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10)
2023(20412)
2022(16906)
2021(15388)
2020(12791)
2019(29054)
2018(28439)
2017(54311)
2016(29475)
2015(32760)
2014(32914)
2013(32193)
2012(29925)
2011(27264)
2010(27722)
2009(25646)
2008(24825)
2007(22096)
2006(19978)
2005(18178)
作者
(84442)
(70445)
(69940)
(66792)
(45295)
(33581)
(31898)
(27232)
(27134)
(25248)
(24060)
(23965)
(22812)
(22424)
(21982)
(21904)
(20827)
(20586)
(20446)
(20335)
(17943)
(17289)
(17266)
(16443)
(15997)
(15812)
(15559)
(15444)
(14250)
(13942)
学科
(140383)
经济(140240)
管理(81982)
(76121)
(59612)
企业(59612)
方法(53652)
数学(46735)
数学方法(46175)
中国(40429)
(36603)
地方(34765)
(30224)
业经(29376)
(26884)
农业(24891)
(24530)
(22217)
贸易(22201)
(21383)
(21122)
金融(21114)
(21105)
银行(21077)
(20370)
环境(20281)
理论(20075)
(18591)
地方经济(18532)
(18023)
机构
学院(418403)
大学(416766)
(179531)
经济(175743)
管理(157995)
研究(148777)
理学(134493)
理学院(132934)
管理学(130519)
管理学院(129726)
中国(113658)
(89711)
科学(88281)
(83137)
(74195)
(68399)
中心(68139)
(66824)
研究所(66786)
财经(64738)
(58698)
(57952)
业大(57700)
师范(57354)
北京(56410)
经济学(55616)
(54502)
(52009)
农业(51699)
经济学院(49716)
基金
项目(274957)
科学(218447)
研究(202969)
基金(199814)
(173356)
国家(171946)
科学基金(148516)
社会(130994)
社会科(124199)
社会科学(124172)
(107973)
基金项目(104134)
自然(94095)
教育(93598)
自然科(91939)
自然科学(91919)
(90430)
自然科学基金(90271)
资助(82668)
编号(81575)
成果(66764)
(63394)
重点(62450)
(60621)
课题(58205)
(56491)
国家社会(54635)
创新(52880)
教育部(52238)
科研(51877)
期刊
(208440)
经济(208440)
研究(129958)
中国(89383)
(62872)
学报(61031)
管理(61008)
(60935)
科学(58249)
教育(48292)
大学(47421)
学学(44405)
(44025)
金融(44025)
农业(41154)
技术(38924)
经济研究(33980)
业经(33403)
财经(32684)
(28264)
问题(27984)
(21821)
(21530)
统计(21186)
技术经济(21129)
图书(19389)
(19327)
世界(19254)
资源(18970)
国际(18960)
共检索到652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凯  邹楠  甘畅  胡奕  
政策红利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在剖析区域一体化政策影响城市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上,以中国2008—2019年211个城市为研究样本,将实施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的城市作为处理组,其他城市作为控制组,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视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识别区域一体化政策影响旅游发展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的施行有利于沿线城市旅游发展,且通过政策外生性检验、平行趋势检验、替换指标检验、倾向得分匹配检验、安慰剂检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稳健。作用机制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可以通过加强经济联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创新水平间接地促进城市旅游发展;然而,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涓滴效应”大于“极化效应”。以上结论为长江经济带优化政策内容,精准施策,构建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文  张羽瑶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促进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命题。利用2007—2016年中国长江经济带1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验证区域一体化战略对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结合阈值模型考察两者关系的非线性特征,最后,基于异质性的角度,考察一体化环境下长江经济带区域内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区域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长江经济带区域内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在长江经济带的上游、中游、下游区域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第二,一体化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倒"U"型特征。在低集聚度和高集聚度地区,一体化有利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在中集聚度地区却呈现相反的效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叶连广  何雄浪  邓菊秋  
当前,中国正进入城市群驱动经济增长、经济带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城市群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和经济带的辐射与连接推动区域资源与要素在更广的空间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以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修正空间引力模型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产业联动网络与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产业联动网络和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并具有明显的梯度特征和集聚趋势;产业联动网络对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效应显著为正,产业联动网络有利于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产业联动网络通过改变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配置不平衡和促进区际技术溢出来推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潇冉   云如先   王磊   段学军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群区域一体化成为区域空间发展的重要趋势。基于体制机制、区域发展、创新产业、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6方面一体化发展,构建城市群区域一体化评价体系,基于统一的框架,比较分析长江经济带5个主要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水平与近10年主要变化特征,突出城市群发展侧重与短板,为高质量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5个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差距显著,呈现从下游到上游逐渐递减趋势,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水平最高,中游城市群其次,成渝城市群较低,滇中、黔中两个区域性城市群尚处于起步阶段;近10年来各城市群区域一体化水平均有提升,重点发展内容和提升程度不一,中下游城市群侧重公共服务,上游城市群侧重基础设施建设。基于研究结果,从改善区域一体化发展短板和推进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桐彬  朱英明  张云矿  
在我国积极畅通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于缓解制造业产能过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8—2018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和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产能过剩具有显著的缓解效应。区域一体化可以通过改善资源错配、抑制产业同构和提升市场潜力等机制缓解制造业产能过剩,其中市场潜力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调节效应检验表明: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和金融支持削弱了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缓解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长江上游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缓解效应更为明显;区域一体化提高了新兴产业的产业同构程度,进而加剧产能过剩;财政压力和金融支持的调节效应对于国有企业更为明显,而土地支持的调节效应对于民营企业更为明显。据此提出拓宽要素大通道、打造产业大格局、推进市场大统一等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毓利   陈肇星   徐彤   王莉琴  
