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3)
2023(8586)
2022(6981)
2021(6195)
2020(5438)
2019(12095)
2018(11806)
2017(23807)
2016(12585)
2015(14096)
2014(13692)
2013(14072)
2012(12875)
2011(11308)
2010(11460)
2009(10964)
2008(11346)
2007(10164)
2006(8963)
2005(8282)
作者
(35422)
(29742)
(29656)
(28020)
(19341)
(14149)
(13400)
(11390)
(11276)
(10668)
(10264)
(10062)
(9721)
(9422)
(9217)
(9105)
(8760)
(8605)
(8598)
(8398)
(7472)
(7329)
(7316)
(6813)
(6702)
(6667)
(6597)
(6548)
(5854)
(5749)
学科
(77594)
(72894)
企业(72894)
(72008)
经济(71935)
管理(58269)
方法(37593)
数学(30002)
数学方法(29900)
业经(25948)
(24847)
(21949)
(20245)
财务(20238)
财务管理(20220)
企业财务(19271)
农业(16625)
技术(16036)
(13220)
中国(13062)
(12869)
(12818)
企业经济(12024)
(11432)
经营(11402)
理论(11006)
(10775)
贸易(10771)
技术管理(10673)
(10618)
机构
学院(195954)
大学(189685)
(93383)
经济(92135)
管理(86466)
理学(75141)
理学院(74608)
管理学(73947)
管理学院(73577)
研究(53903)
中国(45481)
(44099)
(37266)
财经(35918)
(32766)
(30863)
经济学(29384)
(29209)
科学(28038)
经济学院(26937)
财经大学(26705)
商学(26417)
商学院(26215)
业大(26033)
中心(25612)
(25546)
经济管理(24557)
农业(24350)
北京(22719)
(22698)
基金
项目(125399)
科学(102593)
基金(95820)
研究(93109)
(80869)
国家(80125)
科学基金(72695)
社会(64481)
社会科(61553)
社会科学(61540)
基金项目(50305)
(48796)
自然(45813)
自然科(44906)
自然科学(44899)
自然科学基金(44254)
教育(42153)
资助(40170)
(38749)
编号(35565)
(32689)
(29752)
(29367)
国家社会(27587)
重点(26873)
创新(26820)
成果(26597)
人文(26441)
(26278)
教育部(26269)
期刊
(100340)
经济(100340)
研究(55413)
(38142)
管理(36773)
中国(30006)
(28585)
科学(23511)
学报(22033)
农业(19889)
(19429)
金融(19429)
技术(19318)
财经(19293)
大学(18519)
业经(18506)
学学(17952)
(16595)
经济研究(16399)
技术经济(14042)
问题(13501)
(13332)
财会(11418)
商业(11100)
统计(11017)
(10805)
(10581)
世界(10521)
现代(10372)
教育(9547)
共检索到282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亚丽  项本武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文章使用OP、LP等方法从企业微观层面实证分析了区位选择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城市有效就业密度的产出弹性为6%,表明城市产业聚集为微观企业提供了生产率溢价;(2)虽然存在行业差异,但大部分制造业行业从产业聚集中显著获得生产率收益,依赖于本地市场及上下游联系紧密的行业受益更多;(3)企业在不同规模城市的生产率溢价存在差异,城市规模越大,生产率溢价越高;(4)若不克服内生性偏误和样本选择偏误,会高估城市产业聚集的产出弹性。本文政策涵义在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为处于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提供增长动力,同时,产业聚集作为人口聚集的前导力量有利于破解人口城市化慢于土地城市化的困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贯春  张军  陈登科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劳动力(技能工和非技能工)和生产者的两部门"效率工资"拓展模型,试图从企业生产率的视角理解最低工资如何影响技能溢价。理论分析表明,在最低工资制度的外生冲击下,企业生产率在技能溢价的形成中同时扮演着"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双重角色,进而本文提出两个基本命题。随后,利用200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51个地级市统计数据,展开了系列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最低工资与技能溢价显著正相关,具体表现为:企业生产率越高,最低工资对技能溢价的正向作用越大;最低工资显著改善了企业生产率,从而扩大了技能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贯春  张军  陈登科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劳动力(技能工和非技能工)和生产者的两部门"效率工资"拓展模型,试图从企业生产率的视角理解最低工资如何影响技能溢价。理论分析表明,在最低工资制度的外生冲击下,企业生产率在技能溢价的形成中同时扮演着"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双重角色,进而本文提出两个基本命题。随后,利用200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51个地级市统计数据,展开了系列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最低工资与技能溢价显著正相关,具体表现为:企业生产率越高,最低工资对技能溢价的正向作用越大;最低工资显著改善了企业生产率,从而扩大了技能溢价。由此可见,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不能抑制技能溢价,反而加剧了这一现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强远  钱学锋  李敬子  
基于双城模型,本文构建了大城市企业生产率溢价的概念框架,考察了选择效应、分类效应、集聚效应与竞争效应如何导致城市间异质性企业生产率分布差异;同时,基于1998—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回答了中国大城市的企业生产率溢价之谜。研究发现:(1)城市的企业生产率溢价是集聚效应、选择效应、分类效应和竞争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行业中这四种作用的溢价贡献不同;(2)集聚效应提高了大部分行业的企业生产率溢价;(3)竞争效应不一定导致大城市企业生产率呈现更大的"贫富不均";(4)城市间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存在着"水往高处流"现象;(5)大城市并不一定有更高的市场进入门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琴  
安全规制水平能否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决定了企业能否主动进行内部安全管理。文章运用我国2008—2019年75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熵权法构建了政府安全规制的综合指标体系,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构建了企业经营绩效的衡量指标。通过构建安全规制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了在不同的市场化水平、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条件下,安全规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门槛效应和异质性效应,为政府安全规制工具的制定和应用提供依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宇君  马艺璇  
