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4)
2023(11898)
2022(9419)
2021(8343)
2020(6654)
2019(14836)
2018(14525)
2017(28125)
2016(14597)
2015(16213)
2014(15689)
2013(14830)
2012(13020)
2011(11672)
2010(11713)
2009(10860)
2008(10128)
2007(8626)
2006(7330)
2005(6471)
作者
(38198)
(31994)
(31718)
(30161)
(20042)
(15163)
(14664)
(12421)
(12049)
(11101)
(10800)
(10541)
(10033)
(9860)
(9679)
(9555)
(9409)
(9385)
(9307)
(8977)
(7728)
(7662)
(7655)
(7306)
(7181)
(7026)
(6910)
(6758)
(6231)
(6225)
学科
(67410)
经济(67368)
管理(41111)
(36266)
(30706)
企业(30706)
方法(29780)
数学(26190)
数学方法(25648)
(21605)
贸易(21597)
(20967)
业经(17852)
中国(16242)
地方(16147)
(15423)
(12820)
产业(11614)
理论(10782)
农业(10039)
信息(9891)
环境(9766)
(9642)
金融(9641)
(9394)
(9394)
银行(9391)
总论(9200)
地方经济(9195)
信息产业(9130)
机构
学院(201265)
大学(196598)
(86004)
经济(84429)
管理(79342)
理学(69520)
理学院(68818)
管理学(67379)
管理学院(67005)
研究(61207)
中国(46266)
(38979)
(36167)
科学(36111)
财经(29684)
中心(28685)
(28247)
(28069)
经济学(27206)
(26989)
(26069)
业大(26043)
师范(25859)
研究所(25721)
(24846)
经济学院(24840)
北京(23569)
(23465)
(23289)
财经大学(22174)
基金
项目(141832)
科学(113891)
研究(106809)
基金(103493)
(88868)
国家(88254)
科学基金(77506)
社会(70230)
社会科(67017)
社会科学(67004)
(56656)
基金项目(53616)
教育(49376)
自然(47969)
自然科(46958)
自然科学(46947)
(46608)
自然科学基金(46021)
编号(44326)
资助(41538)
成果(34020)
重点(32123)
(31860)
(30968)
(30515)
课题(29814)
国家社会(29743)
创新(28920)
项目编号(27360)
人文(27213)
期刊
(87469)
经济(87469)
研究(53947)
中国(34228)
管理(28874)
(26327)
学报(25210)
科学(24450)
(22315)
教育(21677)
大学(19961)
技术(18959)
学学(18763)
业经(16558)
经济研究(16213)
农业(15887)
(15845)
金融(15845)
(14912)
财经(13441)
国际(12877)
问题(12129)
(11682)
统计(11437)
商业(11307)
(11013)
图书(10191)
技术经济(9975)
决策(9544)
科技(8839)
共检索到283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盛斌  陈丽雪  
在全球数字治理进程中,区域与双边贸易协定已经成为推动构建数字贸易新规则的重要方式。本文在梳理全球数字自由贸易协定/区域贸易协定(FTAs/RTAs)网络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与比较了“美式模板”“欧式模板”“中式模板”和“南太平洋模板”协定在数字贸易规则领域体现的理念、内容与特点。论文还重点剖析了主要国家在数字产品类、数据流动类、知识产权保护类和隐私安全类四大议题中存在的主要分歧及其背后的战略目的与利益。最后,结合“中式模板”协定的现状为中国提出了参与全球数字规则构建的策略与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念利  陈寰琦  
《美墨加协定》(简称USMCA)框架下的数字贸易谈判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称TPP)规则作为基础。除直接承袭TPP中的部分条款外,USMCA对TPP中的数字贸易规则进行了一系列升级。USMCA较TPP数字贸易规则所作"深化"主要体现于:将数字产品非歧视性待遇扩展适用于广播服务产品;剔除"跨境数据自由流动"条款中"考虑各方监管需求"的例外规定;明确指出缔约方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需遵循的具体协定及原则;在"数据存储非强制本地化"条款中剔除"监管例外"和"公共安全例外"规定;将"开放源代码禁令"扩充适用于基础设施软件并引入"密钥保护"条款;推进缔约方在信息技术、网络安全、中小企业等多领域开展合作。此外USMCA还引入了未被TPP覆盖的"扩展"规则:"交互式计算机服务提供者对第三方侵权行为的免责条款"和"政府数据公开条款"。结合美国在USMCA谈判中所作表态,本文预测在后USMCA时代的贸易谈判中,数字贸易规则"美式模板"主要会在"持续推进美国数字经济国内规制的国际化"及"敦促缔约对象开放特定数字服务部门"两层面继续演进与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佰林   彭羽  
