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18)
- 2023(2321)
- 2022(1930)
- 2021(1732)
- 2020(1499)
- 2019(3210)
- 2018(3227)
- 2017(4949)
- 2016(3186)
- 2015(3929)
- 2014(4033)
- 2013(3662)
- 2012(3355)
- 2011(3077)
- 2010(3198)
- 2009(2585)
- 2008(2565)
- 2007(2446)
- 2006(2092)
- 2005(1831)
- 学科
- 业(11786)
- 技术(10799)
- 企(9849)
- 企业(9849)
- 管理(9830)
- 济(8438)
- 经济(8437)
- 技术管理(5602)
- 教学(4952)
- 学(4345)
- 教育(4230)
- 理论(4208)
- 方法(3941)
- 学法(3361)
- 教学法(3361)
- 数学(3355)
- 数学方法(3314)
- 农(3185)
- 学理(3100)
- 学理论(3100)
- 中国(2880)
- 新技术(2777)
- 高新(2771)
- 高新技术(2771)
- 研究(2525)
- 水产(2517)
- 农业(2351)
- 动物(2122)
- 业经(2000)
- 动物学(1815)
- 机构
- 学院(47272)
- 大学(45693)
- 研究(18659)
- 科学(14241)
- 济(14063)
- 管理(13988)
- 经济(13649)
- 农(13066)
- 理学(11811)
- 理学院(11684)
- 管理学(11361)
- 技术(11341)
- 管理学院(11290)
- 中国(11209)
- 所(11001)
- 农业(10714)
- 业大(10371)
- 研究所(10364)
- 京(9957)
- 江(8943)
- 中心(7782)
- 院(7315)
- 省(7201)
- 范(7175)
- 职业(7113)
- 师范(6944)
- 教育(6770)
- 农业大学(6669)
- 室(6640)
- 州(6448)
共检索到72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戴贤君 邵庆均 徐旭江 刘秋伟
通过对匙吻鲟孵化率、成活率以及生长情况的统计 ,探讨水中溶氧、温度、pH值、饲养密度对匙吻鲟受精卵孵化和仔幼鱼培育的影响 ,初步得出了受精卵孵化和仔幼鱼培育的适宜条件 :温度 18~ 2 0℃、pH值为 7 0~ 8 0 ,匙吻鲟体长在 1~ 4cm时 ,适宜饲养密度为 80 0~ 10 0 0尾 /m3 ,4~ 6cm时 ,适宜密度为 4 0 0~ 5 0 0尾 /m3 。
关键词:
匙吻鲟 孵化 培育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于信勇 田希文 王云山 陈海涛 苗玉琴
史氏鲟受精卵、仔鱼和幼鱼的运输试验于信勇,田希文,王云山,陈海涛,苗玉琴(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佳木斯154002)史氏鲟(AcipenserschrenkiBrandt)是黑龙江特产鱼类之一,由于它的经济价值高和自然资源的下降,近年来就其人工繁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华莲 何川 马立鸣 宣廷孝
为持续保护和开发利用匙吻鲟资源,对匙吻鲟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对匙吻鲟亲鱼进行人工催产、人工产卵、取精,进行干法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后在双筒解剖镜下观察与研究,并用体视显微镜辅助拍摄并记录。结果表明,匙吻鲟的成熟卵为多黄卵,卵裂为特殊的辐射裂。匙吻鲟的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卵黄栓期、神经胚期、心脏搏动期、孵出期。在水温为22~25℃时,匙吻鲟胚胎发育需要90~96 h,总积温为2112~2250℃.h。孵化出的仔鱼全长7.05~7.32 mm
关键词:
匙吻鲟 胚胎发育 积温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梦淇 陈超 李炎璐 孔祥迪 刘莉 翟介明
以云纹石斑鱼(EpinEhElus moara)为母本、鞍带石斑鱼(EpinEhElus lancEolatus)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观察比较了不同盐度(5、10、15、20、25、30、35、40、45)条件下受精卵的孵化率、初孵仔鱼畸形率,以及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及形态变化;测定了盐度为30时,正常初孵仔鱼的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结果显示,受精卵孵化的最适盐度范围是35–37,初孵仔鱼最适生存盐度为20–30。盐度为20–35时,仔鱼不投饵存活系数值较高(均在30以上);盐度为5、10、45时,仔鱼的sai值较低。胚后发育根据卵黄囊的有无、第2背鳍棘和腹鳍棘的伸长与收缩、鳞片及体色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强俊 李瑞伟 王辉
