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24)
- 2023(6172)
- 2022(4645)
- 2021(4459)
- 2020(3149)
- 2019(7110)
- 2018(6701)
- 2017(12118)
- 2016(6412)
- 2015(7231)
- 2014(7012)
- 2013(6567)
- 2012(5638)
- 2011(4673)
- 2010(4879)
- 2009(4442)
- 2008(4731)
- 2007(3998)
- 2006(3258)
- 2005(2910)
- 学科
- 管理(25578)
- 业(20989)
- 济(18979)
- 经济(18955)
- 企(18616)
- 企业(18616)
- 财(10935)
- 农(7397)
- 业经(6871)
- 务(6608)
- 财务(6597)
- 财务管理(6577)
- 中国(6545)
- 家(6443)
- 国家(6321)
- 企业财务(5999)
- 方法(5899)
- 销(5636)
- 供销(5632)
- 理论(4983)
- 农业(4757)
- 数学(4494)
- 数学方法(4421)
- 工作(4381)
- 制(4341)
- 教学(4340)
- 学(4295)
- 地方(4281)
- 财政(4143)
- 会计(3912)
- 机构
- 学院(84220)
- 大学(78724)
- 管理(32385)
- 济(29995)
- 经济(29254)
- 理学(27746)
- 理学院(27522)
- 管理学(27190)
- 管理学院(27023)
- 研究(22873)
- 财(20208)
- 中国(18661)
- 京(15623)
- 财经(14204)
- 江(13741)
- 科学(12879)
- 经(12683)
- 中心(11387)
- 州(10972)
- 所(10630)
- 技术(10549)
- 职业(10431)
- 范(10223)
- 财经大学(10112)
- 师范(10108)
- 会计(9690)
- 业大(9661)
- 北京(9557)
- 农(9277)
- 院(8980)
- 基金
- 项目(55382)
- 研究(45432)
- 科学(43597)
- 基金(38304)
- 家(32107)
- 国家(31785)
- 社会(28305)
- 科学基金(28159)
- 社会科(26857)
- 社会科学(26852)
- 省(23345)
- 教育(21691)
- 编号(19955)
- 基金项目(19406)
- 划(18292)
- 成果(16458)
- 自然(16102)
- 自然科(15720)
- 自然科学(15718)
- 自然科学基金(15435)
- 资助(14550)
- 课题(14186)
- 项目编号(12847)
- 创(12446)
- 重点(12439)
- 年(12415)
- 性(12281)
- 发(12228)
- 制(12203)
- 国家社会(11809)
共检索到128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俊瑞 李宏宇
区块链技术已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技术,其快速发展与应用为解决政府会计改革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区块链通过提升政府会计信息质量、改变政府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方式、促进政府会计与政府审计协同等赋能政府会计。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政府会计具有可行性,可运用开放群组企业架构框架(TOGAF)的架构开发方法(ADM),在最大化利用现有政府会计信息系统的前提下,优化政府会计系统架构。区块链在政府会计中的应用还面临政府会计业务梳理、系统建设成本、区块链行业生态、数据安全等问题,需要在顶层架构设计、数据确权、技术能力与专业能力融合、外部监管能力等方面加强基础保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林群丰
区块链能够从三方面赋能政府治理:一是运用分布式治理推动实现政府治理过程中的多中心参与,优化权力配置;二是区块链技术能够解决科层制治理体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再造政府科层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打造基于客观数据而非主观随性的信任关系,降低信息传输成本;三是部署智能合约的区块链政务系统能够实现多主体实时监督,建立“不能腐”的事前防范机制,减少不作为。区块链赋能政府治理进程中伴随着结构转型和功能升级,需要建立完备的法律规制方案来保障实施和防范风险。首先,应建立完善的政务区块链管理规范,包括数据上链规范、私钥管理规范、节点监管规范等。其次,明确区块链赋能政府治理的法律边界,防范将去中心化等技术特征发展为冲击政府权威的教条,同时防止资本增值逻辑主导区块链治理规则的建构,将提升治理效能与保障公共利益作为区块链赋能的基本法律原则。最后,应当将民主集中制嵌入到区块链法律治理体系之中,引导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韩冬雪 符越
数字经济有利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数字经济存在严重信息非对称、数字信任及信息安全风险等问题,因而需要将区块链技术纳入“新基建”,以应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挑战。区块链技术对数字确权、助推数字信息流动与交易、解决数字经济“新基建”壁垒等具有一系列优势,由此提出在区块链技术赋能下传统产业数字转型模式基本思路与具体实施策略:加快区块链技术核心创新研发,构筑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数字经济产业;建立区块链技术监管体系,加快行业标准制定,打造区块链生态体系;注重高端人才培养,抢占区块链技术发展高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鹏
碳普惠制是针对公众和小微企业等群体实施的增益性绿色低碳减排制度。环境利益保护、风险预防、公众参与和增益受偿等环境法理论为该制度的建构提供了规范解释。在技术赋能环境治理的视角下,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技术有助于纾解碳排放监测与核证、温室气体自愿核证减排量交易以及碳普惠运营与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制度问题。然而,在技术赋能过程中仍存在着数据安全、智能合约和碳普惠管理等方面的风险隐忧。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数据信息保护规则和责任救济规则,明确智能合约作为新类型合同和碳信用作为新型权利的法律地位,并建立实质性解释标准与纠纷解决机制,构建碳普惠合规自治与行政监管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以确保碳普惠制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凤玲 徐涵
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发展给经济社会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推动职业教育治理的变革。以数字技术赋能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治理,能够增强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治理的韧性、提升科学性、促进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职业教育治理中的主体作用。针对地方政府数字治理基础薄弱、数字技术自身的潜在风险、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失衡的现实挑战,要加强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数字治理基础建设,明确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治理的角色与职能,完善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数字治理配套机制,提升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治理效能。
关键词:
数字治理 职业教育治理 治理效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乔鹏程 李思雨
与区块链在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相比,区块链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路径与作用机理的基础性研究有待深入。文章通过调查422名会计相关专业人员发现,超过半数被调查者认为区块链技术通过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真实性的作用路径实现会计信息质量提升。区块链提升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第一条具体作用机理是,通过影响会计处理流程。区块链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最大具体作用机理是,区块链让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需求更匹配。研究结论对我国区块链会计相关理论研究,对区块链会计实践发展,可以提供重要基础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和军 谢思