基于2011—2020年中国A股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自主创新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机理。检验结果证实: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率影响的总效应是负的;政府补贴能够激励企业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有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因自主创新而被弱化。分样本的进一步检验结果证实:政府补贴对自主创新的激励作用在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企业均显著,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及自主创新在政府补贴与企业生产率中的间接效应只在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显著。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补贴的激励效应、制定系统的补贴考核遴选办法、促进政府补贴资金的精准发放及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余凡  许伟  王平田  
本文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数据,运用OLS和IV回归分析,在解决了技能溢价、人力资本质量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生性问题之后,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质量和技能溢价的交互项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技能溢价能够对人力资本质量产生激励作用,进而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因此,为加快推进我国经济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转型,一方面企业应制定合理的技能溢价激励员工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力度提高非技能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质量,从而共同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茂军  王文华  秦学志  
本文采用2003年12月到2013年11月期间的金属类期货、农产品类期货,燃油化工类期货的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这三类期货的风险溢价、系统风险溢价和基差风险溢价的存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商品期货存在风险溢价,同种商品期货风险溢价的存在性随到期日变化;资本市场对金属类和农产品类商品期货的系统风险溢价影响显著;绝大部分商品期货存在基差风险溢价。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茂军  王文华  秦学志  
本文采用2003年12月到2013年11月期间的金属类期货、农产品类期货,燃油化工类期货的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这三类期货的风险溢价、系统风险溢价和基差风险溢价的存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商品期货存在风险溢价,同种商品期货风险溢价的存在性随到期日变化;资本市场对金属类和农产品类商品期货的系统风险溢价影响显著;绝大部分商品期货存在基差风险溢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世武  陈健恒  
利率期限结构反映了利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国外的研究者对影响利率期限结构的因素十分关注,并提出了许多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本文利用中国银行间债券回购数据对期限结构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否定了合理预期理论。投资者所要求的随时间变化的期限风险溢价才是影响期限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应用GARCH-M模型对期限风险溢价进行了预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军  
在全球经济服务化和FDI重心转向服务领域的背景下,考察跨国服务企业的FDI动机表现及生产率溢价变得更为重要了。文章在克服已有FDI动机研究忽视了无形产品领域和跨国企业自身等缺陷的基础上,将关注重点置于服务领域的跨国企业自身,采用世界银行提供的1999-2012年135个国家的企业数据,考察了跨国服务企业的FDI动机表现及生产率溢价,并与制造业企业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1)跨国服务企业的FDI动机主要表现为市场寻求型,但在收入水平越高的东道国,其越倾向于寻求效率;(2)总体、国家和行业层面的跨国服务企业都呈现出显著的效率寻求型FDI生产率溢价,即与市场寻求型FDI相比,寻求效率的跨国服务企业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繁宝  樊瑶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章基于2018年中国企业综合调查(CEGS)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OLS)估计了营商环境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营商环境对企业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地,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替换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均显示结果是稳健的。通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营商环境能够通过提振企业信心、增加创新活动和专注内部管理三个渠道对企业劳动生产率产生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冬梅  孙阳阳  
数字经济已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城市数据,构造了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并结合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地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管理效率等途径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非国有企业、创新型企业以及处于数字化关注程度高的地区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不仅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云  唐成伟  郑亚琴  
文章以中国高技术企业在2000~2009年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MI指数法测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利用面板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对体现企业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间关系的"出口中学"与"自我选择"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高技术企业的出口是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出口规模的扩大不仅能在短期内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也存在促进企业技术持续进步的长效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晓慧   喻寅昀  
本文基于2013-2022年数字化转型指数与物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面板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对物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提高物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影响,并且企业管理效率在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按照产权性质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效果明显,而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不具有显著性。本文结合现阶段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成果提出建议,为物流企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