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8)
2023(13132)
2022(10975)
2021(9901)
2020(8042)
2019(18073)
2018(17680)
2017(33205)
2016(18211)
2015(20220)
2014(20204)
2013(19865)
2012(18665)
2011(17041)
2010(17325)
2009(16036)
2008(15735)
2007(14317)
2006(12915)
2005(11981)
作者
(53665)
(44962)
(44837)
(42192)
(28407)
(21433)
(20322)
(17378)
(17097)
(16085)
(15422)
(15267)
(14635)
(14237)
(14081)
(13898)
(13318)
(13273)
(12978)
(12847)
(11411)
(11189)
(10765)
(10272)
(10063)
(10012)
(10011)
(9925)
(9135)
(8913)
学科
(79003)
经济(78898)
管理(53190)
(47620)
(37069)
企业(37069)
中国(25336)
地方(24933)
方法(24919)
(22747)
数学(21259)
数学方法(21019)
业经(19364)
(18622)
(18434)
(15762)
农业(15362)
环境(15054)
(14380)
金融(14375)
(14366)
银行(14333)
地方经济(14002)
(13946)
(13246)
(13094)
贸易(13081)
(12568)
(12539)
技术(12307)
机构
学院(260710)
大学(257539)
(106094)
经济(103676)
研究(95576)
管理(94385)
理学(79694)
理学院(78601)
管理学(77295)
管理学院(76801)
中国(72275)
科学(58545)
(56383)
(51161)
(48779)
(45480)
研究所(43837)
中心(43311)
(42302)
财经(38906)
业大(38275)
(37333)
师范(36966)
北京(35673)
农业(35211)
(35153)
(35001)
(33532)
经济学(32130)
(31229)
基金
项目(172381)
科学(136529)
研究(127696)
基金(123077)
(107714)
国家(106779)
科学基金(91157)
社会(82208)
社会科(78036)
社会科学(78019)
(69744)
基金项目(65491)
(58227)
教育(58170)
自然(56681)
自然科(55236)
自然科学(55219)
自然科学基金(54208)
编号(52015)
资助(48361)
成果(42822)
(42770)
重点(39789)
课题(37573)
(37197)
(36193)
(35337)
国家社会(34259)
发展(34255)
创新(33950)
期刊
(129309)
经济(129309)
研究(81106)
中国(62473)
(42961)
学报(40313)
(39198)
科学(38286)
管理(36366)
教育(32562)
大学(30675)
农业(29031)
学学(28836)
(26795)
金融(26795)
技术(22808)
业经(22430)
经济研究(19838)
财经(19214)
问题(16922)
(16582)
(15123)
资源(13177)
科技(12886)
(12363)
(12259)
图书(12250)
技术经济(11980)
商业(11970)
(11951)
共检索到412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坚  刘松雪  刘诗毅  
研究目的:通过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核心概念进行辨析,明确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科学内涵,并讨论构建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关键性问题。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概念源于"国土空间开发",交融于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拓展于自然资源全要素保护。国土空间的内涵有着"区域"型和"要素"型特性之分,目前也存在分别以主体功能区制度为代表和以土地用途管制为代表的"区域"型、"要素"型两类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未来需要统筹两类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需求,让相应制度承担起指引区域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推进生态功能受损地区系统性修复治理、开展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保护等多重任务。研究结论:做好"区域—要素统筹"是构建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关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作培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理论分析和实际情况表明 ,制度创新是决定城乡统筹发展进程、发展水平和质量的关键所在。根据目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当务之急是必须进行一场制度革命 ,大力推进我国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税费制度、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柳靖  刘超  柳桢  
职教高考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当前,职教高考制度建设主要集中在完善考试功能、加强省域统筹和强化生源引导三个领域。完善功能通过对技能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深度构建,提升选拔分流效能、畅通升学通道,是职教高考制度建设的基础;省域统筹在职教高考建设中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和职教资源合理配置,适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生源引导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潜在生源的特征分析及分类引导,帮助其明确发展方向和定位,以促进人的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跃群  刘源超  
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并围绕农民市民化这一核心展开。当前,重庆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存在观念滞后、规划缺位、制度约束、资金匮乏等突出问题。加快重庆统筹城乡发展需在解决好观念更新、城乡规划和组织保障问题的同时,重点在土地流转、人口管理、社会保障、财政资金运行、行政管理以及区域协调机制方面重点突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戴卫东  
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只有理清目前从业农民、城镇居民、农民工及城乡老年居民的养老制度构建,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出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的机遇、现状、目标、步骤及财政支持状况等十个关键问题,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才能步入正轨,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阳  霍国庆  顾春光  
文章通过对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素指标测度上提供的理论支撑,以期阐明区域创新驱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自然联系。同时,赋予各要素之间的外延与内涵的准确范围,以期阐明不同区域各要素的变化差异和变量函数,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以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要素探讨作为切入点,以期阐明各要素之间的组合机制和综合作用机理,为建立适合不同区域的创新驱动模式奠定基础,建立范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佳佳  
