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82)
2023(18275)
2022(15098)
2021(13650)
2020(11608)
2019(26120)
2018(25793)
2017(49046)
2016(26924)
2015(30313)
2014(30269)
2013(29495)
2012(27225)
2011(24430)
2010(24899)
2009(23569)
2008(22979)
2007(20922)
2006(18416)
2005(16912)
作者
(77370)
(64793)
(64534)
(61510)
(41056)
(30807)
(29690)
(25071)
(24303)
(22981)
(21948)
(21816)
(20760)
(20359)
(20116)
(20111)
(19687)
(19177)
(18847)
(18451)
(16205)
(15879)
(15746)
(14864)
(14639)
(14612)
(14391)
(14341)
(13028)
(12902)
学科
(109627)
经济(109482)
管理(77847)
(70559)
(57345)
企业(57345)
方法(43237)
数学(36736)
数学方法(36303)
中国(33199)
(30905)
(29465)
(25264)
业经(25163)
地方(25031)
(22802)
(20831)
贸易(20823)
农业(20201)
(20139)
(19264)
金融(19256)
(19213)
银行(19172)
(18355)
理论(18268)
(18017)
环境(17090)
(17069)
财务(17013)
机构
大学(381968)
学院(381885)
(155137)
经济(151651)
管理(140684)
研究(132375)
理学(119965)
理学院(118539)
管理学(116293)
管理学院(115587)
中国(100997)
(81689)
科学(80614)
(75018)
(67141)
(64209)
中心(60825)
研究所(60578)
(59551)
财经(58471)
业大(55245)
(52850)
(52162)
师范(51625)
北京(51171)
农业(50401)
(48293)
经济学(48262)
(47250)
经济学院(43466)
基金
项目(251214)
科学(197886)
研究(184773)
基金(181338)
(158039)
国家(156749)
科学基金(134033)
社会(117692)
社会科(111449)
社会科学(111420)
(98782)
基金项目(95409)
教育(85385)
自然(84895)
(83243)
自然科(82963)
自然科学(82940)
自然科学基金(81383)
编号(75615)
资助(72773)
成果(62541)
重点(57321)
(55087)
(54883)
课题(53274)
(51969)
国家社会(49017)
创新(48683)
(48287)
科研(47629)
期刊
(178524)
经济(178524)
研究(115325)
中国(80070)
学报(60432)
(59323)
(59257)
科学(54664)
管理(52593)
大学(45860)
教育(44754)
学学(42895)
农业(39626)
(36839)
金融(36839)
技术(32973)
业经(29567)
财经(28875)
经济研究(28761)
(24908)
问题(24417)
(21321)
(19852)
(19031)
图书(17915)
国际(17890)
商业(17872)
技术经济(17654)
统计(17217)
现代(17103)
共检索到582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银锋  李云植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是新时期形成内外双循环互动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抓手。本文定量评估了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并实证检验其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消费资源在核心城市的集聚以及城市网络带来的扩散效应,构成了消费中心城市的内生增长动力。在一体化水平较高、消费能力较强的城市中,这种集聚和扩散效应更为明显。因此需要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夯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文良  
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分析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加速后制造业集聚与扩散趋势的变化以及地区专业化水平的变化。通过分析广东省与其周边省份以及广东省各地市的产业平均集中率和制造业中心值,本文发现广东省制造业集聚趋势在继续;而对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和地区间专业化指数、从行业的角度对产业空间基尼系数、SP指数以及各行业产值的省份(地市)集中度的分析,则进一步阐明了在制造业集聚和扩散的进程中制造业地区专业化的变化和集聚、扩散的具体行业及地理位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各种区域经济集团的成立,成员国企业间的交易成本逐渐降低,这必然引起产业在成员国之间的重新集聚和扩散,从而导致将产业在成员国之间的转移。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由交易成本降低原因,产业经历了一个从集聚到扩散的过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邓杨丰  张露  
本文选取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以产业集聚理论作为理论依据,运用区位熵对三大经济圈金融集聚程度进行测度,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区位熵、基尼系数和变系数的变化来分析各经济圈的金融集聚程度趋势变化,从而提出推进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邓慧慧  
通过把Grossman and Helpman(1994)模型扩展到多区域、多产业框架,并引入区域贸易一体化因素,从理论视角分析了FDI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并聚焦于区域贸易协定在这种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理论分析结果表明,FDI流入以非线性方式影响出口。影响机制不仅与本国的市场规模、资本存量、本国与其他经济体的贸易自由度相关,还与贸易伙伴的市场规模和彼此之间的贸易自由度相关。贸易自由度在FDI影响贸易的机制中具有"二次放大"效应。此结论在使用1986~2010年跨国面板数据所进行的实证研究中得到证明。该结果意味着在当前国际经济、外贸形势下,中国与东亚主要经济体尤其是日本、韩国加快谈判进程,提高贸...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杰英  游蕊  
长三角和京津冀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跨区域规划经济体。采用信贷增长率指标构建SVAR模型对两地金融一体化程度进行分析比较。协整结果显示两大区域内信贷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一体化效应明显。长三角一体化程度高于京津冀,京津冀中天津信贷扩散效应显著,北京和河北信贷呈现极化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全毅  
