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81)
- 2023(6115)
- 2022(5383)
- 2021(4826)
- 2020(4353)
- 2019(10095)
- 2018(9781)
- 2017(19184)
- 2016(10811)
- 2015(12389)
- 2014(12768)
- 2013(12856)
- 2012(12246)
- 2011(11214)
- 2010(11280)
- 2009(10633)
- 2008(10723)
- 2007(9941)
- 2006(8491)
- 2005(7567)
- 学科
- 济(52504)
- 经济(52465)
- 管理(27672)
- 业(26207)
- 方法(24743)
- 数学(22430)
- 数学方法(22236)
- 企(19851)
- 企业(19851)
- 地方(14781)
- 农(13463)
- 中国(11747)
- 学(11483)
- 财(11058)
- 地方经济(9179)
- 贸(9083)
- 贸易(9083)
- 农业(9012)
- 业经(8908)
- 易(8723)
- 和(7799)
- 制(7788)
- 环境(7576)
- 融(6849)
- 金融(6846)
- 银(6603)
- 银行(6580)
- 务(6568)
- 财务(6553)
- 财务管理(6532)
- 机构
- 大学(164628)
- 学院(164133)
- 济(67376)
- 经济(65886)
- 管理(60619)
- 研究(57668)
- 理学(52331)
- 理学院(51647)
- 管理学(50656)
- 管理学院(50330)
- 中国(42349)
- 科学(38125)
- 京(34864)
- 农(31976)
- 所(31043)
- 财(29132)
- 研究所(28518)
- 业大(26670)
- 中心(26655)
- 江(25636)
- 农业(25461)
- 财经(23575)
- 范(22428)
- 师范(22198)
- 北京(21806)
- 经(21236)
- 经济学(21141)
- 院(20627)
- 州(20166)
- 经济学院(19342)
- 基金
- 项目(110016)
- 科学(85386)
- 研究(78424)
- 基金(78354)
- 家(69094)
- 国家(68567)
- 科学基金(57230)
- 社会(48336)
- 社会科(45738)
- 社会科学(45720)
- 省(44145)
- 基金项目(41810)
- 划(37391)
- 自然(37336)
- 自然科(36393)
- 自然科学(36380)
- 教育(36040)
- 自然科学基金(35710)
- 资助(32350)
- 编号(32319)
- 成果(26229)
- 重点(25616)
- 发(25067)
- 部(24326)
- 课题(22540)
- 创(22301)
- 科研(21655)
- 计划(21081)
- 创新(20991)
- 教育部(20088)
共检索到235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杜飞雁 李纯厚 贾晓平
1998-1999年及2001-2002年对北部湾海域进行了6个航次生态环境综合调查。利用调查资料,以种为聚类变量进行了毛颚类的组群分析,结果表明北部湾毛颚类可分为3个组群。组群I及组群II为北部湾的主要组群。组群III组成种类和出现数量最少,为次要组群。组群I是一类分布广但适温盐范围较低,与北部湾高温、低盐的沿岸流关系较为密切的组群;而组群II则适温盐范围较高,与北部湾高温、高盐的外海水关系较为密切。
关键词:
毛颚类 聚类分析 组群 北部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杜飞雁 李纯厚 贾晓平
为了解和掌握北部湾渔场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规律,1998年2月~1999年5月对北部湾海域进行了4个航次生态环境综合调查。结果表明,北部湾毛颚类以暖水种为主,主要种类有肥胖箭虫(Sagittaenflata)、小箭虫(S.neglecta)、百陶箭虫(S.bedoti)、凶型箭虫(S.ferox)、规则箭虫(S.regularis)、太平洋撬虫(Krohnittapacifica)、太平洋箭虫(S.pacifica)、美丽箭虫(S.pulchra)等;记录到的22种中,有13种周年出现,9种季节性出现;夏季出现种类最多,达21种。冬季、秋季和春季分别为16、15种和14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北部...
关键词:
毛颚类 种类组成 群落结构 北部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杜飞雁 李纯厚 贾晓平
为了解和掌握北部湾渔场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规律,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1月对北部湾海域进行了2个航次的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毛颚类种类组成较为简单,样品中共鉴定出13种,其组成无明显季节变化。调查期间毛颚类栖息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76~45.70/m~3、2.00~70.04mg/m~3和0.18~1.99;秋、冬季平均值分别为12.03/m~3、23.19mg/m~3、0.81和6.29/m~3、19.61mg/m~3、0.90。主要优势种为肥胖箭虫(Sagitta enflata)、小箭虫(Sagitta neglecta)和百陶箭虫(Sagitta bedo...