股票期权制度的内在缺陷影响了其激励的有效性,其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之处在于以单一的股票价格作为衡量业绩和确定价格的指标。本文重新设计了业绩评价模型和行权价格定价模型,以期能够发挥股票期权制度的应有效果,为企业制定股票期权计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琳  
存款保险制度是市场经济体系中保障银行业稳健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国家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存款保险制度要素架构国际经验比较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在存款保险制度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分歧和争议,提出应着重解决六个关键问题,及早以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取代政府隐性保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莹  王静  黄隆杨  翟天林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生态保护修复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当前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研究缺乏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结构连通性角度对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进行诊断和识别。烟台市作为我国典型滨海城市,湿地退化,生境类型单一造成景观稳定性差,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刻不容缓。为全面识别烟台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利用生境质量模型、生境风险评估模型、粒度反推法、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电路理论,通过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诊断生态"夹点"、生态障碍点、生态断裂点等,识别和确定研究区域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研究发现:(1)烟台市生态源地共计668.85 km~2,主要为林地、水域,源间廊道共计1548.36 km,呈现"两横两纵"的空间特征;(2)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烟台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包括13处生态"夹点"区域、8处生态障碍点区域、39处生态断裂点区域、破碎生态空间1308.66 km~2;(3)结合各类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分别提出修复提升方向。研究可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识别、生态系统整体修复提升提供科学指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春才  周彦  
近年来,北京会展业出现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局面,特别是在"十二五"规划中,北京市更是将会展业从旅游业中单列出来,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纳入新的五年规划中,提出了打造"亚洲会展之都"、向国际会展中心城市迈进的宏伟目标。然而,在构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方面,与国际知名会展中心城市相比,北京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通过分析和对比,总结了国际知名会展中心城市的特点和构成要素,明确了北京在构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北京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构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途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倪外  曾刚  滕堂伟  
在分析创新集群的构成与创新机制的基础上,从外部环境、构成主体等4个方面讨论了创新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区别。以日本创新集群发展为例,分析创新集群的关键创新要素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区域化发展背景下,区域创新集群已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升级与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在创新集群发展中,领先企业的创新主导与示范作用突出,但又通过技术权力以技术锁定、标准控制等各种不同方式实施技术控制,影响中小型企业及其他研发机构发挥创新作用;在技术传播中,技术扩散、技术转移、技术溢出同时存在,在不同主体、不同阶段、不同空间尺度之间的途径与作用效果不同,畅通的技术通道保证了创新的共创共享;社会网络以社会文化、制度基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正平  
纵观中国2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和经济腾飞,每每都是与制度创新相联系,可以说制度创新改变了中国。大西北经济开发面对诸多瓶颈和难题。笔者认为,唯有在现行基础上进行系列的制度创新,才能有效地调动生产要素和拓展市场,才能改变大西北广大民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取得开发的成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管培俊  
对于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而言,大学制度与人才资源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治理结构是根本之根本,人才是关键之关键。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实施人才战略,是加快一流大学建设两个彼此关联的重要方面和关键要素。我们既要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形,也要借鉴国际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探索大学有效治理的模式和人才发展战略,以期对高等教育宏观政策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佳凝  刘荣娟  濮励杰  郄璐  朱明  
以陆海统筹视角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对于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利用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建立陆海一体的开发适宜性评价分类方案;基于短板效应,构建并计算两级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基于长板效应,叠置二级评价得分,获得一级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结论表明:(1)叠置二级评价结果后,海域建设适宜及农业适宜结果得到修正,总体二者高适宜区及低适宜区未发生明显变化,一般及较高适宜区变化较多。(2)短板效应理论确保了刚性管控线划定的区域适宜性得分不变,从而落实底线区域优先保护原则;长板效应对一级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中一般适宜区与较高适宜区影响明显;(3)城镇、农业及生态空间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3.17%、58.56%及18.27%,城镇空间形成3个陆海联动核心及2个内陆城市组团,农业空间集聚效应显著,生态空间成网状发展。构建二级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能够进一步厘清陆海可开发模式,贴近区域实际发展情况,提高3类空间划定精准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奇  
本文从管理、激励—约束、竞争、投资、创新等方面 ,探讨如何构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微观制度基础 ,为处于转型期国有外贸企业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