生态旅游作为连接“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重要路径,其一体化发展契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区域一体化战略要求,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建设“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视为区域推动生态旅游一体化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09年—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等探究生态旅游一体化能否以及如何助推省域经济发展“弯道超车”问题。研究发现:“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建设可显著提升省域经济发展水平,表明生态旅游一体化能有效推动省域经济增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弯道超车”;生态旅游一体化促进了“协作区”各省经济增长,有效助推了福建、安徽和江西经济发展“弯道超车”;生态旅游一体化可以通过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科技创新效应和环境改善效应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文章厘清了生态旅游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影响机制,丰富了旅游一体化研究,为生态旅游和旅游一体化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柯蓉  张贺  
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城乡一体化及城市转型发展指标体系,本文对长江经济带城乡一体化与城市转型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差异进行空间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沿长江流域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特征显著,区域中心城市在城市转型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中引领作用明显,长江经济带不同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找到代表性的特色经济增长突破口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文中构建了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快、科技创新要素集聚、科技投入较大的城市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有明显的带头作用。城市功能、科技创新是影响长江下游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经济增长、结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维  李孜沫  文春生  
长江经济带建设已纳入国家战略,一体化建设研究势在必行。长江经济带区域涉及上中下游三地、六大城市群和八大国家新区,城市群和新区间的有机联系成为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因素。本文先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资源环境和交通体系进行现状描述,然后对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性、均衡性、生态性和公平性四大要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维  李孜沫  文春生  
长江经济带建设已纳入国家战略,一体化建设研究势在必行。长江经济带区域涉及上中下游三地、六大城市群和八大国家新区,城市群和新区间的有机联系成为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因素。本文先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资源环境和交通体系进行现状描述,然后对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性、均衡性、生态性和公平性四大要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杜裕民  
概要:长江经济带规划的提出是我国以区域经济发展为突破口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旅游产业领域中经济带内部部分地区由于条件好发展较快,部分地区条件薄弱发展相对落后,总的来看长江经济带经济一体化程度并不高,中心城市之间关联性不强,这制约了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然而各区域旅游资源异质性强,互补性大,一体化发展前景广阔。文章通过对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旅游资源互补性以及中心城市之间可达性分析,提出上游以成渝城市群、中游以武汉都市圈、下游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城市群为核心,各地省会城市为节点,以交通为纽带,连接地级城市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杜裕民  
概要:长江经济带规划的提出是我国以区域经济发展为突破口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旅游产业领域中经济带内部部分地区由于条件好发展较快,部分地区条件薄弱发展相对落后,总的来看长江经济带经济一体化程度并不高,中心城市之间关联性不强,这制约了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然而各区域旅游资源异质性强,互补性大,一体化发展前景广阔。文章通过对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旅游资源互补性以及中心城市之间可达性分析,提出上游以成渝城市群、中游以武汉都市圈、下游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城市群为核心,各地省会城市为节点,以交通为纽带,连接地级城市构建旅游一体化联动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杜裕民  
概要:长江经济带规划的提出是我国以区域经济发展为突破口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旅游产业领域中经济带内部部分地区由于条件好发展较快,部分地区条件薄弱发展相对落后,总的来看长江经济带经济一体化程度并不高,中心城市之间关联性不强,这制约了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然而各区域旅游资源异质性强,互补性大,一体化发展前景广阔。文章通过对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旅游资源互补性以及中心城市之间可达性分析,提出上游以成渝城市群、中游以武汉都市圈、下游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城市群为核心,各地省会城市为节点,以交通为纽带,连接地级城市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荣荣  张翱祥  唐洋  
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2007~2017年我国286个城市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利用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方法评估了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对城市生态效率的政策效果。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显著提升了沿线城市的生态效率,通过一系列检验后,证明该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影响机制,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科技进步,并通过经济增长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改善城市生态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桥  肖尧  陈浩  
文章旨在探讨市场一体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以核心-边缘结构理论为基础,获取我国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价格法"测算了我国省际区域市场分割指数并采用门限与分组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市场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整体而言,随着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区域的经济差异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并逐渐趋同的阶段效应,而市场一体化对东部与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模式存在差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华飞  杨美  肖静  
碳减排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必要途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能否有效促进区域碳减排是亟待探索的待解课题。研究基于2010~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区域碳减排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碳减排,且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碳减排效应在长江经济带中、下游地区显著,而对上游地区不显著;(3)传导机制分析表明,绿色技术创新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区域碳减排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53.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