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14)
- 2023(8942)
- 2022(7305)
- 2021(6613)
- 2020(5509)
- 2019(12110)
- 2018(11518)
- 2017(21995)
- 2016(11386)
- 2015(12142)
- 2014(11416)
- 2013(10972)
- 2012(9639)
- 2011(8358)
- 2010(8568)
- 2009(8202)
- 2008(7164)
- 2007(6258)
- 2006(5325)
- 2005(4617)
- 学科
- 济(40780)
- 经济(40739)
- 业(36977)
- 管理(35359)
- 企(30780)
- 企业(30780)
- 融(25145)
- 金融(25144)
- 银(22561)
- 银行(22529)
- 行(21820)
- 方法(19104)
- 中国(17469)
- 数学(17231)
- 数学方法(17012)
- 财(13678)
- 农(11837)
- 业经(11419)
- 中国金融(11062)
- 制(11027)
- 贸(10437)
- 贸易(10429)
- 易(10254)
- 务(10107)
- 财务(10081)
- 财务管理(10068)
- 企业财务(9578)
- 地方(8835)
- 农业(8298)
- 产业(7800)
- 机构
- 学院(151999)
- 大学(148413)
- 济(63256)
- 经济(62107)
- 管理(59029)
- 理学(51967)
- 理学院(51469)
- 管理学(50485)
- 管理学院(50250)
- 研究(47789)
- 中国(43632)
- 农(30935)
- 科学(30384)
- 京(30038)
- 财(28262)
- 业大(26344)
- 中心(24890)
- 农业(24829)
- 所(23894)
- 财经(23270)
- 研究所(22222)
- 经(21194)
- 江(20847)
- 经济学(20210)
- 融(18682)
- 经济学院(18642)
- 金融(18343)
- 北京(18264)
- 州(17534)
- 财经大学(17528)
- 基金
- 项目(108903)
- 科学(85098)
- 基金(80238)
- 研究(73428)
- 家(72060)
- 国家(71444)
- 科学基金(61554)
- 社会(48548)
- 社会科(46423)
- 社会科学(46412)
- 省(43680)
- 基金项目(42549)
- 自然(41405)
- 自然科(40569)
- 自然科学(40554)
- 自然科学基金(39866)
- 划(36144)
- 教育(32656)
- 资助(32636)
- 编号(27862)
- 重点(24509)
- 创(24078)
- 发(23406)
- 部(22689)
- 创新(22557)
- 计划(21730)
- 科研(21658)
- 国家社会(20900)
- 业(20786)
- 成果(19893)
共检索到214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若瑜
随着现代经济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金融行业不得不通过发展互联网金融而更好地服务于时代需求。但从线下转战线上后,金融行业所固有的特点导致的风险问题依旧未能有效解决,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区块链依靠其特殊的优势(集体维护、数据库可靠、无中心、去信任)提供了解决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可能性,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机构、信用机制、风险控制等都产生了影响,也衍生了更多新型的应用场景,从而为互联网时代金融的发展铺就平坦的道路。
关键词:
区块链 互联网金融 信用机制 风险控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若瑜
随着现代经济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金融行业不得不通过发展互联网金融而更好地服务于时代需求。但从线下转战线上后,金融行业所固有的特点导致的风险问题依旧未能有效解决,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区块链依靠其特殊的优势(集体维护、数据库可靠、无中心、去信任)提供了解决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可能性,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机构、信用机制、风险控制等都产生了影响,也衍生了更多新型的应用场景,从而为互联网时代金融的发展铺就平坦的道路。
关键词:
区块链 互联网金融 信用机制 风险控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政道 任晓聪
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信用不足而产生的风险、保证金融交易安全,受到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普遍关注。区块链技术是一种以大数据共享理论为基础的现代互联网金融技术,依靠其去中心化、去信任化、集体维护、可靠数据库四大优势,建立金融黑白名单,进而从根本上改变现代金融的征信体系,降低金融风险与金融诈骗风险,因此区块链技术在我国将具有极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区块链作为一项新的互联网金融技术,由于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其技术特点与优势不明显、理论体系不完善,在未来发展中将面临诸多困难。即便如此,随着区块链的不断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迪芳 张金林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技术,依托去中心化、可靠数据、集体维护以及不可篡改的特性,为加速金融产品创新、提高金融运行效率提供了可能。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和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区块链金融凭借轻资产重服务的运营模式对传统金融机构的结算体系与风险管理产生了一定冲击。在此压力下,国内众多银行纷纷进行互联网金融布局,加速"区块链化"进程。但由于区块链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金融监管滞后、政策体系不完善以及技术制约等一系列问题,银行"区块链化"的改革与转型举步维艰。因此,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及银行的积极探索两方面共同推进"区块链+银行"的全新金融模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迪芳 张金林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技术,依托去中心化、可靠数据、集体维护以及不可篡改的特性,为加速金融产品创新、提高金融运行效率提供了可能。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和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区块链金融凭借轻资产重服务的运营模式对传统金融机构的结算体系与风险管理产生了一定冲击。在此压力下,国内众多银行纷纷进行互联网金融布局,加速"区块链化"进程。但由于区块链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金融监管滞后、政策体系不完善以及技术制约等一系列问题,银行"区块链化"的改革与转型举步维艰。因此,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的政策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静
作为互联网基础数据集成的底层技术,区块链金融的产生既是互联网金融深度演化的必经阶段,又是区块链模式广度延展的自然结果。自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发明以来,人类经历了基于局域网、广域网和大数据的3个区块链金融时代,三大金融链条的转换引领着互联网金融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发展趋势。区块链金融存在着基于技术瓶颈的系统性风险、基于金融产品特殊性的业务风险和交易风险、基于法律时滞的监管风险,防控区块链风险必须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体系、监管体系、安全体系和法治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雪梅
