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7)
2023(8248)
2022(7032)
2021(6601)
2020(5494)
2019(12570)
2018(12289)
2017(24184)
2016(13109)
2015(14466)
2014(14213)
2013(13819)
2012(12675)
2011(11667)
2010(12183)
2009(11352)
2008(11113)
2007(10091)
2006(9207)
2005(8315)
作者
(37418)
(31355)
(31298)
(29790)
(20051)
(14849)
(13957)
(12144)
(11754)
(11414)
(10548)
(10332)
(10127)
(10081)
(9844)
(9602)
(9363)
(9035)
(8947)
(8920)
(7768)
(7711)
(7658)
(7127)
(7095)
(6971)
(6970)
(6795)
(6353)
(6128)
学科
(56752)
经济(56710)
管理(46360)
(41035)
(35208)
企业(35208)
方法(26235)
数学(23285)
数学方法(22840)
环境(17062)
(15454)
(14486)
中国(13592)
(12891)
(12301)
业经(11927)
地方(11911)
(11047)
(10091)
贸易(10086)
农业(10056)
(9850)
(9787)
技术(9278)
(8917)
(8773)
财务(8745)
财务管理(8733)
理论(8721)
企业财务(8337)
机构
学院(190582)
大学(187015)
(81874)
经济(80264)
管理(77605)
理学(67482)
理学院(66813)
管理学(65518)
管理学院(65165)
研究(63266)
中国(47513)
(38428)
(38044)
科学(37833)
(31144)
财经(30132)
中心(28842)
(28774)
研究所(28305)
(28303)
(27294)
业大(26381)
经济学(24406)
北京(24073)
(23826)
师范(23633)
(23485)
(22818)
财经大学(22276)
经济学院(22050)
基金
项目(128312)
科学(103197)
基金(94885)
研究(93603)
(82343)
国家(81713)
科学基金(71436)
社会(61069)
社会科(58155)
社会科学(58141)
(50554)
基金项目(49225)
自然(46615)
自然科(45474)
自然科学(45467)
自然科学基金(44636)
教育(43052)
(42251)
资助(39930)
编号(36932)
成果(29324)
重点(29033)
(28539)
(28111)
(26894)
课题(26104)
国家社会(25377)
创新(24970)
教育部(24719)
人文(24317)
期刊
(89726)
经济(89726)
研究(54577)
中国(34157)
管理(29709)
(28013)
科学(26009)
学报(25515)
(24980)
大学(19836)
学学(18897)
教育(18190)
(18024)
金融(18024)
农业(17144)
技术(16574)
业经(15010)
财经(14492)
经济研究(14362)
(12437)
问题(11531)
统计(11058)
(10632)
技术经济(10068)
资源(9828)
(9764)
决策(9399)
(9194)
现代(9095)
科技(8855)
共检索到279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诗贤  祁毓  
区域生态环境政策制定需要协调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实施的主体功能区制度下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作为识别生态环境保护的外生冲击,基于2006—2016年中国县级面板数据,采用PSM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区位导向型生态环境政策对生态环境质量、经济增长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并识别地方政府在面临生态环境约束条件下的策略选择。研究发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的实施提升了生态功能区的环境质量和生态质量,但同时导致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相对下降;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同时,抑制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扩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缺口;财政收支缺口越大的县,地方政府发展工业的激励越强,进而面临着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的风险,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未得到明显提升,这与生态功能区的激励结构有关。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约束性"的生态环境政策需要做对"激励",考虑政策实施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稳定政策实施的预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光辉  黄志启  
文章主要研究政策激励对资本区位选择、集聚、社会福利的影响,认为政策激励既不能改变资本的区位分布,也不能弥补地区投资环境中的严重缺陷,产生积极的外部效应。关联地区的政策竞争没有促进该地区福利改善,甚至造成该地区的福利损失。以往以及现行的地方优惠政策只能是在投资环境不完善条件下的短期诉求,是对较高商务成本的一种政策性弥补,是一种"反常态政策",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诉诸有形资本、人力资本和体制资本的形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珍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时代,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成为组织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文章在分析知识型员工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抓住影响知识型员工的主要激励因素,从薪酬、个人职业发展、自我学习与工作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激励知识型员工的相应对策。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光辉  黄志启  
本文主要研究了政策激励对资本区位选择、集聚、社会福利的影响。认为政策激励既不能改变资本的区位分布,也不能弥补地区投资环境中的严重缺陷,产生积极的外部效应。关联地区的政策竞争没有促进该地区福利改善,甚至造成了该地区的福利损失。以往以及现行的地方优惠政策只能是在投资环境不完善条件下的短期诉求,是对较高商务成本的一种政策性弥补,是一种"反常态政策",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诉诸于有形资本、人力资本和体制资本的形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颖林  刘继才  
文章在公平偏好理论基础上构建了政府与绿色建筑开发商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对开发商的节能减排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应将正向与负向激励手段相结合,一方面对实行节能减排的建筑开发商进行补贴,参与此类项目的风险分担,另一方面对开发商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收费,遏制污染行为。另外,奖励及收费额度的设置应将开发商的公平偏好因子及盈利能力考虑在内,从而实现激励的有效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鹏  熊玮  邹晓明  
