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7)
2023(10307)
2022(8698)
2021(8051)
2020(6542)
2019(14865)
2018(14573)
2017(27335)
2016(15394)
2015(17176)
2014(17652)
2013(16917)
2012(15905)
2011(14609)
2010(15246)
2009(13998)
2008(13749)
2007(12617)
2006(11487)
2005(10357)
作者
(47019)
(39125)
(38913)
(37123)
(25074)
(18671)
(17658)
(15331)
(15117)
(14232)
(13533)
(13390)
(12817)
(12581)
(12480)
(12162)
(11674)
(11608)
(11424)
(11317)
(10022)
(9825)
(9640)
(9143)
(8873)
(8803)
(8692)
(8628)
(8139)
(8126)
学科
(62972)
经济(62901)
管理(42952)
(36630)
(29816)
企业(29816)
方法(21987)
中国(20797)
地方(19597)
数学(18623)
数学方法(18264)
(17299)
(15291)
(14201)
业经(13418)
(13327)
(11557)
理论(11179)
农业(11127)
环境(10977)
(10575)
贸易(10569)
(10323)
银行(10290)
(10275)
地方经济(10231)
(10157)
金融(10148)
(10128)
(9947)
机构
学院(223507)
大学(222314)
(86982)
经济(84667)
研究(84430)
管理(82269)
理学(69544)
理学院(68576)
管理学(67204)
管理学院(66780)
中国(61929)
科学(54300)
(49019)
(44036)
(41028)
研究所(40242)
(39971)
中心(37328)
(36672)
(33442)
业大(33337)
师范(33103)
(31715)
农业(31450)
财经(31325)
北京(30709)
(28771)
(28320)
师范大学(26695)
(26292)
基金
项目(149919)
科学(118079)
研究(109172)
基金(106303)
(94222)
国家(93445)
科学基金(78856)
社会(67681)
社会科(64012)
社会科学(63993)
(59847)
基金项目(55360)
(51329)
自然(51132)
自然科(49924)
自然科学(49901)
教育(49870)
自然科学基金(48934)
编号(44576)
资助(43352)
成果(37660)
重点(34625)
(33770)
课题(33212)
(32027)
(30145)
创新(28327)
科研(27820)
计划(27804)
国家社会(27505)
期刊
(102466)
经济(102466)
研究(68791)
中国(47866)
学报(36662)
(35973)
科学(34530)
管理(30317)
(29748)
教育(29204)
大学(26899)
学学(25252)
农业(24536)
(21333)
金融(21333)
技术(20095)
业经(16600)
经济研究(15542)
财经(14912)
问题(14600)
(12999)
(12885)
资源(12072)
(11300)
(11172)
科技(10773)
统计(10685)
图书(10634)
(10540)
现代(10526)
共检索到345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良亚  
城市核心竞争力作为城市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重庆市六个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分析表明,区域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较强,具有提升潜能,但目前存在经济体量不大、积聚能力较弱、城市品质不够优、开发步伐不够快等差距。为此,应加大产业培育,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加大区域经济合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薛晴  郑灵燕  霍有光  
省际交界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多为民族文化交汇之地,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优势,另一方面也往往因地理位置的边缘化和行政管理的条块分割导致发展滞后。在全球城市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以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来带动和促进省际交界区区域中心城市及周边区域的全面发展,不失为明智之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俊成  
本文在参考学术界对城市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研究和评价的基础上,选择产业资源力、产业结构力、产业创新力、产业效率等四个一级指标,共20个二级指标,利用归一化法对江西省区域中心城市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提出了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美玲  方世明  
文章以汉江流域为背景区域,通过建立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四个时间断面(2000年、2005年、2010年、2013年)对9个城市进行城市竞争力评价和排序,并运用空间表达和空间插值的方法分析城市竞争力的时空演变情况。评价结果显示:襄阳的城市竞争力综合得分最高,作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具有明显的优势。进而根据评价结果,揭示了9个城市竞争力的总体演变、主成分演变与影响因素演变的特征和规律;根据4个时间断面上城市竞争力的等级分布图与空间插值效果图,揭示了9个城市竞争力的空间演变特征和规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寇亚辉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 ,其资源聚集、价值创造与实现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的能力。由于其内涵非常丰富 (即包括三个分力 ,而每个分力又包括很多子力 ,每个子力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 ,因此又被确定为城市产业竞争力。根据城市核心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所具有的中观性、综合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构建城市核心竞争力应包括基础产业力、主导产业力、特色产业力、聚集力、结构力和创新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梦觉  
文章通过建立省级区域工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竞争力模型,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各省工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测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孟亮  吴旻  
本文在对区域产业竞争力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依据客观、可比、可操作性原则确定出一系列评价指标,并应用层次分析法,从产业实力和发展潜力两个层面构建出一套区域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以山东省为例,运用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文章最后从高新技术引领、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三个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怀玉  韩兆洲  
我国对于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主要借鉴了国外的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某些成果,由于研究的理论依据不同,因而对区域竞争力的内涵理解也就存在分歧,评价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也各不相同。文章从发展的角度动态地研究了区域竞争力的评价,分析研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力,构建了一套能够服务于区域竞争力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浩森  杨会改  
针对目前尚缺乏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的问题,本文在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上,对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形成机理进行分析,构建起了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并通过对国内外28个典型区域的评价研究,提出了基于价值链优化现代产业结构、基于创新链增强产业体系创新能力和基于生态链促进产业体系协同进化的提升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的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剑琳  朱宁  
城市核心竞争力是城市能力体系中贡献力大、关联度高,且与其它城市相比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竞争力。由于城市核心竞争力本身具有差异性和个性化的特点,难以用统一的客观标准进行衡量。本文在构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多层次评价指标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定量化评价方法,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确定提供了依据,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琪延  王博  
本文通过构建世界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和统计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对北京、伦敦、纽约、巴黎、东京5个世界中心城市的城市文化竞争力及城市文化竞争力核心要素进行比较,重点分析北京在5大中心城市中的优势和特色、劣势和短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北京文化竞争力的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璐  
城市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所独具的能够创造更多财富的能力 ,它具有密度、宽度和深度三个维度 ,分别用以衡量城市核心竞争力所体现的经济效率、产业跨度和可持续发展。基于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城市经营必须兼顾这三个维度 ,着重培育城市的资源配置能力、区域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 ,在城市经营中应重视经营优势资源、经营城市群落、经营主导产业、经营城市环境和经营城市品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焦子宸   张文霞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对太原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太原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更好地发挥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作用。近年来,太原大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但仍存在产业层次偏低、协同发展不足、要素支撑乏力等问题,还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打造产业人才高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以推动太原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俊成  杨益明  黄继发  
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区域内生产和交换集中的地方,承担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活动的作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心城市竞争力进行定量化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部省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潜力与条件、竞争力差异等进行了研究,认为中部地区多中心竞争是限制竞争力、协调与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合作与互动是中部地区整合优势与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结合"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从区域经济、产业、要素流等方面提出了通过加强自主创新、促进区域合作、发展现代服务经济等培育竞争力与协调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