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2)
- 2023(10701)
- 2022(8873)
- 2021(8187)
- 2020(6498)
- 2019(14790)
- 2018(14280)
- 2017(26952)
- 2016(14208)
- 2015(16084)
- 2014(16002)
- 2013(16130)
- 2012(15711)
- 2011(14600)
- 2010(14655)
- 2009(13387)
- 2008(13138)
- 2007(11530)
- 2006(10503)
- 2005(9891)
- 学科
- 济(77164)
- 经济(77092)
- 管理(32273)
- 业(31959)
- 中国(26485)
- 地方(24545)
- 方法(23897)
- 企(22183)
- 企业(22183)
- 数学(20903)
- 数学方法(20809)
- 农(20439)
- 业经(17136)
- 贸(15359)
- 贸易(15344)
- 易(14843)
- 地方经济(14804)
- 农业(13949)
- 发(13256)
- 融(13181)
- 金融(13180)
- 银(12664)
- 银行(12651)
- 行(12504)
- 制(12497)
- 环境(12473)
- 产业(12379)
- 学(12223)
- 财(10901)
- 技术(10570)
- 机构
- 学院(209931)
- 大学(209867)
- 济(100794)
- 经济(99097)
- 研究(85439)
- 管理(74967)
- 中国(66101)
- 理学(63070)
- 理学院(62215)
- 管理学(61501)
- 管理学院(61086)
- 科学(48222)
- 京(46916)
- 所(43277)
- 财(42247)
- 研究所(39217)
- 中心(36906)
- 财经(33061)
- 经济学(32903)
- 农(32369)
- 江(31352)
- 范(31140)
- 北京(30955)
- 师范(30912)
- 院(30732)
- 经(30184)
- 经济学院(29597)
- 科学院(26369)
- 业大(25943)
- 师范大学(25299)
- 基金
- 项目(135911)
- 科学(109064)
- 研究(104218)
- 基金(99077)
- 家(85918)
- 国家(85246)
- 科学基金(72206)
- 社会(69838)
- 社会科(66487)
- 社会科学(66479)
- 基金项目(51236)
- 省(51149)
- 教育(45730)
- 划(43796)
- 自然(41516)
- 编号(40735)
- 自然科(40518)
- 自然科学(40508)
- 资助(39843)
- 自然科学基金(39790)
- 发(37519)
- 成果(33807)
- 重点(31613)
- 发展(31530)
- 部(31197)
- 展(31020)
- 国家社会(30390)
- 课题(29617)
- 创(28672)
- 中国(28578)
- 期刊
- 济(118989)
- 经济(118989)
- 研究(72031)
- 中国(48474)
- 农(31568)
- 管理(29687)
- 科学(29434)
- 财(28246)
- 学报(27901)
- 教育(24959)
- 融(23826)
- 金融(23826)
- 农业(22325)
- 大学(21714)
- 经济研究(20402)
- 学学(20059)
- 业经(19134)
- 技术(17712)
- 财经(16584)
- 问题(16175)
- 经(14716)
- 贸(14695)
- 世界(14013)
- 国际(13662)
- 业(12623)
- 技术经济(10897)
- 资源(10716)
- 坛(10453)
- 论坛(10453)
- 经济问题(10301)
共检索到338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继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区域产业分工出现了由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再到产品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的历程。在我国,经济区内产业间、产业内和产品价值链的分工同时存在。文章测算了首都圈和长三角产业间分工水平,部分证实了首都圈产业分工较为落后的观点。
关键词:
区域分工 产业分工 首都圈 长三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亚明 杨丽莎 唐朝生
从区域产业分工角度出发,明确河北省的产业承接优势是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当务之急。文章运用区位熵方法对区域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进行衡量,并在系统分析产业比较优势基础上,运用区域分工理论探索了产业分布新格局,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实现环首都经济圈内相关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常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做出了明确部署,并将其作为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进。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相继对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三地协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标志着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陆续推出多项政策,加快推动京津冀一体化。但必须承认,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合作还面临诸多瓶颈性制约,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任重道远。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凯 周密
日本首都圈协同发展经验显示:互惠性偏好是在权威、外部性与利益合理整合基础上,由内生的城市发展压力推动而成;空间通达性体现在交通基础设施的连通性与便利性上;双重互补性包括产业互补与城市功能互补;外部介入体现为以法律-规划-报告-评估为主体的正式制度约束以及协商、社会组织等多元机制。在上述四元概念模型框架下,区域的协同发展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世宏 郑江淮
国家实现产业赶超是"二战"后世界发展动态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几乎所有国家都制定了自己的产业赶超发展战略。然而,日本、德国等战败国,韩国、新加坡等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成功地实现了产业赶超发展。而中国大陆、东欧和俄罗斯等大部分转型经济体和印度则通过FDI还未成功地实现产业赶超。如何解释这些国家和地区产业赶超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国际经济理论界发展了成熟的产业赶超发展战略理论。本文试图对这些产业赶超发展战略理论的演进进行总结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若干结论性的启示和反思,以期对处于转型发展中的中国如何调整好产
关键词:
产业发展 赶超战略 路径依赖 企业家才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江曼琦 唐茂华
韩国政府在首都圈发展过程采取了制定规划、建立协调机构和产业指导等多种措施,促进首都圈内分工与合作的良性局面。在控制首都圈的过程中,政策也出现过失误,致使首都圈过度集中问题依然十分严峻,这些都对京津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即树立城市发展的区域观念,加强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对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发挥科学规划的指导作用,加快立法工作的步伐。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汪前元 祝佳 唐松
东南亚地区通过实施挑选赢家式和渐进式两种不同的产业政策,形成了同一种政府引导型产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作为一种成功的产业发展模式,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当前中国产业发展面临出口产业萎缩、处于产业链低端等挑战的同时也存在产业转移、新兴产业发展等机遇。对此,中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应借鉴东南亚经验,形成以内需为导向的产业结构,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的投资力度,通过财政手段和金融工具扶植具有"增长"能力产业的发展,建立专门机构来实施适度的差别化产业政策。
