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66)
2023(13545)
2022(11221)
2021(10259)
2020(8637)
2019(19062)
2018(18644)
2017(34672)
2016(18110)
2015(19668)
2014(18470)
2013(18179)
2012(16277)
2011(14272)
2010(14432)
2009(13425)
2008(12508)
2007(10888)
2006(9465)
2005(8171)
作者
(50844)
(42532)
(42024)
(39881)
(26986)
(20237)
(18799)
(16488)
(15961)
(15019)
(14316)
(13912)
(13434)
(13211)
(12999)
(12902)
(12601)
(12595)
(12188)
(12142)
(10569)
(10385)
(10292)
(9718)
(9504)
(9293)
(9220)
(9189)
(8497)
(8360)
学科
(71871)
经济(71809)
(59420)
管理(57588)
(50633)
企业(50633)
方法(28960)
数学(23661)
数学方法(23446)
技术(21923)
中国(20664)
(19988)
业经(18844)
(17990)
地方(14466)
(14250)
贸易(14231)
产业(13871)
(13835)
(13813)
技术管理(13742)
农业(13501)
(13113)
审计(12191)
理论(11324)
(11168)
财务(11133)
财务管理(11063)
(11035)
银行(10983)
机构
学院(244861)
大学(242397)
(103968)
经济(102225)
管理(98310)
理学(85879)
理学院(85051)
管理学(83779)
管理学院(83328)
研究(81876)
中国(61164)
(50869)
科学(49747)
(45650)
(43996)
(40709)
业大(38706)
中心(37834)
(37173)
研究所(36759)
财经(36675)
农业(34703)
(33508)
经济学(31616)
北京(30785)
(29732)
(29112)
(28862)
师范(28708)
经济学院(28703)
基金
项目(173104)
科学(138045)
基金(126807)
研究(123914)
(112889)
国家(111955)
科学基金(96612)
社会(82181)
社会科(78356)
社会科学(78336)
(69690)
基金项目(67498)
自然(62440)
自然科(61098)
自然科学(61079)
自然科学基金(60068)
(57806)
教育(55980)
资助(49108)
编号(47067)
(42795)
重点(39288)
创新(39086)
(38252)
(37432)
成果(35839)
国家社会(35133)
(33904)
课题(33142)
科研(33009)
期刊
(109231)
经济(109231)
研究(70160)
中国(55594)
学报(40562)
(38892)
管理(38816)
科学(37385)
(36401)
大学(30713)
学学(29151)
农业(26359)
教育(25013)
技术(23209)
(19789)
金融(19789)
经济研究(19747)
业经(19394)
财经(17658)
(15850)
(15460)
科技(15351)
问题(14089)
技术经济(14028)
商业(12340)
(11988)
(11982)
(10791)
现代(10643)
(10532)
共检索到363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高廷帆  陈甬军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得交易信息记录的交互模式由中心化发展至分布式阶段。这一新技术在推动交易记录与审计效率的大幅提升、解决现有的复式记账法可信度问题的同时,也对现有审计行业造成了冲击,引发了"替代论"。事实上,技术创新是产业演化的重要动力,区块链技术对审计行业的影响也将遵循一般的创新扩散与行业演化规律,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分布式账簿技术将推动审计行业朝着半自动、自动化阶段演化。普华永道基于区块链的审计案例从实践角度说明了新的技术冲击下,审计的重点由传统的数据真实性核查转向对数据和系统安全性、系统部署的正确性以及技术规范使用的关注。随着技术审计成为审计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我们应该重视制度创新与人才培养,才能真正发挥审计职能,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丽洲  丁长青  
文章通过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活动灵活性和约束性的分析,指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并针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障碍,从生命周期的视角提出了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雅芬  
产业集群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本文在回顾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产业集群的不同发展阶段分别研究了技术创新的特征,分析了我国目前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发展困境及其制约因素,并从政府、中介机构、集群企业三个层面上探讨了提升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永刚  
技术创新的途径有两条,即连续性技术和非连续性技术创新。如果以技术创新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理论为分析工具,来考察技术创新与产业生命周期之间的内在联系,则认为技术创新贯穿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始终,并决定了产业生命周期的形成和整个周期的长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子余  袁澍蕾  
文章以2006—2014年的1980家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现金流量组合法和综合指标打分法将样本公司进行生命周期划分,并考察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企业处于成长期或衰退期时,股权制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股权制衡对技术创新没有影响,但是处于衰退阶段的企业股权制衡与技术创新有积极影响。无论当企业处于成长期还是衰退期,董事会规模及独立董事比例对技术创新都没有积极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子余  袁澍蕾  
文章以2006—2014年的1980家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现金流量组合法和综合指标打分法将样本公司进行生命周期划分,并考察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企业处于成长期或衰退期时,股权制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股权制衡对技术创新没有影响,但是处于衰退阶段的企业股权制衡与技术创新有积极影响。无论当企业处于成长期还是衰退期,董事会规模及独立董事比例对技术创新都没有积极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淑琴  龚业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赤  苏丽萍  
