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4)
- 2023(12791)
- 2022(11270)
- 2021(10612)
- 2020(8973)
- 2019(20684)
- 2018(20596)
- 2017(40226)
- 2016(21416)
- 2015(24103)
- 2014(23748)
- 2013(23510)
- 2012(21443)
- 2011(19217)
- 2010(18939)
- 2009(17150)
- 2008(16599)
- 2007(14276)
- 2006(12276)
- 2005(10351)
- 学科
- 济(86100)
- 经济(85992)
- 管理(67810)
- 业(63333)
- 企(54049)
- 企业(54049)
- 方法(43429)
- 数学(37733)
- 数学方法(37379)
- 农(22637)
- 财(21712)
- 中国(20430)
- 业经(19585)
- 学(18292)
- 地方(17979)
- 农业(15232)
- 贸(15228)
- 贸易(15221)
- 技术(15002)
- 易(14708)
- 理论(14698)
- 务(14424)
- 财务(14362)
- 财务管理(14336)
- 和(13974)
- 制(13873)
- 企业财务(13570)
- 环境(13034)
- 划(12506)
- 融(11247)
- 机构
- 大学(302539)
- 学院(299592)
- 管理(126281)
- 济(116633)
- 经济(114036)
- 理学(111173)
- 理学院(109975)
- 管理学(108228)
- 管理学院(107690)
- 研究(92629)
- 中国(67713)
- 京(63771)
- 科学(58090)
- 财(52313)
- 业大(45141)
- 农(44879)
- 所(44514)
- 财经(43270)
- 中心(42981)
- 江(41855)
- 研究所(40814)
- 范(39849)
- 北京(39572)
- 师范(39516)
- 经(39437)
- 农业(35198)
- 州(34599)
- 经济学(34284)
- 院(33995)
- 商学(32830)
- 基金
- 项目(213986)
- 科学(169818)
- 基金(157180)
- 研究(157058)
- 家(135666)
- 国家(134531)
- 科学基金(117789)
- 社会(99367)
- 社会科(94162)
- 社会科学(94139)
- 基金项目(84648)
- 省(83135)
- 自然(77820)
- 自然科(76061)
- 自然科学(76044)
- 自然科学基金(74719)
- 教育(72286)
- 划(69801)
- 编号(64530)
- 资助(64343)
- 成果(50904)
- 部(47350)
- 重点(46659)
- 创(44879)
- 发(44403)
- 课题(42918)
- 创新(41695)
- 教育部(41195)
- 科研(40847)
- 人文(40808)
- 期刊
- 济(120342)
- 经济(120342)
- 研究(84292)
- 中国(51724)
- 学报(45786)
- 管理(44239)
- 科学(42498)
- 农(39296)
- 财(38816)
- 大学(34985)
- 教育(33097)
- 学学(32591)
- 农业(27529)
- 技术(25976)
- 融(22274)
- 金融(22274)
- 业经(20834)
- 财经(20457)
- 经济研究(19109)
- 图书(18565)
- 经(17268)
- 问题(15899)
- 理论(15119)
- 科技(14914)
- 技术经济(14412)
- 业(14110)
- 实践(14014)
- 践(14014)
- 商业(13607)
- 现代(13337)
共检索到416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唐洪婷 李志宏 张延林 何家豪
传统的知识社区中常常存在知识共享质量低、知识激励不足等问题。基于区块链通证激励的新型知识社区的出现,为在线知识激励提供了解决方案。但在实际应用中,区块链通证的激励作用尚不明确。为此,本文以Steemit社区为研究对象,借助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处理多变量动态关系的能力,对知识社区中通证奖励的激励效果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通证奖励对社区中用户的知识共享质量具有正向影响,对知识共享数量具有负向影响;而相较于用户间的社交互动,通证激励对用户的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更小。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分析了主要原因并对区块链知识社区的通证设计及知识治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志宏 乔贵鸿 许小颖 许娅楠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区块链通证激励正以其共享、自治的特点改变着在线社区知识共享生态链。为了研究区块链通证对社区知识共享的激励效果,本文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以基于区块链通证激励的新型知识社区为研究对象,从用户子系统、知识子系统和通证子系统三个部分出发,构建新型社区知识共享通证激励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 PLE软件对Steemit社区进行了仿真模拟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模型对新型社区中用户知识共享受通证激励影响的模拟效果较好,用户知识共享质量总体呈增长趋势。通证激励规则中参数的变化对社区知识共享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对新型社区的知识管理和社区治理具有借鉴意义,有助于推动社区高质量知识的涌现和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尚英 曹子涵 陈冬林 聂规划 陈秋阳
过高的初始投资和维护成本以及知识密集型服务组织间天然竞争关系限制区块链广泛应用及数据共享平台发展。通过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数据共享策略进行演化博弈分析,构建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知识密集型服务组织的数据共享动态激励机制。针对产业数据共享现状,于博弈模型中引入区块链投资维护成本、数据竞争成本及激励成本/收益3个影响因素,通过复制动态方程分析组织间数据共享演化稳定策略。设计数据共享激励规则,并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实现动态调整激励成本/收益,鼓励服务组织积极参与数据共享。结果表明:当服务组织接受符合数据共享策略条件的激励收益后,数据共享参与者比例最终达到饱和,且激励收益越大,趋近饱和状态的速度越快;针对不同数据共享策略的激励成本不仅有效增加知识密集型服务组织参与数据共享的意愿,且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数据共享平台带来额外收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亚娟 邢仲超
结合创新研究与安全研究,以知识共享为中介变量,安全氛围为调节变量建立被调节的中介模型,从激励视角探究安全激励对员工安全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并以294名高危行业企业员工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安全激励对员工安全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共享在安全激励与安全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安全氛围正向调节知识共享与安全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调节知识共享在安全激励与安全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帆 章蕾
现行的关于知识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的自然属性:如隐性程度、可编码程度等。但是知识除了具有自然属性之外,还有着其重要的社会属性:如知识的所有权。关于知识的所有权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已有少数学者做了理论推演或是实证研究。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研究结果是冲突的,而且他们对于知识的所有权概念的界定也是多样的。文章运用实证分析的办法,试图揭示感知的知识所有权的本质,并探讨其对个体知识共享的影响,以期对组织的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有所贡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方刚 王家辉
