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21)
2023(3415)
2022(2841)
2021(2295)
2019(4117)
2018(3939)
2017(7599)
2016(3736)
2015(4287)
2014(4380)
2013(4553)
2012(4580)
2011(4518)
2010(4750)
2009(4599)
2008(4165)
2007(3842)
2006(3814)
2005(3595)
2004(3283)
作者
(12344)
(10605)
(10557)
(10118)
(6992)
(4885)
(4736)
(4000)
(3991)
(3890)
(3701)
(3682)
(3476)
(3359)
(3311)
(3266)
(3099)
(3080)
(3037)
(2915)
(2605)
(2533)
(2507)
(2504)
(2468)
(2442)
(2185)
(2157)
(2061)
(2030)
学科
(46629)
经济(46608)
地方(14712)
地方经济(11685)
方法(10640)
管理(10373)
数学(9642)
数学方法(9620)
中国(7548)
(7060)
业经(6695)
(6501)
经济学(5983)
环境(5150)
(4828)
(4768)
企业(4768)
(4523)
金融(4523)
(4478)
产业(4462)
(4214)
资源(4176)
(4167)
(3934)
总论(3934)
信息(3742)
农业(3601)
及其(3537)
(3485)
机构
学院(68197)
大学(68129)
(42953)
经济(42339)
研究(28793)
管理(23099)
中国(21112)
理学(19217)
理学院(18969)
管理学(18794)
管理学院(18642)
(16619)
经济学(15217)
(14673)
科学(14505)
(13436)
经济学院(13304)
财经(13210)
研究所(13080)
(11839)
中心(11608)
(10445)
(10018)
财经大学(9521)
科学院(9142)
社会(9096)
经济研究(8965)
北京(8822)
(8264)
师范(8230)
基金
项目(38593)
科学(30691)
研究(28953)
基金(28586)
(24146)
国家(23984)
社会(21426)
社会科(20418)
社会科学(20412)
科学基金(20410)
基金项目(14419)
(14403)
资助(12064)
教育(11995)
(11479)
(11212)
经济(11122)
自然(10813)
自然科(10530)
自然科学(10528)
(10351)
自然科学基金(10329)
编号(10136)
国家社会(9568)
发展(9170)
(9062)
重点(8874)
(8660)
成果(8409)
社科(7790)
期刊
(57202)
经济(57202)
研究(26765)
(12101)
中国(12038)
管理(10580)
经济研究(10560)
财经(7985)
科学(7936)
学报(7361)
(7163)
金融(7163)
(7110)
问题(7063)
(6849)
技术(6535)
业经(6375)
大学(5939)
学学(5827)
技术经济(5705)
世界(5287)
统计(5002)
(4992)
经济问题(4614)
经济学(4570)
国际(4568)
农业(4440)
经济管理(4194)
改革(4171)
(4171)
共检索到115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中坚  
北部湾地区包括广西的钦州湾区、已经独立建省的海南岛、广东的雷州半岛以及越南的北部湾沿海地区。北部湾是中国距离东南亚、印度洋、欧洲、大洋洲最近的海域,是中国大西南和印度支那北部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北部湾海域及其沿海地区,特别是其辽阔腹地拥有丰富的有待开发的资源。北部湾中国领土部分历史发展具有内部的统一性,历史上长期处在同一行政区域之中,各个地区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曾有密切联系;是中国最早的海外交通门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雪芳  廖国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两廊一圈”中越经济合作和华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给环北部湾经济圈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区域旅游合作成为地方旅游业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联动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环北部湾经济圈区域旅游合作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完善环北部湾经济圈区域旅游交通建设、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整合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企业集团化等策略,以此推进环北部湾经济圈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逢贤  
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呈现出区域化趋势,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闽南三角带经济圈、图门江三角带经济圈、环渤海湾经济圈、黄河流域经济带、长江流域经济带等经济合作区或经济发展核心区。区内参与合作的各方在资源配置、优势互补、促进发展、协调竞争等方面受益匪浅,唯北部湾地区至今尚处于无序状态。环北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经旭  
本文通过分析环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和利弊条件,认为加快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建成,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进  
本文从环北部湾地区的发展现状及优劣势说明区域经济合作的意义,并提出北部湾合作的领域范畴,如:共同构建交通大网络,发展临海型工业,开发海洋资源和热带亚热带资源,发展滨海旅游业等。同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北部湾经济圈崛起的措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朱文晖  王诗华  
1999年,“10+3”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提出以来进展缓慢,惟有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了实质成果。本文主要分析“10+3”机制的脆弱性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能够顺利实施的原因,并从这个背景下来考察中国华南地区与越南北部地区正在进行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环北部湾经济圈”的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目前有关环北部湾经济圈的论述几乎都是针对广西或某些地区的发展战略展开的,这是必要的,但却是不够的。应当站在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将它纳入到整个国家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去。换言之,要把环北部湾经济圈开发与中国国家大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第一,与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结合起来。第二,与中国的能源战略结合起来。第三,与中国—东盟自贸区战略结合起来。第四,与中国加强周边国家次区域合作开发的战略结合起来。第五,与中国开放战略结合起来。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开发不仅是相关地方政府发展战略的重点,而且是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和最高决策层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烈,彭永岸,吴唐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蒋团标  
中心城市经济布局是区域经济布局网络的连接点与核心,区域必须依靠城市把区域内所有的经济活动凝集成一个整体。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出现,环北部湾经济圈中心城市群有必要进行跨国的区域整合。通过研究环北部湾经济圈中心城市群的经济发展问题,探索开放经济下的中心城市跨国区域整合途径是本文的宗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烈,沈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很大成就,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也比以前更为频繁。面对世界各地越来越趋于区域一体化的形势,我国必须加强区域合作,广东、广西、海南的环北部湾地区必须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雪芳  
环北部湾经济圈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点,但雷州半岛地区目前并未主动融入其中。本文分析了雷州半岛区域旅游在环北部湾经济圈中的竞合态势及竞争优势,并提出其参与环北部湾区域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抄军  兰艳泽  陈臻  
基于文献,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圈城市之间合作的困境:合作主体间合作动机难以协调一致、理论(或政策)上"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实践中合作内聚力得不到提升。进一步,探讨了北部湾经济圈港口城市合作的经济基础、城镇化进程及城市发展基础、制度基础。研究认为,要推动北部湾经济圈港口城市的有效合作、发挥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的作用、完善沿海发展轴线、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可借鉴"市(镇)联合体"一体化协调模式,采取"多中心、少层级、网络化"城市间合作委员会的合作模式,通过法律化的协调机制和扁平化、高效率的合作模式把合作落实到具体的港口相关产业、滨海旅游业等领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良强  雷德森  
本文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讨论了台湾海峡经济圈形成和发展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提出两岸三地间客观存在的经济互补性是海峡经济圈的主要推动力,进而讨论了台湾海峡经济圈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并对适应其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谷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定位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举措。本论文从发展战略的角度,着重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区成长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的战略选择,同时借鉴波特"钻石模型"构建了北部湾经济区"钻石模型",分析提出了北部湾经济区战略实施环境提升的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华生  
本文分别分析中、日、韩、印4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利弊得失,比较全面地论证了建造"东亚经济圈"构想的前景、障碍,认为4个"1+10"不等于"4+10",但4个"1+10"构想的实现,是实现"4+10"构想的有效途径和保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中,"东亚经济圈"是世界特别是亚洲国家共同关心的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