一、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动态亚太地区,狭义指亚洲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即由中日韩、朝鲜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所组成东亚地区;广义指环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主要涵盖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21个经济体成员。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始于1989年APEC的成立。而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则肇始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一)美国主导的亚太机制的进展:从APEC到TPP APEC成立于1989年,其宗旨是: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解艳华  
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三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化需要大量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发展对策为:加大投入力度,实现多元化办学;建立循环机制,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组建职教集团,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打破体制性障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淑涵  
建设具备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更是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引领农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的视角,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对34家农村合作社的57名工作人员进行调研,并基于扎根理论建立了我国当前的农产品品牌建设路径。研究发现:第一,管理者认知是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前置因素,而农民认知受到管理者约束。第二,区域一体化和市场竞争构成了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外部情境因素,合作社自身建设构成了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内部情境因素,政策对品牌建设的驱动作用最为显著。第三,管理者认知与内外部情境要素相辅相成,同步提高认知并改善环境要素才能有效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要以区域一体化为导向建立农业产业机构,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合理确定农产品品牌特色方式,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打破制约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深层次桎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单卫东,包浩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治国  卢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传统行政区划的壁垒与之形成了矛盾。要解决当前区域法治环境的问题,促进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应当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完善立法、设置机构和搭建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等举措构建立体化的区域法治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颖  耿槟  梁小亮  
产业协同集聚对工业地价的影响机理研究对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区域一体化视角,剖析产业协同集聚与工业地价分异空间效应的逻辑关系,提出工业地价分异及其形成机理研究假说,基于莫兰指数、GWR方法构建测度模型实证分析长三角309个县(市、区)工业地价分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下,整体上县域间工业地价存在显著分异性,而地级市间工业地价分异大于地级市内部工业地价分异;(2)政府投资协同集聚、劳动力协同集聚、基础设施协同集聚、出让价格政府协同管制、投资协同集聚等因素对长三角县域工业地价空间分异影响显著,而各因素对区域内工业地价的影响程度均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斌斌  
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与高端人才集聚互动效应的分析,并基于推拉理论的扩展,研究了高端人才集聚在产业集群中的动态演化过程,得出如下结论:产业集群与高端人才集聚的互动不仅产生正效应,即磁场效应、根植效应、激励效应、群体效应和自强效应,还会由于人才集聚未成规模等而产生负效应;高端人才在产业集群的动态演化分为产生、发展、成熟和分化四个阶段,地方政府应正确判断产业集群所处的阶段并采取相应人才策略,尤其是在集群的分化阶段,要采取合理的政策引导使其进入再发展阶段。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玉新  李天籽  
本文主要利用2004~2010年间中国沿边省份的200个城市数据,研究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沿边城市经济的空间分布,并进一步分析对外开放等因素对中国沿边城市经济和产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沿边城市经济功能的发展和转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爽  
在京津冀区域物流集群发展方面,京津冀交通网络发达,空间联系紧密,但物流网络节点和园区规划建设不完善;资源丰源,业态多样,但物流专业化服务水平和物流市场培育能力不高;科技发达,物流量大,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但政策机制不协调;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但物流业信息管理平台不成熟。京津冀区域物流的集群发展需要明确资源配置边界,打破当前以授权竞争为主的局面,建立以产业链和产业体系竞争为主的格局;通过顶层设计,打破行政区域的物流布局,形成信息同步、可持续发展、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大物流系统;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协调发展,协同带动,共享发展成果;打造资源杠杆优势,共享物流信息资源,建设基于整体发展的物流网络和设施节点。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