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
2023(831)
2022(670)
2021(656)
2020(543)
2019(1248)
2018(1199)
2017(1749)
2016(1504)
2015(1873)
2014(1890)
2013(1456)
2012(1370)
2011(1293)
2010(1266)
2009(688)
2008(638)
2007(476)
2006(371)
2005(326)
作者
(2433)
(1958)
(1946)
(1886)
(1244)
(955)
(907)
(906)
(796)
(760)
(757)
(718)
(686)
(678)
(669)
(650)
(639)
(633)
(599)
(581)
(553)
(535)
(518)
(495)
(491)
(485)
(480)
(456)
(433)
(433)
学科
中国(4451)
教育(2137)
理论(1939)
职业(1731)
管理(1724)
教学(1620)
学校(1512)
技术(1474)
职业技术(1328)
学法(1313)
教学法(1313)
学理(1270)
学理论(1270)
(1183)
(863)
(799)
企业(799)
(785)
经济(782)
高等(751)
技术学校(704)
高等职业(690)
技术教育(624)
职业技术教育(624)
人事(587)
人事管理(587)
思想(473)
政治(473)
农业(471)
思想政治(469)
机构
学院(13962)
大学(10353)
职业(8771)
技术(6731)
教育(6645)
职业技术(5994)
研究(4634)
技术学院(4249)
(4141)
师范(4132)
师范大学(3052)
(2944)
管理(2710)
(2584)
科学(2423)
教育学(2364)
研究所(2331)
理学(2269)
理学院(2221)
(2202)
管理学(2126)
(2098)
管理学院(2097)
中心(1916)
经济(1900)
(1872)
教育学院(1766)
(1750)
中国(1607)
研究院(1587)
基金
研究(9845)
项目(8673)
教育(8384)
科学(7596)
编号(6023)
职业(5744)
课题(5724)
(5197)
(4892)
(4875)
主持(4845)
主持人(4804)
(4798)
社会(4487)
基金(4433)
社会科(4123)
社会科学(4123)
规划(4059)
成果(3976)
(3641)
职业教育(3598)
(3389)
国家(3301)
年度(3299)
项目编号(2972)
(2732)
教育科(2723)
重点(2720)
教育部(2668)
科学基金(2643)
期刊
教育(12215)
职业(9434)
技术(7609)
技术教育(7275)
职业技术(7275)
职业技术教育(7275)
中国(6524)
(3344)
论坛(3344)
职教(3194)
研究(2252)
(1740)
经济(1740)
(957)
管理(955)
成人(953)
成人教育(953)
学报(862)
(754)
科学(747)
大学(733)
农业(714)
(700)
学学(604)
图书(496)
(447)
发展(420)
(420)
教研(397)
高教(397)
共检索到21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彭移风  程燕婉  
在长期的职业生涯过程中,员工不可避免地会被打上具有雇佣单位特色的烙印。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在长期的职业生涯过程中,员工不可避免地会被打上具有雇佣单位特色的烙印。著名的管理学家莫尼卡·希金斯把职业烙印定义为一个人在某家公司工作时获得和形成的一套特定的能力、行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美强  
能力是衡量学习结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培养与职业相匹配的能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与职业相匹配的能力结构模型揭示了"知识""技能""能力"三者间的相互关系,通用能力、跨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就业能力构成了与职业相匹配的高职学生四大能力子系统。构建与职业匹配的高职学生能力系统及结构,对改进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更新学生学习观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泽敏  
个性类型与职业匹配主要是研究不同的个性类型与职业环境类型之间的关系,该理论最早由霍兰德提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个性—职业匹配模型提出的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但是对该模型本身的一些内在机制却鲜有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阐述了个性类型和职业环境类型的划分及衡量,并探讨了个性与职业匹配程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健  马士斌  
来自全国五个省市区的524份样本显示:(1)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员工的个人兴趣与职业匹配程度很低,反映出我国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落后;(2)不同所有制、不同学历员工对兴趣与职业匹配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员工对此感知差异亦有一定显著性,不同性别员工感知无差异。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宋子义  
多少号的皮鞋好?我想谁也回答不出来。但如果以脚做依据,用匹配做标准,对36号的脚来说,就是36号的鞋好,对44号的脚来说,就是44号的鞋好。为什么?匹配。"——中国名牌战略最早倡导者之一艾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海霞  宝贡敏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益民  王莹  乔乔  
基于南京林业大学25位毕业生的BEI访谈结果显示,影响成功和失败的因素包括重要技能和个性特征,其中共同的重要技能为:沟通能力、专业知识。对比优秀绩效者与普通绩效者发现,在影响成功的重要技能上,两者没有显著差异;在影响失败的重要技能上,两者有明显差异;在影响成功和失败的个性特征上,优秀绩效者与普通绩效者均有显著差异。因此,建议:设法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沟通技能;重视开发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应变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谈判技巧;关注大学生个性成长。来自438份有效样本统计结果,大学课程中,对工作的关联性和对职业能力的贡献大小,依次为计算机专业类、外语、管理类、经济类;职业能力主要是工作后的学习内容,即岗位知识与技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翁清雄  卞泽娟  
