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4)
- 2023(6558)
- 2022(5479)
- 2021(4756)
- 2020(3926)
- 2019(8655)
- 2018(8297)
- 2017(16107)
- 2016(8866)
- 2015(9797)
- 2014(9768)
- 2013(9994)
- 2012(9620)
- 2011(9009)
- 2010(9173)
- 2009(8440)
- 2008(8425)
- 2007(7685)
- 2006(7077)
- 2005(6363)
- 学科
- 济(49460)
- 经济(49418)
- 管理(22813)
- 业(19342)
- 地方(17260)
- 方法(15247)
- 企(15113)
- 企业(15113)
- 中国(14910)
- 数学(12673)
- 数学方法(12525)
- 学(11124)
- 地方经济(10466)
- 业经(10352)
- 农(9994)
- 产业(9594)
- 环境(7811)
- 农业(6959)
- 理论(6914)
- 制(6834)
- 发(6788)
- 财(6717)
- 城市(6663)
- 和(6610)
- 技术(6367)
- 结构(5811)
- 融(5754)
- 金融(5752)
- 划(5396)
- 贸(5341)
- 机构
- 大学(140583)
- 学院(139048)
- 济(57800)
- 经济(56412)
- 研究(55578)
- 管理(47829)
- 理学(40381)
- 理学院(39740)
- 管理学(38996)
- 管理学院(38739)
- 中国(38651)
- 科学(36214)
- 京(32073)
- 所(29165)
- 研究所(26588)
- 农(24584)
- 财(24136)
- 中心(23433)
- 江(22545)
- 范(21446)
- 师范(21205)
- 业大(20920)
- 院(20799)
- 北京(20173)
- 农业(19619)
- 财经(19237)
- 经济学(18391)
- 州(18166)
- 师范大学(17366)
- 科学院(17328)
- 基金
- 项目(93738)
- 科学(74488)
- 基金(67679)
- 研究(65575)
- 家(60896)
- 国家(60459)
- 科学基金(50895)
- 社会(43126)
- 社会科(41029)
- 社会科学(41017)
- 省(37217)
- 基金项目(35881)
- 自然(32835)
- 划(32671)
- 自然科(32024)
- 自然科学(32012)
- 自然科学基金(31408)
- 教育(28231)
- 资助(26832)
- 编号(24508)
- 发(23373)
- 重点(22181)
- 部(19719)
- 成果(19693)
- 创(19141)
- 课题(18838)
- 发展(18817)
- 展(18562)
- 计划(18360)
- 国家社会(18271)
共检索到214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吾扬
区位论(Location Theory)或称区位经济学、地理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优化的学问。从科学的横向关系来看,在经济学同地理学之间,发展了一系列交叉学科,主要是空间(或地理)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就科学的纵向层次而言,空间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都是应用理论学科,两者均为国民经济中的规划、计划、设计等应用学科服务,又要接受经济学和地理学共有的基础理论作指导。这里所指的基础理论就是区位论。可见,区位论是一个典型的边缘理论学科,也可以说,它既属于经济学,也属于地理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序威
本文试图在对我国解放后城市和区域规划工作发展的曲折历程作简单历史回顾的基础上着重阐明自实行开放、改革以来,我国城市、区域规划的广度、深度方面出现的几种新发展趋势。一、城市规划高潮的形成及其对区域规划的推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邵波
1 背景:经济转型时期的空间多样化和无序状态 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看,正处于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首先是经济发展的起飞时期已经到来,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增长的结构变异时期;其次是经济体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时期,表现出两种体制交换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因此,在空间发展上出现多样化和无序状态。具体表现在:①地域城市化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已走过了初期积累阶段,正面临着提高层次的规模扩大和空间集聚要求,这种经济发展趋势使活动的空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姜志德 姜爱林
在界定区域规划实施内涵及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区域规划实施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措施。文章指出,要在维护区域规划法定效力的前提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政策技术等手段创造有效条件,促进区域发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区域规划 实施 区域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序威
国土是人民赖以生存、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及其他各种活动的场所。进行各项基本建设,包括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建设,都要占用一定的国土。在祖国的大地上怎样安排好各项生产和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各地的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力,保持生产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人民提供最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是一项极其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能否加速现代化的进程,能否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大问题。要管理好国土,使国土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具有符合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科学基础,就必须开展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工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宿良
