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9)
- 2023(13804)
- 2022(11055)
- 2021(9673)
- 2020(7860)
- 2019(17507)
- 2018(17047)
- 2017(32061)
- 2016(17566)
- 2015(18999)
- 2014(18750)
- 2013(18024)
- 2012(16312)
- 2011(14570)
- 2010(14470)
- 2009(13377)
- 2008(12925)
- 2007(11334)
- 2006(10142)
- 2005(9163)
- 学科
- 济(75506)
- 经济(75422)
- 管理(47731)
- 业(41373)
- 企(31333)
- 企业(31333)
- 方法(26309)
- 中国(23777)
- 数学(23132)
- 数学方法(22897)
- 农(21347)
- 地方(19658)
- 学(18627)
- 业经(16236)
- 财(16095)
- 农业(14404)
- 环境(14100)
- 制(13859)
- 贸(11495)
- 贸易(11491)
- 体(11371)
- 发(11236)
- 融(11222)
- 金融(11214)
- 银(11175)
- 银行(11123)
- 易(11064)
- 行(10655)
- 技术(10437)
- 划(10320)
- 机构
- 大学(245209)
- 学院(244618)
- 济(97750)
- 经济(95587)
- 研究(90484)
- 管理(89752)
- 理学(77594)
- 理学院(76591)
- 管理学(75016)
- 管理学院(74601)
- 中国(66475)
- 科学(59211)
- 京(53273)
- 农(52160)
- 所(46569)
- 业大(43021)
- 研究所(42955)
- 财(42616)
- 农业(41421)
- 中心(40597)
- 江(37280)
- 财经(34172)
- 院(33689)
- 范(33424)
- 师范(32950)
- 北京(32718)
- 经(31210)
- 经济学(30065)
- 州(29450)
- 省(28457)
- 基金
- 项目(175344)
- 科学(137955)
- 基金(127837)
- 研究(120852)
- 家(115617)
- 国家(114722)
- 科学基金(96944)
- 社会(79330)
- 社会科(75209)
- 社会科学(75184)
- 省(69528)
- 基金项目(68149)
- 自然(63646)
- 自然科(62202)
- 自然科学(62177)
- 自然科学基金(60999)
- 划(59121)
- 教育(53691)
- 资助(49427)
- 编号(46362)
- 重点(40464)
- 发(39209)
- 部(36917)
- 创(36413)
- 成果(35845)
- 创新(34294)
- 计划(34264)
- 国家社会(34128)
- 科研(33665)
- 课题(33330)
- 期刊
- 济(106176)
- 经济(106176)
- 研究(68976)
- 中国(52757)
- 学报(48119)
- 农(47324)
- 科学(42454)
- 大学(35013)
- 学学(33285)
- 农业(31750)
- 财(31363)
- 管理(31276)
- 教育(24322)
- 融(20153)
- 金融(20153)
- 技术(18874)
- 业经(18377)
- 经济研究(17692)
- 业(16928)
- 财经(16472)
- 问题(15666)
- 经(14302)
- 版(13727)
- 资源(13435)
- 业大(13317)
- 科技(12865)
- 农业大学(11345)
- 发(10968)
- 商业(10946)
- 技术经济(10797)
共检索到361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思远
文章基于地理空间一体化、经济空间一体化以及社会空间一体化三个维度建构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测算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选取2003—2020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已成为优化国内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关键引擎。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不仅能直接促进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高,还可经由人力资本效应与产业结构效应间接提升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据此,应当全面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完善区域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社会经济生态友好型发展,实现区域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共赢。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思远
文章基于地理空间一体化、经济空间一体化以及社会空间一体化三个维度建构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测算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选取2003—2020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已成为优化国内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关键引擎。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不仅能直接促进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高,还可经由人力资本效应与产业结构效应间接提升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据此,应当全面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完善区域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社会经济生态友好型发展,实现区域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共赢。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丹玲 卢新海 张超正 张旭鹏
从多维视角探索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可以为一体化战略"扩容"及城市土地绿色利用路径优化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本文以2003—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检验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效应,探索性构建"市场-技术-产业"的多维理论分析框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挖掘区域一体化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与未实施区域一体化的城市相比,一体化地区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高出0.124个单位,并且这一提升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第二,通过对多维作用机制的独立效应及协同效应检验发现,区域一体化建设依赖市场关联、技术创新及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产业结构合理化变量的中介作用尚未显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柯达 徐斌 刘杨倩宇
文章采用中国30个省份2003—2019年的数据,构造区域一体化综合水平指标,测度各省份的绿色发展效率,分析了区域一体化、产业结构水平和财政支出规模以及区域一体化与后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并进行空间效应分解。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能促进绿色发展效率提升,该作用受到产业结构水平的正向调节和财政支出规模的负向调节;提高产业结构水平和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能促进绿色发展效率提升,任何产业结构水平下区域一体化都能促进绿色发展效率提升,而财政支出规模过高时,区域一体化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效果将由促进转为抑制;区域一体化、产业结构水平、财政支出规模的溢出效应分别为不显著、负向效应、正向效应。区域一体化与产业结构水平、财政支出规模的交互作用均表现为负向溢出效应,在考虑两种交互作用时,区域一体化表现为正向溢出效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志才 谢妞
