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01)
2023(18113)
2022(14590)
2021(13172)
2020(10614)
2019(23441)
2018(23060)
2017(42385)
2016(22836)
2015(25186)
2014(24923)
2013(24230)
2012(22729)
2011(20887)
2010(21224)
2009(19589)
2008(19044)
2007(17405)
2006(15923)
2005(14823)
作者
(67343)
(56264)
(55595)
(52984)
(35752)
(26612)
(25183)
(21634)
(21341)
(20080)
(19082)
(18765)
(18208)
(18032)
(17409)
(17326)
(16573)
(16242)
(16042)
(16016)
(14384)
(13781)
(13665)
(13012)
(12788)
(12468)
(12444)
(12395)
(11255)
(11238)
学科
(110491)
经济(110389)
管理(63366)
(59919)
(46787)
企业(46787)
中国(35365)
方法(32264)
地方(30993)
(30036)
业经(27077)
数学(26968)
数学方法(26684)
(22366)
技术(21033)
农业(20837)
(20062)
(19357)
(18926)
(18900)
金融(18892)
银行(18881)
(18426)
地方经济(17599)
(17292)
理论(16451)
环境(16373)
(15837)
贸易(15820)
产业(15426)
机构
学院(326350)
大学(324284)
(139938)
经济(136991)
研究(122893)
管理(118286)
理学(99591)
理学院(98315)
管理学(96578)
管理学院(95931)
中国(93221)
科学(73461)
(70815)
(62641)
(62591)
研究所(56400)
(56399)
中心(54923)
(53012)
财经(48027)
(46748)
业大(46485)
师范(46245)
北京(45292)
(44607)
农业(43584)
(43407)
经济学(43252)
(42069)
经济学院(38481)
基金
项目(212352)
科学(167986)
研究(159802)
基金(150789)
(131924)
国家(130740)
科学基金(111189)
社会(102922)
社会科(97529)
社会科学(97505)
(86049)
基金项目(78624)
教育(72649)
(71536)
自然(67130)
自然科(65600)
自然科学(65583)
编号(64680)
自然科学基金(64428)
资助(58785)
成果(53810)
(52535)
重点(49044)
(48432)
课题(47340)
(45229)
创新(44526)
国家社会(43345)
发展(42656)
(41985)
期刊
(171691)
经济(171691)
研究(105582)
中国(80534)
(53663)
学报(51011)
管理(48669)
科学(47867)
(46662)
教育(45583)
大学(39015)
农业(36187)
学学(36174)
(34976)
金融(34976)
技术(31352)
经济研究(28121)
业经(28034)
财经(24406)
问题(21667)
(21372)
(19510)
图书(17958)
技术经济(17773)
科技(17217)
(16650)
(16274)
论坛(16274)
世界(15632)
商业(15120)
共检索到527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陆扬   王育宝  
研究立足于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建立区域协调数字经济模型,论证区域一体化对数字经济的驱动效应;聚焦于生产要素微观视角,基于劳瑞引力模型构造创新要素流动变量,在“中心-外围”理论框架下剖析区域一体化促进数字经济的跨区域动态影响路径。结果表明:(1)区域一体化促进区域内数字经济发展并存在“时间滞后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2)在门槛效应方面,区域一体化对于数字经济的驱动效应随创新要素流动加剧逐步增强;(3)在流动路径方面,创新要素流动对区域数字经济的促进效应具有“先聚集,后扩散”路径特征,其中,对中心区发展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特征,对外围区发展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特征。基于区域一体化在创新要素流动的调节作用下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这一重要结论,研究提出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磊  胡立君  何芳  
生产要素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是多方面的,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不同,生产要素流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也各不相同。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流动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然后结合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调节路径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直接促进效应和以市场一体化为中介的间接促进效应。研究发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导致了要素流动推动经济发展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差异性。分要素来看,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直接效应东部大于西部大于中部,资本与技术流动的直接效应西部大于中部大于东部;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流动对经济发展的间接效应均为西部大于中部大于东部。政策含义方面,政府应致力于打破市场分割,保障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同时要兼顾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于刃刚  戴宏伟  
本文从生产要素流动的角度出发,论述了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既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原因,也是其结果。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各国经济发展、交流及合作均有着重要影响。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必须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以此作为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稀缺要素的手段,并依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抵消暂时不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负面影响,多渠道、多层次地参与世界经济循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晏舒  
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民营经济承受着相当大的考验,不少民营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甚至是生存危机。长三角地区汇聚了我国发展最好、实力雄厚的众多民营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伴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民营经济的发展也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文章基于长三角区域民营经济具备的发展优势进行分析,结合目前形势分析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晓美  
