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66)
2023(5623)
2022(4534)
2021(4310)
2020(3313)
2019(7418)
2018(7342)
2017(13657)
2016(7350)
2015(8131)
2014(7922)
2013(7660)
2012(6955)
2011(6062)
2010(6336)
2009(5606)
2008(5585)
2007(5224)
2006(4601)
2005(3901)
作者
(19774)
(16451)
(16381)
(15614)
(10255)
(7871)
(7571)
(6338)
(6296)
(6011)
(5627)
(5385)
(5262)
(5133)
(5126)
(5120)
(4939)
(4891)
(4884)
(4622)
(4267)
(4044)
(3930)
(3814)
(3752)
(3727)
(3636)
(3582)
(3334)
(3317)
学科
(27809)
经济(27677)
管理(23130)
(21681)
(20310)
企业(20310)
方法(12184)
中国(9437)
(8955)
业经(8926)
理论(8622)
数学(8322)
数学方法(8223)
(7558)
(6850)
(6641)
(6260)
供销(6259)
(6213)
产业(5387)
结构(5387)
地方(5354)
(4936)
农业(4933)
教育(4923)
(4589)
社会(4583)
财务(4576)
财务管理(4567)
教学(4450)
机构
学院(99750)
大学(97599)
(38065)
管理(37641)
经济(37232)
理学(32315)
理学院(31967)
研究(31834)
管理学(31377)
管理学院(31193)
中国(23953)
(20118)
科学(19094)
(18422)
(15684)
(15034)
中心(14782)
(14565)
财经(14351)
(14119)
师范(13946)
研究所(13585)
业大(13421)
(12868)
(12598)
北京(12486)
技术(12281)
(11832)
经济学(11661)
师范大学(11058)
基金
项目(67548)
科学(53491)
研究(52550)
基金(47631)
(40619)
国家(40221)
科学基金(35233)
社会(34820)
社会科(31830)
社会科学(31817)
(27590)
教育(25961)
基金项目(24113)
编号(22460)
(22452)
自然(20760)
自然科(20280)
自然科学(20273)
自然科学基金(19961)
资助(19023)
成果(18688)
课题(16073)
重点(15390)
(14753)
(14199)
(14168)
国家社会(14062)
项目编号(14050)
(13471)
创新(13148)
期刊
(43621)
经济(43621)
研究(29537)
中国(22919)
教育(17488)
(15276)
学报(15037)
管理(15003)
(13812)
科学(13703)
大学(11994)
技术(11573)
学学(11095)
农业(9125)
(8028)
金融(8028)
业经(7901)
经济研究(7470)
财经(7353)
(6417)
职业(6245)
图书(5699)
问题(5523)
(5353)
商业(5020)
(4698)
(4483)
论坛(4483)
统计(4427)
社会(4382)
共检索到150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梁官宵  
区块链构建诚信社会受技术逻辑和社会逻辑的双重支配。一方面,陌生人社会、风险社会的发展和数字社会的到来,为区块链构建诚信社会奠定了结构基础;另一方面,区块链为解决个体化、不确定性和数字化的社会环境下的信任达成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发现,区块链凭借自身技术特性生成了一种新的信任形式,在形态上,它是一种分布式共享型信任;在内在结构上,它是一种可计算的数字信任。从社会秩序性质和状态看,区块链构建了一个重“信”轻“诚”的社会秩序,社会的人文性受到技术理性的挤压。数字的利维坦和技术的发展性预示着区块链构建诚信社会的限度,以及技术与社会的有机协调是发展和运用技术的应有之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菁  杨柳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而诚信文化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界和业界对于诚信文化的研究还存在概念界定模糊、价值定位不明确以及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等问题。在阐述诚信文化概念的基础上,分析诚信文化建设的相关要素,提出诚信文化建设的实践逻辑:理念上重视诚信文化建设,诚信文化建设要有系统性思维,多样化创新诚信文化的建设方式,诚信文化建设需要长期规划。
[期刊] 征信  [作者] 华萍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文旅产业的广泛应用,文旅产业的诚信管理适合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有效解决文旅产业诚信管理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运用实地调查法和文献检索法对文旅产业的诚信问题、诚信管理的制约因素、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行调查归纳分析,提出利用区块链技术分布式存储、智能合约、共识机制等特性,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文旅产业诚信管理平台,即数据层、感知层、区块链层、应用层,解决文旅产业诚信管理中行业监管难度大、信息共享不足、创新保护机制缺乏等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琴  郭艳  白鋆  
老龄化社会是全球日益面临的共同问题,既有的专业养老机构、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在支持我国养老模式运转过程中,显示出规模局限、选择偏好、缺乏标准、效率制约等不足。本文探讨了在区块链分布式技术支持下,结合多维先导技术,集合三种传统养老模式的虚拟养老院生态模型,继而分析其逻辑、技术与应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毛通   楼裕胜   谢朝德  
社区诚信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构筑诚信社会具有特殊价值。但相关研究在其内涵界定、地位认识以及建设路径等方面仍显不足。从结构和功能的视角,厘清社区诚信文化的核心要义、要素与功能,分析其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以及推动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针对当前社区诚信文化在设施建设、资源供给、内涵培育以及服务支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补短板、促均衡、扩资源、畅渠道、育内涵、创特色、强支撑、健体系等措施,优化实践路径,推动社区诚信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苏东水  苏江明  苏宗伟  
