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06)
- 2023(13804)
- 2022(11959)
- 2021(11350)
- 2020(9343)
- 2019(21710)
- 2018(21793)
- 2017(40403)
- 2016(23012)
- 2015(25960)
- 2014(26140)
- 2013(25131)
- 2012(23219)
- 2011(20925)
- 2010(20857)
- 2009(18525)
- 2008(17695)
- 2007(15323)
- 2006(13565)
- 2005(11608)
- 学科
- 济(86280)
- 经济(86199)
- 管理(60414)
- 业(53928)
- 企(43573)
- 企业(43573)
- 方法(38190)
- 数学(33397)
- 数学方法(32985)
- 中国(26373)
- 地方(24633)
- 农(24163)
- 教育(22814)
- 学(20946)
- 财(19408)
- 业经(18663)
- 理论(17124)
- 农业(16658)
- 环境(15017)
- 和(14533)
- 技术(14146)
- 地方经济(13130)
- 制(13033)
- 贸(12616)
- 贸易(12608)
- 发(12404)
- 务(12116)
- 易(12114)
- 财务(12054)
- 财务管理(12039)
- 机构
- 大学(313397)
- 学院(309395)
- 管理(120370)
- 济(111642)
- 经济(108752)
- 研究(105558)
- 理学(105091)
- 理学院(103753)
- 管理学(101793)
- 管理学院(101221)
- 中国(71529)
- 京(68407)
- 科学(68290)
- 所(52676)
- 范(52453)
- 师范(52115)
- 财(49012)
- 研究所(48628)
- 农(48482)
- 中心(47818)
- 业大(46745)
- 江(46109)
- 北京(43586)
- 师范大学(42752)
- 财经(40065)
- 教育(39652)
- 院(38660)
- 农业(37831)
- 州(37815)
- 经(36423)
- 基金
- 项目(219135)
- 科学(173625)
- 研究(165473)
- 基金(155335)
- 家(134743)
- 国家(133533)
- 科学基金(114471)
- 社会(100863)
- 社会科(95280)
- 社会科学(95250)
- 省(88517)
- 基金项目(83825)
- 教育(81362)
- 划(75330)
- 自然(74558)
- 自然科(72657)
- 自然科学(72642)
- 自然科学基金(71317)
- 编号(70718)
- 资助(62331)
- 成果(57823)
- 课题(50486)
- 重点(50139)
- 部(48883)
- 发(48381)
- 创(45196)
- 项目编号(42265)
- 教育部(41914)
- 创新(41898)
- 科研(41206)
共检索到448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宸 李玲
本研究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A省32个县(区)的中职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算,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关联性进行验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综合分析了该省配置效率状况。研究发现,2008-2013年A省中职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出"先大幅上升,后小幅下降"的变化趋势,技术进步是促进资源配置效率增长的主要原因;资源配置效率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逐渐增强。研究建议应重点打造区域示范性中职教育集群,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全域中职教育高效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元静 王成璋
利用DEA模型对我国31省(市、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然后通过空间数据对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各省(市、区)的高等教育配置效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陕西省和贵州省的平均超效率值则高于东部地区均值,高等教育资源的集聚扩散效应是导致资源配置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开宏 陈江龙 陈雯
本文应用比较优势理论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的配置问题。理论推导表明,按照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来配置土地资源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的总福利水平。本文以江苏省为例,研究了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苏南地区在建设用地的利用上具有比较优势,而苏北地区在农地利用上具有比较优势。江苏省目前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并没有完全发挥其比较优势。按照比较优势分配建设占用耕地指标、补充耕地指标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将是江苏省协调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土地资源配置 耕地保护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曾倩 张锦 陈义友
通过构建物流资源配置指标体系,从区县、地级市和增长极三个层面对四川省21个地级市、183个区县的物流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泰尔(Theil)指数研究了区域内和区域间的资源配置公平性,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物流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四川省物流资源配置呈现"单点多级"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物流节点与企业资源配置分化,通道资源配置相对均衡;各地级市内部的资源配置差异最为显著;人口密度、GDP、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工业增加值是物流资源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物流资源 公平 泰尔指数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磊 汪恒
基于我国各省份以分割市场的方式追求经济增长的特征事实,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对总量生产率的分解来构造省级资源配置效率的度量指标,根据相对价格法估算各地区的市场分割指数,实证分析市场分割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市场的分割程度不断降低,市场分割与资源的配置效率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市场分割的发展策略是以扭曲资源配置为代价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市场分割 资源配置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荣 朱先奇 史竹琴
本文基于中部六省18个国家级高新区2012年和2013年的数据,利用SE-DEA模型,对中部六省高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分析表明:中部六省高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普遍偏低,并且各高新区之间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在于科技创新人员和资产利用率不足。因此,高新区要不断完善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以提高高新区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充分发挥高新区的科技资源效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琦
科技资源的投入规模和配置结构,直接影响到高新技术产业资源运行体系效率。按照科技资源的来源、投入和产出三个维度来建立配置效率分析指标,并结合资源分配结构及直接与间接产出,运用DEA方法对广东省21个城市在2012-2014年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平均水平偏低,极端化现象明显,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呈下降趋势,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缺失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加快科技创新圈建设,改善高新产业生态环境;促进技术创新人才保障机制运行,积极引进领军科技团队;发挥高新区优势带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DEA分析 科技资源 配置效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琦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指标进行筛选,利用DEA分析方法结合筛选指标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对东部某市1 019所小学的教育资源配置进行实证分析。某市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投入产出总体有效性较高,但因区县、城乡类别以及举办者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性,分析非DEA有效的原因为过度投入、投入不足及管理水平落后等。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应兼顾公平和效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可持续发展;运用政策调节手段,提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建立资源配置效率长效机制,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