关键词:
毛颚类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北部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渊 张静 张然 宋普庆 钟指挥 王燕平 林龙山 窦硕增
根据2012—2013年在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北部湾口海域进行的秋季和春季两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这两个区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计算渔获种类的相对重要性指数(IRI)、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Shannon-WeIneR种类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资源密度。结果表明,南海调查海域春秋两个航次的渔获物中,共鉴定出游泳动物663种,隶属于4纲36目171科374属;其中鱼类为504种,占所有渔获种类的76.0%。优势种种数较少,且季节变化较大。春季游泳动物的多样性指数高于秋季,这主要是由于春季出现大量补充群体,并且有许多种类在秋季向较深海区移动所造成的。南沙...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何伟东 孙鹏飞 张秋丰
于2020年7月至8月在北部湾北部海域设立50个站位对浮游细菌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探讨浮游细菌空间分布以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结果显示:表层浮游细菌丰度变化范围为0.33×10~(5)~91.47×10~(5)cells/mL,平均值为12.61×10~(5)cells/mL;中层浮游细菌丰度变化范围为0.22×10~(5)~7.48×10~(5)cells/mL,平均值为2.15×10~(5)cells/mL;底层浮游细菌丰度的变化范围为1.76×10~(5)~71.33×10~(5)cells/mL,平均值为17.74×10~(5)cells/mL。浮游细菌丰度在水平方向上呈近岸沿海向远岸深海区域逐渐降低的趋势;垂直方向上浮游细菌丰度与深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近岸海域浮游细菌丰度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趋势,但远岸海域表层和中层丰度接近,底层丰度大于表层和中层的丰度。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表层丰度与盐度、pH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硝酸盐、亚硝酸盐、硅酸盐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中层丰度与温度、磷酸盐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硝酸盐呈显著正相关(P<0.05);底层与铵盐呈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浮游细菌的空间分布受到温度、盐度、pH、营养盐等多个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
关键词:
浮游细菌 丰度 分布特征 环境因子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唐峰华 沈新强 史赟荣 阮雯 张忭忭
根据2003年-2005年每年5月、8月和11月对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施工海域(30°30′~30°54,N、121°45′~122°30′E)20个站点进行渔业资源监测调查,分析了该海域虾蟹类资源的种类组成、生物量、丰度、生物多样性、个体平均体重及幼体比例等的变化,并与工程前(2001年)相比较。结果显示:虾蟹类的种类基本逐年减少;3年平均的生物量和丰度比工程前低;多样性指数、平均个体体重和幼体比例也是呈逐年降低的趋势。这系列的变化反映出该海域渔业资源结构的改变朝小型化方向发展,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容易引起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改变。说明洋山工程海域施工期对虾蟹类资源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根据2004~2005年我国鱿钓渔船对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资源调查期间采集的103个鸢乌贼角质颚和60枚耳石样本,分析了角质颚长度特征,并与鸢乌贼胴长、体重和日龄建立了关系。结果显示,角质颚长度与胴长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与体重呈极显著的指数相关;角质颚各部长度随着鸢乌贼日龄增加逐步增大,上、下颚头盖和脊突生长较快,喙部和翼部生长较慢;上颚头盖和脊突较下颚头盖和脊突生长快;上颚翼部呈幂函数生长,上、下颚其余各部均呈线性生长。
关键词:
角质颚 耳石 鸢乌贼 印度洋西北海域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建华 陈新军 陈芃 刘必林 申丰源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资源丰富,约占我国远洋鱿钓总产量的50%以上,角质颚形态稳定,在头足类的种类、种群划分中有着重要意义。根据2017年2-4月调查期间赤道海域采集到的茎柔鱼角质颚样本,观测分析其角质颚形态特征、茎柔鱼个体生长对角质颚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雌、雄个体间角质颚的各形态参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赤道海域 茎柔鱼 角质颚 生长特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然 林龙山 李渊 宋普庆 陈永俊 张静
依据20122013年在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北部湾口海域进行的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调查海域中鲨鱼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兼捕到鲨鱼16种,分别隶属于5目10科。其中,2012年秋季航次出现鲨鱼6种,北部湾口海域以阴影绒毛鲨(Cephaloscyllium isabellum)和网纹绒毛鲨(C.fasciatum)为优势种,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以阴影绒毛鲨和短吻角鲨(Squalus brevirostris)为优势种;2013年春季航次出现鲨鱼13种,北部湾口海域以阴影绒毛鲨为绝对优势种,南沙群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徐浩 黄亮亮 王才广 吴志强 承亚男 苏琼源 杨伊恒 张秀国 胥鹏