研究了温度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受精卵孵化和仔鱼活力的影响。在盐度为5不同温度(22、24、26、28、30、32和34℃)下,比较观察奥尼罗非鱼受精卵的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同时在以上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初孵的奥尼罗非鱼仔鱼进行耐饥饿试验,测定其不投饵存活系数(Survivalactivity index,SAI)。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4~32℃,受精卵孵化率较高(84.3%~91%),温度高于34℃和低于22℃时,孵化率较低。温度与培育周期呈负相关关系,函数关系为y=0.3607x2-26.836x+553.5,R2=0.97...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剑光 杨德国 吴国犀 王志玲 刘乐和 陈金生
对胭脂鱼仔幼鱼发育的形态特征及其主要生活习性进行了描述,探讨了胭脂鱼苗种的不同培育方法,其培育成活率为55.2%~97.4%;采用水蚯蚓、鳗鱼饵料、鱼虾蚌肉、动物肝脏及豆制品等多种饵料喂养胭脂鱼鱼种,其综合饵料系数为4.3~5.6,日均增长长度为0.87~1.01mm,日均增长体重为0.09~0.45g,全长与全长/体高的关系呈负相关。
关键词:
胭脂鱼 仔幼鱼 苗种培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炜纲 周昕 陈家涤 钱继仁 杜晓燕
近年来大银鱼(Protosalanxhyalocrnius)的增移植已在我国的一些淡水湖泊与水库中取得成功,有些水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就太湖而言,“七五”期间曾一度为国内大银鱼的最佳种质资源库。“八五”期间,太湖水域环境变化,污染日趋严重,加之人...
关键词:
大银鱼,生态因子,孵化率,存活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黄建盛 陈刚 张健东 王忠良 汤保贵 周晖
为了研究盐度对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清水石斑鱼(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杂交后代(简称杂交石斑鱼)受精卵孵化、卵黄囊仔鱼形态及活力的影响,将杂交石斑鱼受精卵置于不同盐度水体中,观察盐度胁迫下卵径、油球径、孵化率及畸形率,以及孵化后卵黄囊仔鱼形态变化和活力状况。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受精卵卵径随盐度降低而增大,油球径不随盐度变化而变化。在盐度1836范围内均能孵化仔鱼,但因盐度不同孵化率和初孵仔鱼畸形率有显著差异(P0.0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山君 周渔锋 金学福
本文叙述在水温26~275℃、水比重0998、pH6~7、DO75~mg/L的情况下,泥鳅经HCG注射后,分别放入底质为软泥、砂砾和玻璃的水族箱中产卵,软泥底优于玻璃底优于砂砾底;取400粒受精卵分别放入比重为0998、1005、1010、1015四个塑料盆中孵化,1005以前能孵化出膜、以后不能孵化,但1005仔鱼不能成活;取全长433mm4日龄仔鱼943尾分别放入三个同样大小的水族箱中,从第五日龄开始分别投喂轮虫、蛋黄和豆浆,经19天培育,观察摄食情况,蛋黄最好,豆浆最差,活动能力,轮虫最强,豆浆最弱,生长速度,轮虫最快、豆浆最慢,成活率、轮虫最高、豆浆最低。
关键词:
泥鳅,生态条件,仔鱼,饲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正凯 吴遵林 刘海洋 章龙珍 庄平 张涛 蓝泽桥 王洪亮 雷晓中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涵生 方琼珊 郑乐云
观察比较了10个盐度梯度(44.0、41.0、38.0、35.0、自然海水盐度30.5~32.5、27.0、24.0、21.0、18.0、15.0)下赤点石斑鱼受精卵的孵化率和畸形率。对12批初孵仔鱼进行耐饥饿试验,并测定其不投饵存活系数SAI值。结果表明,赤点石斑鱼受精卵孵化的适宜盐度为38.0~24.0,最适盐度为35.0~27.0。盐度高于35.0,孵化率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仔鱼畸形率则随之升高。盐度低于24.0,孵化率随盐度的降低而降低,仔鱼畸形率则随之升高。从盐度38.0到41.0以及24.0到21.0是2个对受精卵孵化率和仔鱼畸形率影响很大的盐度梯度。高于或低于这2个盐度梯度,孵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