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67)
2023(12754)
2022(10479)
2021(9519)
2020(7814)
2019(16804)
2018(16532)
2017(30732)
2016(16325)
2015(17954)
2014(17233)
2013(16155)
2012(14420)
2011(12959)
2010(13114)
2009(12457)
2008(11936)
2007(10788)
2006(9443)
2005(8642)
作者
(45583)
(38032)
(37791)
(35609)
(23885)
(18084)
(17243)
(14712)
(14503)
(13480)
(12794)
(12737)
(11927)
(11801)
(11797)
(11739)
(11463)
(11201)
(11089)
(10573)
(9276)
(9221)
(9170)
(8635)
(8490)
(8440)
(8323)
(8190)
(7614)
(7503)
学科
(57005)
经济(56935)
管理(54945)
(53225)
(43380)
企业(43380)
方法(22185)
中国(19019)
(18741)
数学(18305)
数学方法(18090)
(16580)
技术(15577)
(15539)
业经(15163)
环境(13632)
(12965)
银行(12943)
(12426)
(12403)
农业(12118)
(11869)
(11868)
贸易(11865)
金融(11860)
(11748)
(11590)
理论(11569)
地方(11533)
(10954)
机构
学院(223966)
大学(219733)
(86813)
管理(86257)
经济(84840)
理学(73702)
理学院(72956)
研究(72794)
管理学(71623)
管理学院(71228)
中国(58944)
(45762)
科学(44435)
(42713)
(36242)
(35688)
中心(34481)
(34206)
财经(33298)
研究所(32346)
业大(32270)
(30177)
农业(28467)
(28422)
北京(28229)
师范(28074)
(27347)
(27182)
技术(26767)
经济学(25878)
基金
项目(153477)
科学(121599)
研究(114450)
基金(110635)
(96717)
国家(95892)
科学基金(82875)
社会(73775)
社会科(69802)
社会科学(69787)
(61728)
基金项目(57492)
教育(52572)
自然(52196)
(51193)
自然科(50989)
自然科学(50977)
自然科学基金(50051)
编号(46955)
资助(44008)
成果(37245)
重点(34823)
(33241)
(33233)
课题(33130)
(32970)
创新(31104)
国家社会(30929)
(30167)
项目编号(29222)
期刊
(98063)
经济(98063)
研究(65558)
中国(49610)
(34436)
学报(34430)
(33400)
管理(32701)
科学(32324)
教育(27211)
大学(26478)
学学(25173)
(24176)
金融(24176)
农业(23561)
技术(22550)
业经(17869)
经济研究(16265)
财经(15860)
(13623)
(12151)
科技(11997)
问题(11800)
(11420)
技术经济(11380)
(10530)
商业(10286)
(10247)
论坛(10247)
职业(9758)
共检索到337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民望  吴京  
区块链技术的多中心机制与跨界环境协作治理的多中心治理形态形成概念契合,但鲜有研究探讨区块链如何赋能跨界环境协作治理行动。为此,首先,借用制度性集体行动框架,结合环境治理进程,嵌套形成跨界环境协作治理行动困境图谱,包括三种协作风险与三种交易成本。其次,基于区块链核心技术、硬件设备与区块链平台搭建应用技术架构,进一步探讨区块链技术破解跨界环境协作治理行动困境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最后,阐明区块链技术赋能跨界环境协作治理需要解决的认知风险、安全风险和僵化风险。区块链技术为破解跨界环境协作治理行动困境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理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民望  吴京  
区块链技术的多中心机制与跨界环境协作治理的多中心治理形态形成概念契合,但鲜有研究探讨区块链如何赋能跨界环境协作治理行动。为此,首先,借用制度性集体行动框架,结合环境治理进程,嵌套形成跨界环境协作治理行动困境图谱,包括三种协作风险与三种交易成本。其次,基于区块链核心技术、硬件设备与区块链平台搭建应用技术架构,进一步探讨区块链技术破解跨界环境协作治理行动困境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最后,阐明区块链技术赋能跨界环境协作治理需要解决的认知风险、安全风险和僵化风险。区块链技术为破解跨界环境协作治理行动困境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理思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崔晶  
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环保政策在纵向政府层层执行中的怠惰拖延以及政府部门、地方政府对横向环境协作的忽视冷漠导致了跨域生态环境协作的困境。作为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个典型样本,祁连山生态环境的嬗变就深刻地体现了这一困境。作为枢纽和信息交汇处,纵向"中继者"组织——中央环保督察组和生态环境部地方派出执法监督机构,以及横向"中继者"组织——跨域生态环境协作治理组织,可以推进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跨域协作组织、企业、非营利组织、学者、民众等行动主体的协作治理。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各个行动主体在理性的"搭便车者"和无私的奉献者之间面临着两难选择。在这个意义上,抑制行动主体的自利性并强化其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利他性是实现协作治理的关键。同时,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研究型事业单位和政府的派出机构与民众、学者等行动主体就环境治理问题进行协作,形成跨域治理的"空间利益共同体"。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景平  
基于公共池塘资源理论,从社区居民自身入手,运用博弈论模型分析发现,"搭便车"是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治理中居民集体行动困境的内在根源。认为虽然存在"搭便车"的现象,但在有约束力的社区规则的条件下,形成居民集体行动是可能的。认为构筑社区规则,明确社区居民的权利义务关系,居民实现规则承诺,实施有效的监督,是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治理中居民集体行动的实现路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钟伟  覃东海  肖云月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玥  鲍大雷  
可变利益实体(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VIE)也称协议控制,指境外投资者和中国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共同成立一个离岸的上市公司,由该上市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一家外商独资企业,该外商独资企业对境内的经营实体提供实际出资、共负盈亏,并通过合同关系进行控制。VIE结构的特殊性在于外商独资企业是通过一系列协议,而非传统的控股方式来实现对境内经营实体的控制。通过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骆希  庄天慧  
