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66)
2023(15542)
2022(13281)
2021(12489)
2020(10357)
2019(23753)
2018(23259)
2017(45149)
2016(24084)
2015(27093)
2014(27047)
2013(26954)
2012(24874)
2011(22209)
2010(22595)
2009(21003)
2008(19544)
2007(16925)
2006(14932)
2005(13191)
作者
(67615)
(56260)
(55743)
(53353)
(35810)
(26992)
(25449)
(21833)
(21427)
(20066)
(19179)
(18918)
(17798)
(17661)
(17345)
(17189)
(16473)
(16270)
(16085)
(15817)
(13886)
(13696)
(13368)
(12862)
(12776)
(12550)
(12321)
(12152)
(11332)
(10966)
学科
(112131)
经济(112027)
管理(72494)
(66452)
(55563)
企业(55563)
方法(44104)
数学(38569)
数学方法(38228)
(36223)
中国(32291)
地方(29326)
(27599)
金融(27596)
(26401)
(26188)
银行(26155)
(25135)
业经(23429)
(22388)
(21931)
(20036)
财务(19972)
财务管理(19918)
企业财务(18973)
农业(18187)
理论(16579)
(16037)
(16029)
贸易(16014)
机构
大学(336787)
学院(335873)
(143829)
经济(140823)
管理(132505)
理学(114613)
理学院(113373)
研究(113246)
管理学(111627)
管理学院(111039)
中国(89996)
(71655)
(70658)
科学(67596)
(55993)
财经(54416)
中心(52585)
研究所(50589)
(49325)
(49274)
(48986)
业大(46594)
经济学(44888)
北京(44794)
(43057)
师范(42730)
(41024)
经济学院(40339)
财经大学(40311)
(39686)
基金
项目(226887)
科学(178411)
研究(168382)
基金(164975)
(141984)
国家(140783)
科学基金(121833)
社会(107661)
社会科(102135)
社会科学(102107)
基金项目(88330)
(88089)
自然(77496)
教育(75905)
自然科(75652)
自然科学(75639)
自然科学基金(74261)
(73014)
编号(68611)
资助(67583)
成果(55309)
重点(50244)
(50011)
(48975)
(46981)
课题(46558)
国家社会(44442)
创新(43830)
教育部(43533)
科研(42929)
期刊
(161502)
经济(161502)
研究(106444)
中国(64190)
(58422)
学报(48992)
管理(47849)
科学(45839)
(44533)
(41625)
金融(41625)
大学(37611)
学学(35553)
教育(32106)
农业(30113)
技术(28368)
财经(27444)
经济研究(26909)
业经(23911)
(23503)
问题(20602)
技术经济(17314)
理论(17032)
图书(16334)
现代(15316)
实践(15305)
(15305)
(14768)
科技(14639)
财会(14563)
共检索到507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庞新军  龚晓红  
构建更加和谐社会是"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是重庆市各区县之间还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和谐。本文利用GDP极差比率和人均GDP极差比率,发现二者之间存在背离的倾向,出现背离主要由于财政的分权和金融的集权所导致;利用财政金融协调效应是否可以调节区县经济差异主要取决于财政金融独立效应和协同效应的方向和力度;实现区县经济均衡、协调发展,必须加强政府、市场、财政金融的相互合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冉光和  张冰  
当前中国民营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期,分析影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了财政金融政策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显示,财政政策、金融政策都会正向长期地促进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金融政策对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明显比财政政策大,且财政金融政策均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单向因果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相关财政金融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海荣  张国强  谭园  田甜  
重庆市农村财政与金融供给和农村经济发展之间从较长时期看存在较强的正向均衡关系。农村财政与金融供给对服务"三农"发展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农村财政与金融供给存在体系错位和功能异化、金融机构"啄序选择"和"逆向配置"、治理制度缺失等问题。应深化农村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金融供给机制;引入市场机制,构建多元化综合型的农村金融供给模式;建立健全风险分散、补偿和转移机制,实现农村金融生态的良性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温涛  王汉杰  韩佳丽  
本文构建县域居民消费的动态最优化模型,运用分位数回归法,实证分析发现:县域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其消费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且边际消费倾向随消费水平的提升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财政政策仅在中高及最高消费组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在其余分位点上作用并不显著;金融政策尚未有利于县域居民消费的提升,甚至在中高消费组产生了抑制作用。总体而言,财政金融政策促进县域居民消费的作用并不明显,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差异化的财政金融政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温涛  王汉杰  韩佳丽  
本文构建县域居民消费的动态最优化模型,运用分位数回归法,实证分析发现:县域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其消费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且边际消费倾向随消费水平的提升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财政政策仅在中高及最高消费组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在其余分位点上作用并不显著;金融政策尚未有利于县域居民消费的提升,甚至在中高消费组产生了抑制作用。总体而言,财政金融政策促进县域居民消费的作用并不明显,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差异化的财政金融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宗义  苏静  唐李伟  
