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9)
- 2023(11195)
- 2022(9285)
- 2021(8325)
- 2020(6833)
- 2019(15349)
- 2018(15174)
- 2017(29959)
- 2016(15809)
- 2015(17615)
- 2014(17874)
- 2013(18184)
- 2012(17719)
- 2011(16512)
- 2010(17045)
- 2009(16143)
- 2008(15751)
- 2007(14259)
- 2006(13310)
- 2005(12592)
- 学科
- 济(97528)
- 经济(97461)
- 管理(40779)
- 业(39080)
- 方法(29473)
- 地方(28917)
- 企(28480)
- 企业(28480)
- 中国(28371)
- 数学(25963)
- 数学方法(25768)
- 农(23119)
- 业经(20104)
- 地方经济(17973)
- 制(16816)
- 学(16571)
- 农业(15565)
- 财(15307)
- 银(15130)
- 银行(15110)
- 融(15033)
- 金融(15032)
- 行(14780)
- 贸(14364)
- 贸易(14351)
- 发(13882)
- 易(13769)
- 产业(13673)
- 环境(13633)
- 体(12142)
- 机构
- 学院(246114)
- 大学(244192)
- 济(117780)
- 经济(115520)
- 研究(93547)
- 管理(88173)
- 理学(73830)
- 理学院(72890)
- 中国(72030)
- 管理学(71919)
- 管理学院(71446)
- 科学(53371)
- 京(52844)
- 财(52754)
- 所(48023)
- 研究所(42898)
- 财经(40891)
- 中心(40321)
- 江(38335)
- 经济学(38035)
- 农(36835)
- 经(36759)
- 北京(34764)
- 经济学院(33945)
- 范(33832)
- 师范(33532)
- 院(33305)
- 州(30957)
- 业大(30715)
- 财经大学(29906)
- 基金
- 项目(148910)
- 科学(117415)
- 研究(112598)
- 基金(106180)
- 家(91278)
- 国家(90542)
- 科学基金(76485)
- 社会(73977)
- 社会科(70392)
- 社会科学(70378)
- 省(58907)
- 基金项目(55169)
- 教育(49530)
- 划(48937)
- 编号(45030)
- 自然(44723)
- 资助(43714)
- 自然科(43539)
- 自然科学(43529)
- 自然科学基金(42757)
- 发(40347)
- 成果(37471)
- 重点(34365)
- 发展(33506)
- 展(32994)
- 部(32845)
- 课题(32773)
- 国家社会(30957)
- 创(30532)
- 创新(28802)
- 期刊
- 济(147183)
- 经济(147183)
- 研究(84784)
- 中国(51749)
- 财(36887)
- 管理(35655)
- 农(35186)
- 学报(32369)
- 科学(32309)
- 融(28753)
- 金融(28753)
- 大学(25031)
- 经济研究(24869)
- 教育(24488)
- 农业(23906)
- 学学(23628)
- 业经(23535)
- 技术(22722)
- 财经(21279)
- 问题(19877)
- 经(18651)
- 贸(15522)
- 技术经济(14713)
- 国际(13673)
- 商业(13513)
- 世界(12755)
- 经济问题(12657)
- 统计(12653)
- 现代(12021)
- 经济管理(11838)
共检索到398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唯实
文章在理论实践与证明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西部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对西部经济发展的简要分析,认为西部在第二产业方面要想和东部地区缩小差距是相当困难的,西部能够缩小和东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最优路径就是使自身经济更开放,突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建立以服务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体制。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 开放:服务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唯实
根据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FA方法分析比较了1990~2008年中国各个省市区、全国及三大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差异,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发展差异的成因进行了计量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能源效率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效率最低的是西部地区;中国的全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大于1,说明中国整体的能源效率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能源效率 产业结构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邹平 武友德 周智生 吴映梅 赵波 陈长瑶
区域经济的发展就是要依托区域的优势和条件,合理配置区域生产要素,开发特色产品,培育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特色经济,以推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对西南民族区域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及特色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运用所提出并构建的指标体系识别出该区域的特色产业,提出了基于区域实际、加快特色经济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支撑体系及针对不同类型区域的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星匀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协调以及多极化发展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每一个区域发展阶段都存在区域发展不协调、区域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指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扶涛 陈恩
产业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非线性关系的研究对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价值。笔者基于两体制和多体制的PTR模型,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对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影响效应,各种经济环境条件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艺瑄 熊晓轶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直接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维度测算数字经济发展,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衡量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并利用直接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效应,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直接效应比较显著,且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对此,我国应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拓宽中介效应渠道,以助力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长鸣
