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3)
2023(11588)
2022(9285)
2021(8230)
2020(7009)
2019(15618)
2018(15242)
2017(28941)
2016(15332)
2015(17081)
2014(17197)
2013(16845)
2012(15519)
2011(13968)
2010(13917)
2009(12986)
2008(12783)
2007(11531)
2006(10264)
2005(9321)
作者
(44775)
(37413)
(37228)
(35648)
(23910)
(17819)
(17008)
(14473)
(14379)
(13279)
(12848)
(12833)
(12130)
(11898)
(11845)
(11790)
(11062)
(10969)
(10809)
(10625)
(9388)
(9257)
(9203)
(8609)
(8385)
(8375)
(8333)
(8155)
(7556)
(7371)
学科
(72601)
经济(72513)
管理(42909)
(40355)
方法(30468)
(30022)
企业(30022)
数学(27383)
数学方法(27127)
中国(22198)
(20690)
地方(18253)
(16700)
业经(14909)
农业(14766)
(14113)
(13483)
(11259)
金融(11251)
(10853)
(10825)
银行(10804)
(10704)
贸易(10696)
理论(10621)
(10358)
(10288)
地方经济(10281)
环境(9685)
(9557)
机构
大学(222115)
学院(220113)
(92541)
经济(90715)
管理(81102)
研究(77829)
理学(69591)
理学院(68780)
管理学(67443)
管理学院(67041)
中国(58968)
(47426)
科学(46510)
(44022)
(38715)
(36656)
中心(35584)
研究所(34982)
(34763)
财经(34758)
(31701)
业大(31330)
(30651)
经济学(30213)
师范(30199)
北京(29612)
(29028)
农业(28487)
经济学院(27354)
(27029)
基金
项目(150323)
科学(119579)
研究(110428)
基金(110090)
(96344)
国家(95605)
科学基金(82207)
社会(72082)
社会科(68364)
社会科学(68351)
(58275)
基金项目(57205)
教育(51838)
自然(51473)
自然科(50182)
自然科学(50162)
自然科学基金(49238)
(49029)
资助(44619)
编号(43419)
成果(36201)
重点(34732)
(33585)
(33112)
课题(31646)
国家社会(31096)
(30583)
教育部(29063)
创新(28775)
大学(28612)
期刊
(101336)
经济(101336)
研究(66392)
中国(48933)
学报(35970)
(34251)
(33434)
管理(32354)
科学(32277)
大学(27847)
教育(27380)
学学(26016)
农业(22057)
(21605)
金融(21605)
技术(21030)
财经(18244)
经济研究(17132)
业经(16197)
(15743)
问题(13883)
(11754)
(11220)
(11053)
统计(10774)
技术经济(10160)
资源(10080)
图书(9875)
(9853)
商业(9552)
共检索到336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吴青山  吴玉鸣  郭琳  
长三角城市群在分步扩容的过程中所带来的资源错配效应究竟如何?当前是"稳步吸收新成员,在扩展中谋发展",还是"停止吸纳新成员,在发展中求进步"?文章以2010年长三角城市群扩容为准自然实验,以合成控制法为评估工具,检验并比较区域一体化对整体城市、原位城市和新进城市劳动力错配的影响,进一步讨论评估结果的稳健性,并探索区域一体化影响劳动力错配的内在机制。结果显示:2010年长三角扩容有助于改善城市群内部地区劳动力错配,且影响效果呈现"新进城市>整体城市>原位城市"的关系;通过一系列检验证实了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和稳健性;长三角扩容通过加快劳动力流动和提升最低工资标准两种途径矫正劳动力市场扭曲,改善了劳动力错配,中介变量机制效应存在差异。文章研究结论对推动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建设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强永昌  杨航英  
在推进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和出口贸易增速放缓的双重背景下,国内区域一体化扩容的出口效应究竟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文章匹配了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和国泰安数据库,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2010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扩容的企业出口效应。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扩容显著促进了整体城市与原有城市的企业出口,对新加入城市的企业出口没有显著影响,该结论具有稳健性。基于出口额分解的检验发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扩容减少了企业出口的产品种类与目的国数量,提高了企业出口的贸易密度与平均出口价值。影响机制检验发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扩容的专业化经营效应提升了企业出口水平,而创新抑制效应降低了企业出口水平。异质性检验发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扩容对外资企业、小规模企业、低生产率企业的出口促进作用较大。研究结论对推进中国区域一体化建设和促进出口增长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志祥   计小青   许泽庆  
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县域活则全盘活。文章基于2005—2020年长三角地区153个县域单元面板数据,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扩容为契机,结合渐进双重差分法、合成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区域一体化对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区域一体化显著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提升,这一促进作用主要依赖于经济联系机制、产业结构升级机制以及市场活力机制的有效发挥;区域一体化对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政策效应,因地区差异、行政约束、工业基础等因素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应更加重视县域经济基础性地位,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设计,有效排除区域内要素自由流通障碍,并引导地方政府强化一体化协同发展理念,充分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格  高达  吕世公  
