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24)
- 2023(2450)
- 2022(2095)
- 2021(1970)
- 2020(1693)
- 2019(3643)
- 2018(3687)
- 2017(6291)
- 2016(3706)
- 2015(4329)
- 2014(4253)
- 2013(4205)
- 2012(3734)
- 2011(3436)
- 2010(3496)
- 2009(3152)
- 2008(3083)
- 2007(2809)
- 2006(2517)
- 2005(2176)
- 学科
- 济(10243)
- 经济(10237)
- 管理(7250)
- 业(6971)
- 学(6454)
- 企(5253)
- 企业(5253)
- 方法(4118)
- 农(4098)
- 数学(3347)
- 数学方法(3279)
- 中国(3212)
- 地方(3035)
- 税(2716)
- 税收(2533)
- 农业(2519)
- 收(2501)
- 财(2434)
- 生态(2307)
- 业经(2291)
- 环境(2241)
- 体(2017)
- 理论(1988)
- 制(1983)
- 和(1912)
- 银(1912)
- 银行(1888)
- 水产(1869)
- 技术(1828)
- 行(1826)
- 机构
- 大学(53500)
- 学院(53325)
- 研究(23074)
- 科学(19184)
- 农(18716)
- 中国(16483)
- 管理(15782)
- 农业(15435)
- 业大(14496)
- 济(14066)
- 所(13929)
- 经济(13584)
- 理学(13240)
- 研究所(13184)
- 理学院(13014)
- 京(12572)
- 管理学(12498)
- 管理学院(12432)
- 中心(10607)
- 省(10289)
- 农业大学(10274)
- 室(10100)
- 实验(9593)
- 实验室(9223)
- 江(8886)
- 重点(8735)
- 院(8367)
- 技术(8327)
- 业(8236)
- 科学院(7930)
- 基金
- 项目(41334)
- 科学(30513)
- 基金(28838)
- 家(28576)
- 国家(28360)
- 研究(23266)
- 科学基金(22291)
- 自然(17658)
- 省(17631)
- 自然科(17217)
- 自然科学(17209)
- 自然科学基金(16889)
- 基金项目(15627)
- 划(15334)
- 社会(12252)
- 资助(11904)
- 社会科(11489)
- 社会科学(11484)
- 科技(11300)
- 计划(11298)
- 重点(10595)
- 教育(10499)
- 发(9055)
- 科研(8723)
- 专项(8553)
- 编号(8527)
- 创(8079)
- 农(8035)
- 部(7807)
- 创新(7639)
共检索到80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颖 杨雪 王阿香 何淼
以北黄花菜(Hemerocallis lilio-aspHodelus)为试材,通过引种观察,运用定量测量、花粉萌发试验、人工授粉试验等对其花部形态特征、开花动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对其柱头表面及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北黄花菜花型大,芳香,单花花期持续2 d左右,花部具有吸引传粉者的特征;花粉活力在刚开花时较低,12~18 H达到最高,柱头在开花当天即有可授性,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持续时间上存在较长相遇期;开花时柱头高于花药,两者存在空间间隔;北黄花菜杂交指数为4,花粉胚珠比为1 838,自然条件下北黄花菜的坐果率达到82.93...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靖怡 张晓曼 高亦珂
为明确小黄花菜开花特性和繁育系统对有性繁殖过程的影响,通过对小黄花菜不同储藏条件下的花粉活力变化和柱头可授性的测定、人工授粉试验以及计算花粉-胚珠比(P/O)和杂交指数(OCI),研究小黄花菜开花特性和繁育系统类型。结果表明:1)小黄花菜单花期长达20.5~21.5 h,群体花期60 d左右。2)随着花粉储藏时间的延长,花粉活力呈现降低的趋势;相同储藏时间和温度下,花粉活力在干燥条件下比非干燥条件下高;最佳储藏条件为-80℃干燥储藏。3)小黄花菜柱头可授性呈现开花后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开花3 h后可授性达到最高。4)小黄花菜的繁育系统类型为兼性异交型,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其P/O值为2 364.13±117.39,OCI值为4。本研究结果为小黄花菜加入萱草育种,培育早花且长花期的萱草新品种提供了研究基础。
关键词:
小黄花菜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繁育系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殷东生 魏晓慧 沈海龙
风箱果属濒危灌木且分布范围狭窄,自然条件下有性更新能力差,局部种群有消失的趋势。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授粉试验对风箱果的传粉生物学特征和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花花期(5.1±0.23)d,花序花期(8.4±0.98)d。单花花期依其形态和散粉时间可以分为5个时期,即初花期、散粉前期、散粉初期、散粉盛期、散粉末期。通过花粉/胚珠测定,结合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可以确定风箱果的繁育系统属于专性异交、自交不亲和、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自然状态下风箱果的结实率(23.02±6.08)%和结籽率(9.86±2.86)%均较低,这与当前片断化生境中传粉昆虫种类和数量少、效率低下等有关,说明生境片断化影响风箱...
