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36)
2023(19605)
2022(16673)
2021(15325)
2020(12984)
2019(29440)
2018(28763)
2017(54977)
2016(29934)
2015(33305)
2014(32929)
2013(32759)
2012(30310)
2011(27576)
2010(27934)
2009(25810)
2008(24404)
2007(21543)
2006(19178)
2005(16814)
作者
(89791)
(74695)
(74166)
(70524)
(47496)
(35939)
(33650)
(29237)
(28670)
(26608)
(25528)
(25432)
(23985)
(23657)
(23202)
(23093)
(22216)
(22021)
(21446)
(21440)
(18674)
(18624)
(18125)
(17150)
(16885)
(16606)
(16583)
(16288)
(15305)
(14811)
学科
(135106)
经济(134977)
管理(81287)
(77538)
(63531)
企业(63531)
方法(53477)
数学(46483)
数学方法(45935)
中国(36071)
(33260)
地方(32979)
(30242)
业经(29335)
(29295)
(28533)
金融(28529)
(27090)
银行(27012)
(25995)
(24198)
农业(22918)
(21290)
贸易(21273)
(20548)
理论(20165)
环境(19966)
(18910)
技术(18498)
(18352)
机构
大学(428067)
学院(426752)
(174418)
经济(170798)
管理(161678)
研究(151758)
理学(140056)
理学院(138388)
管理学(135756)
管理学院(135026)
中国(114546)
科学(97163)
(91699)
(78379)
(78186)
(76520)
研究所(72186)
中心(68499)
业大(68363)
(65591)
财经(61828)
农业(61696)
北京(57287)
(56675)
(56004)
师范(55989)
(54905)
经济学(53345)
(51294)
经济学院(47986)
基金
项目(295421)
科学(229947)
基金(212208)
研究(209409)
(188245)
国家(186702)
科学基金(157807)
社会(131967)
社会科(125070)
社会科学(125033)
(117230)
基金项目(112763)
自然(103802)
自然科(101307)
自然科学(101276)
自然科学基金(99419)
(98768)
教育(94940)
资助(87203)
编号(83695)
重点(67409)
成果(67126)
(64990)
(63525)
(61180)
课题(58754)
创新(57271)
科研(56486)
计划(55469)
国家社会(54337)
期刊
(193384)
经济(193384)
研究(124553)
中国(81652)
学报(75682)
(70122)
科学(67279)
管理(58189)
(56907)
大学(55653)
学学(52848)
农业(47613)
(45139)
金融(45139)
教育(42913)
技术(35867)
经济研究(31546)
业经(30475)
财经(30376)
(26226)
问题(24980)
(24580)
技术经济(21509)
科技(21365)
(20867)
资源(20324)
图书(20198)
业大(19559)
理论(19429)
统计(19324)
共检索到630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广斌  杨春  
文章从融合动力、融合趋向、融合环境三个维度出发解析产业融合水平,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8-2017年的区域产业融合水平进行测度评价,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长江经济带产业融合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及其沿线省市的区域产业融合水平呈现不断上升态势,但整体上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区域产业融合水平差距明显,大体上呈下游高于中游、中游高于上游的分布格局,但这种差距呈不断缩小的趋势;市场需求、科技进步、人才资源、政策支持和行业竞争对长江经济带产业融合水平均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市场需求、科技进步、人才资源和行业竞争的影响效果较为明显,而政策支持则是影响长江经济带产业融合水平进一步提升的短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治栋  吴迪  
区域融合与对外开放通过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促进产业协调和转移升级等方式推动产业集聚。借助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2005-2015年面板数据,对区域融合与对外开放促进产业集聚的作用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区域融合与对外开放均对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产生了显著推动作用,在政府干预行为的支持下这一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二者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地区产业集聚产生了不同的作用结果:在中、上游地区两者均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而下游地区在区域融合对其起积极作用的同时,对外开放表现出抑制作用。最后提出,各地区应当合理协调产业资源,因地制宜实施开放战略,利用产业政策更好地促进产业集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炳南  卜亚  
采用基于松弛变量的SBM超效率模型,测算了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并利用Tobit模型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5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整体处于DEA无效状态,长江经济带东部区域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发展水平比较均衡,而中部与西部区域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差距较大;经济规模的扩大与开放水平的提升,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会降低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城市人口密度与城市绿化对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改革监管体制、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以及提升利用外资质量等途径来改善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福利绩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白恩来   杨帆  
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城乡经济发展中的“二元性”一直以来都是“共同富裕”战略的核心问题。本研究聚焦农村产业融合,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目标,以长江经济带的110个地级市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双固定空间杜宾模型探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增加农民收入和减少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以农业内部整合型融合、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和高技术渗透型融合为内部指标的农村产业融合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积极作用。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各区域内中心城市群的发展成熟度与农村产业融合在城乡收入差距过程中的影响密切相关。因此,不同区域在利用产业融合缩小收入差距的过程中需要明晰经济发展阶段,围绕健全产业体系为核心,因地制宜制定相应政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霞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关系一直受到我国的重视。本文通过选取经济、资源和环境三个方面的九个基础指标,构建区域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uper-SBM模型评测得到2005-2018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生态效率值,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十年来长江经济带整体生态效率有所改善,且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生态效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下游、中游和上游三大区域生态效率逐次递减。在影响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的因素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技进步和地区因素能有效促进生态效率的提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龙慧军  党玮  肖复兴  