基于1997—2018年中国212个地级市数据,将长三角城市群扩容作为区域一体化的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法(DID)实证检验区域一体化对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扩容通过与周边新城市的融合,显著提高了整体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水平,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证实了该结论的可靠性。(2)机制分析表明,长三角城市群扩容将原本相互独立的城市整合为一个城市群经济体,通过加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三条渠道共同促进城市群绿色发展。(3)在经济发展水平更高、技术创新水平更高、第二产业比重更高的城市,区域一体化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中国在推进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要加强区域间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协同与合作,共同实现绿色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光伟   季连文  
在推进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和推动企业绿色转型的双重背景下,区域一体化的绿色创新效应究竟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2004—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扩容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机理。研究发现:(1)区域一体化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这一促进效应体现在降低企业成本和释放市场需求空间上。(2)企业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企业对于区域一体化政策的绿色创新效应更加敏感。(3)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一方面吸引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通过资金及技术溢出效应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另一方面增强了环境规制力度,通过创新补偿效应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意愿。研究结论丰富了区域一体化微观经济后果研究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同时也为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红利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光伟   季连文  
在推进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和推动企业绿色转型的双重背景下,区域一体化的绿色创新效应究竟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2004—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扩容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机理。研究发现:(1)区域一体化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这一促进效应体现在降低企业成本和释放市场需求空间上。(2)企业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企业对于区域一体化政策的绿色创新效应更加敏感。(3)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一方面吸引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通过资金及技术溢出效应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另一方面增强了环境规制力度,通过创新补偿效应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意愿。研究结论丰富了区域一体化微观经济后果研究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同时也为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红利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董春风  何骏  
基于2003-2018年中国270个城市面板数据,以长三角城市群扩容事件为切入点,采用PSM-DID和中介效应等方法系统考察了长三角城市群扩容机制下区域一体化发展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显著提升了整体城市、原位城市和新进城市的创新能力,且对原位城市创新能力提升更明显。异质性方面,区域一体化发展对中小规模城市和大型及以上规模城市间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并无显著差异;对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较非资源型城市更显著;对非G60科创走廊城市创新能力提升作用较G60科创走廊城市更显著。作用机制方面,区域一体化发展能够通过强化政府协同创新战略引导和优化市场创新要素配置间接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对财政科技投入密度的提升效应和对创新人员流动的促进效应是主要动因,其次是对企业的集聚创新效应,对固定资产投资密度提升的"偏好性"推进呈现出负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治栋   江伟  
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在探究政策对高质量发展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1年114个城市的样本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该政策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总体上显著提高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且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部分体现在社会层面;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不同规模城市和不同市场一体化程度城市中存在显著差异;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通过降低市场分割和产业同构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能力和技术水平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对城市高质量发展影响中发挥着正向的调节效应作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为生态发展、兼顾小城市利益和政策推广拓展了空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戚晓曜  郑雪  