文章基于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研究财政金融支农模式与农村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农规模、财政金融支农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是存在的。财政支农规模的最优比重为41.7%,金融支农与财政支农的最优结构比重为3.502,且绝大部分省份大多数年份财政支农规模与财政金融支农资金配置结构均没有达到上述最优比重。在此基础上,文章就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有效互动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兴益  吴东胜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这个目标,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也相应地要从集权型的、以计划经济体制为特征的、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管理方式转向政企分开、中央和省两级调控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特征的、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方式。在这个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这程中,财政和银行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将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体,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财政和银行如何改革,尤其是两者在改革中确立什么样的关系,就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大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尚希  孟艳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分析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有利因素和突出风险,提出通过全方位创新提升实体经济的效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在此基础上,从财政金融与实体经济相生相克的逻辑关系来认识财政金融发展的内涵,强调财政金融对转型升级的关键作用,探讨未来五年财政金融改革的具体措施。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可从化解风险和深化财税改革两个视角形成基本思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需要从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入手,加快改革金融管理体制和社会资金的配置格局,不断优化金融结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琼  蔡谦  
湖北省在快速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的困难。本文从湖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出发,分析其发展过程中财政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促进湖北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克勇  蔡而迅  
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 ,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扩大内需应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双向启动。“十五”期间应采取财政与金融“双轮驱动”的政策来扩大内需。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宋日先  
日本的财政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日本埼玉大学大学院宋日先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中,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特别是它在重视市场机制的同时,又以“官民协调”的独特政策来振兴产业,实现了赶超欧美的目标。本文仅对战后日本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金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劳承玉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有力措施。循环经济的实质是对社会总体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构建,是对解决资源瓶颈和实现环境友好双重目标的兼顾。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作为直接引导企业、调控市场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激励、推进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应通过运用财政税收、信贷投资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最终形成包括企业在内全体社会成员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和氛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温涛  董文杰  
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多年加大了财政金融支农的政策扶持力度,"三农"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了科学把握相关政策实施的具体效果与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有必要对这一阶段政策的实施效应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基于此,本文运用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实施对农村经济发展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是财政支农政策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而且2004年以后这一效应明显加强;相反,金融支农政策的促进效应则有所下降;在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具有明显差异的现实背景下,我国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实施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可云  杨孟禹  
针对既有文献在农村扶贫研究中空间效应产生机理解释与效应分解的缺憾,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首先分析空间溢出作用下的财政金融政策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机理,并从理论上揭示了农民收入空间相关产生的原因,最后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将财政金融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分解为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并以滇西贫困地区为例,基于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对其进行估计。研究表明:滇西贫困地区县域农民收入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财政支出对本县农民增收的效应为正,且对邻近县也有促进作用;金融发展对本县和邻近县农民增收抑制作用明显;结论对治理滇西地区的贫困问题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宜华  孙学  
县域经济作为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联结点,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成功实践的重要基石。本文在揭示新世纪江西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十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时间与空间差异变动趋势与特征的基础上,立足财政在社会经济中的职能,从政策调控、环境保护、新型工业、现代农林业方面探究实现区内县域经济和谐发展的财政支持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