选取全国14个重点城市群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一体化发展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测度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并应用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SBM-DEA模型对绿色经济效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和绿色经济效率在时间维度上不断提升,但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东部高于中、西、东北地区的特征。进一步考察城市群一体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发现,城市群一体化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该结论通过了基于工具变量法的稳健性检验,且城市群一体化分项指标中的经济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较大;城市群一体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具有时空异质性:从空间上看,东部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更受益于城市群一体化的发展;从时间上看,党的十八大之后,城市群一体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更加显著。因此,应在遵循市场规律与政府调节的基础上坚持推进城市群一体化的进程,以实现我国经济增长与绿色环保双赢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城市群一体化 绿色经济效率 时空异质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新海 陈丹玲 匡兵
运用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2004-2015年武汉城市群区域一体化水平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测算,并通过使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考察了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武汉城市群区域一体化水平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逐年波动上升趋势,但二者的变化路径具有显著差异;从长期效应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着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和脉冲响应,武汉城市群区域一体化水平每提高1%,其土地利用效率将增加0.65%;从短期效应来看,武汉城市群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间存在着非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清可 谷娇 王磊 王雅竹 李颖 朱高立
通过构建效率测算与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SBM、空间自相关和空间杜宾模型,探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动态演化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差异化的土地利用提升政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时序演化上,2000~2018年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均值为1.003,历经“增长-下降-平稳”三阶段变化过程。全局Moran’s I指数大于0,正向相关性显著,溢出效应与集聚特征明显。(2)空间演化上,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快,集聚人口能力强,盘活建成区存量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效率较高。外围城市囿于土地政策不完善和城市格局的约束,效率亟需提升。(3)区域一体化中要素空间集聚、规模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效率变化,且不同因素的作用强度差异明显。经济发展与产业活动集聚具有涟漪效应,先进的生产技术、发展机遇等优先向邻近城市扩散,促进本城市和相邻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因此,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下,单纯增加建设用地和资本要素的投入规模,对土地效率的提升作用有限。只有盘活城市内外发展要素,促进用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才能有效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丹玲 卢新海 张超正
从直接驱动、空间溢出双重视角分析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深入一体化战略推进与城市土地高效利用提供决策参考。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市数据,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和空间计量模型对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直接驱动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升是区域一体化直接驱动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且这一提升效果表现出随时间推移递增的特征。同时,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所具有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更多体现在一体化城市和非一体化城市之间。此外,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双重效应基于区位不同而呈现出异质性。研究结论:在推动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过程中,既要深入实施区域一体化战略来加快土地利用模式转型,又要注重区域之间的空间溢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君 贺际康 陈丹玲
在理论层面揭示了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耦合机制,构建了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测算指标体系,并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和Tapio脱钩指数探讨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间耦合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协调发展路径。结果显示: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约束的耦合关系,且区域综合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指数均呈现武汉城市群>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江淮城市群的基本格局;不同维度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间的脱钩关系的演变趋势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露露 王子晨
文章根据绿色创新的动因,将绿色创新分为技术推动型、市场拉动型和环境规制型。分别分析区域一体化对不同类型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区域一体化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绿色创新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据此作出区域一体化能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假设。随后利用2009-2017年长三角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对区域一体化是否能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水平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显示,长三角26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但是作用不明显,说明长三角城市间还需要加强沟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畅通要素流通渠道,通过最大化区域一体化效应,促进城市绿色新水平的提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丹玲 卢新海 张超正
