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51)
2023(14650)
2022(12465)
2021(11197)
2020(9493)
2019(21355)
2018(20901)
2017(39561)
2016(21727)
2015(23987)
2014(23338)
2013(23037)
2012(21373)
2011(19422)
2010(19309)
2009(17887)
2008(17735)
2007(16247)
2006(13972)
2005(12151)
作者
(64521)
(54223)
(54180)
(51104)
(34059)
(26148)
(24467)
(21165)
(20074)
(19115)
(18313)
(17953)
(17212)
(16966)
(16808)
(16780)
(16713)
(16107)
(15523)
(15520)
(13657)
(13117)
(13106)
(12293)
(12210)
(12030)
(11879)
(11816)
(11027)
(10836)
学科
(92018)
经济(91942)
(62862)
管理(61992)
(50729)
企业(50729)
方法(40068)
数学(35053)
数学方法(34768)
(25783)
中国(23496)
(22631)
地方(21857)
(21473)
贸易(21467)
业经(21000)
(20936)
技术(20228)
(19046)
农业(17654)
(15984)
产业(14362)
(14001)
环境(13586)
技术管理(13367)
(13360)
银行(13290)
(13074)
理论(12991)
(12854)
机构
学院(310116)
大学(309615)
(130353)
经济(127926)
管理(118799)
研究(106512)
理学(103548)
理学院(102330)
管理学(100664)
管理学院(100078)
中国(78077)
科学(68024)
(64116)
(60393)
(56122)
(54797)
业大(51271)
研究所(50363)
中心(48853)
农业(48108)
(46968)
财经(45299)
(41197)
经济学(40781)
北京(39342)
(39338)
师范(38825)
(38151)
经济学院(37217)
(36987)
基金
项目(215499)
科学(169903)
基金(156302)
研究(151779)
(139118)
国家(137950)
科学基金(117288)
社会(98282)
社会科(93427)
社会科学(93399)
(86845)
基金项目(83774)
自然(76634)
自然科(74929)
自然科学(74903)
自然科学基金(73628)
(73035)
教育(69149)
资助(61780)
编号(59259)
(49984)
重点(49248)
(48270)
(46853)
成果(46570)
创新(46031)
科研(41552)
计划(41550)
课题(41465)
国家社会(41262)
期刊
(137831)
经济(137831)
研究(84522)
中国(60131)
学报(55517)
(54240)
科学(49325)
(43121)
管理(42608)
大学(40643)
学学(38675)
农业(36620)
教育(30254)
技术(25752)
(25091)
金融(25091)
业经(23709)
经济研究(23027)
财经(22323)
(20582)
(19359)
问题(18816)
科技(17550)
(16764)
技术经济(16751)
(16070)
商业(15333)
(14148)
统计(14121)
业大(14110)
共检索到447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媛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球化,针对经济性常态出现的各种问题,政府部门越来越明确地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推动国家全面发展的核心地位,也越来越多地强调各地需要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文章一方面具体界定了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的定义内涵,找出区域产业转移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联性;另一方面论证了区域产业转移对自主创新溢出的影响因素,以期能够为区域产业发展创新提供新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泽强  杨军  
当前,在皖江城市带大规模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创新产业承接模式,在产业承接中推进自主创新,使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持续动力;否则,仍将难以摆脱单纯地依赖资源及低廉劳动力成本拉动经济不可持续增长的路径依赖,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会持续扩大并固化。一、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自主创新基本状况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戴庆华  牟永红  
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政府和企业过分注重引进国外资本的规模,忽视了技术的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我国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运行陷入困境和面临潜在威胁。本文分析了我国产业技术的现状及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误区及潜在的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加强技术学习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对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冯南平  杨善林  
本文通过对1998-2008年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分析了产业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产业转移不但未带来我国区域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快速增长,反而阻碍了区域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增加,但是具体到各个区域则差异较大。对东部地区而言,产业转移对创新投入的作用不明显,但却阻碍了创新产出的增长;对中部地区而言,产业转移能大大促进创新投入的增长,但对创新产出的作用不明显;对西部地区而言,产业转移对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增长均有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丽娟  邓玲  
承接产业转移获取技术外溢,是欠发达地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路径之一,我国西部地区尤其如此。产业转移是西部地区汲取全球创新资源的历史契机,自主创新又是提升产业转移承载力与根植性的基本前提,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有机融合、良性互动,将促进西部地区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对四川省的实证研究表明,承接产业转移对自主创新存在显著正向溢出效应,但产业转移对实用新型专利的影响程度高于对发明专利的影响程度,国际产业转移的创新溢出效应高于区际产业转移的溢出效应。转型时期,西部地区需创新产业承接模式,强化技术外溢吸收能力,优化创新环境,整合区域内外创新资源,构建起以自主创新能力递增为目标的承接产业转移格局,从而实...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关爱萍  陈超  
基于甘肃省2006~2011年16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甘肃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后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行业内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行业内技术溢出效应不利于工业经济增长由粗放转向集约,而行业间前向溢出效应对此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另外,产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在较高条件分布情况下对行业内技术溢出作用明显,而技术研发水平则不利于产生行业内技术溢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梦洁  杜威剑  
