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17)
- 2023(21458)
- 2022(18266)
- 2021(16816)
- 2020(14073)
- 2019(32288)
- 2018(31486)
- 2017(59924)
- 2016(32315)
- 2015(36285)
- 2014(35779)
- 2013(35443)
- 2012(32997)
- 2011(29860)
- 2010(29973)
- 2009(27741)
- 2008(26575)
- 2007(23093)
- 2006(20473)
- 2005(18445)
- 学科
- 济(138650)
- 经济(138509)
- 管理(89211)
- 业(86697)
- 企(70222)
- 企业(70222)
- 方法(59335)
- 数学(51934)
- 数学方法(51312)
- 中国(43119)
- 农(37094)
- 财(33355)
- 地方(33280)
- 业经(31084)
- 融(30206)
- 金融(30202)
- 银(29250)
- 银行(29187)
- 行(28123)
- 学(27990)
- 制(27129)
- 贸(26046)
- 贸易(26024)
- 易(25245)
- 农业(25156)
- 环境(21202)
- 理论(21177)
- 务(20724)
- 技术(20696)
- 财务(20643)
- 机构
- 大学(456244)
- 学院(454429)
- 济(189719)
- 经济(185843)
- 管理(174935)
- 研究(161218)
- 理学(150858)
- 理学院(149164)
- 管理学(146478)
- 管理学院(145687)
- 中国(125998)
- 科学(98558)
- 京(98441)
- 财(85697)
- 所(81278)
- 农(76844)
- 研究所(74089)
- 中心(73588)
- 财经(68473)
- 业大(67519)
- 江(66682)
- 北京(62819)
- 经(62415)
- 农业(60202)
- 范(60144)
- 师范(59471)
- 院(58982)
- 经济学(58521)
- 州(54275)
- 经济学院(52767)
- 基金
- 项目(310638)
- 科学(244607)
- 基金(225848)
- 研究(225511)
- 家(198230)
- 国家(196622)
- 科学基金(168153)
- 社会(143411)
- 社会科(136084)
- 社会科学(136049)
- 省(120414)
- 基金项目(118395)
- 自然(108818)
- 自然科(106319)
- 自然科学(106290)
- 自然科学基金(104381)
- 教育(103219)
- 划(101991)
- 资助(94162)
- 编号(90398)
- 成果(73111)
- 重点(70592)
- 发(69645)
- 部(68588)
- 创(64486)
- 课题(63340)
- 创新(60341)
- 国家社会(59801)
- 科研(59345)
- 教育部(58644)
- 期刊
- 济(206157)
- 经济(206157)
- 研究(137074)
- 中国(92549)
- 学报(73063)
- 农(69539)
- 科学(67695)
- 管理(65376)
- 财(63528)
- 大学(55686)
- 学学(52465)
- 融(51393)
- 金融(51393)
- 教育(50640)
- 农业(47929)
- 技术(39912)
- 经济研究(34172)
- 财经(33530)
- 业经(33251)
- 经(28897)
- 问题(26676)
- 业(25558)
- 贸(22234)
- 图书(22117)
- 技术经济(21883)
- 统计(21274)
- 科技(21217)
- 理论(20978)
- 版(20478)
- 世界(20369)
共检索到684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亚光
围绕旅游经济发展效率,采用随机前沿法(SFA)对2005—2014年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港澳台地区除外)的旅游经济效率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综合Kumbhakar和Lovell(2000)的效率增长解构法,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进行解构研究。研究表明,我国旅游产业效率存在明显的"东强西弱"区域异质性特征。技术进步率以及规模效率是制约我国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短板;技术进步率与配置效率的低下是阻碍西部地区旅游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提高生产前沿技术水平、优化产业规模结构将是推动我国中部地区旅游产业向效率转型的关键要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金爽 杨敏娴 张涛
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是解决演艺业“成本病”的重要抓手。基于我国省域数据,对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能否提升演艺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对演艺业生产效率具有提升效应,且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效率来提升演艺业生产效率;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对国有与非国有演艺组织生产效率均具有正向影响,但是对于国有演艺组织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对演艺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效应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为此,我国可进一步完善促进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的政策及其保障措施,积极培育演艺企业集团,推进跨区域合作,使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联动发展。
关键词:
产业融合 生产效率 演艺业 成本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学军 张文敏
本文以2007-2012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DEA视窗和SFA测算了各省市的研发创新效率,并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Spearman相关系数对两种方法测算的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我国研发创新效率东部地区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整体偏低,发明专利在转化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效率损失;两种方法测量的效率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DEA视窗测算效率值高于SFA测算效率值,但后者的测算结果更加稳定,二者在研发创新排序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丽静 陈忠全
低碳已成为时代主题,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节能减排的同时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从节能低碳角度出发,在利用投影寻踪模型(PP)对物流产出进行降维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FA)对我国2008—2014年30个省份的物流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考察期间我国物流效率均值低于0.5,且存在较大的无效率现象;地区间物流效率的差异明显,物流发展不均衡,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在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发现,政府支持、科技进步对物流效率产生有利影响,而环境规制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及对外开放度未能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低碳 物流效率 投影寻踪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丽静 陈忠全