扶贫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扶贫开发的过程正是向贫困地区提供不同的公共产品,扶贫态势的新变化对贫困治理提出新的挑战。培育小农集体行动能力有助于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提升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改善乡村治理结构,对新时期贫困治理有重要意义。尽管农村社会的巨大变迁以及长期由政府主导的扶贫体系促使农民集体行动能力不断弱化,但我国传统社会的经验和城乡要素的良性互动仍然为小农集体行动提供了可能。因此,各方主体应在扶贫过程中重视小农的集体行动,从制度建设和强化社区内生发展能力促进小农集体行动能力的培育。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权堂  
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面临技术、成本及授信等诸多约束,存在信息化处理能力不足、缺乏针对性法律规范、监管空白等问题,对银行的金融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挑战。而区块链技术凭借去中心化、集体维护性、可追溯性等特征,通过形成链式数据库,以保证数据无法篡改,自动生成无法改变的契约。由此"区块链+供应链"自金融的模式应运而生,即通过信用传递,以核心企业为业务开展端,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数据真实性、不可篡改性以实现上下游企业融资。推动"区块链+供应链"自金融快速发展,需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保证区块链供应链自金融模式安全发展;建立区块链技术人才培养机制,保证金融创新市场的安全;巩固区块链技术优势,加强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根淼  袁静  
当今,分岔的世界秩序限制了全球产业链的良性运转,全球生产网络面临资源重新配置和结构再调整。区块链技术应用已经延伸到多个实体经济领域,对传统市场商业模式和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带来革命性冲击和影响。其独特的技术特征和运行机制能够有效解决实体经济发展中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交易成本高、协作效率低、交易主体信任性差等难题,通过重塑生产关系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新一轮全球产业链重构,同时为解决全球产业治理问题提供技术性方案。然而,这一过程也存在底层技术因素、治理机制因素、产业生态因素等方面的制约,以及全球产业链重组背景下的治理困境。要推动区块链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更好赋能、提升全球产业治理效能,必须从基础技术研发、标准体系建设、应用场景推广、基础设施投资、专业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蒙  鲁曼  余宏亮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建筑材料供应链,利用区块链分块记录数据的功能将材料交易的每个环节进行记录备份,形成完整的交易信息链,建立建筑材料供应链信息技术架构,存储建筑材料交易数据,建立一个全面、可靠、透明、安全的信息共享平台,将建筑材料供求双方以及政府监管部门有效地连接起来,促使三方协同运作,构建共赢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倩文  王钊  
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推进合作运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对立,产生"搭便车"、"公用地悲剧"等集体行动困境,如何超越群体合作中的集体行动困境?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资本,即农民长期交往形成的关系网络以及体现其中的信任、参与网络、互惠规范是现实个体行为与集体选择统一的理想工具。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钦莹   刘思彤   马海群  
[目的/意义]应急情报是应急管理的智慧积累和关键要素,对其采集、存储、共享、分析、追溯等环节进行规范治理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区块链技术和端边云架构为应急情报治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技术支持,能够解决应急情报治理中信号识别困难、情报共享滞后、事后追溯受阻等问题。[方法/过程]结合应急情报治理的技术驱动、组织变革、环境优化、数据解构特质,基于TOE框架分析应急情报治理要素,融合区块链技术融合端边云架构构建应急情报治理体系,建立联盟链、私有链、边缘云和云端之间协同交互的治理运作方式,并从情报收集与存储、情报处理与预警、情报共享、情报服务、情报评估、情报溯源6个环节对应急情报治理流程进行阐述。[结果/结论]应用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及端边云架构的位置优势、计算优势,能够保障应急情报治理过程中情报存储安全、应急响应速度、情报服务效能及情报共享速率,能够提升应急情报治理效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高胜  朱建明  
[目的/意义]当前数字图书馆系统数字资源可信性、互操作性及可扩展性等成为阻碍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主要问题。[方法/过程]基于区块链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分层数字图书馆体系架构,并详细介绍各层的关键功能组件和核心服务模块,最后与已有相关数字图书馆体系架构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结论]理论分析表明,所提架构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账本结构、安全可靠、透明可信、时序不可篡改等特征能有效解决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可信性,增强系统架构的互操作性及可扩展性,实现异构数字资源的安全流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江涛  邢恩博  覃琼霞  添梦  
针对产业链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标准信息不匹配、传递效率低下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产品标准链,设计以标准链为主链、企业链为侧链的主侧链双链系统。该系统采用信誉积分的委托权益证明(DPOS)共识机制,并引入中心化监管机制的逻辑架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标准链体系可以弱化产品标准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实现企业间标准信息的高效传递、匹配和共享,为科技赋能产业升级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娜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总量不足及发展不均衡问题日益凸显,内部信息管理生态发展滞后成为主要制约因素。在此背景下,区块链技术正逐渐成为改变我国冷链物流信息发展现状的重要途径。区块链技术的本质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其去中心化、时间戳、可追溯等特征有利于实现对信息的智能记录及强加密。我国冷链物流信息系统的三大核心问题包括网络信息化程度低、物流温控存在漏洞以及可追溯水平不完善。本文研究发现,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与冷链物流行业的生态主体耦合、信任机制耦合以及合约机制耦合;从功能、对象和属性角度出发,应该建立以EOS链为主的公有链结构,以及合理选择自建核心节点、云服务和弱节点结构,形成信息共享、利益共创的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生态,从而打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内部信息壁垒,最终构建"智能"物联网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