(区市)的区域产业转移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转移促进了西部地区创新投入且作用效果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与低技术行业相比,高技术行业产业转移对创新投入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在以零部件贸易为主的高层次分工行业中,区域产业转移促进了西部创新投入,但在以半成品贸易为主的低层次分工行业中作用效果并不显著。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创新投入 行业异质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可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考察了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双向影响机制及产业异质性影响。采用2006—2015年中国31个省域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验证了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双向影响机制和产业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存在显著的双向促进作用。产业集聚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促进了区域创新,区域创新通过增长极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了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双向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产业异质性,不同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呈现出差异,同时区域创新对不同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反向影响亦呈现出差异。东部地区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双向影响程度相对中西部地区更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帅邦
文章以制造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为研究内容,考虑行业异质性,探讨了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集聚会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中,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最大。制造业集聚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具有单一门槛效应,即当制造业集聚超过一定水平并且集聚度继续提高时,制造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较弱。根据以上结论,政府应对制造业集聚进行引导以提升集聚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帅邦
文章以制造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为研究内容,考虑行业异质性,探讨了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集聚会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中,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最大。制造业集聚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具有单一门槛效应,即当制造业集聚超过一定水平并且集聚度继续提高时,制造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较弱。根据以上结论,政府应对制造业集聚进行引导以提升集聚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华 翟宛东
在经济新形势下,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是我国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从行业异质性视角出发研究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选择2003-2019年我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金融集聚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若金融集聚过度对技术创新有阻碍作用;分行业来看,银行业和保险业的过度集聚均不利于技术创新,这可能是因为银行业和保险业主要从事间接融资服务,分别存在企业研发项目的风险收益不匹配的问题以及偏向稳健的资产管理;证券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为倒U型,这可能是因为证券业主要从事直接融资服务。基于此,应合理控制金融集聚的规模,加强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引导金融行业对技术创新的支持。
关键词:
技术创新 金融集聚 行业异质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余得生 杨礼华
随着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数字金融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选取2011—2018年A股市场上污染性较大行业的微观层面数据以及省际面板数据,研究数字金融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在区域异质性方面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存在着显著而稳定的正向关系;第二,区域与企业性质的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最好的是东部地区,其次为中部,最后为西部,数字金融对国有企业绿色创新的助推效果明显高于非国有企业;第三,数字金融主要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难度来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从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提高企业创新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企业绿色创新 区域异质性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春晖
在新经济地理学研究框架下,本文从区域异质性视点切入,构建并拓展了一个两区域劳动力知识创造模型,以探讨区域产业特征与开放程度的差异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地,本文使用中国区域面板数据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相关结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总体样本估计结果表明专业化产业特征对于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显著为负,而多样化产业特征对于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显著为正;其次,区域异质性视野下的分样本估计结果表明区域开放程度的高低是影响其选择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的重要因素。最后,本文归纳了NEG之产业集聚理论的三个异质性研究视点。
关键词:
区域异质性 产业集聚 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锋正 姜涛
环境规制能否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有待理论与经验的一致性检验。本文围绕产品和工艺创新,选用我国资源型产业2003—2011年面板数据,经验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绿色产品创新影响不显著,对绿色工艺创新呈显著正向影响;基于行业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开采洗选业绿色产品和工艺创新都具有抑制作用,但对初级加工业绿色产品和工艺创新都呈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政府应在行业分类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投放环境规制政策等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马红 侯贵生
本文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考察环保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所产生长期影响与短期影响的异质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所得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上,环保投入对企业R&D投资所产生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短期中环保投入对企业R&D投资的抑制效应明显,而长期中环保投入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则显示出一定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融资约束是导致环保投入对企业R&D投资产生长短期异质性影响的重要中介因素。另外,本文还考虑了在不同的产权性质企业与不同的外部市场竞争环境中,环保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性。
关键词:
环保投入 融资约束 技术创新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惠好 冯永佳
本文基于我国融资融券制度创造的准自然实验环境,从高技术公司和非高技术公司异质性视角,使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卖空机制对其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卖空机制显著促进了非高技术公司的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而对高技术公司的创新投入影响甚微。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非高技术公司中,卖空机制对治理水平低的公司的研发资金投入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分析师跟踪人数少的公司的研发人员投入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说明卖空机制在对非高技术公司的研发资金投入的影响中发挥了治理作用,而在对研发人员投入的影响中发挥了信息中介功能。因此,制定融资融券相关政策时可能需要考虑不同行业产生的差异性反应。
关键词:
卖空机制 创新投入 高技术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文祥 李将军
在探讨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最优耦合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1995—2016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耦合的技术因素,发现区域技术研发水平对区域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动态耦合具有异质性。建议构建跨区域技术研发与创新协调机制,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提升区域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的耦合协同度。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 金融结构 耦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单春霞 仲伟周 耿紫珍 周明学
以我国28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选取行业异质性为调节变量研究环境规制对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环境规制对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考虑行业异质性这个调节变量时,发现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越高,环境规制对其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行业的资源密集程度越高,环境规制对其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这一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应充分考虑工业行业的异质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环境规制政策,以更好地促进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丽娜 卫平
科技中介机构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不可替代的创新主体,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科技中介机构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并运用北京、上海、深圳和武汉的调查数据,探讨各地科技中介机构的异质性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积极完善科技中介体系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缩小地区差距的有效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熙宁
消费结构升级和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基于我国2007-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消费结构升级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消费结构升级显著促进了各地区的科技创新;分位数回归显示随着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消费结构升级对其产生的促进作用逐渐降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吕新军 代春霞
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将创新主体分为政府、企业和外资,从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两方面考察了2002—2011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研发投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中国技术创新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在不考虑空间溢出的情况下,研发投入的直接效应会被高估。政府研发投入对创新产出的直接效应为负,空间溢出效应为正,总效应显著为正;企业研发投入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都显著为正;外资研发投入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空间溢出效应受空间权重矩阵的影响较大,但总效应显著为正。
关键词:
研发投入异质性 空间外溢 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