本文利用"份额转换"和方差分解的方法衡量我国产业结构差异和地区生产率差异在1985-2008之间每一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变化趋势;之后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地区间劳动力要素生产率差异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地区间产业生产率的差距在区域经济差异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影响较小;2005年后地区间第二产业生产率的差异是地区间生产率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而1994-2005年期间主要是第三产业生产率的差异所引起。此外,人均资本投入增加、技术进步均能有效地提高劳动力要素生产率;地区间人均资本存量的差异是劳动力生产率差距的关键,技术效率的差距对劳动力生产率差异也有着重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古和今 魏龙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密切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为主导产业的调整升级提供了空间和动力。本文在评述相关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从结构演进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论证了产业结构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关联性,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和企业功能定位问题。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肖黎明 张春莲
开放经济条件下,借助外商直接投资(FDI)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已成为一种理性选择。基于1993-2009年的有关数据,本文构建了有关外商直接投资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面板数据模型,结果表明FDI在整体上对山西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是一种积极影响,并且对三次产业的这种作用和影响是相同的,但囿于FDI规模和结构的制约,这种正向效应却不是很明显。因此,扩大引资规模、优化外资结构,就成为山西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利用FDI促进本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必须首先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唯实
基于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DEA和Tobit方法,利用跨期数据比较分析了1995~2008年各省、全国及三大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差异,并利用DEA模型对其成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效率分布明显地是由西向东逐步提升,西部地区大多数省份的效率值很低,而东部地区省份多为最高效率或次高效率,这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的第二、三产业技术和生产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缩小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最优路径是使经济更加开放,突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建立中期以制造业为核心、重心逐渐向服务业转移的长期经济发展体制。
关键词:
DEA 能源效率 产业结构 区域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仁 王新华
文章基于2012—201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能源利用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单位根检验手段对影响能源效率的相关指标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省能源效率的空间依赖性明显,并没有出现完全随机的状态。空间相关性指数极其显著,表明我国省域能源效率之间内在作用机制长期存在且相互影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口数量、技术进步等因素也在影响着各省份的能源效率,并且存在长期稳定的平衡关系,此外,该平衡关系具有较明显的波动效应和短期修正。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文娟
科学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内驱力。我国目前通讯、航空航天、军工等精要技术领先全球,靠的就是对科技创新的全盘把握。当然科技创新离不开经济支撑,我国历经十三个五年计划到现在的“十四五”规划,党和国家从能源、工业、民生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入手,着重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打造国内外双循环。《产业结构优化论》从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本质入手,结合现代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主题,系统介绍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创新性地剖析了经济发展总趋势中各种产业结构变动模型,深入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模式,以期形成良性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长平 施佰发
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一步验证数字经济影响营商环境优化进而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产业数字化对产业结构升级驱动效果最好。(2)地区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发展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为东部优于中部优于西部,且西部地区的驱动效果不显著;时间异质性分析显示,2013年之后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效果要优于2013年之前。(3)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来驱动产业结构升级。(4)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商贸环境以及公共环境均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而政务环境的路径机制还有待考察。基于实证结果,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的纽带作用和各地区要根据自身情况实施差异化措施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秀生 王鹏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而近几年,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并趋于平稳,这表明中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产业结构优化是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解读新常态的内涵机制,结合中国当前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以适应并引领新常态下实际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新常态 产业结构优化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秀生 王鹏
1.优化产业总体结构,推动化解产能过剩。以化解产能严重过剩为重点,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一是要对新增产能实施监视与限制,结合实际情况对产能过度剩余行业给予置换实施办法。二是要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将产能过剩的转换与产业重组有机结合起来,尽其所能减少生产过程中冗繁的步骤与手续,降低政府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干预。三是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