我国征信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现行征信体系存在征信数据来源狭窄、数据分析能力不足、信用主体隐私易被侵犯、信用信息权威性不足、缺乏信息共享机制等问题。区块链技术有助于完善互联网征信体系建设,去中心化机制能增强数据采集能力,分布式存储处理有利于提升数据存储能力,加密算法能保护信用主体隐私,溯源技术能提升征信信息权威性,定价机制能促进信息共享。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征信体系 区块链 互联网征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洁
区块链是按照一定时间顺序,将信息数据以块状存入区块链系统内不同节点,各节点则通过一定的次序规律进行连接的公开交易数据记录技术,其特征包括:去中心化、去信任、信息数据可靠性及系统的共同维护性。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属性与金融属性与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相契合,都是通过创新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与升级,因此二者在理论上可以进行融合发展。文章从区块链技术特征角度入手,提出"区块链+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底层架构方式,为区块链技术与互联网金融产业相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总结我国区块链技术发展困境的基础上,分别从技术发展策略和风险防范策略角度提出了"区块链+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路径,即健全我国区块链法律法规,为"区块链+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提供最优环境;拓展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技术与手段,以金融监管创新的形式规范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
关键词:
互联网 区块链 金融风险 科技监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鲜京宸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技术,凭借着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集体维护等特性为重塑当前金融产业提供了可能,特别是给支付、证券市场、信贷等具有资产频繁交易的业务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的新型业务模式通过改变金融参与主体权益,打破金融垄断局面,为新型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选择权,实现了对信用体系建设和金融风险防控的颠覆和重塑。当前,区块链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技术业务优化、法律监管、资源消耗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挑战。只有真正实现区块链与金融产业的融合互通,才能促进"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的健康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互联网金融 发展 前景展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孙悦 吕明军
区块链技术具有公开透明以及可溯源等特性,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开启了利用数据自证信用的共享金融模式,这种技术给人们带来信用产品创新的同时也对监管部门提出了挑战,监管部门不仅要了解企业的基本信息,同时要实现"穿透式"监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大数据中心构建设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鲜京宸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技术,凭借着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集体维护等特性为重塑当前金融产业提供了可能,特别是给支付、证券市场、信贷等具有资产频繁交易的业务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的新型业务模式通过改变金融参与主体权益,打破金融垄断局面,为新型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选择权,实现了对信用体系建设和金融风险防控的颠覆和重塑。当前,区块链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技术业务优化、法律监管、资源消耗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挑战。只有真正实现区块链与金融产业的融合互通,才能促进"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互联网金融 发展 前景展望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俊生 何清素 聂二保 陈绍真
随着个人消费金融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互联网金融出现了个人信用风险定价的技术缺位及由此产生的互联网借款乱象。如何解决诸如"校园贷"类消费金融中弱信用群体的征信问题,可将修正后的KMV模型用于预测个人信用风险、判定个人信用等级。区别于常规的KMV规模型,修正后的模型将个人资产视为外生变量,个人负债水平变动决定其违约距离。在此基础上,拟出解决互联网消费金融信用定价的框架性方案,并对初步架构进行了设计,以期为开发信用风险评价平台提供参考。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俊生 何清素 聂二保 陈绍真
随着个人消费金融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互联网金融出现了个人信用风险定价的技术缺位及由此产生的互联网借款乱象。如何解决诸如"校园贷"类消费金融中弱信用群体的征信问题,可将修正后的KMV模型用于预测个人信用风险、判定个人信用等级。区别于常规的KMV规模型,修正后的模型将个人资产视为外生变量,个人负债水平变动决定其违约距离。在此基础上,拟出解决互联网消费金融信用定价的框架性方案,并对初步架构进行了设计,以期为开发信用风险评价平台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宾
为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作用,减少互联网金融风险问题,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文章首先对区块链技术与金融结合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其次探讨互联网金融生态的演变发展过程并对互联网金融风险展开探究,最后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风险防范对策。研究发现,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主要面临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声誉风险以及网络安全风险等,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从顶层设计、技术研发、行业监管、人才培养、法律法规、管理体系、网络安全等角度考虑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借助区块链技术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永珍
从传统金融到互联网金融,从间接金融到直接金融,金融领域依托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逐步实现了金融脱媒,并过渡到以区块链为征信基础的新金融形态。区块链技术源于比特币的分布式技术,具有去中介化、去中心化、可靠数据等鲜明特性,因此又是一个完美的信用系统,对金融领域的征信体系建设和风险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但作为一项新的互联网金融技术,区块链互联网金融还处于初级阶段,体系建设、技术瓶颈、安全监管等仍面临诸多挑战。
关键词:
区块链 互联网金融 比特币 前景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