利用我国城市最近的面板数据探讨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问题,分别考察了海西区、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区域的工资趋同性,并进一步考察了影响地区工资趋同的因素以及这些影响因素与工资趋同趋势的相关关系,对比了海西区与其他两个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主要差异。最后,对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晓露  
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城市创新质量提升具有更强迫切性。利用1990-2017年长三角城市尺度数据,以城市群渐次扩容为基础,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多角度评估一体化区域扩容对城市创新质量的影响与驱动机制。研究发现:一体化区域扩容显著抑制了城市创新质量提升,且一体化区域扩容对不同类型、不同时期、不同批次及不同区域城市的创新质量影响均存在明显差异,印证了融入一体化实现创新质量提升中政策制定、实施因地制宜的重要性。一体化区域扩容通过市场规模效应、要素竞争效应、策略创新效应等影响城市创新质量,且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弱化了一体化区域扩容的创新质量负效应。因此,在以城市群一体化区域扩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应加强关注城市群一体化可能的负面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俊  杨青  
2008年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范围从原先的16市扩展到苏浙沪全境,为探索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边界效应变化及其政策有效性提供了有利的案例。利用长三角地级市2001-2012年数据,借助Barro趋同性回归方程,分别检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边界效应、一体化范围扩大效应、范围扩大政策有效性以及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性。结果显示,长三角核心和外围之间存在显著的边界效应,范围扩大后,从经济规模变化来看呈现显著的负向边界效应,从劳动生产率变化来看依然保持显著的正向边界效应,边界效应并未消失;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融合早于长三角扩容政策颁布时期,该政策具有适应性政策调整特征。由此得出,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过程中产业集聚与扩散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付文林  吕鑫  
本文基于2008—2012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以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颁布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匹配后的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区域一体化对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长三角一体化使得试点城市内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提高了1.6个百分点,并且这一效应主要存在于中心城市、流动性较强的制造业企业以及税企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民营企业。进一步的机制检验显示,长三角一体化显著提高了城市经济集聚租金和税收征管效率,企业分工与盈利水平的提升使得地方政府能在经济集聚中获得税收收益,进而形成促进地方政府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内生动力机制。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需要进一步规范地区间财政分配关系、地方税收征管行为,调动地方政府推进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潘旭文  
本文基于2006—2020年上市公司设立关联企业形成的企业-城市对数据,实证分析区域一体化对企业跨地区投资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区域一体化建设有助于促进企业跨地区投资并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企业偏向于服务类业务、跨区异地及原位中心城市的投资,地区间的区域一体化政策协同显著强化企业跨地区的投资行为;区域一体化通过优化投资环境促进企业扩大投资规模,这一效应在企业规模较大、服务业、融资约束低的企业更为明显;区域一体化有助于提高资本流入地企业的经营绩效、扩大企业的采销市场,其投资迁移效应具有地理邻近偏好和区域内依赖性的特征。以上研究结论对区域一体化政策促进有效投资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可  
本文基于2007~2016年长三角地区地级市层面的数据,采用相对价格法测算了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市场一体化程度,并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和广义空间面板两阶段模型验证了市场一体化的环境效应。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与3种污染物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和污染排放强度均呈现出倒"U"型关系,即当市场一体化超过一定的临界水平后,市场一体化对污染排放呈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长三角地区大多数城市已进入市场一体化的减排阶段;市场一体化强化了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和能源效率的减排效应;污染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邻近地区的市场分割显著促进了本地的污染排放。本研究对长三角地区推进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和地区协同减排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当市场一体化达到较高水平后具有促进地区协同减排的作用,应加快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以充分利用市场一体化的减排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贺祥民  赖永剑  聂爱云  
使用倍差法并运用相对数模型和绝对数模型研究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地区污染排放收敛的影响。相对数模型研究结果发现2003年长三角一体化加速促进了三省市的污染排放收敛;绝对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有利于各省市的污染排放程度的降低,尤其有利于促进污染排放强度下降式收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