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86)
2023(14351)
2022(12493)
2021(11999)
2020(9822)
2019(22812)
2018(22352)
2017(43073)
2016(23432)
2015(26582)
2014(26559)
2013(26406)
2012(24501)
2011(22091)
2010(22045)
2009(20166)
2008(19824)
2007(17215)
2006(15352)
2005(13584)
作者
(66982)
(55529)
(55116)
(52843)
(35572)
(26653)
(25235)
(21841)
(21235)
(19738)
(19083)
(18939)
(17563)
(17541)
(17086)
(17017)
(16497)
(16278)
(15877)
(15778)
(13688)
(13584)
(13182)
(12651)
(12372)
(12241)
(12201)
(12109)
(11124)
(10999)
学科
(100910)
经济(100716)
管理(63411)
(57603)
(47650)
企业(47650)
方法(44174)
数学(36818)
数学方法(36399)
中国(31370)
(26035)
地方(23347)
业经(22051)
(21746)
(20912)
(18798)
贸易(18790)
(18222)
(17565)
(17148)
理论(17051)
农业(17031)
环境(16018)
(14067)
银行(14031)
教育(13873)
(13435)
(13413)
金融(13407)
技术(13248)
机构
大学(337149)
学院(333192)
(136952)
经济(133953)
管理(130673)
研究(118512)
理学(112892)
理学院(111490)
管理学(109629)
管理学院(109008)
中国(88324)
(73709)
科学(72851)
(60484)
(59371)
研究所(54074)
中心(52348)
(49662)
财经(48912)
(47561)
北京(47530)
(47272)
师范(47252)
业大(46655)
(44550)
(43206)
经济学(41674)
(38862)
师范大学(38765)
农业(38609)
基金
项目(228701)
科学(181171)
研究(168898)
基金(167335)
(145566)
国家(144358)
科学基金(123827)
社会(109217)
社会科(102812)
社会科学(102782)
基金项目(89322)
(86117)
自然(79082)
自然科(77239)
自然科学(77223)
教育(76529)
自然科学基金(75807)
(73978)
资助(68385)
编号(68065)
成果(56248)
重点(51316)
(51269)
(49285)
课题(47099)
(46560)
国家社会(44914)
教育部(44077)
创新(43430)
科研(43008)
期刊
(151314)
经济(151314)
研究(104477)
中国(62607)
学报(50949)
科学(49039)
管理(47050)
(45479)
(43531)
教育(38724)
大学(38622)
学学(35948)
农业(31991)
(27142)
金融(27142)
技术(26633)
经济研究(24031)
财经(23943)
业经(22909)
问题(21428)
(20572)
图书(19047)
(16735)
(16650)
资源(16362)
理论(15967)
技术经济(15639)
科技(15596)
现代(15110)
世界(15028)
共检索到493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姜省  
总结并反思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成果,提出应从四个重要层面进行近代城市史的研究,即区域城镇发展与城镇体系、城市社会结构、城市物质空间形态、城市文化。对这四个层面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近代城市的发展动因在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结构分化所导致的城市物质空间重构,以及西方城市文化对传统中国城乡模式的改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良镛  
中国城市的发展与西方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们现行的城市规划理念与工作方法,主要是在西方国家工作模式基础上,所进行的半个多世纪的创造。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今日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仍然需要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观念与区域源流,以及城市的文化特色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惠民  晋隆冈  
城市史上限应该与城市行政区史的开端相区别,现代新兴城市无需掩饰历史尚短的实际情况。把握石家庄城市史起点的关键问题,是“因路而兴”。城市史研究起点不同于确定城市建立的纪念日,不必过于精细具体,石家庄城市化的计时器启动于20世纪初,是适逢其会、应时对景的一个巧合。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津  
地价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回溯近代中国起始于1840年的房地产百年行业史,我们可以看出,正由于价值规律产生的市场机制,使地价象一个无形的城市规划师,将城市土地功能区域井然有序地划分成市中心金融商业区、相对安适的住宅区与环境质量较差的工业区,并保持了各区域内的“均质性”。日渐昂贵的市区地价还形成对旧式建筑的冲击,引起了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哲  
本文梳理了历史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方法在历史研究,特别是经济史研究中使用的发展脉络,探讨了未来经济史研究领域利用可视化手段的可能性。同时,以清代南方粮价空间分布和粮食运销网络为例说明了如何对历史空间经济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清代南方地区米价从东到西的四个空间梯度,同时根据旧海关统计中的"多种粮食"贸易源汇数据,在分析其空间属性基础上定量重建了20世纪30年代的粮食贸易网络。本文认为可视化能够在原始史料"二次整理"过程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在学科交叉和融合方面有着很好的学术前景。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哲  
本文梳理了历史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方法在历史研究,特别是经济史研究中使用的发展脉络,探讨了未来经济史研究领域利用可视化手段的可能性。同时,以清代南方粮价空间分布和粮食运销网络为例说明了如何对历史空间经济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清代南方地区米价从东到西的四个空间梯度,同时根据旧海关统计中的"多种粮食"贸易源汇数据,在分析其空间属性基础上定量重建了20世纪30年代的粮食贸易网络。本文认为可视化能够在原始史料"二次整理"过程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在学科交叉和融合方面有着很好的学术前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齐骥  陆梓欣  
