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77)
- 2023(13201)
- 2022(11106)
- 2021(10254)
- 2020(8662)
- 2019(19740)
- 2018(19161)
- 2017(35310)
- 2016(20892)
- 2015(23444)
- 2014(23959)
- 2013(22753)
- 2012(21366)
- 2011(19430)
- 2010(19542)
- 2009(17323)
- 2008(17041)
- 2007(15570)
- 2006(13351)
- 2005(11942)
- 学科
- 济(81811)
- 经济(81743)
- 管理(49547)
- 业(47911)
- 企(37559)
- 企业(37559)
- 方法(35895)
- 数学(31918)
- 数学方法(31640)
- 中国(25315)
- 农(22405)
- 教育(21400)
- 地方(19824)
- 学(19495)
- 财(18903)
- 业经(17346)
- 理论(15893)
- 贸(15085)
- 贸易(15084)
- 农业(14906)
- 易(14606)
- 技术(14324)
- 制(13748)
- 产业(12463)
- 地方经济(11985)
- 环境(11752)
- 务(11469)
- 财务(11455)
- 财务管理(11427)
- 和(11179)
- 机构
- 学院(294426)
- 大学(291116)
- 济(112506)
- 经济(110072)
- 研究(103857)
- 管理(102391)
- 理学(89318)
- 理学院(88097)
- 管理学(86403)
- 管理学院(85845)
- 中国(69065)
- 科学(66899)
- 京(62530)
- 农(56029)
- 所(54029)
- 研究所(49884)
- 财(47963)
- 范(47714)
- 业大(47481)
- 师范(47207)
- 中心(46022)
- 江(45615)
- 农业(44723)
- 技术(40057)
- 北京(39332)
- 财经(39189)
- 教育(38609)
- 师范大学(38353)
- 院(37022)
- 州(36000)
- 基金
- 项目(199565)
- 科学(156904)
- 研究(147198)
- 基金(139286)
- 家(123546)
- 国家(122399)
- 科学基金(102551)
- 社会(89790)
- 社会科(84939)
- 社会科学(84914)
- 省(82881)
- 教育(76056)
- 基金项目(74468)
- 划(71332)
- 自然(66464)
- 自然科(64907)
- 自然科学(64883)
- 自然科学基金(63743)
- 编号(62169)
- 资助(55631)
- 成果(50370)
- 重点(47787)
- 课题(46828)
- 发(45982)
- 部(44706)
- 创(42431)
- 创新(39405)
- 科研(38362)
- 教育部(38026)
- 年(37722)
- 期刊
- 济(117166)
- 经济(117166)
- 研究(86809)
- 教育(63406)
- 中国(62156)
- 学报(51344)
- 农(49252)
- 科学(44536)
- 大学(37963)
- 财(36305)
- 学学(34856)
- 农业(33283)
- 管理(33134)
- 技术(30623)
- 业经(20207)
- 融(20166)
- 金融(20166)
- 职业(20147)
- 财经(19348)
- 经济研究(19241)
- 业(18095)
- 经(16798)
- 问题(16296)
- 坛(14575)
- 论坛(14575)
- 版(14564)
- 科技(13782)
- 技术经济(13734)
- 商业(13426)
- 技术教育(13384)
共检索到422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尹玉珍 陈光曙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是新技术的使用者,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产业结构朝着不断优化升级的方向演变,带来高职人才在数量、结构、质量等方面的变化,促使高职教育在专业种类、专业规模、专业层次和专业质量内涵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高职教育 专业结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陆娟
从高职教育落后于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发展现状入手,论述进行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互动研究的重要意义。运用教育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构建并详细剖析产业结构各方面(产业结构演变、转移、布局和融合)与高职教育诸方面(规模和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形式结构、师资结构、布局结构等)间的互动关系,同时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产业结构 互动关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俊青
高职教育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有效性,可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通过对2011-2018年间广西产业发展和专业发展相关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中低端人才供给过剩、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偏低、专业建设目标与人才需求目标错位等突出问题。需要提升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程度,作为"需求端"的产业界要真正参与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全过程,作为"供给端"的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产业发展的多元需求,走特色化专业建设道路,建立起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力、有效对接的良性互动关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结构 产业结构 适应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陆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的对接至关重要。在厘清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等领域研究现状、分析浙江省11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专业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评价两者发展水平和对接效应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加以计算和评价,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提出提升两者对接效应的策略,包括地区产业发展规划对接高职专业数量结构、产业集群布局对接高职专业布局结构、技能型人才水平对接专业层次结构、支柱和新兴产业对接专业质量结构、产业技术水平和结构对接专业科技服务结构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邱璐轶 袁建萍
国际金融危机淘汰了一批落后的产能,同时也催生了一批新的产业,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将告别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技术深化以及服务业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守可 丛彬彬
文章从江苏省南通市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角度,分析了区域社会经济现状、人力资源现状、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从专业规划、专业设置、专业服务三个维度描述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的现状,从规模适应、结构适应、质量适应三个维度揭示了问题所在,提出了规划契合、主体契合、微观契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结构 产业结构 契合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匡远配 唐文婷