为探究区块链技术对协同创新中知识共享的影响,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协同创新知识共享系统模型,分析区块链技术特性对协同创新知识共享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Steemit区块链网络社区,基于现实数据构建知识共享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区块链技术有助于构建全新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通过营造去信任化的知识共享环境、提升协同创新伙伴异质性,推动协同创新知识共享进程,提升知识共享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
区块链 协同创新 知识共享 系统动力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荷锋 马庆国
利用SPSS11.5,选择软件开发、化工、金融、制造和通讯5个行业中从事知识密集度较高职业的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获取134份有效研究样本,对"挤出效应"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人际利他性知识分享行为"(KSB-I),还是"组织公益性知识分享行为"(KSB-O),均存在"挤出效应",但是相对KSB-I而言,KSB-O中的"挤出效应"更加强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娜利 沈如逸 肖剑 张庆
文章基于大数据环境下客户知识特点分别构建了对称信息条件与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不同风险偏好的知识共享激励机制模型。研究发现,零售商共享客户知识的程度不依赖于所属博弈阶段,而依赖于其大数据客户知识共享成本,这时,提高收益共享比例对大数据知识共享的边际作用递增;共享过程中,信息对称条件下,知识共享激励合同可达到帕累托最优,制造商若需长期合作,应选择风险中性的零售商;若其偏好短期合作,则风险规避的零售商优于风险中性的零售商。
关键词:
大数据 客户知识 知识共享 激励合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费贤举
高校开放教育资源的知识共享行为可以有效缓解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有利于调节教育资源需求过度问题,有利于解决教育资源恶性竞争,同时,有利于解决教育资源效益低下困境。目前,高校开放教育资源的知识共享行为主要有人力资源共享、物质资源共享、综合资源共享、无形资源共享等。但是,为了推进高校开放教育资源的知识共享行为持续发展,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措施,提升高校参与度,建立高校资源共享的积分制度、共享教育资源的奖惩制度以及维持教育资源共享的可持续机制。
关键词:
高校 开放教育资源 知识共享 激励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轶 曹启龙 毛良虎
基于对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的实地调研和考察,结合激励理论、社会偏好理论、互惠理论以及公平理论等多种理论,从激励的视角研究了知识隐匿与知识共享之间关系及其调节作用。文章运用投影寻踪法和层次回归分析法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知识隐匿与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在考虑科研团队成员不同异质性的条件下,这一负相关关系具有高度的稳健性。在考虑到激励因子时,内部激励具有比外部激励更强的激励效果,即内部激励更有利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在调节效应方面,总体而言,激励能够抑制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隐匿行为,增强高校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自我效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轶 曹启龙 毛良虎
基于对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的实地调研和考察,结合激励理论、社会偏好理论、互惠理论以及公平理论等多种理论,从激励的视角研究了知识隐匿与知识共享之间关系及其调节作用。文章运用投影寻踪法和层次回归分析法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知识隐匿与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在考虑科研团队成员不同异质性的条件下,这一负相关关系具有高度的稳健性。在考虑到激励因子时,内部激励具有比外部激励更强的激励效果,即内部激励更有利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在调节效应方面,总体而言,激励能够抑制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隐匿行为,增强高校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自我效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斐斐
知识管理作为人们对于知识的一种全面的视角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找到了巨大的现实应用。在对显性知识合理化、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中,知识共享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和目标。本文重点从文化、激励方式和内部沟通机制等方面讨论如何最大程度地鼓励员工参与知识共享和交流,着重从非物质的因素中寻找推动知识共享的途径和措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蕤
文章首先建立起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分析体系,提出从拓展虚拟社区技术平台、完善虚拟社区基本功能、建立虚拟社区内部规则、创造虚拟社区文化氛围4种途径构建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激励机制;进而构建虚拟社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揭示自我效能、个人结果预期、社区导向结果预期、关系、护面子、争面子因素对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关系,选择小木虫论坛管理版进行实证研究,讨论验证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的方法与路径。
关键词:
虚拟社区 知识共享 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道津 郭瑜桥
企业知识必须通过成员间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才能实现其全部价值。由于受到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知识的共享面临种种困难。企业必须进行外部的正激励才能使知识共享实现帕累托最优。但是这种正激励并不是越高越好,本文通过对知识共享机制的研究,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重复博弈理论,深入分析知识共享的原动力,以知识贡献成本和知识贡献激励为相互制约条件提出企业知识共享的最优激励机制设计的概念模型。
关键词:
知识共享 激励 博弈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庄慧娟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式是成员间的协作交互,目的是促进和达成个体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的发展。因此,成员之间知识共享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协作学习的效果。本文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并结合CSCL的特点,通过实证研究发现,CSCL中协作小组成员的需要存在着不同层次、各层次需要需求程度均较强烈且类型多样、社交需要需求程度最强烈、自我实现需要需求程度相对较弱且成员态度差异性较大。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小组的知识共享情况,研究还发现,在知识共享方面有积极表现的小组对较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需求程度更为强烈。最后,根据成员的需要特征,文章还探讨了促进CSCL协作小组成员知识共享的四项激励策略。
关键词:
CSCL 知识共享 需要特征 激励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