本文借助人与环境匹配理论、组织支持理论和工作动机理论,阐明了组织职业生涯管理(职业指导、职业支持)通过P-O(人与组织的价值观)匹配和P-J(人与岗位的能力要求)匹配促进员工职业成长的机制。本研究采取三波次时跨一年的问卷调查,收集了364个有效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职业指导和职业支持均对P-O匹配和P-J匹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P-O匹配和P-J匹配对职业成长的三个维度(职业目标进展、职业能力发展、组织回报增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职业生涯管理与职业成长的关系中起显著中介作用;在控制匹配的作用后,职业指导仍对职业目标进展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职业支持对职业能力发展、组织回报增长也具有直接的正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春超  佘诗琪  
文章利用中国乡—城移民调查(RUMIC)数据,研究城镇中不同职业对劳动者学历要求与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之间的匹配程度,比较不同户籍类型的劳动者职业匹配程度对其收入的影响。文章采用标准差法将职业的教育匹配程度划分为"过度教育"、"教育不足"以及"恰好匹配"。研究发现,在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中,外地人的过度教育情况比本地人严重,而本地人通常处于教育不足的状况。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对劳动者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同等受教育年限下,过度教育者的收入低于恰好匹配者的收入;教育不足者的收入高于恰好匹配者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原  
职业教育对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主要体现在数量结构和质量素质两方面。基于2001~2014年中国职业教育的经验评估表明,我国职业教育存在培养规模不足、专业和地区结构偏离等问题,职业人才质量与精细化、层次化、通识化、集约化和国际化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很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对此,未来的职业教育应着力构建层次衔接完整、专业分科、地区分布协调的培养体系;改革课程结构,满足人才培养精细化和通识化的双向要求;提升培养方式的产业融合性,发挥"现代学徒制"的积极作用;通过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扩大高端职业人才规模,构建国际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竹  李芙蓉  
文章通过对空军航空维修技术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对个人特质—专业匹配度与职业能力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职生个人特质—专业匹配度与职业能力显著相关,个性态度与职业能力培养显著相关,个人价值观在个人特质—专业匹配度对职业能力培养中起调节作用。高职院校要提高学生个人特质与专业的匹配程度,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态度,加强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同时学生自身也应加强个人特质—专业匹配意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春超  佘诗琪  
文章利用中国乡—城移民调查(RUMIC)数据,研究城镇中不同职业对劳动者学历要求与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之间的匹配程度,比较不同户籍类型的劳动者职业匹配程度对其收入的影响。文章采用标准差法将职业的教育匹配程度划分为"过度教育"、"教育不足"以及"恰好匹配"。研究发现,在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中,外地人的过度教育情况比本地人严重,而本地人通常处于教育不足的状况。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对劳动者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同等受教育年限下,过度教育者的收入低于恰好匹配者的收入;教育不足者的收入高于恰好匹配者的收入。同时还发现,当本地人是过度教育者时对收入的惩罚作用比外地人高,外地人是教育不足者时工资的奖励作用比本地人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汪辉  
专业学位与相关职业资格准入匹配是近年日本专业学位改革的一大特点。这种匹配就实质而言是一种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是引导行业协会直接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根据行业准入要求规划培养内容与质量标准。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匹配对强化学校与行业用人单位的结合、推动专业人才培养切实面向行业发展需要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敏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基于岗位需求进行的专业技术培育,旨在输出职业素养良好、职业技能扎实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唯有加强职业意识教育,将职业意识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才能保障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针对学生职业意识教育中存在的职业意识教育理念不尽科学、职业意识教育体系不尽完善以及职业意识教育实践环境不佳等现实困境,高职院校应当从人职匹配理论视角出发,树立科学职业意识教育理念,构建完善的职业意识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意识教育实践环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松林  赵勇  连瑞瑞  
在综述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X公司OCM服务项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其理论依据是人职匹配和人与组织匹配,管理工具是能力结构三核模型、能力管理四象限、企业要求矩阵、三叶草模型,服务内容是通过咨询和培训对员工进行职业指导和职业支持,服务目标是引导员工自主提升工作能力、积极调整工作态度,有效解决员工身份认同、不合理信念和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培养管理者掌握生涯咨询技术。本研究发展了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对企业开展OCM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