本文在阐述物流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涵义以及物流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以我国中部、东部、西部三大区域为例,实证分析物流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对物流一体化有促进作用,物流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而其中东部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最强,中部和西部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偏弱;中部区域的经济发展对物流一体化的影响作用大于西部区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冰  周蕾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本质在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异。为了探索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径,本文首先从经济基础、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工业城乡二元化三个方面对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建立县域经济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以及城乡统筹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域相邻的两个以上地区或国家,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基础上,通过政府间谈判和签定协议的形式,相互采取比区域外更为开放自由的贸易投资政策,并在体制框架和调节机制上,结合成的经济合作组织和国家经济集团。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长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掀起了新一轮的发展浪潮。东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却步履蹒跚,相对滞后。本文拟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进程及其相对滞后的原因作一较为客观、深入的探讨,并对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提出自己的见解。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吉富星  樊轶侠  
财政制度安排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一体化实践看,财政制度安排主要着力于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区域税收征管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一体化等方面。现行的行政体制与财政体制、区域规划与财税政策、要素市场与财政支持、传统税制与税收利益、资源环境与生态补偿等综合性因素相互交织,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一体化发展。在新发展格局下,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财政制度应调动各地方政府积极性,引导地方行为模式转变,着力推动财政总量、财政结构、财政工具、支撑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创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林斐  
在创新经济中,创新要素和创新活动因其流动受资源和环境约束较小而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创新中心的区域布局和创新网络结构也具有较高的可规划性;不同于传统经济中因产业集聚和扩散而形成"核心—边缘"格局下的区域一体化,创新经济中因创新的共享化扩散而形成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因此,应积极发展创新经济,由区域内所有政府、创新主体、生产主体等共建区域创新产业共同体,通过各地区协商共治、各行为主体协作共治和政府与市场协同共治优化创新生态,有效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进而充分发挥创新扩散促进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实现高质量区域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应优化创新网络系统,打造高水平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建开放性区域创新产业共同体;促进集成式制度创新,共治区域创新生态;进而实现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为其他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浩  
作为一个空间概念,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区域文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首先阐述了区域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地域文化、地方文化等相关概念的界定,然后分析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意识、发展动力、发展特征的影响,最后,从区域文化的视角,给出了基于区域经济价值观念、区域文化比较优势、区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和特色产业培育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战丽娜  
现阶段由于政策环境及城乡间发展差距,使得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无法实现。文章从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实现城乡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相关措施。文章的主要观点包括:提升金融扶持力度及构建城乡统一的制度体系,完善城镇与农村产业结构、以实现产业平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城镇工业化进程,提升农业新技术的使用率,实现农业产业化,从而加快城镇与农村的发展,全面发展城乡区域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战丽娜  
现阶段由于政策环境及城乡间发展差距,使得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无法实现。文章从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实现城乡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相关措施。文章的主要观点包括:提升金融扶持力度及构建城乡统一的制度体系,完善城镇与农村产业结构、以实现产业平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城镇工业化进程,提升农业新技术的使用率,实现农业产业化,从而加快城镇与农村的发展,全面发展城乡区域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战丽娜  
现阶段由于政策环境及城乡间发展差距,使得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无法实现。文章从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实现城乡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相关措施。文章的主要观点包括:提升金融扶持力度及构建城乡统一的制度体系,完善城镇与农村产业结构、以实现产业平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城镇工业化进程,提升农业新技术的使用率,实现农业产业化,从而加快城镇与农村的发展,全面发展城乡区域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鞠正江  
县域经济作为最基本层级的区域经济体,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中,还存在产业结构趋同、生产力要素流动受限、缺乏准确定位及县域间缺乏认同导致发展政策差异等不协调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市场发育城乡不平衡、县域政府行政力作用过强及区域协作机制不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要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适应,必须着力营造内生市场环境、提高协作主体的市场运作能力、优化产业结构、细化产业分工、大力培育中小企业集群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