低碳已成为时代主题,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节能减排的同时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从节能低碳角度出发,在利用投影寻踪模型(PP)对物流产出进行降维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FA)对我国2008—2014年30个省份的物流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考察期间我国物流效率均值低于0.5,且存在较大的无效率现象;地区间物流效率的差异明显,物流发展不均衡,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在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发现,政府支持、科技进步对物流效率产生有利影响,而环境规制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及对外开放度未能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低碳 物流效率 投影寻踪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作者]
李宇雨 黄波 傅博
改进的两阶段DEA模型提出借鉴超效率BCC模型的处理方法,取消了决策单元效率值不大于1的约束,将有效DMU从效率前沿面分离出去,从而解决了传统两阶段DEA效率评价模型无法对有效DMU排序的问题。此外,改进的两阶段DEA模型考虑了中间产出的"双重角色"和规模效应对研发创新效率评价的影响,使得评价结果更具参考价值。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对30个省份研发创新效率的分析与区域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华东地区研发创新效率水平最高,中南、华北的综合效率和分阶段效率均高,西南、西北地区综合效率水平高,但科技研发效率或经济转化效率低,东北地区研发创新效率最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伟 张鹏 姬志恒
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研发效率提升之间存在循环积累的内生动力。基于2000-2016年数据和空间联立方程研究显示,开放状态下区域高技术产业集聚和研发效率之间存在互促机制,研发效率在其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区域间高技术产业集聚存在竞争效应,研发效率则存在积极联动效应,研发效率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跨区域影响不显著。产业结构升级、金融集聚和市场化程度对区域高技术产业集聚和研发效率存在不同作用方向。为此需完善优化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推动高技术产业要素有效集聚,强化科技创新的效率导向,疏通高技术产业集聚和研发效率之间的传递路径,因地制宜提升区域高技术产业和研发要素的集聚质量,提升区域创新发展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家庭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方法,排除了环境因素和统计噪音的影响,实证研究了2003~2007年我国30个省区环保行业的技术效率。结果表明:(1)我国环保行业的整体技术效率依然偏低,只有0.621,且变化不大,而规模效率是制约其提高的重要因素;(2)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数和工业化率是影响环保行业技术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3)我国区域环保行业技术效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东中西部效率值分别为0.684、0.668、0.524。
关键词:
环保行业 技术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占熬 钱翀
文章通过现状分析及局部Moran I指数测度证明深度一体化对两岸投资交流、产业联动及区域融合进程有显著影响,并基于微观调研数据构建Slogit模型实证解析台企投资意愿,认为两岸各地应充分利用两岸深度一体化契机,以多种方式推进产业联动发展,平稳实现经济转型,构建互利共赢的经济共生体系。
关键词:
两岸深度一体化 投资交流 产业联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元军
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显著促进就业增长,政府的就业促进功能也没有得到很好发挥,物质资本对就业增长的促进效率还需提高。显著影响中国就业增长的因素有出口比率、投资比率、人力资本、城镇化、第二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技术进步,这些因素对就业增长有不同的影响机理。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需要结合就业影响因素采取以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就业增长的新思路,通过全方位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最终达到就业和经济的协调增长。
关键词:
就业增长 产业结构升级 新型工业化战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良 冯涛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我国30个省份1996~2007年间的出口贸易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要素禀赋、贸易开放度对我国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提高具有负效应,而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则具有正效应。产业结构不合理,要素禀赋中K/L比率较低,贸易开放度过高(即贸易依存度过高),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技术效率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而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技术进步对生产要素的节约及优化都对我国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提高产生了正向效应。对东、中、西部的区域出口贸易技术效率差异进行分析,发现三个地区的技术无效率函数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效应,东部和中部的产业结构...
关键词:
出口 贸易 技术效率 SFA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新芝 陈斐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文章通过两区域产业转移模型进行分析,从经济势差、产业势差、成本势差、交易成本势差和技术势差五个方面对我国东部发达省级区域的产业转移转出势能进行综合评价。根据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历年年鉴的数据测算出各发达区域产业转移转出势能的评分结果,并且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结果检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姜彤彤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随机前沿模型,测算我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并考察R&D投入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主要结论如下: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整体较低,东部地区高过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时间趋势上,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提升速度最快,中西部地区较缓慢且有反复;R&D人力投入和R&D经费投入会促进技术效率的提升,前者的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有为 徐康宁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并考察了企业规模、市场结构和所有权结构等因素对研发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是: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整体偏低,但呈现稳步上升状态,行业间效率差异有逐步缩小趋势。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程度与研发效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比重对研发效率也有正向影响,但外商投资企业对研发效率的贡献程度更高。
关键词: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高技术产业 研发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