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4)
2023(11431)
2022(9686)
2021(9056)
2020(7199)
2019(16271)
2018(16640)
2017(29265)
2016(16563)
2015(18693)
2014(18613)
2013(17433)
2012(16112)
2011(14712)
2010(15337)
2009(14024)
2008(13847)
2007(12669)
2006(11549)
2005(10820)
作者
(44821)
(37027)
(36846)
(35369)
(23565)
(17801)
(17012)
(14189)
(14100)
(13810)
(12605)
(12557)
(12178)
(11679)
(11586)
(11292)
(11274)
(10918)
(10808)
(10804)
(9611)
(9228)
(8922)
(8863)
(8672)
(8431)
(8379)
(8239)
(7639)
(7372)
学科
(59938)
经济(59863)
管理(40448)
(34849)
(27508)
企业(27508)
中国(23182)
地方(20503)
(19409)
业经(16918)
(15374)
(13951)
方法(13821)
教育(13715)
理论(13588)
教学(13204)
农业(12957)
(12881)
金融(12879)
(12790)
银行(12776)
(12452)
(12275)
(11615)
地方经济(10947)
(10796)
贸易(10783)
(10737)
数学(10455)
(10303)
机构
学院(219270)
大学(214774)
(79516)
研究(78771)
经济(77291)
管理(70939)
中国(60767)
理学(57567)
理学院(56777)
管理学(55458)
管理学院(55033)
(47725)
科学(47531)
(41953)
(40708)
(38421)
(37143)
师范(36782)
研究所(35814)
中心(35653)
(33956)
(31652)
北京(31522)
财经(30166)
(29038)
师范大学(28597)
技术(28576)
业大(28014)
(26817)
(26676)
基金
项目(129141)
研究(105706)
科学(98744)
基金(83790)
(71111)
国家(70307)
社会(61284)
科学基金(59000)
社会科(57638)
社会科学(57627)
(55087)
教育(51879)
编号(47847)
(44920)
基金项目(42949)
成果(42375)
课题(36363)
自然(34069)
(33859)
资助(33716)
自然科(33148)
自然科学(33142)
自然科学基金(32479)
(31834)
重点(30047)
项目编号(28413)
(27817)
发展(27631)
(27345)
(27128)
期刊
(109545)
经济(109545)
研究(77350)
中国(62002)
教育(51802)
(33926)
(33837)
学报(30604)
管理(30381)
科学(27626)
(25112)
金融(25112)
大学(24110)
农业(22922)
技术(22706)
学学(20889)
业经(20484)
经济研究(17043)
图书(16266)
财经(15061)
职业(15000)
(13199)
问题(13106)
(12519)
论坛(12519)
书馆(12239)
图书馆(12239)
(11833)
(11166)
(10750)
共检索到375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韦天文  
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级规划,广西教育厅为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了现有公办高校建设,广西民办高校也得到加快发展,这就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本门课)课程教学改革,为北部湾开发培育合适的建设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针对改革背景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合理解决,即探索课程教学改革规律,结合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特性,最终创新形成体系化的民办高校本门课课程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今后的教学改革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迎春  刘惠  魏新丽  
相较于文科学生扎实的人文基础,理工科院系学生在人文素养、学习目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影响着教师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文章从高校理工科学生的特点出发,探索适合理工科院系学生的教学模式,并为增强教学针对性对教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樊玲  周彬  
高职教育的定位表明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必然有别于本科院校。从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改革和改革指导思想五个方面对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旋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入结合成为创新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消化吸收理论知识的有效手段。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系统性、应用性、实践性和理论性的课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很难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效,这就需要教师推进"理实一体"教学改革进程,优化教学活动,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文章阐述了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施"理实一体"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深入分析了目前课程"理实一体"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丹  
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回顾和反思"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改进现状的对策,即紧密围绕"立德树人"主题,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实行课上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由体  
课堂教学是完成"基础"课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精心设计并有效运用教学情境是增强"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举措。高职大学生的学情现状以及课程性质、教学规律、教学内容和方式等因素决定了"基础"课教学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与运用。设计方式一般包括生活化情境、问题化情境、活动化情境和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计。实施策略主要有:选准授课切入点,激情引趣,层层推进;把握主次,突出呈现好关键性的教学情境;妥善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课程,对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是一个崭新的挑战,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创新性教学。创新性教学要求教师要做到以教材为本,创新教学内容;以学生为本,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以规范化为本,完善教学环节;以和谐为本,营造具有知识魅力、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的课堂教学氛围;以科学评价为本,改进考试方法。通过创新性教学,才能保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春丽  
调查表明,高职生对学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基本认同,但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脱离现实、缺乏感染力等问题。提高其课程教学实效性,必须处理好讲授内容与教材的关系,增加与学生成长阶段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采取专题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辩论赛、社会调研等形式,注重平时考查与社会调查,强调理论知识考核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考核相结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先武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除了具有广义教学的一般形式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心理特性,关注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在教学方面可以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理论教学,以情境为中心的实践教学,其中",情境—角色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尝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为使课程能够真正成为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需要,调整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用鲜活的内容启迪学生、用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用生动的形式吸引学生,使课程具有导向性、示范性、感化性、开放性,切实增强课程的实效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褚凤  
教学评价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需要在客观分析目前高校"基础课"实践教学评价的认识观念不足、制度粗疏零乱和操作单一的基础上,突破定点的思考,树立"跨界"思维,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融合、整合,实行注重在系统评价、统一管理、模块评价、因材施教和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面加强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申艳婷  
文章提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其中,课堂实践教学是主体,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是补充。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丁枫  
运用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推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模块化教学,以实现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目标,紧扣"自由"理念,以"美"作为切入点,系统探讨大学之美、艺术之美、人格之美、逻辑之美、情感之美、制度之美、生活之美,运用"美的唤醒"实现该课程教学模块的优化与重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林智  
主体间性理论倡导一种全新的主客之间的关系,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主体间性理论下反思传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主客关系,以此来探索主体间性理论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式的实现路径,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左妮红  
整合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把高职高专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为切实提高本门课程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关键。应把原来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具有开放性、启发性、参与性,强调师生之间双向互动交流的“互动式”教学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