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0)
2023(10184)
2022(8614)
2021(7844)
2020(6724)
2019(14815)
2018(15015)
2017(27179)
2016(14817)
2015(16710)
2014(16662)
2013(15783)
2012(14337)
2011(12806)
2010(12878)
2009(12035)
2008(11765)
2007(10718)
2006(9270)
2005(8542)
作者
(41744)
(35170)
(34777)
(33318)
(22291)
(16347)
(15784)
(13637)
(13107)
(12476)
(12103)
(11727)
(11367)
(11172)
(11099)
(10694)
(10486)
(10265)
(10196)
(9987)
(8910)
(8546)
(8438)
(8040)
(7799)
(7768)
(7763)
(7588)
(7040)
(7026)
学科
管理(54709)
(54445)
经济(54354)
(47849)
(41193)
企业(41193)
方法(21916)
(18772)
数学(18622)
数学方法(18407)
(16163)
中国(16082)
技术(15746)
(14953)
业经(13564)
(12302)
(11462)
(10637)
银行(10612)
(10339)
金融(10332)
(10181)
(10033)
财务(9988)
财务管理(9959)
理论(9457)
企业财务(9434)
农业(9336)
(9278)
贸易(9276)
机构
大学(207680)
学院(206644)
(85377)
经济(83588)
管理(80052)
研究(69870)
理学(68431)
理学院(67758)
管理学(66674)
管理学院(66272)
中国(53085)
(44012)
(43248)
科学(40877)
(34538)
财经(33127)
(32615)
中心(32592)
(32093)
研究所(31013)
(30063)
业大(29431)
北京(27144)
经济学(26833)
(25958)
农业(25457)
(25090)
师范(24758)
(24707)
财经大学(24425)
基金
项目(140992)
科学(111761)
研究(105211)
基金(102889)
(89880)
国家(89198)
科学基金(76625)
社会(67975)
社会科(64634)
社会科学(64623)
(54818)
基金项目(53415)
教育(48405)
自然(47702)
自然科(46661)
自然科学(46649)
(45915)
自然科学基金(45816)
编号(42424)
资助(41263)
成果(35327)
重点(32031)
(31885)
(31822)
(30577)
(29909)
课题(29668)
国家社会(29201)
创新(28849)
教育部(27581)
期刊
(94437)
经济(94437)
研究(61612)
中国(47071)
(36042)
学报(32312)
管理(31703)
(29686)
科学(29474)
大学(25272)
教育(24611)
学学(23787)
技术(21617)
农业(19820)
(18886)
金融(18886)
财经(17077)
经济研究(15577)
业经(15037)
(14740)
问题(12006)
科技(11005)
技术经济(10895)
(10343)
图书(10046)
(9947)
(9798)
论坛(9798)
(9767)
理论(9563)
共检索到316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童云峰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抵触政府权威、代码自治排斥人本主义、不可篡改性阻碍数据删改,区块链的核心技术特征与传统以政府为核心的政务数据开放制度存在冲突。为实现二者有效兼容和同向发展,应以政府数据开放服务为宗旨、以技术工具主义为方式、以审慎上链为底线。具体的调和之道可以概括为立体式的三维进路:在理论维度,应构建区块链场景下政府数据开放的法教义学,立足体系性研究思维,摆脱纯粹对策论的束缚;在制度维度,通过制定《政府数据开放法》以满足区块链技术与政府数据开放融合发展的需求,推动制度的迭代升级;在技术维度,应当摒弃技术改造论,接纳技术优化论,在不改变区块链技术核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链外存储等优化措施推动技术与法律的兼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明华  
作为我国当前的战略性前沿技术之一,区块链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正在颠覆审计行业的传统作业模式,如何在审计工作中高效应用区块链技术成为审计研究的当务之急。通过分析区块链运行模式,从区块链四大核心机制出发,分析其对审计产生的影响以及区块链审计作业模式的实质、内容与流程。在此基础上,探讨区块链技术环境下产生的五大审计冲突,并就如何解决审计冲突、提升审计质量提出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马曙光  
政府审计法律制度的产生是利益相关者进化博弈的均衡结果,变迁是暴力潜能分配的博弈改进,其发展和完善对传统文化与历史具有路径依赖性。中国社会公众参与《审计法》修订的广度与深度表明,中国《审计法》的完善较好地体现出社会公众对政府审计功能调整与实现的内生性期望。提高审计博弈过程的透明度,拓宽公众参与审计博弈的途径,是审计法律制度完善的一种有效方式。
[期刊] 征信  [作者] 闫晴   马苗  
随着技术治理理念的广泛推行,区块链赋能数据交易定价的技术优势日益凸显,可促进数据交易定价利益分配公平、优化数据交易定价秩序并提高数据交易定价的结果公信力。我国应依托区块链技术完善数据交易定价立法体系,提升参与主体能力,准确衡量数据真实价值,提高定价策略适用的科学性,重塑利益分配格局并确保风险预警的及时性,从而保障数据交易活动的高效运行,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彭麟添  
区块链技术安全、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等特点能有效克服当前个人征信制度存在的个人信用信息质量堪忧、保护不佳、流动不畅的问题。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应用于个人征信制度无疑会带来监管方面的诸多难题,同时也伴随着技术和成本等多方面的隐忧和挑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理念革新、规则完善和手段创新的多元应用,才能发挥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个人征信制度的应有功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静  
随着区块链技术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其去中心化、时序性、不可篡改的特性对民法中所有与登记相关的制度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但其对主要以经济利益为主的知识产权制度或将带来颠覆性的制度变革的影响。过去我们必须依靠法律予以调整的部分领域未来或将由技术予以规制,新技术的出现和运用又必将产生新的必须由法律予以规制的问题。法律具有滞后性,但法律人需要预见,才能在新问题出现时从容应对。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郑石桥  和秀星  许莉  