本文基于契约不完全理论,将区域贸易协定内容及其规则影响力引入企业跨国生产决策分析框架,使用文本分析法构建非对称的双边规则影响力指标,就区域贸易协定内容对双边FDI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区域贸易协定中规则影响力相对较大的缔约方(规则制定国)输出本国规则越多,其跨国企业对规则影响力相对较小一方(规则接受国)的直接投资越多,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区域贸易协定中的规则制定国通过与规则接受国规制融合,改善规则接受国投资环境,促进其对规则接受国的直接投资。本文的研究对于中国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时,如何构建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规则提供了参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军  彭乔依  
在数字贸易全球治理上形成代表性区域贸易协定(RTA)的数字贸易规则结构,其包含了跨境数据流动、数字技术、数字知识产权保护、数字存储(设施)本地化等相关内容,但存在相应的差别。RTA数字贸易规则结构具有的核心成员国政策特征,并通过规则延展、补充或减少条款、删增例外条款方式演进。推进中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需要国内政策法律先行,促进多边和区域数字贸易规则平衡并加强相关重点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浩   马茂清   袁然  
随着区域贸易协定框架下数字贸易规则的不断发展,定量研究数字贸易规则的贸易效应亟待进行。基于2005—2019年全球40个国家(或地区)对其所有贸易伙伴双边数字贸易出口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首先,区域贸易协定框架下的数字贸易规则对缔约方之间数字服务贸易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缔约方之间的数字基础设施差距越小、内部监管水平差距越小,出口促进效应越大;签署数字贸易规则会通过降低缔约双方之间的数字贸易壁垒促进数字服务贸易出口增长。其次,无论是贸易促进相关条款、数据相关条款,还是隐私保护条款,均体现出较强的数字服务贸易出口促进效应。再次,欧式模板和其他模板均对数字服务贸易出口表现出积极的促进作用,而美式模板则呈现出抑制效应。最后,数字贸易规则对数字货物贸易出口特别是信息与通讯技术产品出口也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约翰·沃雷  李春顶  郭子睿  
中国对国际贸易谈判的热衷并没有随着加入世贸组织(WTO)而停止。现在中国对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越来越积极。截至目前,中国已经签订了12个区域贸易协定,还有6个正在谈判中,并正在考虑加入另外4个。早期,中国主要和香港地区以及一些小的经济体(如爱尔兰)进行贸易谈判。而现在考虑加入的贸易协定谈判规模都非常大,包括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等。当然,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剑  蔡继伟  许亚云  
本文通过梳理多边与双边数字贸易条款的"美式模板"与"欧式模板",对比中国区域贸易协定的电子商务条款,运用自然语言文本处理分析方法对数字贸易条款的异质性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各国签署数字贸易条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区域主义下数字贸易条款碎片化问题严重,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往往谈判能力较强,扮演着规则制定者的角色,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巨大,在推动全球数字贸易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经济规模越大、经济相似性越大、双边距离越近的国家之间越倾向于签署包含数字条款的贸易协定,而互联网普及率差距越大、国家风险差距越大、数字贸易开放度差距越大的国家之间签署数字贸易条款的可能性越小,而且上述因素还影响着数字条款异质性。对于未来中国数字贸易谈判的发展方向,在签署国方面应优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已与中国有区域贸易协定的国家缔结数字贸易条款,在具体条款方面应逐步纳入互联网访问限制、数据存储非强制本地化和源代码等具体方面,并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同时逐步提高数字领域开放程度,在数字贸易监管和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日明   郭贞贞   陈永胜  
本文选取2001—2018年间66个经济体作为研究样本,考察区域贸易协定的数字贸易规则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区域贸易协定的数字贸易规则深化能够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缩短制度距离促进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提升;从数字贸易规则条款类型来看,电子商务章节条款与数字知识产权条款的正向促进效应显著;从不同收入类型的国家来看,对出口国为高收入国家的促进效应显著为正,而对贸易伙伴为中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的促进效应显著为正;从产业类型来看,区域贸易协定数字贸易规则促进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出口增加值;从中间品和最终品来看,区域贸易协定数字贸易规则对中间品的正向促进效应较显著。本研究为中国参与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董芳  王林彬  