针对棕斑兔头鲀(Lagocephalus spadiceus)群体分布广泛,种群结构不明等问题,分别采集北部湾沿岸附近海域(北海市、湛江市、雷州市、儋州市和东方市)和邻近海域(茂名市和漳州市)共7个不同地理群体的棕斑兔头鲀278尾。基于14项可量性状和16项框架结构数据,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对7个棕斑兔头鲀群体进行形态差异研究。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仅尾柄高/体长(CPH/BL)和臀鳍基部末端至臀鳍基部起点/体长(G-H/BL)在各群体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成分散点图显示茂名和漳州群体与北部湾海域群体差异较大,第1主成分反映头部的差异,第2主成分反映尾部的差异。聚类分析显示,北部湾海域5个群体聚为一组,邻近海域的茂名和漳州群体聚为另一组。判别分析构建了7个群体的判别函数,综合判别率为82.79%,其中漳州群体判别准确率最高(100.00%),儋州群体最低(68.42%)。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棕斑兔头鲀群体间的头部和尾部的差异可能由摄食和栖息地利用差异造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曾雷 陈国宝 王腾 杨炳忠 于杰 廖秀丽 黄洪辉
于2019年1月11―14日在大亚湾核电基地临近海域尝试采用声学探测技术,同时辅以拖网调查与水下视频观测的方法,对该海域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的空间分布特征、定向迁移聚集规律和种群资源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期为大亚湾核电基地典型冷源致灾生物中国毛虾的监测预警与应急防控提供新的思路。调查发现,拖网渔获物中中国毛虾所占比重在99%以上,仅有数量极少的水母和鱼类。19:00―07:00的声学原位观测结果显示,不同时段中国毛虾海里面积反向散射系数(NASC)波动较大(0.56~170.30m~2/nmile~2),整体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最高值出现在22:30―22:40时段。垂直空间分布上,中国毛虾主要集群分布于水深5.2~7.2m的中下层水域,在22:50―00:10期间有明显向底层迁移的趋势。水平空间分布上,中国毛虾生物量密度由湾内至湾口断面逐渐增大。结合不同时段中国毛虾资源动态规律与水下视频观测结果,调查海域中国毛虾很可能在19:00―23:00期间向湾内迁移,23:00之后向湾口迁移。综上分析可知,声学评估方法较传统的渔业调查手段具有生态、高效、时空分辨率高、能提供实时监测数据等诸多优点,更能满足大亚湾核电站冷源生物安全预警与应急防控的现实需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涛 韩百灵 战晓燕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趋严峻。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文章通过分析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理论依据,结合北部湾地区的环境现状,通过对排污权交易机制与其它环境措施的比较分析,论证引入排污权交易机制的必要性;对排污权交易机制作数理分析,最后得出在北部湾地区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建设循环经济实现北部湾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排污权 北部湾 污染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宫斐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10月提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要加强海上合作,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泛北部湾区域作为中国—东盟"10+1"框架下的新兴次区域,也作为中国与东盟跨海连接的纽带,其经济合作备受关注。中国与泛北部湾其他国家的海上旅游合作不仅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宗旨高度一致,也可以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先行兵,合作意义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露元 李红
文章计算出中越北部湾10市的综合实力分值,并引入城市跨境指数,对传统的断裂点模型进行了修正,划分了中越北部湾10市4个年份的理论空间吸引范围,据此揭示中越北部湾城市空间吸引范围的空间分异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中越北部湾城市呈现出由"单中心"到"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河内属于第一层次,而海防和南宁属于第二层次,第三层次是北宁、海阳、北海、钦州、防城港,第四层次为北江和谅山;中越北部湾城市群跨境影响力自2004年以来变动不大,呈现出吸引区收缩与伸张现象交替的现象;城市综合实力与其空间吸引范围不完全呈正相
关键词:
中越北部湾 断裂点 城市跨境指数 机理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靳东升 刘馨颖
区域合作中各国的税制及政策差异愈大,就越容易产生税收冲突,制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因此,开展区域内各国之间税制和税收征管等方面的税收协调与合作,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泛北部湾次区域合作各国的税制差异,结合中国-越南经济合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泛北部湾次区域合作中的税收协调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