关键词:
DEA 义务教育 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建华 刘玲利 盛丽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以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8-2005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研发资源配置效率的测算,结果表明我国研发资源配置效率的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效率较低、差距较大;研发财力资源要素的投入在研发资源配置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研发资源配置效率表现出较强的区域型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郁玲 曲福田 冯忠垒
应用比较优势理论,以国家级5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研究了不同区域间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按照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来配置土地资源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的总福利水平。整体上,中西部国家级开发区的比较优势高于东部地区;而区域内部东部地区的京津苏沪及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在开发区建设用地的利用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按照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度计算结果,在排除开发区自身发育不完善和管理层面因素后,对于确实不适宜进行开发区工业建设的应进行空间布局的调整,恢复其农业生产;而对于比较优势度较高的地区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相应的开发区,以实现耕地保护与开发区建设的双赢。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土地资源 配置效率 地区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玉林 马运鹏
研究目标:科学测度中国各省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深入分析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趋势。研究方法:运用全局至强有效前沿最近距离模型测算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采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区域差异和分布动态,运用变异系数与静态面板模型检验其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研究发现:各省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较小且较为相近;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绝对差异经历了"上升-下降"的过程。具体来看,东部区域绝对差异经历了先降后升最后又微弱下降的态势,中部区域的绝对差异总体波动幅度较大,后期呈下降趋势,西部区域的绝对差异趋于缩小态势。样本考察期内,东中西部区域均未出现两极分化趋势;全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区域不仅都存在σ收敛,也都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研究创新: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至强有效前沿最近距离模型更科学的测算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而研究其区域差异及空间收敛情况。研究价值:揭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差异及演变趋势,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为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科技资源 配置效率 核密度 收敛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康建华
文章以全国九大城市群为研究样本,利用主成分分析以及数据包络分析,测度各地区2003-2015年金融生态环境以及信贷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对数离差均值分析二者的差异,结果显示金融生态环境与信贷配置效率的差异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因此笔者认为未来区域发展应当注重改善金融生态坏境,进而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梁林 李青 刘兵
基于环境约束视角,开展了四方面研究:①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不考虑和考虑期望产出两种情况下的省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并通过分析其时空格局,发现非期望产出显著降低整体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环境因素对四大地区的制约强弱排序依次为东北、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②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测算各省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揭示省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演变机理,发现相邻省域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呈现正向空间自相关的集聚特征且呈现增强态势;同时呈现相似的空间集聚特征但变化趋势不显著;③通过建立Tobit回归模型分析非期望产出因素的影响程度,发现工业三废对省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显著影响,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对其影响程度最大,工业废水排放量次之,工业粉尘排放量影响程度最小;④提出基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科技资源配置优化对策。
关键词:
环境约束 科技资源配置 时空格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霞 蒋伏心
技术势力是企业获取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苏南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结果显示,苏南科技资源配置规模强大,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企业没有形成技术势力。原因在于企业家要素和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的欠缺,因此,提出要内重企业家培育,外重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完善,全面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技术势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蓉 孙玫璐
采用锡尔指数模型和聚类分析方法,从区域均衡的角度,探讨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校舍状况等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区域差异问题。研究发现: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非均衡性,尤以校舍质量和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为甚。从资源相对占比看,东部整体上远超出中西部,而中部在数字化教学资源方面略微占优,西部则处于全面不足的状况。按照各省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进行聚类,可将全国划分为四大区域,其中江苏、山东和浙江为配置水平最高区域;云南、甘肃和四川为配置水平最低区域。建议继续加强校舍建设;提升现代教育信息化水平;根据各省所处分类区域,针对薄弱环节进行突破,最终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