有关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和转出地环境影响的研究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分析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分析示范区建立对承接地和转出地的生态环境影响,实证得出结论: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对承接地(皖江区域)的环境影响显著为正,而对主要转出地(长三角地区)的环境影响部分显著为正。因此,实施产业转移并不一定会使承接地的环境恶化,只要加强转移进入门槛和环境管制,承接地和转出地通过科学有效的产业转移可以实现环境"双赢"。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郝洁  
产业转移是一国产业政策中的战略性决策,是评价产业转移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和标准。产业转移承接地作为要素的接受者,其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都会受到影响。要素转移后其配置效率是否改进、要素流动外部性发挥的路径是否通畅,对承接地产业转移效应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承接地是否具备承接产业的能力,并能持续提供较高的要素报酬率,以及承接地是否具备识别并利用要素流动外部性的能力,是承接地产业转移效应发生的约束条件。为更好地推进产业转移,借助国际产业转移,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发展我国经济,我们应以"引进融合,鼓励规范"的态度对待移入产业,积极引进外商投资;做好配套工作,注重自我发展;鼓励支持移入产业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健旋  程中华  
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区域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相关性和局部空间集聚效应;专业化溢出抑制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吸收能力较低是导致专业化溢出效应为负的主要原因;多样化溢出、外商直接投资溢出和国际贸易溢出显著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影响程度不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健旋  程中华  
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区域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相关性和局部空间集聚效应;专业化溢出抑制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吸收能力较低是导致专业化溢出效应为负的主要原因;多样化溢出、外商直接投资溢出和国际贸易溢出显著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影响程度不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勇  龚新蜀  卢豫  
本文选取2000~2011年中国四大经济区的省际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了利用FDI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生技术外溢正效应的条件及效果。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在FDI技术外溢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在人力资本配合下,FDI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不同的经济区域又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已成功跨过FDI技术外溢的人力资本积累门槛,但中部地区还没达到这一临界值。最后,本文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将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建言献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珊  
引入创新价值链分析框架,利用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区域知识溢出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归纳区域知识溢出特征设计区域知识溢出指数,采用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区域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由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知识溢出效应作用最明显。将创新价值链区分为两个阶段后,发现区域知识溢出对自主创新的正向推动作用主要集中在创新研发阶段;而在创新应用阶段,由于受到企业运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区域知识溢出对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非国有企业受区域知识溢出的影响更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春梅  李国璋  赵桂婷  
本文基于我国区际产业转移背景,以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为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测算甘肃省第二、三产业各行业产业梯度系数,甄别优势产业;再此基础上,选择第二产业中的9个主要优势产业作为承接备选产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排序;然后,综合考虑甘肃要素禀赋状况、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蓝图、甘肃省产业和区域发展规划等进行分析,确定了甘肃省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行业。通过分析认为,由于西部比较突出的资源禀赋优势和历史上沉淀的完整的资本密集型重化工工业体系,以及政府出于优化本地产业结构考虑的产业政策等原因,西部地区对承接重点产业的选择倾向于依托既有产业基础作强优势产业的发展路径,从而西部各主要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煦  白永秀  薛飞  
承接产业转移是优化创新要素空间分布、促进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2006~2019年中国20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考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有效提升了相应地区的区域创新水平,且具有显著的时效性与异质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主要通过推动人才集聚、引导企业集聚以及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三个渠道提升区域创新水平。鉴于此,应在强化中央政策统筹力度、有序扩大试点范围的同时,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地落实示范区政策,持续营造良好区域创新环境,建立提升区域创新水平的多维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崔新蕾  刘欢  白莹莹  
聚焦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益,为增强相关政策实施效果、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参考。以2007—2019年我国中西部162个地级市为样本,运用多时期双重差分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可显著增加区域创新数量,并提升以实质性创新和绿色创新表征的创新质量能力,但其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承接地是否明确具体的转移产业来源区域以及示范区所处发展特征等方面存在异质性,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主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政府竞争两种作用机制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因此,我国各地应继续积极打造良好的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环境,在承接转移产业过程中注意明确划定承接产业类型、关注创新质量,并通过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增长极作用,带动区域创新能力共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