关键词:
濒危植物 风箱果 花部特征 繁育系统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清香 张明如 顾翠花 李铜攀 万琦 高磊 张婷宇 赵楠楠 蔡益杭
【目的】研究长柱紫茎Stewartia rostrata的花部特征和繁育系统,为紫茎属Stewartia种群更新、人工扩繁及园林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年生长柱紫茎为材料,观察(测)长柱紫茎的花部特征和昆虫访花特性,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测算杂交指数和花粉胚珠比,分析其传粉生物学及繁育系统特征。【结果】(1)长柱紫茎居群花期为5月初至5月中下旬,约17 d,单花花期约2 d。(2)花粉活力开放当天最强,单花开花24~32 h,花冠和雄蕊易脱落,脱落后花粉极易失去活力。(3)开花前柱头已具有可授性,可授期达7 d,花粉强活力与柱头强可授性具1~2 d的相遇期。(4)花蕾期柱头高于花药,开花后花药高于柱头;无论开花前后,雄蕊与雌蕊均具有一定的空间分离。(5)长柱紫茎杂交指数为4,花粉胚珠比为2 108.0~195 525.0,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需要传粉者,部分自交亲和。(6)传粉昆虫以熊蜂Bombus sp.为主。【结论】长柱紫茎花粉寿命短,传粉昆虫单一,传粉易受阴雨天气影响,繁殖过程有较大限制;集中开花模式、花粉量大、柱头5裂及可授期长等花部特征是保障繁殖成功的基本表现。图5表1参3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芬 李全健 王彩霞 连静静 田敏
通过野外观测,运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萌发试验,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对扇脉杓兰开花特性、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进行研究,并对其柱头表面和花粉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扇脉杓兰4—6月份开花,群体花期23天,单花花期12~16天。开花当天柱头即具有可授性,柱头可授性持续期为14天左右。花粉活力在花朵刚开放时最高(95%),至花朵凋谢之前仍保持较高的活力(70%)。雌雄生殖单位在持续时间上有较长的相遇期。开花时柱头略高出花药,在花朵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雌、雄蕊的相对位置始终不变。扇脉杓兰杂交指数OCI=4。自然条件下,扇脉杓兰的结实率仅为5%。人工自花授粉、异花授粉的结实率分别为9...
关键词:
扇脉杓兰 繁育系统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龙昌 陶珂 景康康 王菲 司卫杰
【目的】紫薇具有红色、紫色和白色等显著不同的花色以及形态、大小和颜色明显不同的2种雄蕊,使其成为花色多态型和异型雄蕊研究的良好材料。对紫薇花部综合特征和繁育系统进行系统研究,探究紫薇不同花色植株的繁殖策略以及2种雄蕊在传粉过程中的功能作用。【方法】通过野外定点观测,采用传粉昆虫调查、人工授粉以及人工控制套袋试验等方法对紫薇3种花色植株的花部形态特征、开花进程、传粉式样以及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进行检测。【结果】1)3种花色植株的花期和单花开放进程基本相同(单花花期为4~5天)。2)3种花色植株的花在形态特征上存在差异。3)3种花色植株的短雄蕊数表现为白色花植株>紫色花植株>红色花植株,花色间存在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大伟 夏延斌
为了确定薄层黄花菜的最佳干燥温度,将薄层黄花菜分别在60,70,80,90,100℃温度下进行干燥试验.结果表明,热风干燥温度低于80℃时,干燥时间长(2~5h),干制品形态饱满,呈黄色;干燥温度高于90℃时,干燥时间短(1.5~2h),产品呈褐色的油条状,由此确定薄层黄花菜的最佳干燥温度为80~90℃.同时建立了薄层黄花菜干燥的数学模型MR=e-rtn(r=e-4.31+0.056T,n=0.522+0.01007T,T为温度),可较好地描述干燥过程中物料含水率与干燥时间的关系.