在当前全国性的“规划”热潮中,区域经济规划成为重点突破口之一。各省市、各地区都在着手搞或已经搞了一些区域性经济规划。包括行政区、经济区等各类地区的各种形式的规划方案纷纷出台。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回顾性研究。一、区域经济的由来与发展区域,泛指地表的一定地域空间。区域经济就是将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置于一定的地域空间环境中,考察社会再生产运动过程在空间上的组织和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喻玲 殷洁
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区域规划具有地域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等特点。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协调区域规划和发展,都离不开相应法律制度的保障。我国目前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法律制度,保障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相对稳定性,促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及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区域 经济区划 区域规划 主体功能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雪飞 张京祥 赵伟
文章剖析了公共政策与区域规划的涵义,指出区域规划是一种公共政策,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文章分析了我国区域规划缺乏公共政策属性的有关方面,在解析、借鉴国外区域规划的基础上,探讨了对我国区域规划基于公共政策导向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
区域规划 公共政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勇
在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当中,编制区域规划,发挥区域规划的指导作用,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新路子。我们这里所说的区域规划,不同于部门和省市的规划,也与条块分割和封锁的旧体制下的区域规划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是在打破条块分割的条件下,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按照经济区组织经济,根据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旨在推动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开放式经济区网络的形成,发挥区域经济的综合优势和整体效益而制定的科学的区域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裕祥
继1988年初和1989秋两次出访联邦德国之后,今年上半年又对德国的区域与城市规划方面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专题考察,感到联邦德国在区域与城市规划工作体系方面确实积累了某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值得思考租借鉴。 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是联邦德国空间规划结构的重要特色。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由于工业化迅猛推动城市化发展,以及大城市的“弊病”日益显露,客观实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春永
苏联是最早实现计划经济的国家。在几十年的计划经济管理过程中,始终把制定生产力布局规划和区域规划视为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长期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规划的实践,已逐渐形成了相应的机构和较完整的规划体系。 一、建立了一整套机构 苏联国家计委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生产力研究委员会,是负责全苏国土开发、生产力布局研究和规划的专门机构。这个机构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毅仁
"十一五"规划期间,国家将把区域规划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区域规划既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区域上的细化,也不是行业规划在区域上的汇总,而是为解决特定区域的特定问题或达到区域内特定目标而采取或实施的战略、发展思路、政策等。区域规划的内涵决定了区域规划的特点和性质,"十一五"期间加强和重视区域规划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区域重大问题、加速与国际现代管理体制接轨、完善我国规划体系以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的迫切需要。文章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研究确定区域规划编制主体、编制程序及审批主体等问题,加强我国重点区域规划范围的研究,开展新的地区经济发展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佳 高华央
本文通过对当前区域规划的国内外宏观背景进行分析,明确了加强政策和制度设计在当前区域规划中的必要性。同时通过新一轮的区域规划与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轮城镇体系规划的对比分析明确了新时期区域规划在规划理念、工作重点、规划方法等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政策和制度设计层面进行了方法和对策的探讨。最终得出结论,立足于政策和制度设计的区域规划是时代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政策 制度 区域规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侯景新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其规模越大辐射带动作用就越强。但当城市规模过大时也会产生城市工业的不协调布局,进而导致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探讨:论证了我国中心城市与其卫星城的优化距离,提出了“远空间距离、近时间距离”的概念;依定量分析,用创立的“蛋型模式”揭示了卫星城调控机制;计量论证了我国省会级城市的合理卫星城数量;提出了卫星城规划建设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卫星城 协调布局 工业配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欧阳慧
目前,无论宏观经济部门,还是学术界,对区域规划都越来越重视。然而,我国区域规划的实践操作还步履蹒跚。原因在于,尚未明确区域规划到底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区域规划应控制什么,不应控制什么。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区域规划的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