在传统城市空间实现城市发展诉求,实现居民发展梦想的解释力逐渐下降、承载力愈发有限的境况下,文化介入经济并重构新发展空间,不断演进成一种独特的时空关系和场景类型,重构了传统时空的生产要素和生长方式,并展现出充满回忆的历史关怀,富有正义的空间结构,意象丰富的城市叙事以及动力充沛的场景内涵。在全球化、城市化和快速城市更新中,文化经济的时空转化以及文化场景的空间句法塑造着独一无二的城市,并引领城市进入新的发展境界。在社会结构变动背景下,城市文化经济空间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物理空间”带来的终极体验,而是是通过触及美好生活的“体验空间”呈现出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因此,城市文化经济空间成为一种实现居民有理想的生活,有创想的就业的载体,一种实现城市成长和居民发展双向交互的容器,一种多元共治、共建共享的磁场。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津  
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地价运动在城市发育过程中,能够起到“天然规划师”的独特作用。本文论述的近代中国城市土地价格的某些规律性,对于观察今天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不无启示。一、飞速上涨的土地价格。土地是财富之母。城市所产生的聚集经济效益,使得投入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郑学益  
近代中国商业文化及其社会意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郑学益商业文化是商业领域中具有商业特质的文化现象。它是商业经营管理者在商业活动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化财富与精神文化财富的有机统一,是商业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产物。自从有了商品经济和人类文化,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旭晖  李媛媛  马费成  
[目的/意义]社会化标签是我国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标签的研究范围拓展至信息质量、信息检索、信息推荐等多个图情研究领域,对图情学科标签研究进展的分析或评述将为"社会化标签"未来的发展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过程]选取2010年至2017年间的图情领域期刊文献,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剖析社会化标签研究热点、发展进程、研究趋势,并从标签应用、标签信息、标签质量、信息推荐、信息检索5个角度对主题研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结论]基于社会化标签研究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如拓展标签在本体、信息检索层面的研究范围,以用户为中心适应个性化需求,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书民  白石  
文章通过对引力定理的研究证明了城市影响域的几何特征和其随距离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利用ARCGIS计算了全国城市引力场的分布,利用空间聚类分析确定了中国的城市群,利用空间溶解划分了各城市的影响域,并在城市群和城市影响域的基础上结合自然和经济区位将中国划分为13个经济区。主要结论有:城市引力场的分布是区域不均衡发展的表现形式;可通过城市引力场分布状况研究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和特征;中国的城市影响域远未形成标准的正六边形影响域镶嵌结构;城市引力场较弱的经济区的地域可能被较强的经济区挤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立场  
自1845年第一家外商银行进入中国,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随着近代中国租界制度的确立和各列强特殊势力范围的划分,外商银行以租界为根据地,遍设分支机构,继而又在华各国势力范围内承揽铁路外债等,在活动方面逐步形成了从租界到势力范围的区域格局。外商银行在各地租界及各国势力范围内机构设置的消长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各列强之间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势力的兴衰变迁。外商银行通过承办铁路外债,在攫取诸多权益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了各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笃勤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城市作用的重视,及由经济学开始的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热烈讨论,在一向沉稳的史学界产生了反响城市史开始进入史学工作者的视野,并逐渐成为热门课题为了推动中国近代城市研究,承担国家“七·五”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天津、武汉、重庆近代城市研究的四个课题组,倡议轮流主办近代中国城市学术讨论会,交流经验互通信息、重庆城市史课题组和武汉城市史课题组已于1989年、1990年分别主办了第一、二届近代中国城市学术讨论会本届会议是由天津城市史课题组承办的。会议于1991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天津师大召开,求自各城市的代表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与会者在大会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铮  李国平  苗长虹  周国华  刘筱  
本文总结了2005年来城市与区域管理学科的研究进展,提出这些进展主要表现在下列5个方面:①城乡统筹理论与模式探索深入;②区域统筹管理在对区域分异的现象认识更细致;③区域结构与地缘政治经济学研究提出了都市圈网络概念并发展出枢纽—网络结构观点;④城市发展管治模式在公共服务管治和高技术产业集群管治模式方面取得进展;⑤区域知识管理围绕创新城市理论取得突破。与国外比较,有特色也有侧重点不同,目前需要在区域管治一般理论、产业集群组织动力学方面和低碳城市管理方面深入研究。文章认为,经过几年发展,城市与区域管理在中国已经取得明显的进步,在下一个五年,结合科学的发现和国家需求,城市与区域管理学科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将取得重大进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书生  
在近代中国工业史、经济史的研究中,工业分类是甚为基础但学界至今尚未认真剖析的重要概念。当时,政府、业界、学界等机构或个人从各自的认知和立场出发,曾提出不同的分类方法,赋予其不同的涵义,并以此作为厘定、解析当时工业经济的标尺。但是,各分类者不仅均未能建立起通用的标准,而且在使用中存在诸多含混、歧义。此后,学界似乎未对此再行梳理、辨析;于是,近代中国工业史上这一重要概念渐被淡忘,但这一概念恰是规范地深入推进近代中国工业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本文通过对近代中国各种工业分类法较为详尽的搜寻、比对,辨析各分类法的异同,探究各分类法取舍的逻辑,对其时的工业分类进行了相对详细、完整的探析,以求在此基础上,进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