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0)
2023(7916)
2022(6554)
2021(5975)
2020(5032)
2019(10990)
2018(10900)
2017(20045)
2016(10643)
2015(11716)
2014(11121)
2013(10495)
2012(8756)
2011(7484)
2010(8086)
2009(7995)
2008(7003)
2007(5988)
2006(5018)
2005(4381)
作者
(28719)
(23567)
(23515)
(22014)
(14910)
(11260)
(10662)
(9078)
(8623)
(8392)
(7964)
(7783)
(7233)
(7177)
(7141)
(7040)
(7013)
(6949)
(6716)
(6447)
(5751)
(5744)
(5506)
(5368)
(5210)
(5188)
(5163)
(5047)
(4757)
(4627)
学科
(39322)
经济(39298)
管理(35272)
(31822)
(28651)
企业(28651)
方法(21052)
数学(18236)
数学方法(17833)
审计(12167)
(11422)
中国(10112)
(9622)
业经(9388)
(8568)
财务(8524)
财务管理(8453)
企业财务(8007)
(7656)
(7399)
供销(7391)
理论(7281)
(6711)
贸易(6697)
环境(6587)
(6524)
技术(6487)
(6340)
农业(6118)
地方(5996)
机构
学院(139602)
大学(135125)
管理(57152)
(50991)
经济(49824)
理学(49778)
理学院(49352)
管理学(48090)
管理学院(47875)
研究(39098)
中国(31271)
(28898)
科学(25099)
(24426)
业大(20387)
(20228)
财经(19715)
中心(19584)
(19190)
(18769)
(17823)
北京(16934)
(16722)
研究所(16638)
技术(16256)
(16203)
师范(16000)
农业(15179)
商学(14906)
(14811)
基金
项目(98917)
科学(78617)
基金(71803)
研究(70986)
(62478)
国家(62030)
科学基金(54895)
社会(44770)
社会科(42672)
社会科学(42662)
(40798)
基金项目(37215)
自然(37053)
自然科(36231)
自然科学(36227)
自然科学基金(35540)
教育(33886)
(33272)
资助(30042)
编号(29376)
重点(22492)
成果(21899)
(21247)
(20508)
(20308)
课题(20151)
创新(19803)
科研(19488)
项目编号(18907)
国家社会(18311)
期刊
(53661)
经济(53661)
研究(35936)
中国(29148)
(21489)
管理(21240)
学报(19304)
科学(18021)
(16783)
技术(15453)
大学(14848)
教育(14138)
学学(14057)
农业(12043)
业经(10289)
经济研究(10076)
审计(9736)
(9266)
金融(9266)
财会(8907)
统计(8566)
财经(8319)
(8194)
会计(8120)
技术经济(7428)
决策(7185)
(7122)
商业(6769)
科技(6669)
(6631)
共检索到198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陶晓慧   周梓勋   胡屹   戴睿   方俊彬  
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透明共享等特性为内部审计模式转型和审计范围拓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基于对现有国企境外EPC内部审计存在的信息化不足、审计不全面、无统一标准等问题,本文分析区块链赋能境外EPC内部审计的作用机理,重点提出了项目驱动型国企境外EPC内部审计系统,通过加入项目、区块链、内审、国家、国外等六个平行平面建立有效的业审信息交互平台,实现项目—内审间的信息共享和企业—国家、企业—国外结果传递,从而完成内部审计向“项目驱动”型的转变和境内外联合审计机制的构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唐衍军  黄益  蒋煦涵  
实现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全覆盖,是疫情防控常态下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公共性、突发性和及时性特征,在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证据获取能力、确保审计工作及时性等方面对提升审计能力提出现实需求。区块链将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时间戳等一系列核心技术进行优化组合,预期能够在审计证据获取、信息传递、审计监督效力提升等方面,为有效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发挥技术赋能作用。构建由区块链数据中心、技术资源服务器、实时审计访问模块、审计应用服务模块构成的审计信息平台,着力加强防疫救灾物资资金筹集、分配、内部控制及突发公共事件防控措施制度合规性等方面的审计工作,实现审计证据实时采集、审计流程自主实施、审计报告即时出具、审计结果有效利用,为提高审计效率、促进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有序开展奠定重要物质基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虹含  汪存华  
区块链技术作为创造信任的新模式,其分布式、不可篡改、可追溯的技术特性恰好可以为供应链金融解决痛点提供技术方案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的优势高度契合自平安银行1999年尝试供应链金融业务并创新推出"1+N"和"自偿性贸易融资"以来,我国供应链金融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同时,区块链自2008年以来也获得广泛应用。得益于政策支持,"供应链金融+区块链"(下称"双链")快速融合,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为代表的银行及以BATJ为代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曾繁荣  
2019年8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发布了题为《区块链和内部审计》的研究报告,介绍了区块链的相关概念和潜在应用场景,分析了区块链在内部审计中的潜在应用及内部审计可能面临的挑战。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洪婧(王竞)  
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国际工程项目必须转型升级以适应国际承包工程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一方面国际工程项目越来越趋向于大型化和复杂化,另一方面,EPC总承包模式广泛运用于工程项目中,相较于传统的承包模式,承包企业的风险大大提高。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的制胜法宝,而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境外EPC总承包模式及其风险境外EPC总承包模式是我国企业以赢利为目的,自行在境外参与工程项目的承包建设,承担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的全过程。业主只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谭春桥  党华平  覃展辉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审计监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多头重复监督以及无法动态审计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阻碍了我国“审计全覆盖”目标的实现和“国资监管大格局”的构建。而具有去中心化、透明性、和可追溯特性的新兴区块链技术恰为解决国有企业审计监管中面临的难题提供了契机。从区块链出发探究国有企业审计监管问题既是区块链的实践探索也是我国审计与区块链理论的创新与完善,又为未来区块链赋能审计监管工作的落地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以区块链赋能下的国有企业审计监管为研究对象,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国有企业经营、审计机关审计和公众监督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博弈系统的演化均衡解,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检验模型合理性与稳定性,重点剖析博弈主体实施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对演化过程展开仿真分析。最终,根据仿真结果提出完善审计监管机制的相关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荣  
