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34)
2023(8617)
2022(7816)
2021(7505)
2020(6242)
2019(14677)
2018(14695)
2017(28642)
2016(15729)
2015(17736)
2014(17828)
2013(17658)
2012(15975)
2011(14305)
2010(14001)
2009(12639)
2008(12058)
2007(10240)
2006(8767)
2005(7423)
作者
(45973)
(38036)
(37762)
(35878)
(24313)
(18358)
(17155)
(15130)
(14479)
(13516)
(13194)
(12691)
(11991)
(11967)
(11731)
(11585)
(11581)
(11388)
(10810)
(10709)
(9582)
(9278)
(9119)
(8565)
(8551)
(8465)
(8461)
(8326)
(7704)
(7608)
学科
(59069)
经济(59004)
管理(44004)
(41575)
(35287)
企业(35287)
方法(30077)
数学(25983)
数学方法(25658)
(15126)
(14926)
中国(14340)
(13967)
业经(13066)
地方(12143)
理论(10713)
(10453)
农业(10179)
(10104)
贸易(10100)
(9785)
技术(9782)
环境(9639)
(9337)
财务(9273)
财务管理(9258)
(9120)
企业财务(8735)
教育(8717)
(8554)
机构
大学(220522)
学院(218169)
管理(90544)
(80052)
理学(79522)
理学院(78661)
经济(78153)
管理学(77240)
管理学院(76870)
研究(71517)
中国(50199)
科学(48007)
(47233)
(36631)
(36356)
业大(36300)
(34779)
研究所(33730)
中心(31621)
(30183)
北京(29797)
财经(28888)
农业(28838)
(28832)
师范(28565)
(26522)
(26288)
(25053)
技术(23837)
师范大学(23211)
基金
项目(158835)
科学(123147)
研究(114028)
基金(113905)
(100024)
国家(99204)
科学基金(84678)
社会(68827)
社会科(65078)
社会科学(65060)
(62678)
基金项目(61756)
自然(57379)
自然科(56011)
自然科学(55999)
自然科学基金(54966)
(52809)
教育(51812)
资助(47343)
编号(46847)
成果(37471)
重点(35040)
(34196)
(33009)
(32845)
课题(31840)
科研(30905)
创新(30554)
计划(29558)
大学(29281)
期刊
(83257)
经济(83257)
研究(60960)
学报(38681)
中国(35873)
科学(34600)
(32569)
管理(31672)
大学(28455)
学学(26830)
(24401)
教育(24179)
农业(23195)
技术(18771)
业经(14045)
(14012)
金融(14012)
图书(13288)
财经(12911)
经济研究(12735)
科技(12066)
理论(11751)
(11398)
实践(11132)
(11132)
林业(10872)
问题(10788)
(10759)
情报(10452)
业大(10398)
共检索到300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金生  田玲  唐会元  戴泽贵  吴生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正凯  吴遵林  刘海洋  章龙珍  庄平  张涛  蓝泽桥  王洪亮  雷晓中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新福  杨军  何盛亮  黄路全  贾智明  徐聚臣  宗巍巍  吕亚兵  侯杰  何绪刚  
本实验比较研究了长吻(鱼危)(Leiocassis longirostris)苗种不同圈养培育密度的生长、血清生化、抗氧化酶活力及非特异性免疫等指标差异,旨在探讨长吻(鱼危)苗种培育的适宜圈养密度。实验鱼初始体质量为(16.39±4.22) g[初始体长(9.94±0.78) cm],设置低密度组[1 500尾/圈,(1.23±0.07) kg/m~3]、中密度组[3 000尾/圈,(2.44±0.13) kg/m~3]和高密度组[4 500尾/圈,(3.54±0.20) kg/m~3],每个密度组3个重复,养殖90 d。结果表明:45 d前养殖密度对长吻(鱼危)体长和体质量的影响不显著,45 d后随着养殖密度升高体长和体质量显著降低,90 d养殖后随着养殖密度升高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体质量变异系数均显著降低,摄食率和饲料系数则显著升高,养殖密度对肥满度和存活率影响不显著;养殖密度对血清蛋白质影响显著,90 d时,随着养殖密度升高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升高,而养殖密度对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影响均不显著;养殖密度对血清抗氧化活力影响显著,90 d时,随着养殖密度升高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影响不显著;养殖密度对溶菌酶、补体3及补体4等免疫因子影响不显著。因此,建议在圈养长吻(鱼危)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宜采取分级饲养方式,养殖前期密度可高达4 500尾/圈,体重达到50 g左右时密度宜控制在2 000~3 000尾/圈。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朱新  傅美兰  