以2012年不变价格测度各省市的产业结构合理度和高度化值,建立合理化度-高度化值评判矩阵并进行区域划分,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是不断向好的,但是离标准模型还有差距;同时,产业高度值一直是递增的。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值呈现"总体上分异、区域内聚类发展"的特征。需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发展路径,以及建设产业平台,寻求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并驾齐驱"的冯·诺依曼路径。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合理度 高度值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培祥 李诚固
本文阐述了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的内涵,区域产业结构及城市化的演变阶段、演变的机制和各阶段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阶段区域产业结构的主要因子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总结出了一些规律,进而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等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演变 城市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殷新红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提出要求,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既要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要引领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为建设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群和规划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结构。高职院校还应该重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咨询作用,通过部门联动和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加强与产业的对接,开展专业建设研究工作,以此保障专业结构调整的科学性。
关键词:
产业结构 高职院校 专业结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伟
通过构建中职教育变量对产业结构变量影响的实证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职教育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的正向促进作用,中职教育发展规模强于财政预算内经费投入规模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此,必须重新认识中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其经费使用效率,在"求大"的同时更要"求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基纯 王枫
专业产业契合是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现实基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其产业转型升级,这势必对高职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基于对大湾区现有产业结构和专业结构契合性的分析,发现大湾区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错位问题,且内部各区域契合特征差异明显。为提升大湾区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契合性,建议加强跨区域统筹规划设计,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坚持区域错位发展,对接地方产业群打造特色专业群;给予制度保障和政策激励,建立政府主导的产教融合机制;共建特色高职教育园区,探索大湾区高职专业建设融合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健
通过对江苏省海安县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分析了区域社会经济现状、人力资源现状、职业教育现状背景,从规模、结构、能级等三个维度描述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的现状并揭示原因,对提高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提出规划对接、主体对接、方法对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结构 产业结构 吻合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余典范
本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总结了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特征。并进行了国际比较和各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分析,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大致的定位。揭示了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和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全国产业结构“面”上的调整,对实施区域产业结构“点”上的调整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聚类分析 区域差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光华 邹敏
通过对湖南省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物流需求关系的分析可知,对物流需求影响最大的是第二产业,而且随着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以及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公路运输提升很快,铁路运输逐年下降,物流量年增长由近几年的快速增长会逐步放缓。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宏 尹晓丹 马涛
本文基于全国及中国23个省市纺织产业的数据,测度了2003—2012年间中国纺织产业的:More结构值变动情况,并通过引入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这一指标,探讨了中国传统支柱产业——纺织产业的产业结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中国纺织产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平稳展开。从全国范围的分析来看,纺织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对23个省市的分析显示,中国多个省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发展势头良好,这表明了未来中国纺织产业朝着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也表明中国纺织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遵循了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通过整体规划布局,进一步促进中...
关键词:
纺织产业 产业结构 More值测定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