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77)
- 2023(16810)
- 2022(14524)
- 2021(13296)
- 2020(11221)
- 2019(25437)
- 2018(24998)
- 2017(49127)
- 2016(25986)
- 2015(29120)
- 2014(28923)
- 2013(28544)
- 2012(25897)
- 2011(23327)
- 2010(23131)
- 2009(21146)
- 2008(20066)
- 2007(17377)
- 2006(15222)
- 2005(13187)
- 学科
- 济(125311)
- 经济(125201)
- 管理(75081)
- 业(71418)
- 企(59307)
- 企业(59307)
- 方法(51783)
- 数学(45339)
- 数学方法(44795)
- 农(29154)
- 地方(28254)
- 中国(27538)
- 财(26229)
- 业经(26168)
- 学(23921)
- 农业(19934)
- 制(19604)
- 贸(18781)
- 贸易(18773)
- 易(18133)
- 环境(17582)
- 和(17492)
- 理论(17440)
- 地方经济(17089)
- 技术(16830)
- 务(16107)
- 财务(16033)
- 财务管理(15998)
- 产业(15865)
- 体(15458)
- 机构
- 大学(369388)
- 学院(369383)
- 济(158406)
- 经济(155339)
- 管理(149437)
- 理学(130563)
- 理学院(129181)
- 管理学(126987)
- 管理学院(126320)
- 研究(122633)
- 中国(89104)
- 京(76710)
- 科学(74010)
- 财(68285)
- 所(59598)
- 财经(55865)
- 中心(55284)
- 研究所(54492)
- 农(53602)
- 业大(52592)
- 江(51887)
- 经(50911)
- 经济学(48633)
- 北京(47881)
- 范(47832)
- 师范(47423)
- 院(44997)
- 经济学院(43661)
- 州(42190)
- 财经大学(41701)
- 基金
- 项目(257587)
- 科学(204311)
- 研究(189411)
- 基金(188321)
- 家(163009)
- 国家(161717)
- 科学基金(140526)
- 社会(121892)
- 社会科(115690)
- 社会科学(115661)
- 省(100074)
- 基金项目(100039)
- 自然(90364)
- 自然科(88262)
- 自然科学(88245)
- 自然科学基金(86648)
- 教育(86333)
- 划(83687)
- 资助(77006)
- 编号(76774)
- 成果(60463)
- 重点(57324)
- 部(56914)
- 发(56011)
- 创(53604)
- 课题(51851)
- 国家社会(50633)
- 创新(50028)
- 教育部(49399)
- 科研(48845)
- 期刊
- 济(173169)
- 经济(173169)
- 研究(108435)
- 中国(62740)
- 管理(55229)
- 学报(53714)
- 财(51438)
- 科学(51243)
- 农(47844)
- 大学(41623)
- 学学(39485)
- 教育(35620)
- 技术(33531)
- 农业(33424)
- 经济研究(29097)
- 业经(27756)
- 融(27684)
- 金融(27684)
- 财经(27172)
- 经(23453)
- 问题(22206)
- 技术经济(19582)
- 统计(17352)
- 商业(17347)
- 科技(17209)
- 图书(17074)
- 理论(17056)
- 现代(16609)
- 业(16475)
- 资源(16239)
共检索到527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杰武 张秋生 胡靓
根据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数据库,对2002-2008年我国企业跨区域并购的情况进行了归集整理,并分析了其对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通过跨区域并购,我国的资源型产业存在向资源富集地区转移,加工型企业存在向配套措施完善的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的迹象。对于第二、三产业来说,各区域跨区域并购的净数量和净金额与区域内对应产业的GDP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跨区域并购具有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关键词:
跨区域并购 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建忠
文章根据不完全合约理论,同时借助钱德勒关于企业并购成功与否受企业组织能力影响的基本思想,并且假设异地并购的收益是本地和异地经理协调行动的函数,结果发现中国跨区域并购的一体化机制的形成取决于两地经理的双边协调努力,而地方政府更加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合理的税收安排和可信的股权激励有助于跨区域大型公司的形成。
关键词:
跨区域并购 协同效应 不完全合约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贤彬 谢小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行政区划调整逐渐成为区域经济整合的一种重要方式。现有文献多从财政分权和官员晋升竞争等角度解释我国区域发展,较少分析行政整合对地区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本文以2003年广东佛山"撤市建区"行政区划调整作为案例,采用合成控制法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估了行政整合对地区发展的重要影响。本文的发现表明地区内部行政区划调整能够实现市场整合,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加快地方经济增长。这为我国地级层面近年出现的"撤市建区"行政区划调整现象提供了一个经济学上的解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涂山峰 曹休宁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区域品牌的视角探讨了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产业集群所在区域的企业都有充分的激励去建立和维护区域品牌,从而有效防止"柠檬"市场的出现,利用索洛模型,可以解释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品牌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蒋满元
要素跨区域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应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区域间贸易和要素流动规模的扩大,提高了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程度,分散了区域性供给或需求波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冲击力并进而进一步强化了区域经济波动周期延长与强度下降的趋势。其次是要素流动规模的扩大不仅进一步拓宽了经济波动的区域间的传导渠道,而且也提高了区域间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相互解释力,增强了彼此间的因果关系和减弱了彼此间的同步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春红 谢娟
自2002年以来,中国陆续实施了西气东输工程一、二、三线工程的建设,这可以看作是国家在跨区域能源调度方面进行的一次自然实验。本文构造1999~2011年西气东输工程沿线经过城市和未经过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影响沿线地区经济增长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这一工程的实施显著地促进了沿线城市的经济增长,相比未经过的城市,西气东输工程将沿线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提高了约2.1个百分点。国家在调节区域均衡发展时,需要进一步挖掘重大跨区域资源调度项目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乐 张秋生 赵立彬
跨区域并购日益成为我国实现区域间产业重组和转移的重要途径。以2006—2011年我国资本市场并购数据为基础,构建跨区域并购复杂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从中心性分析、多维尺度分析、核心—边缘结构分析等角度,实证分析了我国31个省市在跨区域并购网络中结构与地位以及区域间产业重组与转移的规律。研究发现:跨区域并购关系呈现出显著的"核心—边缘"特征,跨区域并购目标有明显的区域选择差异,网络中省市间中心度差异较大,中间中心度比较高的省市很少等。最后,提出国家应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宏观指导企业并购,清除对企业跨地区并购设置的行政障碍,实施国家区域协调政策和区域开放性的并购政策,指导企业跨区域并购行为,提升各省市的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