社会道德水平的滑坡影响着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的失信情况,人际交往中的相互不信任都强烈地预示着社会诚信意识的弱化和丧失。以中国儒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东方管理文化,蕴涵了诚信管理的全部。东方管理本质属性的“三为”即“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包含了东方儒家文化中“诚、信、和”的实质内涵。物物经济、货币经济、再到信用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推广诚信建设,是个人、企业更是全社会的当务之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青松  何欣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基于包容性理论视角,通过对比传统助农模式和现代助农模式可以发现,交易成本、农产品质量和市场信息约束是数字经济时代阻碍小农户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应以区块链技术为切入点,将"小生产"与"大市场"无缝对接,促进边缘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深度融合,以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磊  
随着比特币的火爆,其底层技术——区块链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如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区块链技术因其技术性强、目前实际应用很少,以及对传统制度和观念冲击过大等特点,使得人们对于区块链技术的评价和前景有泾渭分明的两种观点:一种是神化区块链。赞同者认为,区块链技术的点对点、去中心化、分
关键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铁男  马涛  魏升军  
诚信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基石。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个人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为诚信社会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这些理论包括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论和交易成本论等理论。从经济学角度解释诚信建设中建立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对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进行征集并对信用信息进行公开;建立企业失信惩戒机制,对企业的失信行为进行惩罚;建立信用服务机构,发挥信用服务机构在诚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的经济根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中英  
教育实践的逻辑是教育实践行为的一般形式、结构或生成原则,是各种教育实践样式得以可能并共同分享或遵循的内部法则。习性赋予教育实践以历史性,情境不断地改变着实践的意向,时间和空间的结构也与实践行为有内在关联。教育实践不是一种纯粹理性活动的过程,它有其自身独特的逻辑。基于这种实践逻辑的认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需要从多方面进行重新思考和定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新  
区块链技术有助于推动信息数字化并实时共享,从而提高协同效率、降低沟通成本,对于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金融业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近年来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改进监管、创新业务和防范风险等方面的应用,取得了初步成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俞滨  彭陆军  
浙江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数字经济的排头兵,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近年来浙江在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抢抓机遇、加快落地、表现抢眼。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政府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加上拥有新业态发展的肥沃土壤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浙江在区块链金融的应用与发展上,作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效,有力推动了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区块链金融在浙江的实践及时进行总结和梳理,从而照鉴未来适逢其时也很有必要。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梦周  
所谓赋能指个体或组织对客观环境与条件拥有更强的控制能力来取代无力感的过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面对变幻莫测的外部自然,人类充满了无力感,化解不确定性成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内在动力。从纸张、电报、电话到互联网、物联网,从文字、图片、影像到数据,得益于现代科技,人类信息交流的载体、形态日益多元,信息传输的体量、受众也呈现指数式增长,促发形成了数字赋能这一新的理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元祥  
改革育人方式,实现学科育人功能,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学科育人的本质是学科教育教学的发展性,促进学生作为人的社会本质、文化本质和精神本质的生成,发展学生新时代所必需的学科核心素养。"人—知"互动是学科育人的逻辑起点。构建"人—知"互动关系,促进学生与知识相遇,把知识引入学生生命,实现知识内蕴的对于学生成长的价值,体现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立场,确立发展取向的知识观,促进知识向学科素养转化,达到学科知识结构化、学科思想体系化、学科能力表现化和学科经验连续化,既是学科育人的价值向度,也是学科育人的内在条件。超越对象化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意义感、自我感和效能感,让学习可见、让思维发生、让文化浸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使学科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的科学认知、社会理解、文化认同、生命感悟的过程,是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实现学科育人功能的实践诉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乔鹏程  
数字经济推动了财务数字化发展,分布式账本(区块链)就是财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广泛应用的新信息技术之一。研究发现,基于一般系统论、财务呈报革命理论和关于目的的哲学,数字经济业务和管理需求激发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呈报的新需求,会计人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满足信息使用者对财务呈报的新需求,主动选用更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分布式账本(区块链)以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最终分布式账本(区块链)与会计理论的循环过程将螺旋式向上发展,并趋于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