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45)
- 2023(6821)
- 2022(5311)
- 2021(4977)
- 2020(3748)
- 2019(8487)
- 2018(8177)
- 2017(15075)
- 2016(7623)
- 2015(8298)
- 2014(8054)
- 2013(7558)
- 2012(6448)
- 2011(5674)
- 2010(6080)
- 2009(6260)
- 2008(5156)
- 2007(4357)
- 2006(4148)
- 2005(3880)
- 学科
- 济(27039)
- 经济(27001)
- 融(24896)
- 金融(24895)
- 业(24145)
- 管理(23029)
- 银(22091)
- 银行(22091)
- 行(21557)
- 企(21400)
- 企业(21400)
- 中国(17131)
- 制(12541)
- 中国金融(10938)
- 财(10363)
- 业经(9597)
- 农(9321)
- 体(8377)
- 地方(8331)
- 方法(7568)
- 体制(7401)
- 数学(6502)
- 务(6448)
- 数学方法(6427)
- 财务(6427)
- 财务管理(6413)
- 农业(6166)
- 企业财务(6153)
- 理论(5736)
- 度(5700)
- 机构
- 学院(95984)
- 大学(91856)
- 济(42854)
- 经济(41955)
- 管理(34936)
- 中国(32803)
- 研究(32451)
- 理学(28987)
- 理学院(28751)
- 管理学(28391)
- 管理学院(28201)
- 财(23412)
- 京(18682)
- 财经(17129)
- 中心(17087)
- 银(16893)
- 银行(16307)
- 科学(16069)
- 融(15580)
- 经(15470)
- 行(15320)
- 金融(15265)
- 所(15016)
- 江(14908)
- 经济学(14056)
- 人民(13752)
- 研究所(13244)
- 财经大学(12748)
- 经济学院(12648)
- 州(12647)
- 基金
- 项目(60367)
- 研究(49737)
- 科学(47984)
- 基金(42461)
- 家(35306)
- 国家(34938)
- 社会(32238)
- 科学基金(30790)
- 社会科(30727)
- 社会科学(30720)
- 省(25026)
- 教育(22703)
- 基金项目(21214)
- 编号(21122)
- 划(19863)
- 成果(17441)
- 资助(16928)
- 自然(16830)
- 自然科(16445)
- 自然科学(16442)
- 自然科学基金(16154)
- 课题(15251)
- 发(14821)
- 创(14008)
- 制(13834)
- 重点(13776)
- 性(13648)
- 国家社会(13532)
- 项目编号(13420)
- 年(13355)
共检索到162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巴曙松 朱元倩 王珂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指出:"金融的本质是通过资金的流动来完成资源的整合和配置,提高整个社会的福祉和效率。"正如其所总结,金融的本质就在于通过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实现资金的融通,其中,货币是金融运行的重要载体,信用是金
关键词:
区块链 信用机制 价值传递 支付结算体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毕夫
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化与去特权化的区块链技术不仅能够大大降低银行、保险、证券以及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成本,而且还能提高金融业的运营效率,并能有效锁定与消除行业市场风险。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人类"奇点式"技术创新成果,区块链技术还能改造传统货币发行制度,未来的国家数字货币将给人类带来极大的便利与福音。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锐
建立在密码学、统计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基础之上的区块链技术将对传统金融发生颠覆性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会因此大幅降低,转账交易等各项主营业务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规程度也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除此之外,区块链也将在成本控制、遏制与杜绝违规交易等多方面产生革命性影响。不仅如此,区块链技术支持下的国家数字货币也可能取代传统法定纸币,未来监管机构的宏观调控将变得更为灵敏、及时与精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峰 耿欣
区块链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可追溯的特征,使其在重塑信用形成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弥补金融功能不足方面具有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重塑金融基础设施。同时,区块链互联网金融作为一项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技术,其体系完善程度不足,技术要求高等难点仍需解决与克服。
关键词:
区块链 金融基础设施 信用 交易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博
高质量发展供应链金融对于推动我国产业链与供应链稳定运行、强化并保持我国支柱产业及世界制造业大国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建设性作用。结合我国近年来供应链金融阶段性发展情况,无论是传统供应链金融亦或是“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合谋欺诈”问题依旧是我国供应链金融在实践过程中由主体信用建设向生态信用建设转变所面临的主要障碍。文章以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中“合谋欺诈”问题为目的,以识别“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中因虚假共识而产生的“合谋欺诈”问题为宗旨,通过充分探析AI技术与区块链技术的交叉互补特性,构造兼具分布式、不可篡改、可追溯、智能分析等特点的“智能区块链”,进而探索助力我国供应链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党雪 周振国
在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当下,养老储蓄与消费日益受到关注,养老服务金融成为独立的金融产品分支,结合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相关产业的探索与智慧升级尚有较大空间。区块链技术能从创造条件、精细化操作等方面为养老服务金融提供助力。针对中国养老服务金融目前存在的个人养老资产积累不足影响养老可持续性、养老金融产品定位不精准且组合方式单一、金融科技在养老服务过程中的渗透性不足、完善的养老服务金融网络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本文结合区块链技术的融入提出了四条智慧升级路径:第一,充分进行数据挖掘,把握养老服务金融诉求;第二,实现产品优化组合,完善养老服务金融供给;第三,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性,强化区块链技术加持;第四,加强金融体系适配性,打造养老服务金融生态。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永民 张振山 段政凯
