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1)
2023(9009)
2022(6938)
2021(6057)
2020(5098)
2019(11258)
2018(11165)
2017(21201)
2016(11556)
2015(12656)
2014(12925)
2013(12319)
2012(11274)
2011(9966)
2010(10051)
2009(9462)
2008(9437)
2007(8750)
2006(7946)
2005(7527)
作者
(33842)
(28394)
(27919)
(26931)
(17828)
(13362)
(12928)
(10866)
(10666)
(9948)
(9577)
(9453)
(9262)
(9127)
(8823)
(8773)
(8417)
(8259)
(8054)
(7907)
(7230)
(7070)
(6921)
(6498)
(6321)
(6209)
(6209)
(6143)
(5696)
(5674)
学科
(52027)
经济(51977)
管理(30580)
(26988)
(21213)
企业(21213)
方法(16229)
中国(15718)
地方(14403)
数学(13966)
数学方法(13800)
(13735)
(12165)
业经(11242)
(10934)
(10488)
农业(9280)
(9180)
金融(9172)
(9149)
(8302)
地方经济(8293)
银行(8283)
(8014)
理论(7834)
(7732)
关系(7693)
(7303)
财务(7272)
财务管理(7263)
机构
大学(164001)
学院(162150)
(66929)
经济(65483)
研究(62218)
管理(56798)
理学(48000)
理学院(47405)
管理学(46360)
中国(46340)
管理学院(46064)
科学(37140)
(35780)
(32257)
(31909)
研究所(29195)
(28130)
中心(27062)
(25863)
财经(24622)
(23285)
(23182)
业大(23028)
师范(23014)
北京(22689)
(22294)
农业(21994)
经济学(20672)
(20571)
师范大学(18524)
基金
项目(107104)
科学(84575)
研究(79267)
基金(76924)
(67939)
国家(67403)
科学基金(56882)
社会(50550)
社会科(47859)
社会科学(47847)
(41948)
基金项目(39723)
教育(36149)
(35540)
自然(35185)
自然科(34398)
自然科学(34384)
自然科学基金(33722)
编号(32192)
资助(30575)
成果(27183)
重点(24965)
(24318)
课题(23480)
(23167)
(21760)
国家社会(21515)
创新(20424)
科研(20104)
(19835)
期刊
(79613)
经济(79613)
研究(51575)
中国(36834)
学报(27430)
(26761)
(24745)
科学(24355)
管理(22620)
教育(22227)
大学(20846)
学学(19342)
农业(18043)
(17023)
金融(17023)
技术(14283)
经济研究(13095)
财经(12348)
业经(12126)
(10740)
问题(10708)
国际(10354)
(10126)
(9789)
世界(8570)
(8230)
图书(8107)
现代(8002)
(7705)
论坛(7705)
共检索到259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志鹏  
区域经济一体化通常指的是减少区域内的贸易障碍和投资限制,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包括区域内及区域间两大部分。对发展中国家加入WTO后外资流入量变动情况进行的经验研究表明,入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丁一凡  
欧洲的一体化首先是欧洲人的事,是出于欧洲人保证欧洲安全的需要,要改变过去战争不断的状况。但在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美国因素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历史地看,欧洲的一体化与当年美国的形成一样,都有着一个欧美关系互动的因素。 当年美国之所以能形成统一的国家,是相对欧洲列强而变化的。而欧洲今天的一体化也面临着美国全球战略的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江  
本文建立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以欧盟作为案例,分别对美、日跨国公司在1975、1977~1984,1985~1996两时期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配及动机的变化进行了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论证,得出了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相似的国际参与度、宏观经济环境的趋同特征等是美、日FD I区位分配和动机发生相似变化的主要因素的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立广  
战后已经出现过两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对跨国公司在区域一体化影响下投资战略调整的理论分析和国际直接投资流向变化的实证考察,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导致产生两种国际直接投资效应:投资创造效应和投资转移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转移效应,对我国引进国际资本、特别是出口导向型外国直接投资提出严重的挑战。加强对区域一体化动向及对国际投资影响的研究,对于进行引进外资的科学决策、更好地利用外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项松林  
本文在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基础上,借助新-新贸易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外商直接投资影响自由贸易协定的理论模型,并借助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效应。研究显示:两国间投资联系越紧密,组成一体化的可能性越大,但周边国家的投资行为能否促进本国和其它国家组成一体化,还取决于国家间经济实力,且实力差距越小,结成一体化的意愿越大,反之相反。使用OECD样本数据库进行实证检验后,上述影响效应确实存在,但国家间经济规模、要素禀赋、地理距离等对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不完全相同,说明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因素依然复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卜茂亮  高彦彦  
外商直接投资改变了政府和企业的行为模式,从而对市场一体化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市场替代假说和全球价值链假说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给出了截然不同的预测。文章在构建长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指数的基础上,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市场一体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的市场一体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外商直接投资有助于拓展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最后,文章基于地方政府竞争的角度对实证结论进行解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蓉  
从自由贸易区计划启动到老成员建立自由贸易区,东盟成员的FDI流入基本上呈下降趋势,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东盟成员的FDI流入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影响东盟五国FDI流入的主要因素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关税水平以及东道国投资环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贾立敏  张粤  黄小康  安敏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促进了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外商直接投资,是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利用2008—2019年全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将纳入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地级市作为处理组,其他地级市作为控制组,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区域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显著促进了外商直接投资水平,但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从不同城市规模角度来看,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了一般城市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而对省会城市影响不显著;从区域位置角度来看,区域一体化发展显著促进了长江上游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水平,而对中下游地区影响不显著。本文最后为长江经济带各地市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丁建明  方勇  
贸易投资一体化是当今国际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特征,贸易投资一体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显著地影响着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走向。不仅生产(制造)环节的国际直接投资深入发展,而且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日益集中于增值潜力最大的研发环节和销售与营运环节,出现了研发的全球化、销售与营运的全球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纪康  
作为国际间长期资本流的主要方式之一的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某种经济组织以他国的工业厂矿、商业金融等服务为对象,以操纵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目的在于获取最大利润、销售收益或其他经营收益的一种直接生产经营投资或税后利润的再投资活动,其资金的对外投放形式具体可包括跨国的兼并购买、经营转让、资本合作、股权控制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旭  李广斌  施雯  王勇  
尽管欧盟经济政治一体化成绩斐然,但"去一体化"的声音和活动此起彼伏,始终伴随着一体化的进程。文章从不同主体、不同领域两个角度阐述了欧盟"去一体化"的现实表现,分析了"去一体化"的深层动因,从空间规划视角提出欧盟应对之策。最后从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创新、地方多元共治合作框架建构以及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三个方面为国内区域一体化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谭志雄  陈茂直  姚斯杰  
在分析以往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存在的问题以及东盟的区域特性的基础上,以产业选择基准为前提,认为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应注重以下几大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比较优势产业;产业内贸易量大、国内连锁效应强、产品供求链长的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等。并且加大对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学习型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