文章以2005~2018年中国650个大型企业进行的3125例OFDI为研究样本,依据投资争端解决程度对双边投资协定、区域贸易协定的投资条款进行"法律化水平"赋值,考察两类投资协定法律化水平对企业OFDI成效的影响及背后的作用机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区域贸易协定投资条款的法律化水平显著提升了企业OFDI成效,但双边投资协定对企业OFDI成效影响不显著;第二,两类投资协定是通过东道国市场营商环境和市场监管质量这一中介机制对企业OFDI成效产生影响;第三,区域贸易协定投资条款法律化水平对企业OFDI成效的影响在制度质量较高的东道国、服务行业及非国有企业更加显著。文章结论为中国参与投资协定谈判和投资规则深度制定,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和投资成效等方面提供了实证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杨  陈寰琦  周念利  
"数字贸易"作为21世纪国际经贸谈判新议题一直热度不减。由于数字贸易具有多维度特征,再加上数字技术内在的流动性、多变性与全球性特征,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在设计和执行层面都困难重重。数据流动为美国的GDP贡献了3.4~4.8个百分点,同时创造了240万个全职就业岗位。作为数字贸易强国,美国一直尝试为数字贸易设定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全球标准。但在WTO的多边谈判中,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符大海  曹莉  
本文在全球区域贸易协定向深度一体化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通过构建各国区域贸易协定中环境条款的深度指数,利用扩展的结构引力模型,从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双重视角全面考察了区域贸易协定中环境规则对各国污染密集型产品和绿色产品出口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随着环境条款深度的提高,区域贸易组织成员方之间的污染密集型产品和绿色产品出口均显著下降,且该效应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强。异质性分析显示,缔约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质量和制度质量对环境规则的贸易效应有重要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缔约方之间污染密集型产品和绿色产品的出口会随着缔约方与非缔约方的环境保护条款加强而增加,表现出明显的贸易转移效应。这些结论对各国通过区域贸易自由化来实现本国对外贸易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海莲  邢丽  
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原产地规则是促进区域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促进区域贸易与经济发展,FTA原产地规则的限制水平会更契合行业结构性特点且具有更灵活与便利的制度规则。FTA原产地规则也会对南-南型FTA的中间品贸易产生约束效应,并增加中小企业的贸易成本。因此,针对FTA原产地规则这种"双向"的经济影响,我国应合理确定FTA原产地规则的限制水平,深入分析其政治经济影响因素并在制度选择时有利于促进产业优化和成本降低,从而尽可能保障我国在区域贸易合作中的合理利益。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海莲  邢丽  
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原产地规则是促进区域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促进区域贸易与经济发展,FTA原产地规则的限制水平会更契合行业结构性特点且具有更灵活与便利的制度规则。FTA原产地规则也会对南-南型FTA的中间品贸易产生约束效应,并增加中小企业的贸易成本。因此,针对FTA原产地规则这种"双向"的经济影响,我国应合理确定FTA原产地规则的限制水平,深入分析其政治经济影响因素并在制度选择时有利于促进产业优化和成本降低,从而尽可能保障我国在区域贸易合作中的合理利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念利  吴希贤  
UJDTA是美日数字贸易治理博弈的最新产物。与美国主导的TPP、USMCA相比,有值得关注的调整和变化。第一,UJDTA强化了对数字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但同时为保障政府执法能力做出了例外规定。第二,UJDTA将"知识产权"和"广播"重新纳入"数字产品非歧视性待遇"的例外规定,呈现出明显的"USMCA-"特征,但同时明确缩小"广播例外"的实施范围实现了对TPP相关规则的深化。第三,UJDTA的数字税规则对USMCA和TPP进行扩展,强调成员方针对数字服务和产品征收国内税需基于非歧视原则。故UJDTA推进数字贸易发展的雄心水平整体上介于TPP与USMCA之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海莲  韦薇  
中国已签署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中原产地规则的结构特征与限制效应(包括行业限制效应)具有一定差异,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原产地规则的限制水平对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区域贸易约束效应,而累积条款则具有一定程度的区域贸易创造效应,因此有必要通过原产地判定标准及其采用方式的合理选择来确定优惠原产地规则的限制水平,并逐步采用更为便利的累积规则和原产地证书签发制度,提升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构建更高效的全球和区域价值链,促进我国制造业和进出口贸易结构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