金融产品创新是金融机构满足外部市场需求和降低内部风险控制成本的重要方式,而难以获得企业真实可信的生产经营数据成为制约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因素。基于数据赋能视角,运用区块链构建数据共享模型,探究区块链赋能金融产品创新的机理;通过对数据共享平台在实践中所形成的“‘三农’政务数据+金融”“结算数据+金融”“能源消耗数据+金融”三个典型模式的比较分析,探讨三种模式在实施条件、困难性、创新成效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研究发现,基于区块链构建的数据共享平台能够重构信息共享模式、构建数据可信网络、优化可信协作流程,赋能金融机构探索新型金融产品进程。基于研究结论,从技术、治理、理念三个角度提出建议,助力数据共享平台的落地实施。
关键词:
区块链 数据共享 金融产品 信贷 征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艳梅 李泽昱
区块链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现有的监管体系面临巨大挑战,区块链金融监管中,无论是监管理论基础与监管模式都需要与区块链金融技术发展同步创新。不同于以往的监管制度,沙箱监管创设了一种合作型监管关系,我国可以在吸收沙箱监管模式和"试验区"经验上进行续造式发展。具体而言,应当在秉承包容性监管理念的同时对于区块链金融技术企业的不同发展情况施行针对性的合作型监管,并设立具备技术性监管手段专属监管机构,实现技术发展效率与监管严格度之间的平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党雪 周振国
在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当下,养老储蓄与消费日益受到关注,养老服务金融成为独立的金融产品分支,结合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相关产业的探索与智慧升级尚有较大空间。区块链技术能从创造条件、精细化操作等方面为养老服务金融提供助力。针对中国养老服务金融目前存在的个人养老资产积累不足影响养老可持续性、养老金融产品定位不精准且组合方式单一、金融科技在养老服务过程中的渗透性不足、完善的养老服务金融网络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本文结合区块链技术的融入提出了四条智慧升级路径:第一,充分进行数据挖掘,把握养老服务金融诉求;第二,实现产品优化组合,完善养老服务金融供给;第三,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性,强化区块链技术加持;第四,加强金融体系适配性,打造养老服务金融生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曾发亮
金融科技的出现,深刻的改变了金融业的运营模式,进一步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但是,金融科技带来的消费者信息保护及救济问题、市场的波动问题、监管乏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解决。面对新兴的金融科技,我们应当秉持包容、科技、穿透式监管的理念,既鼓励金融创新,同时进行动态监管,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应用沙箱监管,对金融科技的创新进行可行性检验,确保其安全性。将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和自治性的特点融入到对金融科技的监管之中,促进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监管理念 制度构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岩玉 吴强
国际领先银行全方位引入新兴科技高层牵头制定科技战略,统一协调全行创新工作。成功的创新战略来自精心谋划的顶层设计。纵观全球领先的创新企业和银行,创新工程均由董事长或CEO亲自挂帅,以核心高管组成创新决策委员会,制定创新发展方向和实施路线,以确保创新举措得到及时贯彻和持续推动。国际金融危机后,花旗银行提出"回归创新",并成立由花旗CEO、CIO和CTO共同领导,各业务条线、国际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王蕾 薛杨阳
区块链是未来金融科技的底层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基本共识,它的非中介化、去中心化、定制化等特性可使金融服务更好地贴近用户需求。同时区块链技术能降低信用风险,提高系统的可追溯性,适用于多种商业环境。本期专题聚焦区块链研究的实际落地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
区块链 金融 财政金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佳
区块链作为一项席卷全球的颠覆性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去风险化特征,能够很好地解决电子支付存在的网络安全风险大、信用低、法律监管缺失、支付成本偏高等问题。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支付体系通过点对点交易方式绕过信息中介,在区块链数字签名技术下实现交易双方信任交互,以智能合约代替传统合约这一方式避免因人的感情因素导致合约执行发生变故,并通过征信管理系统实现智能监管,简化电子支付流程,助力全面监管,规避隐蔽风险。但是,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支付系统在技术、资源和法律监管上均存在一定风险,综合考虑区块链技术存在局限性、监管体系尚不成熟和现代电子支付体系具有短期黏性,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延伸及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要以政府为主导完善电子支付相关法律,引导区块链技术创新,更好地驱动区块链下的电子支付体系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黄晓波 王英婷 胡晓馨
一、引言以自动化、信息化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对会计信息的供给和需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催生了电子商务、电子货币、虚拟企业、互联网,以及区块链、比特币等全新的交易方式、结算方式和企业形态,孕育了会计电算化、交互式按需报告、网络财务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思宇 李杨 杨莉
2012年4月,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和国际证监会组织正式发布《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更加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监管和运营标准。2015年以来,区块链(Blockchain)迅速受到全球科技界的高度关注,以"去信任"、"去中心化"的革新理念正在为全球金融业带来新变化,其中,金融基础设施司职的交易后处理被视为区块链技术最具发展潜力的应用场景之一。一时间,境内外众多金融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区块链在金融资产登记存管、清算交收等领域的应用探索,有关金融监管机构也积极研究将区块链纳入监管范围。但受到各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