关键词:
黄花菜 温度 干燥 数学模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亚辉 张文 彭克勤 唐婕
利用 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技术 ,采用从 18个 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来的 4个引物对 9个不同黄花菜品种的总 DNA进行扩增 ,运用特殊谱带 ,建立了黄花菜的不同品种间的分子标识表 ,并根据结果进行了品种间基因型相似系数分析 ,对黄花菜的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了相应的分子依据 .
关键词:
RAPD 黄花菜 品种 遗传改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世建 刘杰 洪亚辉 李精华
为了加快黄花菜品种更新换代 ,进行了种苗工厂化快繁技术的研究 .结果表明 ,黄花菜的心叶、花茎、花瓣、花柄都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 ,其诱导率从大到小为花瓣 ,花柄 ,心叶 ,花茎 ;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 MS(N6 )+2 ,4 - D(2 .0~ 2 .5 mg/ L) +6 - BA(0 .5 m g/ L) ,p H5 .8~ 6 .0 ;苗的分化以 MS+6 - BA(2 .0 mg/ L) +NAA(0 .1mg/ L)为最适培养基 ;根的分化培养基为 1/ 2 MS+0 .5 mg/ L NAA+0 .5 mg/ L IAA,白糖 2 % ,琼脂 0 .8% .
关键词:
黄花菜 愈伤组织 工厂化 快速繁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钟远标 岳晋军 楼崇 袁金玲 顾小平
【目的】以我国南方重要经济竹种——麻竹为材料开展繁育系统的系统研究,以阐明竹类植物的开花特性及结实规律,为有效地开展杂交育种提供技术指导。【方法】对麻竹假小穗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野外定位观测假小穗的开花动态过程,通过花粉离体发芽试验测定花粉的活力及其寿命,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的可授性,利用估算杂交指数(OCI)和花粉-胚珠比(P/O)的方法测定麻竹繁育系统的类型。【结果】麻竹假小穗可不固定地着生在不同级次的营养轴上,且其基部的23个潜伏芽可继续发育形成新小穗,故其花期较长,整个生长季均有续次开花
关键词:
麻竹 开花生物学 繁育系统 杂交育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恩舜 刘杰 李精华 洪亚辉
介绍了湖南邵东县黄花菜的种植历史 ,分析了邵东黄花菜生产的优势 ,阐述了发展邵东黄花菜产业的意义 ,指出了黄花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综合开发黄花菜产业的措施 .
关键词:
黄花菜 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措施 湖南邵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龙琳 刘杰 洪亚辉
对湖南邵东县的黄花菜品种和种植区域进行了调查 ,根据邵东县黄花菜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生态条件 ,提出了黄花菜产业化发展的一些建议 .
关键词:
黄花菜 种质资源 调查研究 湖南邵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安红梅 叶文君 任亚梅 宋社果 刘兴华
为了明确硫处理黄花菜的食用安全性,将硫处理的黄花菜在常温下贮藏,对贮藏后的黄花菜进行复水和加热熟化处理,测定贮藏、复水和加热熟化过程中黄花菜SO2残留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Na2S2O5溶液浸泡处理的黄花菜,在常温下贮藏90 d后SO2残留量降至100 mg/kg以下,复水60 min后SO2残留量降至32.3~50.6 mg/kg,再经加热熟化后,SO2残留量降至20.80~40.00 mg/kg;0.5 g/kg硫磺熏蒸处理的黄花菜中SO2残留量低于200 mg/kg,复水60 min后SO2残留量降至114~187 mg/kg;而撒拌Na2S2O5粉剂处理的黄花菜在常温下贮藏1...
关键词:
黄花菜 贮藏 SO2残留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亚辉 张永和 屠波 兰崎杰 胡超
采用国标测定方法 ,对不同品种的鲜黄花菜和干黄花菜的 Ca,Fe,P,Mn维生素 C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 :鲜黄花菜的脂肪和维生素 C含量高于干黄花菜 ,而蛋白质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均低于干黄花菜 .在所测定的 4个品种中 ,冲天花和猛子花的蛋白质、糖类、Ca,Fe含量较高 ,且黄花菜的营养成分含量与香菇、木耳、冬笋的相比具有较大优势 .
关键词:
黄花菜 营养成分 比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放明 尹华 李精华 洪亚辉
综述了黄花菜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 ,分析了黄花菜贮藏加工利用现状 ,提出了黄花菜产业化发展对策
关键词:
黄花菜 成分 贮藏加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