社会性监管通常涉及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易产生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加之基数大且分布广、链条长且环节多、更新快且信任缺乏等特性,社会性监管问题积弊已久。通过区块链赋能于政府社会性监管,可确保数据真实安全,增强社会信任;共享开放信息,扩大监管主体;实现监管智慧化,降低监管成本;提高可追溯性,实现精准追责。当前,我国区块链监管革新还需面对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的悖论、技术与人才的制约、法律标准的缺失与冲突等挑战。应加快推进"区块链+社会性监管",实现社会性监管变革,努力使我国在区块链领域走在理论最前沿、占据创新制高点。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永民 张振山 段政凯
金融产品创新是金融机构满足外部市场需求和降低内部风险控制成本的重要方式,而难以获得企业真实可信的生产经营数据成为制约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因素。基于数据赋能视角,运用区块链构建数据共享模型,探究区块链赋能金融产品创新的机理;通过对数据共享平台在实践中所形成的“‘三农’政务数据+金融”“结算数据+金融”“能源消耗数据+金融”三个典型模式的比较分析,探讨三种模式在实施条件、困难性、创新成效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研究发现,基于区块链构建的数据共享平台能够重构信息共享模式、构建数据可信网络、优化可信协作流程,赋能金融机构探索新型金融产品进程。基于研究结论,从技术、治理、理念三个角度提出建议,助力数据共享平台的落地实施。
关键词:
区块链 数据共享 金融产品 信贷 征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世潋
以乡村振兴产业学院为代表的产业学院可为乡村振兴集聚涉农产业人才、提供人才支撑和整合各类资源。乡村振兴产业学院把“内生动力—外部支持—效能提升”作为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从而让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文章提出产业学院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高地,形成人才聚合效应;构建乡村振兴人力资本开发共同体,提升人力资本治理效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胡芳 韦彦名 王宪妹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保险科技能提高保险服务质效,优化保险发展模式,是完善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基础力量;能扩大政府、保险公司及参保人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的功效,助推三者合力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但保险科技赋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存在区域应用程度差距大、科技适老化程度不高、保险数据共享难、数字化水平不高、传统监管模式受到冲击等问题。基于此,保险科技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融合需政府出台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构建数据共享平台、引入“监管沙盒”模式,以及保险公司提升数字化水平、了解受众群体需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远 汤慧芹 刘刚
产业学院建设必须回答好为什么建、建什么、如何建、如何运行等基本问题。当前,由于对职业院校产业学院运行层面的理论、路径、策略研究不足,导致运行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技术知识溢出效应与职业院校产业学院运行机制在底层逻辑上高度契合,并对产业学院的运行过程、状态、目的等都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将这一理论应用于产业学院运行机制建设不仅必要而且可行。要从搭建好促进技术知识溢出效应的底层逻辑出发,构建职业院校产业学院运行机制建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产业学院 运行机制 技术知识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虹含 汪存华
区块链技术作为创造信任的新模式,其分布式、不可篡改、可追溯的技术特性恰好可以为供应链金融解决痛点提供技术方案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的优势高度契合自平安银行1999年尝试供应链金融业务并创新推出"1+N"和"自偿性贸易融资"以来,我国供应链金融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同时,区块链自2008年以来也获得广泛应用。得益于政策支持,"供应链金融+区块链"(下称"双链")快速融合,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为代表的银行及以BATJ为代表
关键词:
区块链 交易数据 供销商 供应链金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丁洁 童元松 王光伟
绿色供应链金融是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供应链的有机融合,作为推动产业链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金融工具,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多省市为此开展绿色专项行动。目前我国绿色供应链金融存在精准识“绿”难、高效审“绿”难、持续测“绿”难、用心助“绿”难等痛点,而区块链技术可赋能绿色识别、绿色风险管理、绿色监测、绿色服务,解决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痛点。为了助推绿色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我国需要推进环境信用体系建设以优化绿色金融生态,建立区块链应用架构以提升服务效率,引入监管沙盒机制以提高监管科技水平,创新绿色供应链金融产品。另外,我国还需要构建“区块链+绿色供应链金融”标准化体系,建立绿色供应链金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区块链技术法律框架,同时,需要金融机构与区块链科技企业合作共建区块链平台为赋能绿色供应链金融铺路架桥。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鄢志娟 李潜
区块链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产物,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区块链技术与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的有机融合,将赋能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充分发挥对于政府部门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的提升作用。文章围绕区块链技术如何赋能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分析区块链技术与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融合的内在机理,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模式,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景师 徐兰 郭高萍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对生产要素进行重塑。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应聚焦生产力基本要素的数智化发展趋势,关键在于因地制宜推进科技创新和服务区域发展。职业教育通过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教育链的融合,有效赋能新质生产力。基于“四链”融合的视角,职业教育可有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体实践路径如下:一是精准对接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链需求,瞄准新质生产力的产业主阵地,增强职业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适应性;二是紧抓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的核心引擎,聚焦新质生产力数智化发展的趋势,加强职业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导向;三是围绕新质生产力对人才链发展的需要,紧扣新质生产力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多样化需求。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四链融合 逻辑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