从理论层面揭示区域一体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ULUE)的内在机理,构建区域一体化背景下"规模+结构+集聚"的ULUE测度体系,并综合利用小波神经网络、空间分异模型和空间回归分析探索2003-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ULUE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长江中游城市群ULUE从2003的0.561 4增长至2015年的0.811 1,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②ULUE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具有空间上的关联特征和集群趋势。且由于不同集聚区内扩散效应在空间上渗透不均衡,其关联性主要表现为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③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长江中游城市群ULUE在空间关联上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和"门当户对"的特征,地理位置的空间相邻、投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似是其空间关联的主要成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格 高达 吕世公
基于1997—2018年中国212个地级市数据,将长三角城市群扩容作为区域一体化的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法(DID)实证检验区域一体化对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扩容通过与周边新城市的融合,显著提高了整体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水平,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证实了该结论的可靠性。(2)机制分析表明,长三角城市群扩容将原本相互独立的城市整合为一个城市群经济体,通过加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三条渠道共同促进城市群绿色发展。(3)在经济发展水平更高、技术创新水平更高、第二产业比重更高的城市,区域一体化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中国在推进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要加强区域间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协同与合作,共同实现绿色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光伟 季连文
在推进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和推动企业绿色转型的双重背景下,区域一体化的绿色创新效应究竟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2004—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扩容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机理。研究发现:(1)区域一体化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这一促进效应体现在降低企业成本和释放市场需求空间上。(2)企业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企业对于区域一体化政策的绿色创新效应更加敏感。(3)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一方面吸引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通过资金及技术溢出效应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另一方面增强了环境规制力度,通过创新补偿效应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意愿。研究结论丰富了区域一体化微观经济后果研究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同时也为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红利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光伟 季连文
在推进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和推动企业绿色转型的双重背景下,区域一体化的绿色创新效应究竟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2004—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扩容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机理。研究发现:(1)区域一体化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这一促进效应体现在降低企业成本和释放市场需求空间上。(2)企业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企业对于区域一体化政策的绿色创新效应更加敏感。(3)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一方面吸引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通过资金及技术溢出效应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另一方面增强了环境规制力度,通过创新补偿效应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意愿。研究结论丰富了区域一体化微观经济后果研究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同时也为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红利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斌 柯达 刘杨倩宇
基于2003—2019年中国除西藏、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30个省份的数据,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度了各省份的碳排放效率,用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水平构造了区域一体化综合水平指标,并分析了区域一体化、产业结构高级化、财政支出规模以及区域一体化与后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有利于提高碳排放效率,且该作用受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正向调节和财政支出规模的负向调节;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利于提高碳排放效率,财政支出规模扩大不利于提高碳排放效率,若产业结构水平过低或财政支出规模过大,则存在通过降低区域一体化水平来提高碳排放效率的次优策略;区域一体化可以促进邻近省份的碳排放效率,但该溢出效应亦受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正向调节和财政支出规模的负向调节。因此,应当持续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以保障和强化区域一体化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政府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同时也要主动作为,在环境保护投资中分配更多的财政支出,着力培育地方优势产业,积极推行区域一体化战略;碳排放政策必须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