依法审计是政府审计的基本原则,然而,现实审计中,审计机关审计难、处理难、落实审计决定难的问题普遍存在。本文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建立一个制度冲突的理论架构来解释上述现象。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利益冲突和价值认同冲突,政府审计处理处罚的正式制度不具有"纳什均衡"的特性,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相互作用中,非正式制度发挥重要作用,审计过滤得以发生。通过审计记录过滤、审计报告过滤、审计处理处罚过滤和审计执行过滤,使得正式制度依法审计的目标被扭曲,最终的结局是审计发现的问题不能依法得到处理处罚,非正式制度在与正式制度的冲突中取得胜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顾瑞兰  
"区块链+货币证券",挑战现行货币金融制度,主要表现为:货币型代币(私人数字货币)挑战现行货币制度,挑战对现行商业银行系统支付、结算清算功能;证券型代币挑战现行证券发行交易制度,ICO挑战现行证券发行方式,挑战现行证券交易结算业务模式;代币去中心化挑战中心化管理规则、加密性挑战信息公开规则、不可篡改性挑战事后救济方式;代币炒作代币引发投机泡沫,资金外逃难以制止,ICO圈钱孕育金融风险。要审慎规范实施"区块链+货币金融",目前禁止发行私人数字代币但加强主权法定数字货币研究,禁止ICO但要加强研究,研究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朝成  李敏  
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分析,"校地互动"转型发展存在着政府、企业与院校本身在利益、权力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冲突,政企校必须通过加大投入,实现多方共赢,在管理体制上要理顺权力结构关系,并促进政企校之间文化价值融合,消解这些冲突,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成功实现"校地互动"的转型发展。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夏琦  高建彬  夏虎  周涛  张小松  
【目的/意义】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互联网第三次变革的核心动力,是下一代颠覆性的技术。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记录并传达价值的新方式,能够让价值传递变得更加透明、公平和安全,实现数据互联到价值互联再到秩序互联的变革。将可能彻底改变整个人类社会价值的传递方式。【设计/方法】从区块链基础概念出发,介绍了区块链及其相关技术。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区块链数据主权。最后,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多领域多维度地展示了区块链数据主权技术的应用成果。【结论/发现】将帮助读者厘清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脉络,了解区块链当前的研究应用态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景宇  单既琛  
本文在McGuire和Olson(1996)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发现,即使是具有共容利益的政府,其与社会之间依然存在着利益冲突。因此,政府的存在总会造成一定的制度扭曲,使经济处于非最优效率状态。本文还研究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在转型经济中的表现。研究表明,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会随着经济体制的改进而得到强化,从而使新制度受到更大的扭曲。另外,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会对经济体制的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最终都会妨碍制度变迁达至最优状态。本文的研究实际上指出了政治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意义。我们也指出,在转型经济中,政治体制改革的时机选择不当可能会导...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晶  
国有林区"三林"问题的基本特征是林业资源枯竭、林区经济危困和林工生活艰难,其根源于林业忽视生态效益、林场利益机制不顺、林工存在制度性依赖。国有林权制度改革面临林业资源属性约束和国有林区体制约束。在国有林权制度改革中,政策设计者须明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林业管理部门、林区和林工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诉求和利益实现约束的差异。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党国英  
本文把道德、宗教、礼仪、典籍文化和宗法制度看作非正式制度 ,分析这些制度对社  会稳定的影响。 ( 1 )宗教产生的根源是人们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因此 ,宗教具有降低不确  定性的作用。 ( 2 )礼仪是人们通过程式化言行交流某种信息 ,以求得生存环境的秩序化、  消除对环境的陌生感、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的行为类型。礼仪有可能发挥稳定社会的作  用。 ( 3)道德是依靠羞耻感来维持的人们的自律性行为规则。在现代社会 ,道德所能发挥  的稳定社会的作用受到很大限制。 ( 4)在较为封闭的乡村社会中 ,宗法关系支撑着一个稳  定的社会结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魏伟松  关成  王天奇  
分析园区投资招商性项目中,项目"软投资"的非公开合规性问题、国有资产保值、认证问题、企业入驻信用问题,简介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的特点,结合区块链技术的特性,对相关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构架制定。从理论上,搭建了超级园区区块链网络构架,和项目"软投资"信息公开构架、国有资产溯源应用构架、跨园区、跨产业的企业信用平台搭建构架三种区块链网络应用构架,论证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园区类政府投资项目中落地的可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鹏   呼瑞雪  
基于“双碳”战略要求持续深化背景下,合理应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政府碳审计平台成为政府提升碳审计工作效率的升华之计。考虑到区块链技术可有效赋能政府碳足迹检测、碳信息监督、碳活动预警、碳信息披露,本文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政府碳审计平台可信数据、基本组件、配套监管等多个平台模块,助力政府碳审计业务提质增效。据此,塑建“碳审计组·巡察一张网”,实现区块链监督监管不断线;协同“多元智能”技术引擎,赋能碳审计模式蝶变;增设“双项技术技能”知识体系,着力推进复合型人才队伍组建,以期为驱动政府碳审计提质增效予以理论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