产业重组与转移 跨区域并购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晓敏 蓝发钦 国文婷
促进资本跨区域流动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举措。结合地区货物运输数据及企业供应链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省际贸易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省际贸易有力推动了资本的跨区域流动,表现为省际异地并购数量及规模的显著提升。信息机制及避险机制是省际贸易推动资本跨区域流动的重要渠道。信息机制中,省际贸易联系缓解了地区间信息不对称程度,为新技术学习提供便利。避险机制中,企业出于规避竞争替代风险及违约风险的动机,提升了其异地投资意愿。进一步研究发现,省际流出学习效应及流入学习效应同时存在;加强地区营商环境及信任环境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放大省际贸易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推动作用。本文结论丰富了资本跨区域流动影响因素研究,为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安平
如何处理好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的关系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建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东部的经济增长能带动中西部,有利于全国总体经济增长,但会拉大地区差距。中部的崛起对西部的带动作用不如东部强,但有助于区域差距的缩小。西部的经济增长对东中部的影响甚微。尽管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但只要制定适宜的区域政策,仍可通过区域互动,在保持总体经济较高增速的同时,抑制乃至缩小地区差距,形成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互动 总体效率 空间平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冉茂盛 陈夏
本文基于技术效率的视角对能源利用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区技术效率水平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契合,但从技术效率的变化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各地区技术效率呈显著的收敛趋势。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煤炭消费比重、能源消费强度、人力资本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关键词:
随机前沿模型 技术效率 实证检验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锴 纳超洪 樊骁
加快资本跨区域流动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2008—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异地并购这一重要的资本跨区域流动形式,考察新发展格局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并购交易成本和提高集团管控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异地并购决策,尤其对跨省并购决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并购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更高、税负水平更低、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更高以及目标企业所在地区营商环境更好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异地并购决策的促进作用更强;同时,这一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高管具有金融背景或海外背景的企业中更显著。本研究丰富了数字经济时代资本跨区域流动驱动因素的研究,从异地并购视角提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微观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凤荣 苗妙
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资本跨区流动作为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表征着市场化进展程度,同时受制于政府干预导致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本文旨在从税收竞争角度考察资本跨区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长期以来,税收竞争的资本流动效应是公共经济学与投资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既有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本形成与FDI等方面。但是,前者忽略了资本流动的方向性,后者囿于投资方式的同质性。企业异地并购是资本跨区(跨国)流动的微观过程,也是企业基于区位选择的成长路径。本文从企业异地并购这一独特的微观视角切入,运用因子分析法度量我国30个省份税收负担和环境得分,以2009-2011年间发生的国内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事件为样本...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玮强 高振明 庄新田
跨区域并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的重组及转移规律。以1999~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跨区域并购事件为样本,通过建立跨区域并购复杂网络,实证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挖掘网络背后所蕴含的区域资源转移及产业重组规律。研究发现:并购网络具有小世界性;网络节点的度数及点强度分布具有显著的幂律分布特征;并购关系呈现出明显的经济水平等级特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具有较大的中间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它们在网络的资源转移及产业重组中,承担较重要的中介作用但其独立性较弱;各省市在网络中呈现明显的"中心——边缘"结构。最后从跨区域并购、相关产业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成永 滕颖
从宏观制度环境驱动并购绩效视角建立了制度环境与跨区域并购效应关系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元分析技术,基于样本文献提取的98个方程中涵盖1994—2011年间25 998个并购事件样本以及《华尔街日报》、美国传统基金会制度环境数据,经过元均值和元回归检验发现,跨区域并购效应整体水平为负,制度环境质量与跨区域并购效应呈现"U"型变化关系。文章从宏观到微观层次揭示了包括反腐在内的依法治国的制度环境改善对跨区域企业并购绩效影响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制度环境改善最终有利于减弱跨区域并购对绩效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制度环境 跨区域并购 并购绩效 元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翎 窦静雅
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产业集聚有利于区域竞争优势的获得,反之区域经济的增长又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空间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模型的基础上,试图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产业集聚发生的一般特征以及它在促进某个特定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关键词:
空间经济学 集聚 区域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