本文采用纳入空间效应的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条件β收敛,特别是交通密度和政府干预因素对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收敛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内各省区物流的发展对临近省区的区域物流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交通密度和政府干预因素显著促进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的收敛;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的收敛速度差异较大。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龙慧军  党玮  肖复兴  
本文采用纳入空间效应的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条件β收敛,特别是交通密度和政府干预因素对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收敛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内各省区物流的发展对临近省区的区域物流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交通密度和政府干预因素显著促进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的收敛;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的收敛速度差异较大。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庆  张贝尔  蒋旭东  汤丽洁  
本文利用2005-2015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发展效率,随后采用系统GMM和纠偏LSDV回归方法,从政府支持、创新环境、产业竞争程度、宏观经济环境等方面对长江经济带及上中下游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宏观经济环境对长江经济带以及上中下游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效率均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特别是对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效率影响较大。政府支持、创新环境对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发展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产业竞争程度对长江经济带及上中下游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戴斯玮   戴志敏  
本文通过超效率DEA-Malmquist模型和Arcgis软件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6—2020年旅游产业的超效率及其变化程度进行测算并进行可视化描述,利用四象限图对旅游产业的超效率演变类型进行判定。最后采用面板方程对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的旅游产业的超效率呈现出先迂回波折后快速突变式的发展状态,整体表现出DEA无效状态,在空间上呈现出东—中—西空间聚集现象,从东到西呈现出反梯度变化趋势,而其变化随时间表现出“V”型演化路径,省域差距显著;区域超效率发展类型处于由瘦狗类、金牛类朝问题类、明星类过渡的阶段;旅游产业超效率受到经济发展、区位条件、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等因素的正向影响,而与科技信息化水平和交通便利等因素呈负向关联的状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戴斯玮   戴志敏  
本文通过超效率DEA-Malmquist模型和Arcgis软件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6—2020年旅游产业的超效率及其变化程度进行测算并进行可视化描述,利用四象限图对旅游产业的超效率演变类型进行判定。最后采用面板方程对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的旅游产业的超效率呈现出先迂回波折后快速突变式的发展状态,整体表现出DEA无效状态,在空间上呈现出东—中—西空间聚集现象,从东到西呈现出反梯度变化趋势,而其变化随时间表现出“V”型演化路径,省域差距显著;区域超效率发展类型处于由瘦狗类、金牛类朝问题类、明星类过渡的阶段;旅游产业超效率受到经济发展、区位条件、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等因素的正向影响,而与科技信息化水平和交通便利等因素呈负向关联的状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楠  陈久梅  但斌  张蔚霜  
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构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对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物流高质量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时空耦合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物流高质量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由下游至上游地区呈现“高-较低-较高-低-较高”的空间分异格局,但随时间演变,空间差异逐渐缩小;城镇化水平对本地区两者耦合协调度存在促进作用,而市场化程度、人力资本对本地区具有抑制作用;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对邻近地区两者耦合协调度存在促进作用,而市场化程度、金融发展水平对邻近地区具有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文健  李晓明  
以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分析为基础,对城市脆弱性研究中的维度及影响因素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利用临界值法降低了传统测度方法的模糊性。在此基础上,对长江经济带的脆弱性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的脆弱性处于较高的等级,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阶梯特征,脆弱性的内部差异较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文健  李晓明  
以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分析为基础,对城市脆弱性研究中的维度及影响因素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利用临界值法降低了传统测度方法的模糊性。在此基础上,对长江经济带的脆弱性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的脆弱性处于较高的等级,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阶梯特征,脆弱性的内部差异较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治栋  王亭亭  
分析了产业集群、城市群及二者的互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运用全面FGLS和面板校正标准误(PCSE)的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八个城市群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和城市集聚对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作用,但城市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远小于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和城市集聚的良性互动也可提升区域经济的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浩  余瑞祥  左桠菲  丁镭  
运用空间自相关和空间计量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市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长江经济带市域经济差异呈现出先增大再缩小的发展趋势。长江经济带经济表现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高值和低值集聚现象显著,"高高"集聚较稳定在长三角地区,"低低"集聚有向分散的趋势发展;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两个阶段市域经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得出财政收入和人口密度在两阶段由第一阶段的负效应作用转变成了第二阶段的正效应作用,财政支出在第一阶段的正效应作用转变成了第二阶段的负效应作用,经济结构和固定资产投资在两阶段都起着正效应作用,两阶段中固定资产投资的正效应都为最大,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和固定资产投资正效应作用上升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