关键词:
产业发展模式 产业政策 区域经济 东南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广翠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日益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三农"问题、就业问题、工业化地区衰退问题、发达地区城市问题等区域问题的挑战。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盟在解决上述类似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区域政策体系,积累了丰富经验,例如,确立坚实的法律基础、明确目标,制定阶段性发展规划、使用专门的区域政策工具、遵循严格的运行机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等,对我国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欧盟 区域政策 中国 区域发展 启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伟军 刘书婷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史。建党百年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历史演进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贯彻群众路线,调动人民促生产谋发展的积极性;践行根本宗旨,促进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牢记初心使命,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是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重要启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改善民生福祉,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胸怀"两个大局",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伟军 刘书婷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史。建党百年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历史演进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贯彻群众路线,调动人民促生产谋发展的积极性;践行根本宗旨,促进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牢记初心使命,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是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重要启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改善民生福祉,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胸怀"两个大局",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贾利军 陈恒烜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党的发展理念则是党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共同富裕的纲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党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聚焦"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主题这一逻辑展开。从纵向的历史演进看,党的发展理念体现了鲜明的完备性、科学性、连续性和计划性;从横向的历史节点看,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催生了理念的变革与演进。党的发展理念统一了思想认识,统领了战略、政策,引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冯建超 朱显平
日本作为亚洲最早发展都市圈的国家,始终重视对都市圈的发展规划。自20世纪中叶起,日本对首都圈规划进行了五次重大调整,主要针对人口、资本等要素过度向东京都心集中问题进行规划调整,着重强调城市功能的分散、区域产业的分工合作以及地域产业的联动,推动首都圈逐步由单一核心圈域发展成为多极多核心的网络结构,实现了由硬性控制到柔化管理的城市管理方式转变,由人口转移到产业转移、功能转移的城市功能外溢,大中小城市产业联动的城市分工与协作,缩小了日本首都圈的地域差距,显著提高了整体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当前,我国城市规划正朝着都市圈方向发展,借鉴日本首都圈规划调整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城市化建设的科学化必将有所裨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戴宏伟 宋晓东
通过对世界上首都城市发展的路径进行总结、分析,把各国首都城市的发展模式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即首都城市的发展以政治、文化中心为目标,重点建设成为单一功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为国家提供政治上的保证和文化上的支持;另一类是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即首都城市的发展以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为目标,重点建设成综合性大都市,成为首都经济圈甚至是全国发展的经济核心城市。论文系统地分析了这两种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特征及形成原因,从发展重心、发展特征、形成因素三个方面对两种首都城市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并得出对我国首都城市———北京选择何种发展模式、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首都城市 发展模式 单功能 多功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剑 李惠斌
中国的经济体制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转轨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对应,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的问题,塑造新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从经济体制、市场主体、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增长、产业选择和调控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和大国崛起的目标。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 调整优化 发展方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薄洋 牛凯龙
金融发展指标是金融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简单介绍金融发展指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金融发展指标演进的内在逻辑。依据国际通行的金融发展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作者构造并分析了衡量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对这一系列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提出了能够较为全面代表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几个重要指标,为进一步研究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