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8)
- 2023(11060)
- 2022(8743)
- 2021(7950)
- 2020(6379)
- 2019(14098)
- 2018(14165)
- 2017(26137)
- 2016(14296)
- 2015(16476)
- 2014(16407)
- 2013(15339)
- 2012(13709)
- 2011(11959)
- 2010(12166)
- 2009(10982)
- 2008(10721)
- 2007(9766)
- 2006(8647)
- 2005(7924)
- 学科
- 济(52609)
- 经济(52535)
- 业(46404)
- 管理(45248)
- 企(38309)
- 企业(38309)
- 农(19766)
- 中国(18022)
- 方法(17402)
- 技术(15378)
- 业经(15228)
- 数学(13891)
- 数学方法(13723)
- 农业(12883)
- 制(12795)
- 财(12512)
- 地方(12355)
- 学(11880)
- 体(11249)
- 理论(10615)
- 银(8895)
- 银行(8861)
- 融(8695)
- 金融(8687)
- 发(8609)
- 行(8501)
- 技术管理(8368)
- 贸(8334)
- 贸易(8330)
- 和(8314)
- 机构
- 学院(197611)
- 大学(195694)
- 济(75114)
- 管理(73852)
- 经济(73323)
- 研究(69217)
- 理学(62875)
- 理学院(62145)
- 管理学(61004)
- 管理学院(60631)
- 中国(50639)
- 科学(43243)
- 京(43104)
- 农(35795)
- 所(34649)
- 财(33979)
- 中心(31903)
- 江(31819)
- 研究所(31609)
- 业大(30729)
- 范(28411)
- 师范(28086)
- 农业(27987)
- 北京(26654)
- 财经(26540)
- 院(25690)
- 技术(25101)
- 州(25091)
- 经(23961)
- 师范大学(22423)
- 基金
- 项目(135926)
- 科学(106933)
- 研究(102203)
- 基金(95866)
- 家(85128)
- 国家(84002)
- 科学基金(71240)
- 社会(63940)
- 社会科(60349)
- 社会科学(60332)
- 省(55538)
- 基金项目(50300)
- 教育(47025)
- 划(45982)
- 自然(44570)
- 自然科(43535)
- 自然科学(43520)
- 自然科学基金(42717)
- 编号(42582)
- 资助(37053)
- 成果(34736)
- 重点(30852)
- 课题(30463)
- 发(30185)
- 创(29322)
- 部(28878)
- 创新(27478)
- 国家社会(26588)
- 项目编号(25631)
- 制(25356)
共检索到303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余宇新 章玉贵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现代化的技术工具作为支撑,才能实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适应关系,形成两者良性有序互动。区块链技术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新兴技术,具有分布式、透明性、可追溯性、安全性高等特征,区块链的共识机制能够引入社群治理机制,具有市场化运营特点,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界定政府与市场职能的作用。通过区块链技术引入国家治理体系,在公共治理中能有效帮助利益相关者寻求共识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从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更有效地实现治理目标,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通过有效的顶层设计,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区块链技术的有效融合,将能高效地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但应注意区块链技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过程中的技术风险以及可能的冲击成本。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财税体制改革,对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等提出明确要求,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推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于服务党和人民事业,立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立足于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婧
新时代来临之际,我国社会发展的深化改革全然进入攻坚阶段,全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更是大力推动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关键途径。因此,基于新时代发展背景深析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时发展进度,对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有重要理论、实践意义。对此,笔者将结合刘须宽编著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阐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概念,并客观探索益于加快该实际进程的可行性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洪友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对中国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治理理论及实践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西方国家和一些国际性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经合组织等),它是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这三对基本关系的反思中产生、并随着对这些基本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在一般意义上,国家治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静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由此,学术界开始增强了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研究的热情和兴趣。文章针对理论提出与发展及研究意义进行阐述,以期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指导。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凤芹 张绘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意义重大,它不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任务的实现。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键在于贯彻落实,增强执行力。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应转变以往一提国家任务就是财政资金支持、就是加大项目建设的传统思维方式,按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加以推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决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创新社会治理等诸多方面提出的新论断、新决策、新举措、新要求、新部署,既为深化会计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深化会计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会计改革工作要做到"四个落实"。一、落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大力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决定》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秀荣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虽然以往党的会议和文件也提到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①,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六次提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②,但基本上只是点题,没有阐述,这次专门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展开了阐述。改革开放至今,专门提出此主题,有其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关键词: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楼继伟
明确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仅是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受传统体制惯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政府间事权划分不清晰的局面仍未根本扭转,"机关化"特征显著,共同事务较多,行政效率偏低。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分两步走"的宏伟战略目标,本文建议以"实体化"、"法制化"、"高阶化"为重点,着力推进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玉婷 王可侠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框架下,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作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明确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涵盖丰富、系统完整。这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下,基于我国生态、资源和环境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贯彻落实"五位一体"国家战略的理论创新,是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明
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依法执政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推进党内法规建设及其与国家法律的衔接,处理好党的领导与支持国家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艳 朱方彬
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社会自主性不强、法治不完善、民主意识欠缺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国家治理立足社会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特征,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治理主体、德法并用的治理方式、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并存的治理形态等符合中国国情的治理经验,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有效推进奠定了政治基础。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要发扬改革开放以来的有益经验,又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基本方略,才能保障治理价值的实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学军
2019年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在创新理论、服务决策、指导实践、引导舆论、凝聚战线、国际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做好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要完善教育科研工作基本制度。第一,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对教育科研工作的全面领导;第二,改革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教育科研治理体系;第三,创新范式方法,进一步加强教育学学科建设;第四,提升质量水平,更好服务教育改革发展;第五,强化使命担当,着力打造高素质创新型科研人才队伍。
关键词:
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治理 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来明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保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从13个方面突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姜江华
中国国家治理的绩效和取得的成就令全世界瞩目,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投身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中。同样,在国家治理框架下推进国家审计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