考察技术创新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随时间的推移在企业各生命周期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在成长期呈下降趋势,在成熟期和衰退期呈上升趋势;技术创新投入初期,信息不对称的降低导致权益资本成本降低,而后期其所带来的产出则会导致权益资本成本上升,即技术创新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呈现U型关系;企业在各生命周期阶段具有不同的财务与组织特征,技术创新对权益资本成本在成长期和成熟期具有负向的影响,在衰退期具有正向的影响。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何彦东  范伟  於锦  王毅  于行洲  
[目的/意义]专利生命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技术生命的发展趋势,通过反映专利生命周期的参数判断技术创新的发展阶段,可以为更好的判断技术发展趋势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结合具体专利技术更新以及专利分析可以探寻核心专利。[方法/过程]基于对专利生命周期的分析,研究技术创新信息。从选定技术领域出发,分析平均专利生命周期、专利无效系数,并结合对专利申请量的时间序列以及专利被引用数的分析,建立基于专利生命周期的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结果/结论]获取本领域技术的生命周期、新旧技术的更替信息以及主要专利技术,从宏观、介观和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昕  文桂江  
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但是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成本管理导致技术创新行为的成果转化效率较低。文章通过引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技术创新生命周期分为决策、研发、制造、成果商业化以及维护五个阶段,并依据技术创新成本构成的不同分为企业成本、消费者成本与环境成本。同时,通过对技术创新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不同成本进行分解和重新归集,认为应抓住技术创新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成本特点的不同而实施不同的成本管理方式,并构建产品成本责任理念,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的全员参与。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冉从敬   马丽娜   李旺  
全球化、互联化及数字化的时代,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发展更具挑战。区块链技术因其技术优势,以技术赋能方式引发行业变革并催生新业态,形成“赋能万事万物”新发展格局。文章基于技术赋能视角,以知识产权生命周期、知识产权生态系统为理论基础,沿着“技术赋能—机理解构—路径探索”研究主线,以数字时代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面临的困境为研究起点,基于TOE框架探析区块链与知识产权的逻辑适配。在技术赋能视域下,聚焦区块链技术赋能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机理,探析技术赋能模型及赋能后知识产权生态系统的表征。同时,关切区块链技术与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度融合面临的风险,将这些风险表征于PESTEL框架内,从认知、应用、制度及保障等层面拓展区块链技术赋能的边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媛媛  刘思羽  
利用中国创业板2010—2019年科技型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在划分企业生命周期的基础上,实证分析科技型企业在不同阶段科技金融网络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网络密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网络中心度对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倒U形影响,网络联系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有U形影响。(2)划分企业生命周期后发现,网络密度的促进作用在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同时存在;网络中心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倒U形影响和网络联系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U形影响仅在成熟期与衰退期显著存在。据此,建议政府、金融机构等合力优化科技金融网络环境,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水平选择合作伙伴,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谊  章新蓉  沈静琦  
本文以中国875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前期和当期融资约束均会抑制企业技术创新,而事前和事中政府补贴则会直接促进技术创新。进一步对样本按生命周期划分进行时序分组回归,发现处于引入期和衰退期的企业,政府补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无明显的最优补贴时机;成长期企业事前补贴对融资约束与技术创新负相关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显著,即为最优补贴时机;而成熟期企业事中补贴对融资约束与技术创新负相关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最大,即为最优补贴时机。本文的结论为政府补贴的时机选择与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京焕  周奎  张勇  王琦  
文章基于我国2011—2018年A股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相关数据,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数字普惠金融-企业生命周期-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框架,采用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模型等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考虑企业生命周期以后,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衰退期的企业技术创新作用则不显著。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对民营企业的创新促进效应比国有企业更加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