对培育了 2 0d的史氏鲟幼鱼分养 ,根据其生长速度分成三种不同规格 ,按照全过程仅投喂活饵料水蚯蚓和活饵料结合人工配合饵料驯化二种培育方式 ,分设 5个试验池 试验 5 0d ,对其生长、僵苗和总成活率等方面进行统计比较 ,发现及时分养、适时驯化饵料是控制僵苗和提高生长速度比较有效的技术措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平  
匙吻鲟(Polyodon spathmla)主要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溪流中和邻近海湾的水域内,也曾在美国的一些大型湖泊中发现过匙吻鲟的踪迹。随着许多大型湖泊水域面积的缩小,其中剩余的匙吻鲟也逐渐地消失了,目前仅存在于美国境内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匙吻鲟的性成熟较晚,在密西西比河雄性匙吻鲟4龄时只有6%的鱼达到性成熟,而当鱼体达到9龄时,则100%的雄鱼成熟。匙吻鲟的雌性较雄性成熟的更晚。匙吻鲟产卵的三个必要条件是:1.光照周期;2.水温;3.水流。如果这些条件得到满足,匙吻鲟可在3月下旬至9月下旬产卵。光照周期和水温控制产卵的时间,而水流则可刺激产卵。如上述三个必要条件不能满足时,雌鱼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华莲  何川  马立鸣  宣廷孝  
为持续保护和开发利用匙吻鲟资源,对匙吻鲟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对匙吻鲟亲鱼进行人工催产、人工产卵、取精,进行干法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后在双筒解剖镜下观察与研究,并用体视显微镜辅助拍摄并记录。结果表明,匙吻鲟的成熟卵为多黄卵,卵裂为特殊的辐射裂。匙吻鲟的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卵黄栓期、神经胚期、心脏搏动期、孵出期。在水温为22~25℃时,匙吻鲟胚胎发育需要90~96 h,总积温为2112~2250℃.h。孵化出的仔鱼全长7.05~7.32 mm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爱民  梁银铨  黄道明  胡小健  吴生桂  胡传林  况开河  
通过测定不同规格(全长15.2~95.5 mm)、不同水温(21.2℃、16.8℃)和一天当中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仔稚鱼饱满指数的变化,研究了匙吻鲟仔稚鱼摄食特性。结果表明,在平均全长达到20.1 mm之前(约开口摄食3 d),随着个体的生长,饱满指数逐渐增大并在20.1 mm达到最大值,且在规格相近的个体之间,饱满指数相差较大,最高达78.4倍。平均全长达到20.1 mm以后,随着个体的生长,饱满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且在规格相近的个体之间,饱满指数相差较小。水温从21.2℃降到16.8℃,20.0~23.2 mm的仔鱼饱满指数降低53.3%。仔鱼具有明显的昼夜摄食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胜宇  陈远刚  强晓刚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阮德明  乐兆标  郑承通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业彪  林建国  
匙吻鲟(Polyodonspathuln)原是美国特有的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体重可达40公斤,主要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流域。隶属于鲟形目,白鲟科,匙吻鲟属。它与我国白鲟—剑吻鲟是同科异属的珍稀动物。仙桃市水产研究所在湖北省水产局的指导下,于1990年4...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瑾  熊邦喜  陈洁  王琴  朱玉婷  施培松  徐薇  
对池塘养殖条件下的匙吻鲟消化器官中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进行研究,并分析该4种酶活性在试验期间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胃蛋白酶在食道中活性最高,其次为肝脏、胃、幽门盲囊,肠道最低;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都表现为十二指肠高于肝脏、幽门盲囊,食道居中,胃最低,且在匙吻鲟胃中脂肪酶活性极低;淀粉酶活性也是在十二指肠中最高,其次为食道、胃和肝脏,幽门盲囊最低。在6-10月的试验期间,消化器官胃蛋白酶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过程,8月份最低;胰蛋白酶活性随试验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则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过程,9月份达到最高值。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熊邦喜  梅新海  戴泽贵  
对我国引进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20年来,从匙吻鲟的起源、引种、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市场需求7个方面作了简要地叙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