区块链技术赋能下,供应链金融将为核心企业提供更加灵活的金融服务,并利用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企业,将单个参与者不可控风险,转变成供应链整体风险可控的过程,进而实现供应链总体利益最大化目标。可通过创建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通过信用机制引导等,加快供应链金融模式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和军  谢思  
社会性监管通常涉及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易产生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加之基数大且分布广、链条长且环节多、更新快且信任缺乏等特性,社会性监管问题积弊已久。通过区块链赋能于政府社会性监管,可确保数据真实安全,增强社会信任;共享开放信息,扩大监管主体;实现监管智慧化,降低监管成本;提高可追溯性,实现精准追责。当前,我国区块链监管革新还需面对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的悖论、技术与人才的制约、法律标准的缺失与冲突等挑战。应加快推进"区块链+社会性监管",实现社会性监管变革,努力使我国在区块链领域走在理论最前沿、占据创新制高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甲迎  
区块链赋予碳会计信息审计新定位,为企业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本文以区块链在审计领域的应用情况为切入点,探讨区块链技术在企业碳会计信息审计中的应用优势与技术特征。基于此,构建涵括碳会计信息审计数据计量、安全维护与业务管理三大子系统在内的碳会计信息审计系统。为推动碳会计信息审计系统落地,提出以下建议:多方联合制定碳会计信息审计准则,规范系统运行模式;重塑审计组织架构,契合系统运行需求;布局绿色新型基础设施,筑牢系统运行底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是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服务模式,对实体经济有着强大的赋能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交易真实性无法验证、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及风险不可控等制约。区块链技术日益成熟,在解决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痛点上具有天然优势,能够实现供应链金融体系的信用穿透,保障交易真实性,降低交易成本,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防控金融风险。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面临制约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以核心企业为依托,基于核心企业与上下游链条企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翔  
区块链技术可作为金融领域创新及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质量经济转型的关键。区块链技术所内生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特征与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交易机制及运营方式均存在互补性和匹配性。但区块链技术本身存在一系列缺陷: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运作及网络安全依赖于底层共识机制;其灵活性与适应性不足,难以满足金融科技创新需求;非对称加密技术效率低,存在破解可能性。推动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发展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行业标准,更好地与供应链金融融合,完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法律法规,加强区块链技术监管。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雪仪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制造业开始了高速发展的进程,在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密集度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制造业由于企业基数大、竞争激烈、所需投资力度大等原因,导致其利润获取空间被压缩,部分企业管理者有动机采取财务舞弊手段以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寻求更多的资金支持。此类企业涉及的财务舞弊手段繁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雷  邓雨  张语嫣  
区块链与供应链的融合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新的可能。在分析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金融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核心企业与小微企业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并结合实例运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得出对接区块链平台是金融机构的占优策略,而区块链通过推动信用拆分流转、提升融资效率、增加违约成本、降低融资利率等传导路径,助力小微企业做出守信决策,并通过网络协同守信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和合理的收益分成,使博弈均衡向金融机构敢贷、愿贷,呈现核心企业与小微企业"双守信"的理想状态演化,从而赋能供应链金融良性发展,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最后,根据博弈结果,提出搭建基于联盟链的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运用区块链的创新特征提高网络协同效率,完善激励相容机制,构建数字供应链金融新生态等建议,以更好满足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秋香   马草原   谢磊   王宗宪   毛照昉  
为充分发挥区块链的溯源作用与信息作用,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构建质量信号传递理论模型,通过比较无区块链采用、制造商主导区块链采用与零售商主导区块链采用3种情形,揭示出质量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制造商或零售商主导区块链采用时机及均衡状态下的最优策略选择,并从供应链整体福利视角辨别谁主导区块链采用更能创造价值。研究发现:在制造商与零售商主导区块链均能获得收益时,制造商主导更能发挥区块链的优势作用,增加供应链整体福利,实现制造商、零售商及消费者三方共赢。重要的是,区块链的采用存在区块链收益外溢及成本高所造成的投资激励不足问题,将导致区块链采用失败,无法实现区块链价值创造。本文提出消费者福利转移及政府补贴两种机制,以使其转化成最优均衡状态。最后,本文建议通过综合施策有效应对供应链内部利益竞争引起的采用困境,提升区块链的价值创造能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权堂  
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面临技术、成本及授信等诸多约束,存在信息化处理能力不足、缺乏针对性法律规范、监管空白等问题,对银行的金融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挑战。而区块链技术凭借去中心化、集体维护性、可追溯性等特征,通过形成链式数据库,以保证数据无法篡改,自动生成无法改变的契约。由此"区块链+供应链"自金融的模式应运而生,即通过信用传递,以核心企业为业务开展端,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数据真实性、不可篡改性以实现上下游企业融资。推动"区块链+供应链"自金融快速发展,需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保证区块链供应链自金融模式安全发展;建立区块链技术人才培养机制,保证金融创新市场的安全;巩固区块链技术优势,加强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