以2004-2014年江西省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绿色GDP核算指标和"资源诅咒"指数,研判了江西"资源诅咒"的现状与趋势,并采用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源诅咒"效应的传导机制与传导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的"资源诅咒"效应长期存在,呈逐年降低趋势;产业结构、科技投入、人力资本均是江西"资源诅咒"效应的传导途径;在考虑环境的情况下,"资源诅咒"效应以及产业结构、科技投入、人力资本的传导效应均有所降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发挥生态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和重视人力资本积累等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里  
教师是高等院校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资源。对现阶段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单一的形式、缺乏公平及效率和不完善的高校考评机制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对高校薪酬进行科学设置,建立合理、有效的高校教师等激励机制,对发展现代高校制度极具现实意义与理论应用价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枕戈  庄贵阳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蕴含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治理模式不懈追求和探索。本文在综述碳达峰、碳中和的文明创造激励意义和高质量发展实践内涵基础上,阐释了新发展格局驱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经济变革机理,并对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的(非)均衡稳态及影响因素表现进行解析。研究认为,聚焦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逐步实现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有机统一,需要用好统筹考虑政策目标稳定性与内外政策交互性、精准把握政策时度效和政策体系完善与升级、综合协调政策的创造性执行以及破坏性创造等“双碳”工作推进策略;把“双碳”作为加快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促进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与升级的重要抓手,创新政策选择和协作机制,克服“纳什均衡”低质效非合意稳态带来的生产力损失与要素资源错配;结合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与试点建设政策机制设计,巩固、充实和拓展有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的经济基础、发展空间和动力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民忠  
尚在观飞雪,蓦然春已至。本期“新闻观察”栏目,我们给读者带来的是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使用权进展扫描,有关土地开发的新政策精神,以及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的新规定要义。期望通过这番新闻“料理”,使读者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有益的启迪。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多  郑燕  
股东和管理者在诸多方面存在博弈,文章主要讨论股东选择是否实施股权激励方案,是否雇佣管理者,即是否进行重复博弈;而管理者可以选择是否努力工作和是否愿意支付高股利,通过建立博弈模型,管理者和股东来选择使得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策略。最终由模型解得最优解,股东实施股权激励,管理者会努力工作,并支付高股利;管理者得到股东的认可,可以长期留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宏如  
本文提出了基于EAP(员工帮助计划)的知识型员工价值激励策略、成长激励策略、减压激励策略和人文关怀激励策略,构筑了基于EAP的知识员工激励策略系统,从而为知识员工激励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洲涛  段淳林  
在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尤其是核心知识的员工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主要资源。如何留住知识型员工并进一步激励其主动共享、创新知识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基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的特征,进一步探讨了知识型员工的心理预期,并针对这些特征和心理预期提出相应的激励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甄丽明  罗党论  
创新驱动政策下,地方政府为"创新"而竞争,企业创新呈粗放式模式。研究发现:(1)受新上任政府为"创新"而竞争的政策激励,政策不确定性对粗放型创新投入具有促进作用;(2)政策不确定性对粗放式创新质量的影响存在选择效应:面临政治冲击时,仅"功利性"的策略性创新企业专利数量急剧增加,而实质性创新企业专利数量并未增加;(3)在以专利数量为资源分配的重要参考指标驱动下,政府补贴的传导作用得到验证。指出专利考核指标,政府补贴等"非市场"因素加剧企业粗放型创新行为,并不利于创新质量的提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磊东  顾孟迪  
纵向差异化的绿色市场中,政府如何设定环保激励政策对产品创新决策至关重要。基于质量相对偏好重构消费者效用函数,建立动态博弈模型,考察环保激励政策对企业各策略变量、污染排放及社会福利的影响,并以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为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以相对偏好形式课征的惩罚性税收,有效降低了棕色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剩余;在较低的边际破坏程度内,能够间接降低污染破坏提升社会福利;而当边际破坏程度较高时,社会福利为负,消费补贴政策失灵,污染排放及危害相当严重。据此提出建议:加强宣传增强环保意识,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消费意愿;依据环境质量相对偏好创新消费补贴方式,丰富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环保激励策略;提升产品最低环境质量标准,强化市场准入高度,引导企业对节能技术的研发投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傅建晓  任雪杰  赵林度  
以智能物联网平台、开发者和制造商构成的平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提高三类主体努力水平和生态系统收益的问题,建立无激励模式、成本共担模式、协同合作模式的微分博弈模型。结果表明,成本共担模式和协同合作模式都能产生激励作用,两种模式下收益均随时间提升,最后趋于稳定值。协同合作模式下参与者的努力水平最高,能同时实现个体和系统的帕累托最优。但是,如果不合理设置收益分配系数,参与者收益会低于非合作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